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油機齒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動力傳動機械齒輪的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汽油機齒輪。
背景技術:
:惰性齒輪主要用于中間過渡傳動連接,出于結構考慮,起著承上啟下作用,如專利號為ZL200620119474.9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文獻《一種單缸柴油機六齒輪輪系》(公告號為CN201011320Y);在現有齒輪嚙合關系不變的情況下,曲軸正時齒輪、上平衡軸齒輪、起動齒輪、惰齒輪、凸輪軸齒輪和下平衡軸齒輪,曲軸正時齒輪、上平衡軸齒輪、下平衡軸齒輪、起動齒輪、凸輪軸齒輪和惰齒輪齒數分別為為22、22、22、42、44、44;曲軸正時齒輪與惰齒輪水平、垂直距離分別為37.lmm、91.79mm,曲軸正時齒輪與凸輪軸齒輪水平、垂直距離分別為94.19mm、105.44mm,曲軸正時齒輪與上平衡軸齒輪水平、垂直距離分別為135.8mm、99.5mm,曲軸正時齒輪與起動齒輪水平、垂直距離分別為123.13mm、4.34mm,曲軸正時齒輪與下平衡軸齒輪的水平、垂直距離分別為135.8mm、99.5mm。該設計中的惰齒輪單齒面運行,配裝須為同一平面,而不具有上下重疊的交叉結構,所以配裝時整體結構體積較大;輸入齒輪與輸出齒輪之間均為間接嚙合,其傳動比不可變。再如專利號為ZL200820185953.X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文獻《發動機的齒輪傳動裝置》(公告號為CN201258768Y);發動機機體上固定底板,在底板上安裝中心軸、第一惰齒輪軸、凸輪軸、第二惰齒輪軸及輸出軸,中心軸上同軸安裝有大齒輪與小齒輪,大齒輪與曲軸正時齒輪嚙合,凸輪軸驅動齒輪安裝在凸輪軸上,第一惰齒輪安裝在第一惰齒輪軸上,第二惰齒輪安裝在第二惰齒輪軸上,小齒輪分別與第一惰齒輪及第二惰齒輪嚙合,第一惰齒輪與凸輪軸驅動齒輪嚙合,第二惰齒輪與噴油泵齒輪嚙合,噴油泵齒輪固定在輸出軸上。該設計中的兩個惰齒輪也是單齒面運行,配裝須為同一平面,而不具有上下重疊的交叉結構,所以配裝時整體結構體積較大;輸入齒輪與輸出齒輪之間均為間接嚙合,其傳動比不可變。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整體式結構、結構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及運行平穩的汽油機齒輪。采用雙層不同齒輪,其安裝緊湊,在縮小整個安裝體積的同時,還可進行不同傳動比的控制。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汽油機齒輪,包括粉末冶金材料制成的輪本體,該輪本體包括有整體鑄成的盤體和柱體,盤體外圈面上制有第一齒輪,相應地,柱體外圈面上也制有第二齒輪,并且該柱體上的第二齒輪均直接拉伸于盤體的側面。采取的措施還包括上述的柱體的第二齒輪與盤體側面之間制有過渡圓弧,并且該過渡圓弧數值至少為0.5毫米。上述的過渡圓弧數值為l毫米;上述的柱體的第二齒輪的模數為2毫米,且齒數為ll個。上述的輪本體中間制有連接軸孔,上述的柱體尾端制有后凸圓臺,該后凸圓臺的外圈位于上述的柱體的第二齒輪齒根圓之內,并且該后凸圓臺的長度至少為0.3毫米。[0010]上述的盤體的第一齒輪的模數為1.25毫米,且齒數為45個。上述的盤體前端制有前凸圓臺,該前凸圓臺的外圓位于上述的盤體的第一齒輪齒根圓之內,并且該前凸圓臺長度至少為0.3毫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包括粉末冶金材料制成的輪本體,該輪本體包括有整體鑄成的盤體和柱體,盤體外圈面上制有第一齒輪,相應地,柱體外圈面上也制有第二齒輪,并且該柱體上的第二齒輪均直接拉伸于盤體的側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柱體與盤體采用整體式結構,結構強度高;在相接處設有過渡圓弧,這樣可以避免制造過程的應力集中,提高使用壽命;按標準進行輪齒制造,各項指標均可達到要求,保證了運行的平穩性;配置前后凸圓臺,防止齒輪端面與其他配裝面干涉,有效地保護輪齒的不被磕損;整個輪本體經熱處理后,結構強度增強,特別是輪齒強度;采用雙層不同齒輪,其安裝緊湊,在縮小整個安裝體積的同時,還可進行不同傳動比的控制。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中I處的局部示意圖;圖3是圖1中II處的局部示意圖;圖4是圖1中第一齒輪的P向齒強度測定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l至圖4所示,圖標號說明如下輪本體l,盤體ll,前凸圓臺11a,柱體12,后凸圓臺12a,第一齒輪13,第二齒輪14,連接軸孔15,柱銷2,過渡圓弧R。[001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汽油機齒輪,包括粉末冶金材料制成的輪本體l,該輪本體1包括有整體鑄成的盤體11和柱體12,盤體11外圈面上制有第一齒輪13,相應地,柱體12外圈面上也制有第二齒輪14,并且該柱體12上的第二齒輪14均直接拉伸于盤體11的側面。