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真空隔熱材料、使用真空隔熱材料的隔熱箱、使用真空隔熱材料的設備以及真空隔熱材料 ...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真空隔熱材料以及使用該真空隔熱材料的隔熱箱,尤其涉及適合使用于冷能設備的真空隔熱材料以及隔熱箱、設備以及制法等。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使用在例如冰箱等隔熱箱中的隔熱材料,采用了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近年來,根據針對節能或節省空間大容量化、也就是通過使隔熱壁變薄來以有限空間增大內容積的市場要求,開始使用將隔熱性能比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好的真空隔熱材料埋設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中來加以并用的形態。該真空隔熱材料也被使用于冰箱等。一般來講,在由在氣體阻隔層使用了鋁箔的塑料層疊薄膜等形成的外包材料之中,作為芯材插入粉末、發泡體、纖維體等,從而構成真空隔熱材料。真空隔熱材料的內部被保持成IPa 3Pa (帕斯卡)以下的真空度。另外,為了抑制成為真空隔熱材料的隔熱性能降低主要原因的真空度劣化,在外包材料之中配置對氣體或水分進行吸附的吸附劑。作為真空隔熱材料的芯材,使用硅石等的粉末、氨基甲酸乙酯等的發泡體、纖維體等。現狀是隔熱性能優異的纖維狀的構成正成為真空隔熱材料的芯材的主流。作為纖維的原材料,有玻璃纖維、陶瓷纖維等無機纖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以及專利文獻8)。另外,作為此外的纖維的原材料,有聚丙烯纖維、聚乳酸纖維、芳族聚酸胺纖維、LCP (液晶聚合物)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聚酯纖維、聚乙烯纖維、纖維素纖維等有機纖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以及專利文獻7)。作為纖維體的形狀,有棉狀的形狀、層積了片材的形狀(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以及專利文獻4)。另外,作為此外的纖維體的形狀,有以使纖維取向成為交替的方式層積了片材的形狀(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專利文獻6以及專利文獻9)。真空隔熱材料主要根據制造方法或可靠性的情況,大多形成為板狀(平面狀)的形狀,以該形狀直接被應用在以冰箱為首的產品中。但是,進行隔熱的部位卻并不一定限于平面形狀,例如在向由內箱和外箱形成的冰箱箱體的外箱側配置真空隔熱材料時,在隔熱部位存在突起或臺階差部的情況下,難以直接應用板狀的真空隔熱材料。于是,已知以下構成,即:通過對真空隔熱材料實施彎曲、開孔等加工,或預先成形外包材料的形狀,從而使真空隔熱材料的形狀與隔熱部位的形狀相對應。對于具有立體(凹凸)形狀的真空隔熱材料的例子有以下方法,即:在對真空隔熱材料表面施加槽加工時,通過使用粘合劑濃度在內側層比在表面層更小的成形體的芯材,使得芯材內部變柔軟,即使在制成真空隔熱材料之后,也能夠在表面(單面)上形成槽,而不會因通常的模具沖壓等成形方法給外覆材料薄膜帶來損傷(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0)。另外,有以下獲得真空隔熱材料的方法,即:將芯材以收納到由合成樹脂薄膜構成的內包材料中的半成品的狀態容納到真空腔內,在真空腔內由模具進行沖壓,由此預先成形為凹凸形狀,而且,在真空腔內解除了內包材料的密封之后,通過進行減壓密封,使得彎折部的板壓與其他部分相同(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1)。另外,有以下獲得真空隔熱材料的方法,即:通過在真空隔熱材料制作后由上模具和下模具從兩面進行沖壓,從而具備了供散熱管嵌合的槽部、以及在其背面與槽部相向且具有比該槽部的寬度大的寬度的凸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8-028776號公報(段落
、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188791號公報(摘要)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344832號公報(段落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307921號公報(權利要求1)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6-017151號公報(摘要)專利文獻6:日本特公平7-103955號公報(權利要求1)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6-283817號公報(權利要求1、3、6)專利文獻8:日本特開2005-344870號公報(摘要)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2008-223922號公報(摘要)專利文獻10:日本特開2004-11708號公報(摘要)專利文獻11:日本特開2009-24922號公報(段落
