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滲檢驗接口,具體地涉及一種在預制管件中使用的抗滲檢 驗接口。
背景技術:
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用于容納電纜、光纖或進水管等)的安裝過程中,需要使用 大量的鋼筋混凝土預制管件,如圖1中所示,現有每相鄰兩根鋼筋混凝土預制管件的接口 包括設置于一預制管件上的插口 1’和設置于一相鄰預制管件上的承口 2’,插口 1’插接于 承口 2’中,其連接處往往采用單層0型圈或楔型橡膠圈3’密封,因此,在地下管廊的安裝 施工過程中,無法立即對每個完成安裝的接頭做抗滲測試,僅能在整條管道全部完成安裝 后再做抗滲試驗,而整體抗滲試驗的操作步驟繁瑣、綜合測試成本高。另一方面,在使用一 段時間后,鋪設預制管件的地基難以避免會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個別鋼筋混凝土預制 管件的接口可能出現滲漏,影響綜合管廊使用安全。若在工程竣工后投入運行時出現滲漏, 其維修難度、維修成本都是相當高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以解決現有技術中 的上述問題。帶有該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的預制管件在用于現場安裝時,可以在前一個 接口的抗滲試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接口的安裝,而無需等待整條管道安裝完成后再做抗滲試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它用于固定連接的兩相鄰預制管件,其特征在于它 包括形成于兩相鄰預制管件連接處的用以防止接口滲漏的一第一密封部和一第二密封部, 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間則形成一環形空腔,所述預制管件上在對應該環形空腔 位置設有兩個連通所述環形空腔和所述預制管件內部的通孔。在推薦的實施例中,位于所述兩相鄰預制管件連接處的兩個預制管件端部均為平 口端面,所述的平口端面用鎖結件鎖結。在平口端面連接的預制管件接口中,所述第一密封部與第二密封部為設置在所述 兩平口端面連接處的0型密封圈或膨脹膠條,兩水平端面上在對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 部位置分別設置用以放置0型密封圈或膨脹膠條的凹槽。在推薦的實施例中,兩個預制管件連接處為承插式結構。在承插式的預制管件接口中,所述承插式結構包括形成于一預制管件上的插口和 形成于一相鄰預制管件上的承口,所述插口插接于所述承口中。在承插式的預制管件接口中,所述第一密封部與第二密封部為設置在所述承口工 作面和所述插口工作面之間的楔型密封圈或膨脹膠條。在承插式的預制管件接口中,承口包括預制管件一端部內壁形成的呈階梯形向內依次縮小的承口第二工作面和承口第一工作面,插口包括形成在預制管件一端部外壁形成 的呈階梯形向外依次縮小的插口階梯面、插口第二工作面和插口第一工作面,其中,插口第 一工作面和插口第二工作面之間形成第一止膠臺,插口第二工作面和插口階梯面之間形成 第二止膠臺;第一止膠臺間隔密封圈密封連接于位于承口第一工作面中,形成所述的第一 密封部,第二止膠臺間隔密封圈密封連接于承口第二工作面中,形成所述的第二密封部;所 述插口上設有兩個所述的通孔,兩個通孔的一端開口均位于兩個密封圈之間的區域,另一 端開口則均位于預制管件的內部。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承口工作面、插口工作面、止膠臺的截面形狀不限,理論上可 以為任何形狀,一般選擇規則的圓形、方形、馬蹄形、橢圓形、三角形或卵形等。在上述的結構中,第一止膠臺和第二止膠臺可以分別在承口第一工作面和承口第 二工作面中滑動一小段距離,在鋪設預制管件的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上述的結構可以 帶來一定的緩沖力量,使其在輕微錯位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在密封狀態。在測試預制管件的抗滲性能時,以其中一個通孔(一般位于預制管件的頂部)作 為排氣孔,另一個通孔(一般位于預制管件的底部)作為注水孔,將排氣孔連接至一閥門, 同時將注水孔連接至一進水管路上,而后在進水管路上設置一壓力表和一閥門;開啟進水 管路上設置的閥門,向環形空腔內注入水,將環形空腔中的氣體完全排出后,關閉排氣孔的 閥門,繼續向環形空腔內注入水,在環形空腔的水壓達到既定壓力后,關閉進水管路上設置 的閥門,觀測lOmin,若預制管件的接口處沒有滲漏現象,則抗滲試驗合格,反之則不合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特點1)帶有該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的預制管件在用于現場安裝時,可以在前一個接 口的抗滲試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接口的安裝,而無需等待整條管道安裝完成后再做抗滲試 驗;2)另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以后,用于鋪設預制管件的地基難以避免會出現 不均勻沉降的情況,此時,原本密封良好的接口會由于位于接口兩端的預制管件錯位、傾斜 而導致出現滲漏現象,此時,只需要從滲漏接口的排氣孔或注水孔向環形空腔中注入高密 度的聚硫密封膏,待其完全固化以后,即可將接口再次密封,其補救措施簡易、成本低、效果 顯著、抗滲時間長。
