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支架的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平板電腦支架的部件。
背景技術:
一般人使用平板電腦,都是將其放在桌面上,但桌面的高低不一定適合人們使用平板電腦。于是人們想到使用可調高度的支架支撐平板電腦。為了使用時能把平板電腦穩定地固定在支架上并方便取下來,最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支架上配備可夾持平板電腦的托盤。但是,使用托盤之后,由于托盤與支架是固定連接的,當支架的高度調整好之后,平板電腦在空間的姿態(俯仰角度、側向角度)均是固定的,不符合人們自由改變平板電腦姿態的需要,不適應不同人群在不同場合靈活使用平板電腦的潮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使用者可以自由改變支架上平板電腦在空間的俯仰角度和側向角度。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和球頭鎖緊組件;該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有帶球頭的轉動環、左連接筒、右連接筒、中軸、齒輪套筒和彈簧;轉動環設圓形內孔并在內孔的右側外周設內齒環;中軸左端部為直徑較小的圓柱、中部和右部為外徑中等的外六方柱、右端設外徑較大的凸緣;齒輪套筒的內孔為內六方孔,齒輪套筒的左端設齒輪,齒輪套筒右端在內孔的外周開有擴徑槽容納彈簧;齒輪套筒和彈簧套裝在中軸上,中軸的外六方柱與齒輪套筒的內孔成滑動配合;彈簧兩端分別頂住齒輪套筒擴徑槽的端壁和中軸右端的凸緣;中軸的圓柱滑動地插在轉動環的內孔中,齒輪套筒的齒輪與轉動環的內齒環相嚙合;左連接筒在轉動環的左側并與中軸左端固定連接;右連接筒固定于中軸的右端;該球頭鎖緊組件有一個基座和一個鎖緊螺母;該基座固定于平板電腦托盤的背后并向后延伸出容納轉動環的球頭的球頭卡抓;該鎖緊螺母螺合于該球頭卡抓外周的螺紋部并將該球頭卡抓及轉動環的球頭夾緊。使用時,電腦支架的左右橫桿分別插裝固定的左、右連接筒的內孔中,使本姿態調整器和平板電腦托盤固定在電腦支架上。向左拉動齒輪套筒,使齒輪套筒的齒輪與轉動環的內齒環脫離,就可使轉動環沿橫軸線轉動,從而改變平板電腦托盤的俯仰角度,之后釋放齒輪套筒,使齒輪套筒的齒輪與轉動環的內齒環相嚙合;彈簧的推力可保證齒輪套筒不會自行脫出,平板電腦托盤的俯仰角度被鎖定。松開鎖緊螺母,可以改變球頭卡抓與轉動環的球頭的相對角度關系,即改變平板電腦托盤的側向轉角以及俯仰角度。重新旋緊鎖緊螺母,就可將平板電腦托盤上述角度鎖定。因而,使用者可以自由改變支架上平板電腦在空間的俯仰角度和側向角度。在優選的實施結構中所述的轉動環內孔的左側外周設卡齒環,轉動環的左側沿橫向軸線設有左支座和人字形卡頭;人字形卡頭從中間向外輻射出三個彈性臂且中央設有中心孔;左支座的本體是直徑略小于轉動環的圓盤,該主體的右側端面中部設有三個凸塊間隔地卡著人字形卡頭的中間部位,一個螺釘穿過人字形卡頭的中心孔將人字形卡頭固定在左支座上;左支座靠在轉動環的左端面上,人字形卡頭伸進轉動環左側的卡齒環中,人字形卡頭三個彈性臂的端頭分別卡在卡齒環對應的齒槽中;左支座主體左側端面中部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過孔并穿設長螺釘;所述中軸的左側對應長螺釘設置對應的螺孔;兩個長螺釘分別與所述中軸對應的螺孔螺合,使中軸圓柱與外六方柱交界的端面靠在所述轉動環內孔的右端面上,左支座和所述的中軸均不能相對所述的轉動環軸向移動;所述的左連接筒與左支座對接,并用螺釘固定在一起。