、
)專利文獻12:日本特開2008-064323號公報(權利要求1)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然而,通過采用通常的模具沖壓等成形方法利用壓縮使槽加工部變形,在真空隔熱材料的表面(單面)形成槽,此時,由于隔熱方向的厚度的減小、芯材的密度增加,使得槽部的隔熱性能降低。進而,在進行了多個槽加工的情況下,由于僅單面帶有槽,所以,外包材料被拉拽,真空隔熱材料容易在進行了槽加工的面翹曲。在此,隔熱方向的厚度與板厚是不同的。例如,所謂在平板狀的真空隔熱材料上成形出的傾斜面或R面(曲面)的板厚,是指與這些傾斜面或R面(曲面)垂直的方向的厚度。相對于此,所謂隔熱方向的厚度,是指以成形前的平板狀的真空隔熱材料的面作為基準面、相對于該基準面垂直的方向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厚度。也就是,在成形出的傾斜面或R面(曲面)中,也是指在相對于上述基準面垂直的方向觀看、通過這些傾斜面或R面(曲面)的厚度。另外,將芯材以收納到由合成樹脂薄膜構成的內包材料中的半成品的狀態容納到真空腔內,在真空腔內由模具進行沖壓,由此成形為凹凸形狀,此時,作為真空隔熱材料的構成部件,需要僅為了成形芯材而使用的由合成樹脂薄膜構成的內包材料,造成部件費用增加,需要大量工時。進而,由于將加工成凹凸形狀的芯材容納到真空腔內并進行減壓密封,所以,與用于制作沒有凹凸的平板狀的真空隔熱材料的真空腔相比,需要更大型的設備。另外,對于形成有供散熱管嵌合的槽部以及在其背面與該槽部相向且具有比該槽部的寬度大的寬度的凸部的構成,相對于隔熱方向的厚度在彎折部(槽的兩側壁部)變大,每單位長度的截面積也增加,槽部兩側的芯材被拉入到槽部,因而,存在真空隔熱材料的寬度在整體上變小這樣的問題。進而,根據配設的部位而使真空隔熱材料的隔熱方向的厚度不同,因而,對于由上模具和下模具從兩面進行沖壓加工而制成的真空隔熱材料,存在必須與真空隔熱材料的厚度對應地準備多種可獲得所需槽深度的形狀的模具這樣的問題。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課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生產性、能以通常的裝置進行制造、成本低且隔熱性能優異的真空隔熱材料以及制造方法,另外還提供使用真空隔熱材料的熱損失少的隔熱箱以及設備。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明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具有氣體阻隔性的外包材料和被封裝于外包材料的芯材,在表面形成有槽部,在形成有該槽部的面的背面形成有與該槽部對應的突條部,在該真空隔熱材料中,槽部以及突條部通過等容積變形形成而使得隔熱方向的厚度變均勻,槽部以及突條部的變形范圍的寬度大致相等。發明的效果在本發明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中,由于在形成了槽部的面的背面形成有與該槽部對應的突條部,所以,可獲得在兩面形成槽、沒有翹曲等的良好的真空隔熱材料。進而,槽部以及突條部通過等容積變形形成而使得隔熱方向的厚度變均勻,其變形范圍的寬度大致相等,因而,隔熱方向的厚度不會減小,槽部的隔熱性能得到提高。并且,通過將本發明的真空隔熱材料應用于冰箱等產品,產品的隔熱效果得到提高,可獲得因消耗電力減少等帶來的節能效果。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槽形成前的真空隔熱材料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槽形成前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芯材的層積狀態的說明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使用沖壓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立體圖。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沖壓模具的示意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彎曲加工后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使用沖壓模具的彎曲加工時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使用沖壓模具的彎曲加工后的尺寸的示意圖。圖10是以影線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彎曲加工前后的加工部位的截面積的示意圖。