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織機防滲油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設備領域,特別地,是一種設置在輥軸支座內的防滲油結構。
背景技術:
把棉、麻、絲、毛等不同的纖維加工成紡織品所需要的工序不盡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機器也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紡織機械通常按生產過程分類,計有紡紗設備、織造設備、印染設備、整理設備、化學纖維抽絲設備、繅絲設備和無紡織布設備。紡紗設備又分為加工短纖維和加工長纖維兩類。棉和棉型化纖屬短纖維類,毛、麻、絹及其混紡化纖屬長纖維類。兩類纖維的加工工序不同,設備也不能通用,只不過某些機器的設計原理相近。即使同一類設備,機器的結構也相類似,但由于原料的性質和對織物的最終要求不同, 一般也不能通用。紡織機械是紡織工業的生產手段和物質基礎,它的技術水平、質量和制造成本,都直接關系到紡織工業的發展。
紡織機械中最長用到即為各類輥軸,由于輥軸在驅動狀態下才能實施它的功能, 因此必須采用潤滑油將其兩端潤滑,否則會導致驅動困難,且使輥軸磨損過快,由于紡織機械的特殊性,其必須保證輥軸部位的清潔性,但是潤滑油普遍會隨著輥軸的轉動而甩出密封支座,進而污染紡織品。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織機防滲油結構,該織機防滲油結構防止輥軸支座中的油滲出。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織機防滲油結構包括輥軸和輥軸支座,所述輥軸設置在所述輥軸支座內,所述輥軸支座的兩側的軸孔上分別設置有一圈滑槽,所述滑槽內活動設置有防漏環,所述防漏環中間帶有與所述輥軸相適應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有滲油收集槽,所述滑槽內還設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槽高速旋轉的驅動電機。
一般輥軸支座漏油的方式為輥軸轉動帶動和靠潤滑油本身的分子擴散,在傳統輥軸支座的軸孔上設置所述防漏環,從軸孔溢出的潤滑油流入所述防漏環的滑孔內,由于防漏環的高速旋轉,流入所述滑孔的潤滑油被離心入所述滑孔內的滲油收集槽內,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下,流入所述滲油收集槽內的潤滑油無法通過分子擴散的方式流出所述滲油收集槽。
作為優選,所述驅動電機通過一橡皮輥驅動所述防漏環,所述橡皮輥內部設置有永磁體,所述橡皮輥周圍設置所述驅動電機的線圈,此結構簡化了所述防漏環的驅動結構。
作為優選,滲油收集槽內設置有吸油海綿,用于吸附離心流入滲油收集槽內的潤滑油,普通紡織機械的潤滑油采用流動性較差的黃油,此結構針對流動性較好的潤滑油作為優選,所述輥軸支座的軸孔上還設置有帶孔的活動蓋板,用于覆蓋所述防漏環,防止雜質進入所述防漏環,同時,防止高速轉動的防漏環造成的危險。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設置在防漏環內滲油收集槽,利用防漏環旋轉時的離心力解決潤滑油被輥軸轉動帶動和靠潤滑油本身的分子擴散而產生的潤滑油滲漏問題,防止了織物被污染。
圖I是本織機防滲油結構的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輥軸支座;110、活動蓋板;200、防漏環;201、外側槽壁;210、驅動電;220、滲油收集槽;300、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參閱圖1,在本實施例中,該織機防滲油結構包括輥軸300和輥軸支座100,所述輥軸 300設置在所述輥軸支座100內,所述輥軸支座100的兩側的軸孔上分別設置有一圈滑槽, 所述滑槽內活動設置有防漏環200,所述防漏環200中間帶有與所述輥軸300相適應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有滲油收集槽220,所述滑槽內還設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槽高速旋轉的驅動電機210。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所述驅動電機210通過一橡皮輥驅動所述防漏環(未圖示),所述橡皮輥內部設置有永磁體,所述橡皮輥周圍設置所述驅動電機的線圈,此結構簡化了所述防漏環的驅動結構。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滲油收集槽220內設置有吸油海綿,用于吸附離心流入滲油收集槽220內的潤滑油,普通紡織機械的潤滑油采用流動性較差的黃油,此結構針對流動性較好的潤滑油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所述輥軸支座100的軸孔上還設置有帶孔的活動蓋板110,用于覆蓋所述防漏環200。
上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的防滲漏原理在傳統輥軸支座的軸孔上設置所述防漏環200,從軸孔溢出的潤滑油流入所述防漏環 200的滑孔內,由于防漏環200的高速旋轉,流入所述滑孔的潤滑油被離心入所述滑孔內的滲油收集槽220內,參閱圖1,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下,流入所述滲油收集槽220內的潤滑油無法通過分子擴散的方式流出所述滲油收集槽220的外側槽壁201。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織機防滲油結構,包括輥軸(300)和輥軸支座(100),所述輥軸(300)設置在所述輥軸支座(100)內,其特征在于 所述輥軸支座(100)的兩側的軸孔上分別設置有一圈滑槽,所述滑槽內活動設置有防漏環(200),所述防漏環(200)中間帶有與所述輥軸(300)相適應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有滲油收集槽(220),所述滑槽內還設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槽高速旋轉的驅動電機(21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電機(210)通過ー橡皮輥驅動所述防漏環(200),所述橡皮輥內部設置有永磁體,所述橡皮輥周圍設置所述驅動電機(210)的線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滲油收集槽(220)內設置有吸油海綿。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織機防滲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軸支座(100)的軸孔上還設置有帶孔的活動蓋板(1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織機防滲油結構,包括輥軸和輥軸支座,所述輥軸設置在所述輥軸支座內,所述輥軸支座的兩側的軸孔上分別設置有一圈滑槽,所述滑槽內活動設置有防漏環,所述防漏環中間帶有與所述輥軸相適應的滑孔,所述滑孔內設有滲油收集槽,所述滑槽內還設置用于驅動所述滑槽高速旋轉的驅動電機,本發明采用利用防漏環旋轉時的離心力,收集流入滲油收集槽的漏油,防止污染織物。
文檔編號F16J15/16GK102979908SQ20121042185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施純嶼 申請人:吳江新勁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