圖1為現有預制管件接口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平口端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1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平口端面)在測試抗滲性能時的結構示 意圖;圖4實施例2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承插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2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承插式)在測試抗滲性能時的結構示意 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0024]實施例1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參照圖2至圖3中所示,包括對應形狀的預制管件1 和預制管件2,預制管件1的一側端部和預制管件2上與之靠合的一側端部均為平口端面, 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上均設有一大一小兩個相互套設的環形凹槽111、112及211、212, 預制管件1的凹槽111、112分別間隔一膨脹膠條3密封連接預制管件2的凹槽211、212。 預制管件1上設有兩個通孔12、13,通孔12、13的一端開口位于兩個環形凹槽111、112之間 的區域,另一端開口則位于預制管件1的內部,且通孔12、13分別位于預制管件1的上下兩 側;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上相鄰端部的頂部兩側則分別設置對應的螺孔14,并使用一 穿過上述螺孔的螺栓將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鎖緊。如此,由半徑較大的膨脹膠條3在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的連接處形成一第一 密封部,由半徑較小的膨脹膠條3在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的連接處形成一第二密封部, 并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間形成了一環形空腔4,對應該環形空腔4位置則設有通 孔12、13,通孔12、13分別連通環形空腔4和預制管件1、2的內部。需要說明的是,在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鎖緊后,膨脹膠條3的厚度仍應大于預 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中設置的環形凹槽的總高度,用以在預制管件1和預制管件2的連 接處形成環形凹腔4。在完成預制管件的安裝以后,以位于下方的通孔13作為注水孔,位于上方的通孔 12作為排氣孔,將排氣孔12連接至一閥門121,同時將注水孔13連接至一進水管路131上, 而后在進水管路131上設置一壓力表132和一閥門133 ;開啟進水管路上設置的閥門133, 向環形空腔4內注入水,將環形空腔4中的氣體完全排出后,關閉排氣孔12的閥門,繼續向 環形空腔4內注入水,在環形空腔4的水壓達到0. 06MPa后,關閉進水管路上設置的閥門, 觀測lOmin,若預制管件的接口處沒有滲漏現象,則抗滲試驗合格,反之則不合格。實施例2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參照圖4至圖5中所示,包括對應形狀的預制管件Ia 和預制管件2a,預制管件Ia的一側端部形成一圓形插口 1 la,預制管件2a上與之插合的一 側端部則形成一圓形承口 21a。承口 21a包括預制管件一端部內壁形成的呈階梯形向內依次縮小的承口第二工 作面212a和承口第一工作面211a,插口 Ila包括形成在預制管件一端部外壁形成的呈階 梯形狀向外依次縮小的插口階梯面113a、插口第二工作面112a和插口第一工作面111a,其 中,插口第一工作面Illa和插口第二工作面112a之間形成第一止膠臺114a,插口第二工作 面112a和插口階梯面113a之間形成第二止膠臺115a ;第一止膠臺114a間隔楔型橡膠圈 3a密封連接于位于承口第一工作面211a中,形成所述的第一密封部,第二止膠臺115a間隔 楔型橡膠圈3a密封連接于承口第二工作面212a中,形成所述的第二密封部。預制管件Ia的插口 Ila上設有兩個通孔12a、13a,通孔12a、13a的一端開口位于 兩個楔型橡膠圈3a之間的區域,另一端開口則位于預制管件Ia的內部,且通孔12a和13a 分別位于預制管件1的上下兩側。在上述的結構中,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間形成了一環形空腔4a,第一止膠 臺114a和第二止膠臺115a則可以分別在承口第一工作面211a和承口第二工作面212a中