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彎曲加工所使用的沖壓模具的變型例的示意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與配管的關系的主視圖。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與配管的關系的立體圖。圖14是包括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隔熱箱的一部分剖開表示部的立體圖。圖1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縱剖視圖。圖1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6所涉及的壺的縱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槽形成前的真空隔熱材料的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槽形成前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芯材的層積狀態的說明圖。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槽形成前的真空隔熱材料5如圖1以及圖2那樣,包括:具有空氣遮斷性的氣體阻隔性的外包材料2、和被封裝于外包材料2的芯材4以及氣體吸附劑3,外包材料2的內部被減壓成IPa 3Pa。真空隔熱材料5的外包材料2例如由以尼龍、鋁蒸鍍PET、鋁箔、高密度聚乙烯形成的具有氣體阻隔性的塑料層疊薄膜構成。另外,被封裝于外包材料2的芯材4如圖3那樣,層積了多個片狀纖維集合體(例如,厚度為30 iim左右以上且500 iim左右以下、優選是80 y m以上且300 y m以下的長纖維的有機纖維無紡布)I。例如,若芯材4的所需厚度t為8mm、片狀纖維集合體I的單張厚度為80 iim,則所需的層積張數為100張(8mm/80iim)。進而,氣體吸附劑3是用于對真空包裝后的殘存氣體或歷時放出的來自芯材4的外部氣體、透過外包材料2的密封層侵入的透過氣體進行吸附的氣體吸附劑或水分吸附劑
坐寸o芯材4以及氣體吸附劑3被插入到至少一端開口的具有開口部的氣體阻隔性的外包材料2內,被搬運到真空腔內并以大致真空狀態對外包材料2的密封部(例如開口部)進行熱密封,由此完成槽形成前的真空隔熱材料5。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使用沖壓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立體圖。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沖壓模具的示意圖。如圖4以及圖5那樣,使用加工夾具下模6、加工夾具上模7對真空隔熱材料5進行彎曲加工。在推壓解除之后,通過回彈而稍許恢復到推壓前的形狀,但通過也考慮回彈量地改變推壓時的加工夾具下模6與加工夾具上模7的間隔h,能夠對形成于真空隔熱材料5的槽的深度進行調節。另外,由于若施加于模具角部的R形狀越大,則施加于外包材料2的負荷就越小,所以,不易發生破袋,能夠確保可靠性,能以更小的推壓力進行槽加工。另外,若R形狀越小,則真空隔熱材料5的平滑部就越大,例如,能夠確保配設在冰箱箱體的外箱側時的附著面積。優選與外包材料相接的模具角部分為3R IOR的R形狀,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中,對模具角部分施加5R的R形狀。由此,可減小施加于外包材料2的負荷,同時能夠加大真空隔熱材料5的平滑部。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彎曲加工后的立體圖。在圖6中,若加工夾具上模7的寬度(凸條部的寬度)b相對于加工夾具下模6的間隔(凹條部的寬度)a較小,則能夠以更小的沖壓壓力進行槽加工。另外,若在加工夾具下模6的凹條部的寬度a內加大凸條部的寬度b,則彎曲加工后的真空隔熱材料8的槽部9的平滑部(底部)變大,因而,容易將突起或臺階差部收納到槽部9中,作業性得到提高。另外,在加工夾具下模6的凹條部的寬度a與加工夾具上模7的凸條部的寬度b大致相等時,加工夾具下模6的凸條部的寬度c與加工夾具上模7的凹條部的寬度d大致相等,此時,真空隔熱材料8的突條部10的寬度變大,因而,能夠擴大配設于冰箱箱體時的附著面積,能夠防止真空隔熱材料8的剝離或氨基甲酸乙酯發泡時的偏移,可靠性得到提高。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中,進行包括兩側壁部(等容積變形部)的槽寬度40mm、平滑部(底部)的寬度30mm、槽深度6mm的槽的彎曲形成,獲得圖7所示的真空隔熱材料8。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使用沖壓模具的彎曲加工時的狀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與加工夾具上模7的凸條部相向的加工夾具下模6的凹條部形成得充分深,因而,在加工夾具上模7的角部正下方不存在將真空隔熱材料8直接夾入的模具。