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紡機外圈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機外圈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
背景技術:
紡機上羅拉軸承在紡紗運作時起紗線的牽伸、牽引作用,軸承運轉的穩定性直 接關系到紗線的牽伸、牽引質量,影響紗線條干的粗細勻度,對高支紗的質量影響更加明 顯,因此對上羅拉軸承的制造質量有嚴格要求,按照行業部頒標準,其徑向間隙要求控制 在0. 003-0. 03毫米之間。傳統的上羅拉軸承外圈為單溝槽結構,即后排鋼球安裝在芯軸 R圓槽和軸承外圈的內孔之間,前排鋼球安裝于芯軸R圓槽和軸承外圈R圓槽的單溝槽 內,形成后排鋼球與軸承外圈內孔線接觸關系,使后排鋼球在各自不同的軌道上運行,導致 軸承外圈內孔極易磨損而形成間隙,軸承使用壽命很短,經常調換需要大量鋼材投入,紗 線質量極不穩定。中國專利92213968. 7的“上羅拉軸承”(該專利已于96年被終止)和 200420023328. 7的“紡機皮輥軸承”(該專利已于2007年被終止)先后提出雙溝槽結構, 即軸承的前后排鋼球均安裝于各自芯軸R圓槽和軸承外圈R圓槽組成的雙溝槽內,避免了 后排鋼球與軸承外圈內孔因線接觸所帶來的極易磨損形成間隙,使軸承壽命大大延長,紗 線質量也大大提高,但雙溝槽結構的軸承裝配十分困難,特別是6粒球雙溝軸承裝配難是 人人皆知的,導致市場上仍在使用傳統的單溝槽軸承,使雙溝槽結構軸承無法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使雙溝槽軸承得以推廣應用而提供一種解決 雙溝槽軸承裝配難的紡機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紡機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其特征在于1、準備好所有待裝零件,根據進廠前已按尺寸分檔的鋼球直徑,選配已分檔的芯 軸和外圈雙溝槽尺寸;2、在芯軸上套裝好二副“工”字型防塵圈;3、先在軸承一端按裝后排鋼球(五粒)將五粒選配好的鋼球置入后排專用工具 軸孔內,先將軸承外圈放在專用工具上方,用手撳壓,使后排鋼球進入軸承外圈后球道,將 芯軸插入軸承外圈鋼球內,使鋼球進入由芯軸和軸承外圈組成的后球道內;4、安裝后排第六粒鋼球將上述芯軸、軸承外圈、鋼球整體提起,旋轉180度,使正 在裝配的一端向上,以球為支點旋轉軸承外圈,使軸承外圈球側內壁與芯軸球側形成以球 為底的“V”字形,用撥針將鋼球一側的兩粒撥開,使其與另三粒形成約一粒球的距離,放入 第六粒鋼球(與上述五粒為同檔尺寸),用撥針將球推入R圓槽,轉動軸承外圈,使軸承外圈 與芯軸平行,同時撳壓軸承外圈與球接觸點的外壁,使6粒鋼球全部進入芯軸和軸承外圈 組成的后排R圓槽;5、將上述芯軸、軸承外圈、鋼球整體旋轉90度,使芯軸水平,從軸承外圈前排鋼球R圓槽端推入后排鋼球保持架,用撥針推保持架過前排鋼球R圓槽,使保持架平面端距前排 鋼球R圓槽中心約2-2. 