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696056閱讀:5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體流量控制閥門,特別是涉及一種水池、 水塔的水位自動控制用的自動調節浮球閥門。
背景技術
目前,通用的水池、水塔控制閥門,大體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 現有普通閥門靠人力定時啟閉,其缺陷是浪費人力、物力,閥門易 損壞且調整精度低;二是機電結合閥門,依靠電信號控制電動機啟閉 閥門。其缺陷是在惡劣環境中如風雨天、潮濕、高溫、低溫等易出 故障,并需要專設機房,消耗能源造成使用成本過高;三是水力自控 閥門,現有的水力自動調節閥門,活塞面積過大,使用中如遇管道水 壓不穩易失控,從而導致活塞密封不好。在低溫使用時由于控制管徑 較細容易出現凍管,導致閥門失控,不適合惡劣下使用。總之,目 前市場上存在的浮球控制閥門均存在體積過大,流量小,活塞磨損度 高容易損壞,結構復雜,小零件鳥損壞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在惡劣 環境使用的結構簡單、運行靈敏且成本低的自動調節浮球閥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由閥 體、進水口、出水口等組成,閥體內腔由上閥板、下閥板分隔成上、 中、下三個腔體,閥體內設柱體閥芯,上閥板、下閥板開有與閥芯相
匹配的孔洞,閥芯通過上、下兩個導向環軸向固定,閥芯上端軸與閥 體蓋間設有密封圈并通過連桿與浮球相連,在上腔體與下腔體間有調 壓管相連,閥芯與上閥板、下閥板的孔洞邊緣設有碗狀上、下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體壓強理論,將閥芯設計成柱 體,使閥芯徑向受水壓合力為零,同時幾乎不產生軸向力,從而閥門 的開啟完全取決于浮球所受浮力,浮球上浮閥門關閉,下沉則開啟, 達到閥門自我控制的目的,完全無須人為控制。閥體內設有一調壓管, 連通上腔體與出水口,始終保持上腔體處于低壓狀態,配合浮球從而 使閥門達到自動調節狀態。另外,閥門密封圈使用高彈耐磨特殊材料 制成,向水方向設計成碗狀斜面,根據液體壓強理論,閥芯下沉閥門 關閉時,水壓將使密封圈產生微變形,使密封圈與閥芯下閥板密實結 合,徹底杜絕漏水的問題,從而達到高效密封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結 構簡單,運行靈敏,成本較低,實現了自動調節,是對現有技術的一 次重大的革新。


圖1為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示意圖。
圖2為自動調節浮球閥門剖視示意圖。
圖3位自動調節浮球閥門局部放大圖A。 圖4位自動調節浮球閥門局部放大圖B。
在圖1-—圖4中,l一密封圈,2—軸,3—上腔體,4一上密封圈, 5—閥芯,6—進水口, 7—中腔體,8—下密封圈,9~下腔體,10— 連桿,11—上閥板,12—閥體,13—調壓管,14一浮球,15—下閥板,
16—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由 閥體(12)、進水口 (6)、出水口 (16)等組成,閥體內腔由上閥板
(11) 、下閥板(15)分隔成上、中、下三個腔體(3、 7、 9),閥體
(12) 內設柱體閥芯(5),上閥板、下閥板(11、 15)開有與閥芯(5) 相匹配的孔洞,閥芯(5)通過上、下兩個導向環軸向固定,閥芯(5) 上端軸(2)與閥體蓋間設有密封圈(1)并通過連桿(10)與浮球(14) 相連,在上腔體(3)與下腔體(9)間有調壓管(13)相連,閥芯(5) 與上閥板(11)、下閥板(15)的孔洞邊緣設有碗狀上、下密封圈(4、 8)。
權利要求1、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由閥體、進水口、出水口等組成,其特征在于,閥體內腔由上閥板、下閥板分隔成上、中、下三個腔體,閥體內設柱體閥芯,上閥板、下閥板開有與閥芯相匹配的孔洞,閥芯通過上、下兩個導向環軸向固定,閥芯上端軸與閥體蓋間設有密封圈并通過連桿與浮球相連,在上腔體與下腔體間有調壓管相連,閥芯與上閥板、下閥板的孔洞邊緣設有碗狀上、下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調節浮球閥門由閥體、進水口、出水口等組成,閥體內腔由上閥板、下閥板分隔成上、中、下三個腔體,閥體內設柱體閥芯,上閥板、下閥板開有與閥芯相匹配的孔洞,閥芯通過上、下兩個導向環軸向固定,閥芯上端軸與閥體蓋間設有密封圈并通過連桿與浮球相連,在上腔體與下腔體間有調壓管相連,閥芯與上閥板、下閥板的孔洞邊緣設有碗狀上、下密封圈。將閥芯設計成柱體,使閥體徑向受水壓合力為零,同時幾乎不產生軸向力,從而閥門的開啟完全取決于浮球所受浮力,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靈敏,成本較低,實現了自動調節,是對現有技術的一次重大的革新。
文檔編號F16K31/18GK201014003SQ20072010069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5日
發明者寧 王 申請人:寧 王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