為此,如圖8那樣,彎折部11的形狀并不完全由模具形狀確定,在仿效模具角部的R形狀的同時,根據各自的位置關系而成為緩和的曲線形狀。同樣,由于與加工夾具下模6的凸條部相向的加工夾具上模7的凹條部也形成得充分深,所以,下側的彎折部11也成為緩和的曲線形狀。由于成為緩和的曲線形狀,所以,不合理的負荷難以施加到外包材料2上,能夠防止破袋。此時,在制作了直接夾入方式的模具的情況下,由于與真空隔熱材料接觸的部分增大,所以,需要在大范圍保證表面的平滑性,此外還由于組合上下的模具,因而要求高的精度,使得成本增加。另外,雖能夠以模具間的距離來應對真空隔熱材料的厚度改變,但卻無法進行考慮了回彈量的調整。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利用沖壓模具的彎曲加工后的尺寸的示意圖。圖10是以影線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彎曲加工前后的加工部位的截面積的示意圖。彎曲加工后的真空隔熱材料8的彎折部(槽兩側壁部)的形狀,通過進行了等容積變形的緩和的曲線形狀形成,不存在過厚的部分和過薄的部分,因而,如圖9所示那樣,包括通過等容積變形而形成的兩側壁部在內的壁整體的隔熱方向的厚度tl、t2、t3大致均勻。這樣的形狀變化在所使用的芯材是形成為片狀的纖維集合體的情況下可以見到,而在具有柔軟性、片材強度高的長纖維的有機纖維無紡布的層積體中表現更為顯著。當使真空隔熱材料5變形時,若隔熱方向的厚度增加,則周圍的芯材會被拉入,水平方向的尺寸會變短,而在隔熱方向的厚度大致均勻的情況下,周圍的芯材被拉入的量卻極小。為此,如圖10所示那樣,通過比較彎曲加工前后的真空隔熱材料5、8的加工部位(影線部分)的截面積,由于水平方向的長度、隔熱方向(在此為鉛直方向)的厚度是大致恒定的,所以,可以說截面積也同樣大致恒定。另外,由于隔熱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所以,槽部的變形范圍的開始和結束的位置成為大致相同的位置,槽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I與突條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2大致相等。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彎曲加工所使用的沖壓模具的變型例的示意圖。如圖11那樣,也可以對應于真空隔熱材料8A的氣體吸附劑3A的尺寸或配置,改變加工夾具上模7A的凸條部或加工夾具下模6A的凹條部的尺寸。通過將氣體吸附劑3A的配設場所配置在加工夾具上模7A的凸條部的相反側、也就是加工夾具下模6A的凹條部的中央部,從而在彎曲加工時不會對氣體吸附劑3A施加多余的力,因而,能夠防止氣體吸附劑3A或外包材料發生破損。這樣,本發明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在外包材料2中封裝了芯材4并將內部減壓了的狀態下,通過彎曲加工來設置用于收納配設部位的突起、臺階差部的槽部9,因而,在大氣中使用通常的裝置就能形成槽部9,使得生產性得到提高,而且能夠抑制成本。另外,通過彎曲加工,在形成了槽部9的面的背面上形成有與槽部9對應的突條部10,而且,槽部9的兩側壁當在槽寬度方向的斷面觀看時通過等容積變形而形成,包括通過該等容積變形形成的兩側壁部在內的壁整體的隔熱方向的厚度tl、t2、t3是均勻的,且槽部9以及突條部10的變形范圍的寬度L1、L2大致相等地構成,因而,可獲得在兩面形成槽、沒有翅曲等的良好的真空隔熱材料8。進而,不會發生隔熱方向的厚度的減小、內部的芯材密度增加等,消除了因這些原因造成的槽部9的隔熱性能的降低,槽部9的隔熱性能得以提聞。另外,與加工夾具上模7的凸條部相向的位置的加工夾具下模6的凹條部形成得充分深,同樣與加工夾具下模6的凸條部相向的位置的加工夾具上模7的凹條部也形成得充分深,因而,在對真空隔熱材料5進行彎曲加工時,真空隔熱材料5僅與加工夾具上模7以及加工夾具下模6各自的凸條部進行接觸,而不與凹部接觸。為此,與被上下模具夾壓而仿效它們的凹凸形狀來確定真空隔熱材料形狀的沖壓成形方式的構成相比,相對于隔熱方向的厚度變得均勻,在依靠彎曲加工進行變形時,能夠使將周圍的真空隔熱材料拉入到槽部9中的量變得極小,能夠抑制真空隔熱材料的寬度的減小。另外,由于作為芯材4使用的是形成為片狀的纖維集合體,所以,與棉狀的纖維集合體相比,即使在無負荷時膨脹也小。為此,可以不需要用于容納芯材4的內包材料。尤其是,由于作為芯材4使用長纖維的柔軟的有機纖維無紡布的層積體,所以具有柔軟性,在真空隔熱材料制作后通過彎曲加工形成槽部的方面沒有問題,能夠在大氣中使用通常的裝置以比較小的推壓力進行槽部的形成,生產性得到提高,能夠抑制成本。進而,即使進行彎曲加工,也不會看到因纖維的斷裂造成的隔熱性能的降低、因斷裂的纖維刺破外包材料而造成的破袋。另外,由于在平板狀的真空隔熱材料5的制作之后對槽部9以及突條部10進行彎曲加工,所以,即使是無法通過加壓成形、加熱成形等維持形狀的棉狀的柔軟性質的芯材材料,也能夠通過真空成形而成形為平板狀,之后,能夠加工槽部9以及突條部10。