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
技術背景
近年來,隨著新型和特種針織原料的不斷問世與應用,以及電 子、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結構與功能新穎的服用、 裝飾用和產業用針織產品有了多元化的要求,從而也促進了針織工 藝技術的不斷革新,并且使針織機械設備在設計、加工與制造水平 等方面日益提高。這些革新和提高體現在多個方面,如提高對原料 適應性的針織技術,采用電子和計算機技術進行自動控制的有關裝 置和機電一體化的針織設備,可進行全成型的整體針織加工技術與 機械,具有多功能、可變換、高效率的針織機械等。
紡織機械作為紡織行業專用的針織設備,其往往需要用到通用 標準的專用螺絲進行連接裝配,這種專用螺絲的強度和精度極大地 影響著紡織機械運轉的穩定性、裝配適用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目前,通用標準的圓頭螺絲裝配后與紡織機械的接觸面較小,在長 時間的運轉過程中易松動,而且螺絲強度和精度較低,降低機械設 備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如何針對紡織機械的特性,設計開發專用 的螺絲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和通用性的要求,將給紡織行業的不斷革新和提高帶來幫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針織機 專用大丸頭螺絲,這種螺絲能增大與紡織機械的裝配接觸面積,長 時間運作也不易松動,而且螺絲強度和精度高,有效提高紡織機械 運轉的穩定性、裝配適用性、安全性和長效使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針織機 專用大丸頭螺絲,包括螺絲桿,還包括螺絲大丸頭,螺絲桿與螺絲
大丸頭連接為一體,所述螺絲大丸頭的頭徑dk值為9.24mm 11.50mm,螺絲大丸頭的頭厚k值為4. 2mm 5. 70mm。
所述螺絲大丸頭的頂部為圓形平面端,圓形平面端直徑h值為 3. 6mm 4. 8mm。
所述螺絲大丸頭的頂部開設有六角孔,孔深t值為2.9mm 3. 40mm。
所述螺絲桿設有螺紋精度為5g6g的螺紋。 所述螺絲桿的輾牙長度等于螺絲桿的成型長度L。 所述螺絲桿的螺紋牙外徑d值為3. 838mm 4. 976mm,螺紋有效
徑dl值為3. 47mm 4. 42mm。
螺絲桿與螺絲大丸頭之間為弧度過渡連接。 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為經過表面黑色氧化膜處理的螺絲。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螺絲桿與螺絲大丸頭連接
為一體,螺絲大丸頭的頭徑dk值為9.24mm 11.50mm,螺絲大丸頭的頭厚k值為4. 2ram 5. 70mm,采用這種結構的螺絲,其與標準系列 螺絲相比,增大了頭部外徑和頭部厚度,達到增加接觸面的效果, 長時間運作也不易松動,而且螺絲強度和精度高,可有效提高紡織 機械運轉的穩定性、裝配適用性、安全性和長效使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 示,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包括螺絲桿2,還包括螺絲大丸頭l,
螺絲桿2與螺絲大丸頭1連接為一體,所述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 值為9. 24mm 11. 50ra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為4. 2mm 5. 70mm。 螺絲大丸頭1的頂部為圓形平面端,圓形平面端直徑h值為3. 6mm 4. 8mm。螺絲大丸頭1的頂部開設有六角孔3,孔深t值為2. 9mm 3. 40mm。所述螺絲桿2的輾牙長度等于螺絲桿2的成型長度L。螺絲 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為3. 838mm 4. 976mm,螺紋有效徑dl值為 3. 47mm 4. 42mm。螺絲桿2與螺絲大丸頭1之間為弧度過渡連接。
實施例一,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4X10;成型長 度L值為10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9. 24mm,最大為 9. 5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4. 2mm,最大為4. 5mm;圓 形直徑h值最小為3.6mm,最大為3. 7mm;孔深t值最小為2. 9mm, 最大為3. 2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3. 838mm,最大為3. 978mm;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3. 47mm,最大為3. 51mm。
實施例二,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4X12;成型長 度L值為12腿;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9. 24mm,最大為 9. 5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4. 2mm,最大為4. 5mm;圓 形直徑h值最小為3.6mm,最大為3. 7mm;孔深t值最小為2. 9mm, 最大為3. 2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3. 838mm,最大為 3.978mm;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3. 47mm,最大為3. 51mm。
實施例三,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4X14;成型長 度L值為14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9. 24mm,最大為 9. 5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4. 2ram,最大為4. 5mm;圓 形直徑h值最小為3.6mm,最大為3. 7mm;孔深t值最小為2. 9mm, 最大為3. 2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3. 838mm,最大為 3.978mm;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3. 47mm,最大為3. 51mm。
