專利名稱: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機具的變速箱,直接涉及可以行走作業的農機 具的變速箱。
背景技術:
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都屬于行走類的農機具,工作時都處于
行走狀態,然而由于工作性質不同,二者工作時的行走方向又完全相反。
拖拉機工作時小輪在前更便于操縱;聯合收割機工作時大輪在前更便于操 縱。作為農業機械,功能的單一化又限制了其自身的發展,特別是像聯合 收割機這類農機具, 一年到頭僅能用上十幾天,即使跨區作業,最多也不 過一個月。農機具更為專業化的設計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提高性能,然 而過于專業的設備也會影響農機具的推廣。尤其是在集約化種植程度較低 的區域, 一家一戶的農民很難承受花大價錢購買專業化程度很高的設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當 它被安裝在行走農機具上使用時,能有效地克服現有行走農機具功能單一 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具有動力輸入端, 所述動力輸入端上的主動齒輪首先接入換向器,在所述換向器上,同規格 的兩只被動齒輪各自形成相對于光軸的旋轉安裝,光軸的中間段為鍵軸, 撥叉與鍵軸形成可軸向移動的安裝,光軸的伸出端固聯一只初級變速齒輪, 所述主動齒輪及與之可以嚙合的兩只被動齒輪為錐齒輪,兩只被動齒輪的 內側各自固定半牙嵌離合器,撥叉的兩端亦各設置為半牙嵌離合器。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方案是半牙嵌離合器的牙齒呈鋸齒形,每只半 牙嵌離合器上的齒數為2-6個。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方案是每只半牙嵌離合器上的齒數為2-3個。
本發明由于在動力輸入端首先接入了換向器,因而當本發明安裝在行 走農機具上時,可獲得前進與后退同樣檔次的速度,亦即該農機具行走時 無論小輪在前還是大輪在前,都能方便地調整出需要的高、中、低檔速度。
當小輪在前時可直接作為拖拉機使用;當大輪在前時,在安裝相應設施后
可作為聯合收割機使用。根據農田季節變化或工作場合的不同,釆用本發 明后的農機具可以任意選擇車頭方向,并可在前進、后退或停泊三種狀態 下分別完成規定的農活,實現一機雙向多用。本發明也可用于軍事機械。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 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示出了本發明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的結構,在動力
輸入端1與初級變速齒輪7之間接入換向器。即動力輸入端1上的主動齒 輪2與同規格的兩只被動齒輪4同時嚙合,每只被動齒輪4通過軸承各自 形成相對于光軸5的旋轉安裝,光軸5的中間段為鍵軸6,撥叉3與鍵軸6 形成可軸向移動的安裝,光軸5的伸出端固聯一只初級變速齒輪7,主動 齒輪2及與之可以嚙合的兩只被動齒輪4為錐齒輪,兩只被動齒輪4的內 側各自固定半牙嵌離合器8,撥叉3的兩端亦各設置為半牙嵌離合器8,半 牙嵌離合器8的牙齒優先釆用鋸齒形,每只半牙嵌離合器8上的齒數為2-6 個,優選2-3個。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為當動力輸入端1上的主動齒輪2與兩只被動齒 輪4嚙合時,兩只被動齒輪4相對于光軸5在原位空轉;撥叉3左移時, 左端被動齒輪4上的半牙嵌離合器8與撥叉3左端的半牙嵌離合器8嚙合, 通過鍵軸6、光軸5帶動初級變速齒輪7,從而帶動變速箱中后續級齒輪的轉動,并最終將動力傳送出去,實現一個方向的傳動;撥叉3右移時,可 以實現另一個方向傳動狀態下向外輸出動力。
本發明安裝在行走農機具上后,原有倒檔設施不再需要設置。
權利要求
1、一種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具有動力輸入端(1),其特征是所述動力輸入端(1)上的主動齒輪(2)首先接入換向器,在所述換向器上,同規格的兩只被動齒輪(4)各自形成相對于光軸(5)的旋轉安裝,光軸(5)的中間段為鍵軸(6),撥叉(3)與鍵軸(6)形成可軸向移動的安裝,光軸(5)的伸出端固聯一只初級變速齒輪(7),所述主動齒輪(2)及與之可以嚙合的兩只被動齒輪(4)為錐齒輪,兩只被動齒輪(4)的內側各自固定半牙嵌離合器(8),撥叉(3)的兩端亦各設置為半牙嵌離合器(8)。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其特征是半牙嵌離 合器(8 )的牙齒呈鋸齒形,每只半牙嵌離合器(8 )上的齒數為2-6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其特征是每只半牙 嵌離合器(8)上的齒數為2-3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行走農機具用變速箱,具有動力輸入端,所述動力輸入端上的主動齒輪首先接入換向器,在所述換向器上,同規格的兩只被動齒輪各自形成相對于光軸的旋轉安裝,光軸的中間段為鍵軸,撥叉與鍵軸形成可軸向移動的安裝,光軸的伸出端固聯一只初級變速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及與之可以嚙合的兩只被動齒輪為錐齒輪,兩只被動齒輪的內側各自固定半牙嵌離合器,撥叉的兩端亦各設置為半牙嵌離合器。本發明安裝在行走農機具上時,可獲得前進與后退同樣檔次的速度。本發明可以實現一機雙向多用,本發明也可用于軍事機械。
文檔編號F16H3/14GK101457816SQ20071011536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4日
發明者煜 劉, 劉厚芳, 劉忠良, 陳大寶 申請人:劉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