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32691閱讀:1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履帶張緊裝置內黃油介質的高壓注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張緊裝置注油閥內部為一單向閥,當向張緊裝置注油時,張緊油缸內部壓力隨外部注入壓力增加而增加,自身無法保證油缸內有確定的壓力。在履帶張緊的過程中,使用傳統的注油閥無法控制履帶的張緊度,張緊度的控制依靠履帶懸垂量的測量,這種測量方式誤差較大,當發現張緊度過大時,另外需要放油泄壓,操作不方便。比如中國專利CN 201747997U公開了一種高壓黃油注油閥,涉及有防塵鋼球、塔形彈簧、閥體、主密封鋼球、主彈簧和前端密封椎體組成。閥體的后端居中位置,設置有防塵鋼球,閥體內后部設置有塔形彈簧,閥體的前端設置為前端密封椎體,在前端密封椎體內,即在閥體內設置有主彈簧,主彈簧的后端設置有主密封鋼球;中國專利CN 201836467U公開了一種挖掘機張緊裝置單向閥,包括閥桿、閥頭、螺母,閥桿內設置有槽放置鋼球、彈簧、閥頭用螺母擰緊,閥桿與閥頭之間用彈性圓柱銷卡住。上述兩種方案中,黃油注油閥只是單向注油閥,無法保證壓力達到額定壓力值時會產生溢流,沒有實現注油和工作閉鎖狀態的轉換。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 使得履帶的張緊度可調、可控,并且能夠在注油與閉鎖兩種工作狀態之間相互進行轉換,可
靠性高。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中,包括閥套、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體、具有中空腔體的連接座和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頭,所述閥頭位于所述閥體和所述連接座之間,一端伸入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中并且在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內具有行程,另一端朝向所述連接座中空腔體的開口處,所述連接座的另一端連接油缸;
所述閥套旋套于所述閥體與所述連接座上,所述閥套上設有一溢流孔,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所述閥頭的中空腔體和所述連接座的中空腔體連通構成油路通道,所述閥套外部空間通過所述溢流孔與所述閥套內部空間連通;
還包括一溢流彈性部件,所述溢流彈性部件位于所述閥體和所述連接座之間,所述溢流彈性部件一端抵住所述閥體,另一端與所述閥體靠近所述連接座的一端保持相對靜止。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溢流彈性部件為溢流彈簧,所述溢流彈簧套設在所述閥頭上,所述閥頭靠近所述連接座的一端設有擋肩,所述溢流彈簧的一端抵住所述擋肩,另一端抵住所述閥體。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密封彈性部件,所述密封彈性部件位于所述閥體中空腔體內的第一臺階結構與所述第二臺階結構之間。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彈性部件包括密封彈簧與密封鋼球,所述密封鋼球在所述密封彈簧的作用下抵住所述第一臺階結構;當所述閥頭向所述閥體方向移動,最終將抵住所述第二臺階結構。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閥體的進油口處設有油嘴。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閥頭伸入所述閥體的一端設有密封圈。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座的中空腔體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的截面面積。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向注油閥注油時,當壓力達到設定壓力值則會產生溢流,保證油缸壓力不超出規定壓力值,而在完成注油后,將溢流功能鎖死,工作時油缸內壓力的增大不會繼續產生溢流; 同時保證初始注油壓力達到履帶張緊所需的額定壓力值,能夠很好地控制履帶工作時的張緊度,適合于履帶驅動式工程機械張緊裝置的各種復雜工況。


圖I是本發明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的最佳實施例在注油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的最佳實施例在發生溢流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的最佳實施例在閥套鎖緊后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原理圖和具體操作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參看圖I所示的最佳實施例的狀態示意圖,本發明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包括閥套I、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體2、具有中空腔體的連接座3和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頭 4,閥頭4位于閥體2和連接座3之間,一端伸入閥體2的中空腔體中并且在閥體2的中空腔體內具有行程,另一端朝向連接座3中空腔體的開口處,連接座3的另一端連接油缸。閥套I可以通過內螺紋旋套于閥體2與連接座3上。閥套I上設有一溢流孔11,閥體2的中空腔體、閥頭4的中空腔體和連接座3的中空腔體連通構成油路通道,閥套I外部空間通過溢流孔11與閥套I內部空間連通。本發明還包括一溢流彈性部件5和一密封彈性部件,溢流彈性部件位于閥體2和連接座3之間,密封彈性部件位于閥體2中空腔體內的第一臺階結構21與閥頭4之間,溢流彈性部件5 —端抵住閥體2,另一端與閥體2靠近連接座3的一端保持相對靜止。在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中,溢流彈性部件5為溢流彈簧,溢流彈簧5套設在閥頭4 上,閥頭4靠近連接座3的一端設有擋肩41,溢流彈簧5的一端抵住擋肩41,另一端抵住閥體2。