這種附加結構使得向左拉動齒輪套筒,在齒輪套筒的齒輪與轉動環的內齒環脫離后,轉動環被左支座上的人字形卡頭頂著,不會自行轉動,只有人為施力于轉動環,迫使其內部卡齒環頂推人字形卡頭的三個彈性臂端頭,使這三個彈性臂變形,才可轉動轉動環,因而可以避免調整中平板電腦托盤因自重而意外擺動的不良現象。在優選的實施結構中所述左支座主體的左側端面中部向上以凹字形凸塊的形式設有條形的導槽并在該導槽中安裝小彈簧和左釋放按鈕;左釋放按鈕左側面上部的定位凸點和下端卡鉤從該導槽中向左伸出;左連接筒的右端面開有橫向的凹槽容納左支座的凹字 形凸塊和左釋放按鈕,左釋放按鈕的上端部從左連接筒右側邊緣的矩形豁口中伸出,左釋放按鈕的定位凸點被左連接筒的右側壁擋著;所述中軸的右側設右支座,右支座的本體是直徑與右連接筒相當的圓盤,該主體的右側端面中部向上以凹字形凸塊的形式設有條形的導槽并在該導槽中安裝第二小彈簧和右釋放按鈕;右釋放按鈕右側面上部的定位凸點和下端卡鉤從導槽中向右伸出;右連接筒的左端面開有橫向的凹槽容納右支座的凹字形凸塊和右釋放按鈕;右連接筒對接在右支座的右側,用螺釘固定在一起;右釋放按鈕的上端部從右連接筒左側邊緣的矩形豁口中伸出,右釋放按鈕的定位凸點被右連接筒的左側壁擋著。使用者可利用左、右釋放按鈕鎖定左、右連接筒中帶有卡槽的左、右橫桿,方便本姿態調整器安裝到電腦支架上的操作。在優選的實施結構中所述左連接筒和右連接筒的內孔均為橫向的內六方孔。直接插裝六方形截面的左、右橫桿,而不必考慮在左連接筒和右連接筒上附加限制軸向轉動機構,使結構和安裝的操作得到簡化。本實用新型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采用上述的結構,不僅使用者可以自由改變支架上平板電腦在空間的俯仰角度和側向角度,而且上述調整穩定可靠,可以保證使用者隨意使用平板電腦。
圖I為本實用新型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一個實施例與平板電腦托盤在一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實施例中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實施例中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的展開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實施例中球頭鎖緊組件與平板電腦托盤在一起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I實施例中球頭鎖緊組件的基座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一、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一個實施例與平板電腦托盤在一起的立體結構,如圖I所示,該姿態調整器具有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2和球頭鎖緊組件3。請參看圖2和圖3 :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2的主要零件是塑料制成的帶球頭211的轉動環21。球頭211設在轉動環21的外周面上。轉動環21的內孔212為橫向的圓孔。轉動環21的左端面在內孔212的外周開有齒形細密的卡齒環213 ;轉動環21的右端面在內孔212的外周開有齒形較粗大的內齒環。在轉動環21的左側,沿橫向軸線從左向右依次有左連接筒22、加強片215、左支座214和人字形卡頭2143。在轉動環21的右側,沿橫向軸線從左向右依次有齒輪套筒24、彈簧27、中軸28、右支座29和右連接筒26。 