為此,即使是棉狀的柔軟性質的芯材材料也可維持所希望的形狀,能夠增加芯材材料的選擇性。另外,芯材4在進行減壓密封的時刻是片狀,因而,無需使用大型的真空腔,能夠有效地利用腔內的空間。在所形成的槽部9中,在外包材料的表面沒有小孔等損傷,對于施加了槽加工的真空隔熱材料8的槽部9的平滑部(底部)和未施加槽加工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平滑部,在熱傳遞率上沒有差異。進而,為了確認歷時可靠性,對依靠加速試驗實現的真空隔熱材料8的劣化進行了評價,歷經十年條件下的熱傳遞率與未形成槽部的真空隔熱材料并無差異。實施方式2.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與配管的關系的主視圖,在圖中,對與前述的實施方式I的部分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SB如圖11那樣,將各槽部9的寬度設定得比前述的實施方式I的寬度更寬,能夠在各槽部9內收納配管、例如冰箱的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在各槽部9的一端側收納了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另外,在此,彎曲加工后的真空隔熱材料SB的彎折部(槽兩側壁部)的形狀也由進行了等容積變形的緩和的曲線形狀形成,沒有過厚的部分和過薄的部分,包括通過等容積變形形成的兩側壁部在內的壁整體的隔熱方向的厚度tl、t2、t3 (圖9)大致均勻。另外,由于隔熱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所以,槽部9的變形范圍的開始和結束的位置成為大致相同的位置,槽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I與突條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2大致相等。此外的構成與前述的實施方式I的構成相同,具有實施方式I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8B中,由于能夠在各槽部9的一端側覆蓋直到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所以,截斷來自散熱管20的熱量的能力得到提高。為此,能夠抑制熱量從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傳遞到真空隔熱材料8B的端部的外包材料上而導致產生熱橋。實施方式3.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與配管的關系的立體圖,在圖中,對于與前述的實施方式1、2的部分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SC如圖13那樣,槽部具有例如收納冰箱的散熱管20的直線部的并列設置的多個第一槽部9a、和將這些第一槽部9a的至少一端部相互連結的第二槽部%,第二槽部9b被構成作為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的收納部。另夕卜,真空隔熱材料8C在外周緣部殘留有未進行槽加工的部分(以下,稱為堤壩部分)10a。在將真空隔熱材料8C埋入到充填有聚氨酯泡沫塑料(隔熱材料)的壁內而進行使用的情況下,堤壩部分IOa能夠防止聚氨酯泡沫塑料侵入第一以及第二槽部9a、9b內,作為確保空氣通路的防護壁發揮功能。`另外,在此,彎曲加工后的真空隔熱材料SC的彎折部(槽兩側壁部)的形狀也通過進行了等容積變形的緩和曲線形狀形成,沒有過厚的部分和過薄的部分,包括通過等容積變形而形成的兩側壁部在內的壁整體的隔熱方向的厚度tl、t2、t3 (圖9)大致均勻。另夕卜,由于隔熱方向的厚度大致恒定,所以,槽部9的變形范圍的開始和結束的位置成為大致相同的位置,槽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I與突條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2大致相等。此外的構成與前述的實施方式I的構成相同,具有實施方式I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真空隔熱材料SC中,由第二槽部9b相互連結各第一槽部9a的一端側,由第二槽部9b覆蓋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而且,在其外側的外周緣部殘留有未進行槽加工的堤壩部分10a,因而,截斷來自散熱管20的熱量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能夠防止熱量從散熱管20的折回部21向真空隔熱材料SC的端部的外包材料傳遞而導致發生熱橋。另外,在真空隔熱材料SC被埋入到充填有聚氨酯泡沫塑料(隔熱材料)的壁內而進行使用的情況下,能夠利用堤壩部分IOa防止聚氨酯泡沫塑料侵入到第一以及第二槽部9a、9b內,能夠確保空氣的通路。
實施方式4.
