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電動兩用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輸水管道上的閥門,尤其是涉及手、電動兩用閥。
背景技術:
目前手、電動兩用閥多為大口徑,主要用于工業輸送管道上。將其用于小口 徑輸水管道如公共樓宇內給排水管道,由于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且體積大而不 適用,尤其是用于公共樓宇廢水管道上更為如此。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的手、電動兩用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電動兩用閥,它包括帶有進、出水口的閥體,和設置 在所述閥體內的閥座、與所述閥座密封配合的閥板;所述閥座傾斜于閥體軸線固 定在閥體內;所述閥板的下邊沿與閥體側壁相鉸接;在閥板的上表面鉸接有閥桿, 所述閥桿穿過閥體側壁和設置在閥體外壁上的密封蓋后與驅動電機動力輸出軸相 連接;在所述密封蓋內的閥桿上套裝有回位彈簧。
在所述閥板的上表面固連有拉繩,所述拉繩穿過閥體側壁和設置在閥體外壁 上的密封蓋延伸出閥體之外。
所述閥板設置在所述閥座的迎水面側。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尤其是用于公共樓宇內給排水 管道上,即可通過電動方式啟閉閥板又可方便的通過拉繩啟閉閥板;由于閥板與 閥座為平面密封結合,因此非常適用于生活廢水管道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電動兩用閥,包括帶有進、出水口 1、 2 的閥體3,和設置在所述閥體3內的閥座4、與所述閥座4迎水面密封配合的閥板 5;所述閥座4傾斜于閥體軸線6固定在閥體3內;所述閥板5的下邊沿與閥體3側壁相鉸接;在閥板5的上表面鉸接有閥桿7,所述閥桿7穿過閥體1側壁和設 置在閥體1外壁上的密封蓋8后與驅動電機9動力輸出軸相連接;在所述密封蓋 8內的閥桿7上套裝有回位彈簧10;為便于手動操作,在閥板5的上表面固連有拉 繩11,所述拉繩11穿過閥體3側壁和設置在閥體3外壁上的密封蓋8延伸出閥 體3之外。
權利要求1、一種手、電動兩用閥,它包括帶有進、出水口(1、2)的閥體(3),和設置在所述閥體(3)內的閥座(4)、與所述閥座(4)密封配合的閥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4)傾斜于閥體軸線(6)固定在閥體(3)內;所述閥板(5)的下邊沿與閥體(3)側壁相鉸接;在閥板(5)的上表面鉸接有閥桿(7),所述閥桿(7)穿過閥體(1)側壁和設置在閥體(1)外壁上的密封蓋(8)后與驅動電機(9)動力輸出軸相連接;在所述密封蓋(8)內的閥桿(7)上套裝有回位彈簧(10)。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手、電動兩用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板(5) 的上表面固連有拉繩(11),所述拉繩(11)穿過閥體(3)側壁和設置在閥體(3) 外壁上的密封蓋(8)延伸
出閥體(3)之外。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電動兩用陶,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板(5) 設置在所述閥座(4)的迎水面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電動兩用閥,它包括帶有進、出水口的閥體,和設置在所述閥體內的閥座、與所述閥座密封配合的閥板;所述閥座傾斜于閥體軸線固定在閥體內;所述閥板的下邊沿與閥體側壁相鉸接;在閥板的上表面鉸接有閥桿,所述閥桿穿過閥體側壁和設置在閥體外壁上的密封蓋后與驅動電機動力輸出軸相連接;在所述密封蓋內的閥桿上套裝有回位彈簧。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尤其是用于公共樓宇內給排水管道上,既可通過電動方式啟閉閥板又可方便的通過拉繩啟閉閥板;由于閥板與閥座為平面密封結合,因此非常適用于生活廢水管道上。
文檔編號F16K1/32GK201187584SQ20082006964
公開日2009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9日
發明者張紅林, 帆 楊, 石曉華, 震 蘇 申請人:帆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