密封彈性部件包括密封彈簧6與密封鋼球7,密封鋼球7在密封彈簧6的作用下抵住第一臺階結構21,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密封彈性結構,當油脂注入閥體2時,密封鋼球7可以在密封彈簧6中產生滑動行程,打開注油通道。在閥體2的進油口處設有油嘴22,油脂通過油嘴22進入閥體2的內部通道內。在閥頭4伸入閥體2的一端設有密封圈42,可以采用橡膠制品或者海綿等軟性材料制成,以保證油脂最大程度地通過閥頭4的中空腔體進入連接座3內。本發明注油裝置分為注油與工作閉鎖兩種工作狀態將閥套I旋松,當閥套I處在松位時,閥頭4在閥體2內有移位的空間,當油缸壓力高于設計值時,閥頭4朝閥體2的方向移動,油脂從溢流孔11中產生溢流。當閥套I旋緊時,閥體2的第二臺階結構23將閥頭 4剛性固定,閥頭4無法移位,內部壓力的繼續增加時也不會有溢流現象。狀態一為注油狀態如圖I所示,注油前將閥套8旋松至一定量,即處在松位時,油脂由黃油嘴注入到油缸中,注入方向如圖I中箭頭方向所示,注油初期油缸內壓力P較小, 在溢流彈簧的彈力F作用下,油缸內壓力無法將閥頭頂起,此時閥頭4與密封彈性部件中的密封彈簧6之間具有移位空間O。如圖2所示,隨著油缸內壓力的提高,在能克服溢流彈簧彈力F的作用力下,將閥頭4頂起,產生溢流,從而保證油缸內壓力P,溢流油脂流動方向如圖2中箭頭方向所示。另外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座3的中空腔體的截面面積大于閥體2的截面面積,設大腔(連接座)的壓力Pl=pXSl,小腔(閥體)的壓力P2=pXS2,彈簧力F=kXx,式中,P :油缸的內腔壓強,SI :大腔截面積,S2 :小腔截面積,k :溢流彈簧的剛度,X :溢流彈簧的壓縮量,此處S1>S2。由式p> (kXx)/(Sl-S2)可知,可以調節閥套旋松量X控制閥頭4的開啟壓力。當注油壓強P < (kXx)/(Sl-S2)時,本發明注油裝置的閥頭4保持不變。當注油壓強P > (kXx)/(Sl-S2)時,本發明注油裝置的閥頭4移位,產生溢流。當產生溢流時,說明壓力值已達到規定壓力值,油缸內部壓力無法再繼續增加。此時可將閥套 I旋緊,進入工作狀態。狀態二為工作閉鎖狀態如圖3所示,注油完成后將閥套I旋緊,即閥套I處在緊位時,閥體2與閥頭4剛性固定,閥頭4無法移位,油缸內壓力的增加不會使閥頭4頂起產生溢流,從而保持油缸內的工作設定壓力,使張緊裝置工作時處于閉鎖狀態,即可達到穩定控制履帶張緊的目的。此時閥頭4與密封彈性部件中的密封彈簧6之間具有移位空間O消失。本發明通過上述這兩種狀態的結合,即能保證初始注入的壓力能達到確定值(壓力不會過高),同時在張緊裝置工作過程中又不會由于壓力增加而產生溢流,更適合履帶驅動式工程機械張緊裝置的各種復雜使用工況。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只是作為范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發明的范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下所作出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閥套、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體、 具有中空腔體的連接座和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頭,所述閥頭位于所述閥體和所述連接座之間,一端伸入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中并且在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內具有行程,另一端朝向所述連接座中空腔體的開口處,所述連接座的另一端連接油缸;所述閥套旋套于所述閥體與所述連接座上,所述閥套上設有一溢流孔,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所述閥頭的中空腔體和所述連接座的中空腔體連通構成油路通道,所述閥套外部空間通過所述溢流孔與所述閥套內部空間連通;還包括一溢流彈性部件,所述溢流彈性部件位于所述閥體和所述連接座之間,所述溢流彈性部件一端抵住所述閥體,另一端與所述閥體靠近所述連接座的一端保持相對靜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彈性部件為溢流彈簧,所述溢流彈簧套設在所述閥頭上,所述閥頭靠近所述連接座的一端設有擋肩,所述溢流彈簧的一端抵住所述擋肩,另一端抵住所述閥體。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彈性部件,所述密封彈性部件位于所述閥體中空腔體內的第一臺階結構與所述第二臺階結構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彈性部件包括密封彈簧與密封鋼球,所述密封鋼球在所述密封彈簧的作用下抵住所述第一臺階結構;當所述閥頭向所述閥體方向移動,最終將抵住所述第二臺階結構。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的進油口處設有油嘴。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頭伸入所述閥體的一端設有密封圈。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座的中空腔體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閥體的中空腔體的截面面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力可控的張緊裝置注油裝置,包括閥套、具有中空腔體的閥體、連接座和閥頭,閥頭位于閥體和連接座之間,一端伸入閥體的中空腔體中并且在閥體的中空腔體內具有行程,另一端朝向連接座中空腔體的開口處,連接座的另一端連接油缸;閥套旋套于閥體與連接座上,閥套上設有一溢流孔;還包括一溢流彈性部件,位于閥體和連接座之間,溢流彈性部件一端抵住閥體,另一端與閥體靠近連接座的一端保持相對靜止。本發明通過對閥頭的調節實現注油狀態和閉鎖狀態的結合,即能保證初始注入的壓力能達到確定值,在張緊裝置工作過程中又不會由于壓力增加而產生溢流,更適合履帶驅動式工程機械張緊裝置的各種復雜使用工況。
文檔編號F16N23/00GK102588724SQ2012100609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俞宏福, 李春德, 汪春暉 申請人: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