圖14是包括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隔熱箱(本實施方式中示出冰箱)的一部分剖開表示部的立體圖,在圖中,對與前述的實施方式3的部分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冰箱30如圖14那樣,具有:外箱31 ;配置在外箱31的內部的內箱32 ;配置在外箱31與內箱32之間的真空隔熱材料SC以及聚氨酯泡沫塑料(隔熱材料)33 ;對內箱32內供給冷能的制冷單元(未圖示)。另外,外箱31以及內箱32在共同的面上分別形成有開口部34,在開口部34設置開閉門(未圖示)。在上述的冰箱30中,并不限定配置真空隔熱材料SC的范圍,既可以是形成在外箱31與內箱32之間的間隙的整個范圍,或是也可以是一部分,另外還可以配置在上述開閉門的內部。如上述那樣構成的冰箱30,由于將本發明的真空隔熱材料SC埋設到聚氨酯泡沫塑料33中加以并用,所以,隔熱效果提高,可獲得因消耗電力減少等而取得的節能效果。另夕卜,在使用完畢的情況下,基于家電再循環法,在各地的再循環中心進行解體、再循環。此時,在像以往那樣冰箱的真空隔熱材料的芯材為無機粉末的情況下,當進行破解處理時,粉末會發生飛散,無法直接對箱體進行破解處理,當從冰箱箱體取出真空隔熱材料時非常花費功夫。相對于此,本發明所涉及的冰箱30,由于具有配設了由纖維集合體形成的芯材的真空隔熱材料8C,所以,能夠進行破解處理而不用取出真空隔熱材料SC,再循環性好。實施方式5.
圖1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所涉及的空調裝置的縱剖視圖,在圖中,對與前述的實施方式I的部分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所涉及的空調裝置40如圖15那樣,在構成空調機主體的殼體41的內側的中央部具備離心式送風機42,在離心式送風機42的周邊配設熱交換器43,在殼體41的內壁面配設在與熱交換器43之間形成吹出風路的真空隔熱材料8,在殼體的下端部安裝裝飾板44,在該裝飾板44的中央部形成吸入口 45,在側緣部形成吹出口 46。
在上述那樣構成的空調裝置40中,由于使用本發明的真空隔熱材料8,所以,隔熱效果得到提高,可獲得因消耗電力的減少等而取得的節能效果。另外,由于具有配設了由纖維集合體形成的芯材的真空隔熱材料8,所以,在進行再循環時,能夠進行破解處理而不用取出真空隔熱材料8,再循環性好。實施方式6.