滑動一小段距離。[0034]在完成預制管件的安裝以后,以位于下方的通孔13a作為注水孔,位于上方的通 孔12a作為排氣孔,將排氣孔12a連接至一閥門121a,同時將注水孔13a連接至一進水管路 131a上,而后在進水管路131a上設置一壓力表132a和一閥門133a ;開啟進水管路上設置 的閥門133a,向環形空腔內注入水,將環形空腔中的氣體完全排出后,關閉排氣孔12a的閥 門,繼續向環形空腔內注入水,在環形空腔的水壓達到0. 06MPa后,關閉進水管路上設置的 閥門,觀測lOmin,若預制管件的接口處沒有滲漏現象,則抗滲試驗合格,反之則不合格。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的行為。
權利要求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它用于固定連接的兩相鄰預制管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形成于兩相鄰預制管件連接處的用以防止接口滲漏的一第一密封部和一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間則形成一環形空腔,所述預制管件上在對應該環形空腔位置設有兩個連通所述環形空腔和所述預制管件內部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兩相 鄰預制管件連接處的兩個預制管件端部均為平口端面,所述的平口端面用鎖結件鎖結。
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 部與第二密封部為設置在所述兩平口端面連接處的O型密封圈或膨脹膠條,兩平口端面上 在對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位置分別設置用以放置O型密封圈或膨脹膠條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其特征在于兩相鄰預制管 件的連接處為承插式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式結 構包括形成于一預制管件上的插口和形成于一相鄰預制管件上的承口,所述插口插接于所 述承口中。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 部與第二密封部為設置在所述承口工作面和所述插口工作面之間的楔型密封圈或膨脹膠^^ ο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其特征在于承口包括預制 管件一端部內壁形成的呈階梯形向內依次縮小的承口第二工作面和承口第一工作面,插口 包括形成在預制管件一端部外壁形成的呈階梯形向外依次縮小的插口階梯面、插口第二工 作面和插口第一工作面,其中,插口第一工作面和插口第二工作面之間形成第一止膠臺,插 口第二工作面和插口階梯面之間形成第二止膠臺;第一止膠臺間隔密封圈密封連接于位于 承口第一工作面中,形成所述的第一密封部,第二止膠臺間隔密封圈密封連接于承口第二 工作面中,形成所述的第二密封部;所述插口上設有兩個所述的通孔,兩個通孔的一端開口 均位于兩個密封圈之間的區域,另一端開口則均位于預制管件的內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該新型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用于固定連接的兩相鄰預制管件,它包括形成于兩相鄰預制管件連接處的用以防止接口滲漏的一第一密封部和一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間則形成一環形空腔,所述預制管件上在對應該環形空腔位置設有兩個連通所述環形空腔和所述預制管件內部的通孔。帶有該預制管件抗滲檢驗接口的預制管件在用于現場安裝時,可以在前一個接口的抗滲試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接口的安裝,而無需等待整條管道安裝完成后再做抗滲試驗。
文檔編號F16L25/10GK201636465SQ20102000436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5日
發明者張建祥, 張移生 申請人:張移生;張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