5毫米,輕壓軸承外圈,使芯軸和軸承外圈固定保持架位置,再將芯 軸、軸承外圈、鋼球、保持架整體旋轉90度,使正在裝配的一端向上;6、用保持架定位安裝前排鋼球將6粒已分檔選配好的鋼球放入軸承外圈前排鋼 球R圓槽端內,用撥針撥動鋼球,使鋼球排列進入軸承外圈R圓槽,輕壓軸承外圈與前排鋼 球接觸點的外側,使前后兩排鋼球全部進入芯軸與軸承外圈組成的R圓槽;7、用撥針撥動后排鋼球呈均布狀,然后壓入后保持架,使后排鋼球均勻分布在后 保持架中;8、用撥針撥動前排鋼球呈均布狀,然后壓入前保持架,使前排鋼球均勻分布在前 保持架中;9、將一副“工”字型防塵圈沿芯軸推入上述軸承外圈后端;10、重復上述工序3 9,對軸承另一端進行零件裝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解決了外圈雙溝槽軸承關鍵零件鋼球的裝配難題,特別 是6粒鋼球的裝配難題,提出了簡易的裝配工藝,使雙溝槽軸承的推廣應用成為現實,從而 解決了軸承壽命短的問題,軸承壽命的提高為紡織行業降低了物料消耗,為國家節約了大 批鋼材;另一方面,由于雙溝槽軸承受壓均勻、旋轉平穩,能持久穩定紗的質量。
圖1為本發明產品結構示意圖。圖2為按鋼球直徑為Φ4毫米時選配的芯軸尺寸圖。圖3為選配相應的軸承外圈尺寸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結合上述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再進行詳細描述紡機外圈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如下1、按圖1準備好下列待裝零件芯軸5、軸承外圈2、軸承保持架(包括前保持架8 和后保持架7)、鋼球(包括前排鋼球9和后排鋼球3)、“工”字型防塵圈4。其中鋼球直徑 已在進廠前由鋼球廠按0. 0015毫米進行尺寸分檔處理,芯軸R圓槽、軸承外圈R圓槽和鋼 球尺寸分檔選配對應。作端部密封的端蓋1和橡膠套(圖中未示)由紡織廠裝配,因為裝 配前需要對軸承內腔注入潤滑油,端蓋壓配在軸承外圈前端肩胛內,橡膠套依靠軸承外圈 溝槽6附著力連接。芯軸5和軸承外圈2按鋼球尺寸選配雙R圓槽尺寸,如鋼球選配尺寸 為Φ4毫米,那么芯軸和軸承外圈的相配雙R圓槽尺寸選配分別由圖2、圖3示出芯軸5軸 徑d= Φ9. 3士0.05毫米,后R圓槽10直徑Cl1 = Φ8. 3士0. 015毫米;軸承外圈2內孔孔 徑D = 15. 1 士 0. 05毫米,后R圓槽10直徑D1 = Φ 16. 3 士 0. 015毫米,前R圓槽11與后R 圓槽10尺寸要求相同;2、在芯軸5的中部套裝好二副“工”字型防塵圈4 ;3、先在軸承一端按裝后排鋼球3 (五粒)將五粒選配好的鋼球置入后排專用工具 (現有技術)軸孔內,先將軸承外圈2放在專用工具上方,用手撳壓,使后排鋼球3進入軸承 外圈后R圓槽10,將芯軸5插入軸承外圈鋼球內,使鋼球進入由芯軸和軸承外圈組成的后R圓槽10內;
4、安裝后排第6粒鋼球將上述芯軸5、軸承外圈2、鋼球3整體提起,旋轉180度, 使正在裝配的一端向上,以鋼球3為支點旋轉軸承外圈2,使軸承外圈球側內壁與芯軸5球 側形成以鋼球3為底的“V”字形,用撥針(現有技術)將鋼球一側的兩粒撥開,使其與另 三粒形成約一粒球的距離,放入第6粒鋼球(與上述五粒為同檔尺寸),用撥針將球推入后 R圓槽10,轉動軸承外圈2,使軸承外圈與芯軸平行,同時撳壓軸承外圈與球接觸點的外壁, 使6粒鋼球3全部進入芯軸和軸承外圈組成的后排鋼球R圓槽10 ;5、將上述芯軸5、軸承外圈2、鋼球3整體旋轉90度,使芯軸水平,從軸承外圈前排 鋼球R圓槽11端推入后排鋼球保持架7,用撥針推保持架7過前排鋼球R圓槽11,使保持 架7平面端距前排鋼球R圓槽11中心約2-2. 5毫米,輕壓軸承外圈2,使芯軸5和軸承外圈 2固定保持架7位置,再將芯軸、軸承外圈、鋼球、保持架整體旋轉90度,使正在裝配的一端 向上;6、用保持架7定位安裝前排鋼球9 將6粒已分檔選配好的鋼球放入軸承外圈2 前排鋼球R圓槽端11內,用撥針撥動鋼球9,使鋼球排列進入軸承外圈R圓槽11,輕壓軸承 外圈與前排鋼球9接觸點的外側,使前后兩排鋼球全部進入芯軸與軸承外圈組成的R圓槽 (此過程中,用與定位的保持架7掉落到后排鋼球3上,而前排鋼球9排列于軸承外圈R圓 槽的單邊,不會掉落);7、用撥針撥動后排鋼球3呈均布狀,然后壓入后保持架7,使后排鋼球3均勻分布 在后保持架中;8、用撥針撥動前排鋼球9呈均布狀,然后壓入前保持架8,使前排鋼球9均勻分布 在前保持架中;9、將一副“工”字型防塵圈4沿芯軸推入上述軸承外圈2后端;10、重復上述工序3 9,對軸承另一端進行零件裝配。