圖16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6所涉及的壺的縱剖視圖,在圖中,對與前述的實施方式I的部分相當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本發明的實施方式6所涉及的壺50如圖16那樣,具備:容納水等液體的被容納物51的有底狀的容器52 ;對被容納物51進行加熱以及/或者保溫的電加熱器53 ;覆蓋容器52的上方開口部的蓋體54 ;內藏在蓋體54的作為蓋隔熱材料的真空隔熱材料8 ;位于容器52的外周部的作為壺體隔熱材料的真空隔熱材料8。在上述那樣構成的壺50中,由于也使用本發明的真空隔熱材料8,所以,隔熱效果得以提高,可獲得因消耗電力減少等帶來的節能效果。另外,由于具有配設了由纖維集合體形成的芯材的真空隔熱材料8,所以,在進行再循環時,能夠進行破解處理而不用拆卸真空隔熱材料8,再循環性好。另外,在此,對隔熱箱是冰箱30、其它設備是空調裝置40或壺50的情況為例進行了列舉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夠應用于此外的設備。所謂本發明的此外的設備,包括自動售賣機、保冷庫、保溫庫、熱水器、家庭用或企業用供給熱水裝置(供給熱水機)、家庭用或企業用制冷/空調裝置、車輛空調機、供油器等冷能設備或是熱能設備、櫥柜、壺等可使用真空隔熱材料的設備。進而,也可以替代具備規定形狀的箱,而是具備可自如變形的外袋以及內袋的隔熱袋(隔熱容器)。在這些情況下,也可以在隔熱箱中設置溫度調整機構,調整內箱的內部的溫度。進而,也能夠對住宅(壁面等)等進行應用。附圖標記說明I片狀纖維集合體,2外包材料,3、3A氣體吸附劑,4芯材,5、8、8A、8B、8C真空隔熱材料,6、6A加工夾具下模,7、7A加工夾具上模,9槽部,9a第一槽部,9b第二槽部,10突條部,IOa堤壩部分,11彎折部,h間隔,tl、t2、t3隔熱方向的厚度,LI槽部的變形范圍尺寸,L2突條部的變形范圍尺寸,20散熱管,21折回部,30冰箱,31外箱,32內箱,33聚氨酯泡沫塑料(隔熱材料),34開口部,40空調裝置,41殼體,42離心式送風機,43熱交換器,44裝飾板,45吸入口,46吹出口,50壺,51被容納物,52容器,53電加熱器,54蓋體。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隔熱材料,該真空隔熱材料具有氣體阻隔性的外包材料和被封裝于上述外包材料的芯材,在表面形成有槽部,在形成有上述槽部的面的背面形成有與該槽部對應的突條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槽部以及上述突條部通過等容積變形形成而使得隔熱方向的厚度變均勻,上述槽部以及上述突條部的變形范圍的寬度大致相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熱材料,其特征在于,作為芯材使用了長纖維的有機纖維無紡布的層積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隔熱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槽部具有并列設置的多個第一槽部和將這些第一槽部的至少一端部相互連結的第二槽部,該第二槽部被構成作為配管的折回部的收納部。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隔熱材料,其特征在于,在芯材的外周緣部以外形成有上述槽部以及上述突條部。
5.一種隔熱箱,其特征在于,具備外箱和配置在上述外箱的內部的內箱,在上述外箱與內箱之間配置有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隔熱材料。
6.一種設備,其特征在于,具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隔熱材料。
7.一種真空隔熱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備以下工序: 將由形成為片狀的纖維集合體構成的芯材封裝到氣體阻隔性的外包材料內,并對內部進行減壓,由此制成平板狀的隔熱材料;以及 在一對模具之間配置上述平板狀的隔熱材料,所述模具包括具有規定寬度的多個凸條部、和具有與這些凸條部的寬度相同的寬度并與這些凸條部相向的多個凹條部,通過依靠這些模具進行的彎曲加工,在上述平板狀的隔熱材料上形成用于收納配設部位的突起以及臺階差部的槽部、位于形成有該槽部的面的背面并與該槽部對應的突條部、和在該槽部的兩側當在槽寬度方向的斷面觀看時進行了等容積變形的側壁,由此制成隔熱材料,該隔熱材料的包括通過該等容積變形形成的兩側壁部在內的壁整體的隔熱方向的厚度是均勻的,而且具有上述槽部以及突條部的變形范圍的寬度相等的變形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隔熱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具在上述凸條部的兩側緣的角部和上述凹條部的兩側緣的角部被分別施加了 3R IOR的R形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提高了生產性、能以通常的裝置進行制造、成本低且隔熱性能優異的真空隔熱材料、使用該真空隔熱材料的隔熱箱、設備以及制法。真空隔熱材料具有氣體阻隔性的外包材料(2)和被封裝于外包材料(2)的芯材(4),在表面形成有槽部(9),在形成有該槽部(9)的面的背面形成有與該槽部(9)對應的突條部(10),其中,槽部(9)以及突條部(10)通過等容積變形形成而使得隔熱方向的厚度(t1、t2、t3)變均勻,其變形范圍的寬度(L1、L2)大致相等。
文檔編號F16L59/065GK103162062SQ20121034755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藤森洋輔, 中野秀明, 橋谷直樹, 安孫子尚平, 宮崎通雄, 森下清, 難波章弘, 松永和典, 巖田修一, 佐佐木元廣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