實施例四,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4X16;成型長 度L值為16nim;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9. 24mm,最大為 9. 5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4. 2mm,最大為4. 5mm;圓 形直徑h值最小為3. 6mm,最大為3. 7mm;孔深t值最小為2. 9mm, 最大為3. 2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3. 838mm,最大為 3.978ram;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3. 47mm,最大為3. 51mm。
實施例五,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5X12;成型長 度L值為12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11. 14mm,最大為 11. 50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5. 40mm,最大為5. 70mm;圓形直徑h值最小為4. 7mm,最大為4. 8mm;孔深t值最小為3. lOmm, 最大為3. 40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4. 826mm,最大 為4.976mm;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4. 38mm,最大為4. 42mm。
實施例六,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5X14;成型長 度L值為14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11. 14mm,最大為 11. 50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5. 40mm,最大為5. 70ram; 圓形直徑h值最小為4. 7mm,最大為4. 8mm;孔深t值最小為3. 10mm, 最大為3. 40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4. 826mm,最大 為4.976mm;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4. 38mm,最大為4. 42mm。
實施例七,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的規格為M5X16;成型長 度L值為16ram;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最小為1L 14mm,最大為 11. 50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最小為5. 40mm,最大為5. 70mm; 圓形直徑h值最小為4. 7mm,最大為4. 8mm;孔深t值最小為3. 10mm, 最大為3. 40mm;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最小為4. 826mm,最大 為4.976iran;螺紋有效徑dl值最小為4. 38mm,最大為4. 42mm。
上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機械性能依據GB3098. 1制造, 達到12.9級高強度等級要求,螺紋精度為5g6g。產品表面無毛剌、 裂紋、飛邊、拉傷、刮傷等;六角孔3光亮,無堆積物;產品無斜 牙、爛牙等;產品經過表面黑色氧化膜處理;因此,本實用新型具 有可耐磨損、防松動,可提高機械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能 優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 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1、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包括螺絲桿(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螺絲大丸頭(1),螺絲桿(2)與螺絲大丸頭(1)連接為一體,所述螺絲大丸頭(1)的頭徑dk值為9.24mm~11.50mm,螺絲大丸頭(1)的頭厚k值為4.2mm~5.70mm。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絲大丸頭(1)的頂部為圓形平面端,圓形平面端直徑h值為 3. 6mm 4. 8mm。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大丸頭(1)的頂部開設有六角孔(3),孔深t值為2. 9mm 3. 40mm。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絲桿(2)設有螺紋精度為5g6g的螺紋。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絲桿(2)的輾牙長度等于螺絲桿(2)的成型長度L。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絲桿(2)的螺紋牙外徑d值為3. 838mm 4. 976mm,螺紋有效 徑dl值為3. 47mm 4. 42mm。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 其特征在于螺絲桿(2)與螺絲大丸頭(1)之間為弧度過渡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其特征在于:該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為經過表面黑色氧化膜處理的螺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螺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針織機專用大丸頭螺絲,包括螺絲桿,還包括螺絲大丸頭,螺絲桿與螺絲大丸頭連接為一體,所述螺絲大丸頭的頭徑dk值為9.24mm~11.50mm,螺絲大丸頭的頭厚k值為4.2mm~5.70mm,本實用新型能增大與紡織機械的裝配接觸面積,長時間運作也不易松動,而且螺絲強度和精度高,有效提高紡織機械運轉的穩定性、裝配適用性、安全性和長效使用性。
文檔編號F16B23/00GK201326628SQ20082020614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6日
發明者朱重慶, 王有良 申請人:東莞鵬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