權利要求
1. 一種紡機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其特征在于.1、準備好所有待裝零件,根據進廠前已按尺寸分檔的鋼球直徑,選配已分檔的芯軸和 外圈雙溝槽尺寸;.2、在芯軸5上套裝好二副“工”字型防塵圈4;.3、先在軸承一端按裝5粒后排鋼球將5粒選配好的鋼球(3)置入后排專用工具軸孔 內,先將軸承外圈( 放在專用工具上方,用手撳壓,使5粒后排鋼球進入軸承外圈后球道, 將芯軸(5)插入軸承外圈鋼球內,使鋼球進入由芯軸和軸承外圈組成的后R圓槽(10);.4、安裝后排第六粒鋼球將上述芯軸(5)、軸承外圈O)、鋼球(3)整體提起,旋轉180 度,使正在裝配的一端向上,以鋼球為支點旋轉軸承外圈,使軸承外圈球側內壁與芯軸球側 形成以鋼球為底的“V”字形,用撥針將鋼球一側的兩粒撥開,使其與另三粒形成約一粒球的 距離,放入第6粒鋼球(與上述5粒為同檔尺寸),用撥針將球推入R圓槽(10),轉動軸承 外圈,使軸承外圈與芯軸平行,同時撳壓軸承外圈與球接觸點的外壁,使6粒鋼球全部進入 芯軸和軸承外圈組成的后排R圓槽(10);.5、將上述芯軸(5)、軸承外圈O)、鋼球C3)整體旋轉90度,使芯軸水平,從軸承外圈前 排鋼球R圓槽(11)端推入后排鋼球保持架(7),用撥針推保持架過前排鋼球R圓槽,使保持 架(7)平面端距前排鋼球R圓槽(11)中心約2-2. 5毫米,輕壓軸承外圈,使芯軸和軸承外 圈固定保持架(7)的位置,再將芯軸、軸承外圈、鋼球、后保持架整體旋轉90度,使正在裝配 的一端向上;.6、用保持架(7)定位安裝前排鋼球(9)將6粒已分檔選配好的鋼球(9)放入軸承外 圈⑵前排鋼球R圓槽(11)端內,用撥針撥動鋼球,使鋼球排列進入軸承外圈R圓槽(11), 輕壓軸承外圈與前排鋼球接觸點的外側,使前后兩排鋼球全部進入芯軸與軸承外圈組成的 R圓槽;.7、用撥針撥動后排鋼球C3)呈均布狀,然后壓入后保持架(7),使后排鋼球均勻分布在 后保持架中;.8、用撥針撥動前排鋼球(9)呈均布狀,然后壓入前保持架(8),使前排鋼球均勻分布在 前保持架中;.9、將一副“工”字型防塵圈(4)沿芯軸( 推入上述軸承外圈( 后端;.10、重復上述工序3 9,對軸承另一端進行零件裝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紡機外圈雙溝槽上羅拉軸承裝配工藝,其裝配工藝包括鋼球、芯軸、軸承外圈雙R圓槽尺寸選配,利用現有后排專用工具、撥針,實現對芯軸、軸承外圈、后保持架、后排鋼球、前保持架、前排鋼球等裝配工序,解決了雙溝槽軸承鋼球的裝配難題,使雙溝槽軸承,特別是雙溝槽6粒球軸承在紡織行業中的推廣應用成為現實,從而解決了單溝槽軸承壽命短的老大難問題,軸承壽命的提高為紡織行業降低了物料消耗,為國家節約了大批鋼材;同時由于6粒球雙溝槽軸承受壓均勻、旋轉平穩,能持久穩定紗的質量。
文檔編號F16C43/06GK102109015SQ20091026485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4日
發明者陳忠和 申請人:陳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