[0020]本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如圖1所示,柱體12第二齒輪14與盤體11側面之間制有過渡圓弧R,并且該過渡圓弧R數值至少為0.5毫米,在本結構中的過渡圓弧R數值為1毫米;由于柱體12與輪本體1采用整體式結構,結構強度高,但是由于存在大小兩層圓柱體,其相接處須有過渡圓弧R,這樣可以避免制造過程的應力集中,提高使用壽命。[0021]柱體12第二齒輪14的模數為2毫米,且齒數為11個;盤體11的第一齒輪13的模數為1.25毫米,且齒數為45個,如表一所示,為第一齒輪12和第二齒輪14的參數匯總表。該第一齒輪13和第二齒輪14的齒向誤差均為40iim以下,齒形誤差均為25ym以下,齒圈跳動均為0.07mm以下。[0023]表一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再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輪本體1中間制有連接軸孔15,該連接軸孔15主要用于支撐輪本體1的運行;柱體12尾端制有后凸圓臺12a,該后凸圓臺12a的外圈位于柱體12第二齒輪14齒根圓之內,并且該后凸圓臺12a的長度至少為0.3毫米。相應地,盤體11前端制有前凸圓臺lla,該前凸圓臺lla的外圓位于所述的盤體ll的第一齒輪13齒根圓之內,并且該前凸圓臺11a長度至少為0.3毫米。配置后凸圓臺12a和前凸圓臺lla主要用于防止齒輪端面與其他配裝面干涉,即能有效地保護輪齒的不被磕損。圖4是為第一齒輪的P向齒強度測定示意圖,在第一齒輪13隨機的輪齒之間夾配一個小3.5mm直徑的柱銷2,并且在該柱銷2頂部加載P向力;同時在第一齒輪13位于柱銷2的正下方對稱兩側取兩個支撐用的輪齒,且支撐輪齒的間隔有15個齒;按此方式操作,所測定的齒向強度值在486kgf以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柱體與盤體采用整體式結構,結構強度高;在相接處設有過渡圓弧,這樣可以避免制造過程的應力集中,提高使用壽命;按標準進行輪齒制造,各項指標均可達到要求,保證了運行的平穩性;配置前后凸圓臺,防止齒輪端面與其他配裝面干涉,有效地保護輪齒的不被磕損;整個輪本體經熱處理后,結構強度增強,特別是輪齒強度;采用雙層不同齒輪,其安裝緊湊,在縮小整個安裝體積的同時,還可進行不同傳動比的控制。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已被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權利要求汽油機齒輪,包括粉末冶金材料制成的輪本體(1),其特征是所述的輪本體(1)包括有整體鑄成的盤體(11)和柱體(12),所述的盤體(11)外圈面上制有第一齒輪(13),相應地,所述的柱體(12)外圈面上也制有第二齒輪(14),并且該柱體(12)上的第二齒輪(14)均直接拉伸于盤體(11)的側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機齒輪,其特征是所述的柱體(12)第二齒輪(14)與盤體(11)側面之間制有過渡圓弧(R),并且該過渡圓弧(R)數值至少為0.5毫米。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機齒輪,其特征是所述的過渡圓弧(R)數值為1毫米;所述的柱體(12)第二齒輪(14)的模數為2毫米,且齒數為11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機齒輪,其特征是所述的輪本體(1)中間制有連接軸孔(15),所述的柱體(12)尾端制有后凸圓臺(12a),該后凸圓臺(12a)的外圈位于所述的柱體(12)第二齒輪(14)齒根圓之內,并且該后凸圓臺(12a)的長度至少為0.3毫米。5.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汽油機齒輪,其特征是所述的盤體(11)的第一齒輪(13)的模數為1.25毫米,且齒數為45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油機齒輪,其特征是所述的盤體(11)前端制有前凸圓臺(lla),該前凸圓臺(lla)的外圓位于所述的盤體(11)的第一齒輪(13)齒根圓之內,并且該前凸圓臺(lla)長度至少為0.3毫米。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汽油機齒輪,包括粉末冶金材料制成的輪本體,該輪本體包括有整體鑄成的盤體和柱體,盤體外圈面上制有第一齒輪,相應地,柱體外圈面上也制有第二齒輪,并且該柱體上的第二齒輪均直接拉伸于盤體的側面;由于柱體與盤體采用整體式結構,結構強度高;在相接處設有過渡圓弧,這樣可以避免制造過程的應力集中,提高使用壽命;按標準進行輪齒制造,各項指標均可達到要求,保證了運行的平穩性;配置前后凸圓臺,防止齒輪端面與其他配裝面干涉,有效地保護輪齒的不被磕損;整個輪本體經熱處理后,結構強度增強,特別是輪齒強度;采用雙層不同齒輪,其安裝緊湊,在縮小整個安裝體積的同時,還可進行不同傳動比的控制。文檔編號F16H55/17GK201487159SQ20092019249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優先權日2009年9月3日發明者陳惠蓮申請人:陳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