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角接觸軸承裝配的工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角接觸軸承裝配的工裝結構。
背景技術:
軸承是用于確定旋轉軸與其他零件相對運動位置,起支承或導向作用的零部件。現有技術中,角接觸軸承的裝配方式一般是通過操作人員手工進行合套,其裝配速度慢,鋼球易掉落,并且裝配后的軸承大小不一,大大影響了裝配效率。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中這些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一種用于角接觸軸承裝配的工裝結構,具有軸承裝配速率快,裝配效果好的優點。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角接觸軸承裝配的工裝結構,包括套筒,套筒的內部開有安裝槽,于安裝槽內裝置定位塊、調節塊,于定位塊與調節塊之間裝置彈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巧,利用本發明可以輕松實現角接觸軸承的快速裝配,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解決了以往手工合套速度較慢并且容易出錯的問題,并且定位塊使鋼球不易掉落。
圖I為本發明中調節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中加熱套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裝配軸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發明包括套筒2,套筒2的內部開有安裝槽,于安裝槽的內部裝置定位塊4、調節塊1,調節塊I與套筒2為螺紋連接;如圖I所示,調節塊I上開有銷孔1-2及第一彈簧定位槽1-1 ;如圖2所示,定位塊4的底部開有第二彈簧定位槽4-1,在定位塊4的兩端分別設有可供鋼球滑入的斜面4-2,如圖4所示,彈簧3的一端安裝于定位塊的第二彈簧定位槽4-1內,另一端安裝于調節塊I的第一彈簧定位槽1-1內。本發明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如圖4所示,在軸承的裝配過程中,先將軸承5的外圈5-1置于套筒2上,定位塊4的一端伸入外圈5-1的滾道內,然后將本發明置于加熱爐(圖中未示出)上,加熱爐的熱量通過套筒2后傳入軸承5的外圈5-1,然后于外圈5-1的滾道內置入保持架5-2,最后將鋼球5-3放入,由于定位塊4的兩端設有斜面4-2,鋼球5-3隨斜面自動滑入保持架5_2的兜孔內。由于調節塊I上開有銷孔1-2,在銷孔1-2內裝入銷子,并且調節塊I與套筒2為螺紋連接,通過銷子轉動調節塊1,使其上升或下降,由于調節塊I與定位塊4之間設有彈簧3,從而帶動定位塊4升降,也就可以改變鋼球的高低。鋼球的高度調節完后,放入內圈卡死鋼球(圖中內圈未示出),然后將合套后的軸承與本發明分離后,對合套后的軸承輕微拍打,內圈即可裝入,完成整套軸承的安裝。本發明簡單,體積較小,利用本發明可以輕松實現角接觸軸承的快速裝配,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解決了以往手工合套速度較慢并且容易出錯的問題,并且定位塊使鋼球不易掉落。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 要求,在不違背本發明的基本結構的情況下,本發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角接觸軸承裝配的工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2),套筒(2)的內部開有安裝槽,于所述安裝槽內裝置定位塊(4)、調節塊(1),于所述定位塊(4)與調節塊(I)之間裝置彈簧(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角接觸軸承裝配的工裝結構,包括套筒,套筒的內部開有安裝槽,于安裝槽內裝置定位塊、調節塊,于定位塊與調節塊之間裝置彈簧。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巧,利用本發明可以輕松實現角接觸軸承的快速裝配,大大提高了裝配效率。
文檔編號F16C43/04GK102927139SQ20121041123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
發明者王玨康 申請人:無錫市三立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