金屬材料制成的人字形卡頭2143從中間向外輻射出三個彈性臂且中央設有中心孔。塑料制成的左支座214的本體是直徑略小于轉動環21的圓盤,該主體的右側端面中部設有三個凸塊2142間隔地卡著人字形卡頭2143的中間部位,一個螺釘穿過人字形卡頭2143的中心孔將人字形卡頭2143固定在左支座214上。左支座214主體的左側端面中部向上以凹字形凸塊的形式設有條形的導槽2141并在該導槽2141中安裝小彈簧233和左釋放按鈕23。左釋放按鈕23左側面上部的定位凸點231和下端卡鉤233從導槽2141中向左伸出。左支座214主體左側端面均布三個橫向的凸臺2144,而且中部在導槽2141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過孔2145。加強片215為外周對應左支座214的三個凸臺2144開有相應弧形豁口 2152的圓鐵片,加強片215上對應左支座214的凹字形凸塊輪廓開出相應的讓位槽2151,并在該讓位槽的前后兩側分別設小孔并穿設長螺釘2153。左連接筒22是塑料制成的,它的內孔221為橫向的內六方孔。左連接筒22的左端面上在內孔221的外周對應左支座214的三個凸臺2144開有三個沉頭孔222。左連接筒22的右端面開有橫向的凹槽,并在左連接筒22右側的邊緣開出一個矩形豁口 223。齒輪套筒24也是塑料制成的,它的直徑略小于轉動環21。齒輪套筒24的內孔241為內六方孔,齒輪套筒24的左端設外經縮小的齒輪242,齒輪套筒24右側在內孔241的外周開有擴徑槽并容納彈簧27。塑料制成的中軸28,左端部為直徑較小的圓柱283、中部和右部為外徑中等的外六方柱282、右端設外徑較大的凸緣281 ;中軸28內部設橫向的內孔;中軸28外六方柱282的中部環周面開有四個貫通內孔的卡孔284,外六方柱282左側的前后分別開有窗口 285,中軸28的左端面上對應加強片215上的長螺釘2153設置對應的通孔286貫穿到相應的窗口 285。在中軸28外六方柱282前后兩側的窗口 285中分別安放螺帽287,以螺帽287的螺孔作為中軸28左側所需要的螺孔。這種結構形式可以提高該螺孔的強度,也便于中軸28的加工成型。齒輪套筒24和彈簧27套裝在中軸28上,中軸28的外六方柱282與齒輪套筒24的內孔241成滑動配合;彈簧27隱藏在齒輪套筒24的擴徑槽中,彈簧27兩端分別頂住齒輪套筒24擴徑槽的端壁和中軸28右端的凸緣281 ;左端的圓柱283滑動地插在轉動環21的內孔212中,齒輪套筒24的齒輪242與轉動環21的內齒環相嚙合。右支座29是塑料制成的,它的本體是直徑與右連接筒26相當的圓盤,該主體的左側端面中部間隔設置四根橫向伸出的導向條292和卡頭293,各導向條292與卡頭293滑動地插在中軸28的內孔中,各卡頭293向外翹起的端頭分別卡在中軸28相應的卡孔284中,使右支座29與中軸28連接成一個整體。右支座29主體的右側端面中部向上以凹字形凸塊的形式設有條形的導槽291并在該導槽291中安裝小彈簧253和右釋放按鈕25。右釋放按鈕25右側面上部的定位凸點251和下端卡鉤253從導槽291中向右伸出。該主體右側端面均布三個橫向的凸臺294。右連接筒26也是塑料制成的。它的內孔為橫向的內六方孔。右連接筒26的右端面上在內孔的外周對應右支座29的三個凸臺294開有三個沉頭孔263。右連接筒26的左端面開有橫向的凹槽261,并在右連接筒26左側的邊緣開出一個矩形豁口 262。右連接筒26對接在右支座29的右側,用三個螺釘分別穿過右連接筒26相應的沉頭孔263鎖緊在右支座29對應凸臺294端面的螺孔中,使右連接筒26與右支座29固定在一起。右釋放按鈕25的上端部從右連接筒26的矩形豁口 262中伸出,右釋放按鈕25的定位凸點251被右連接筒26的左側壁擋著,使右釋放按鈕25不會從該豁口 262中脫出。若·右連接筒26內插入支撐架的右橫桿時,右支座29導槽291內小彈簧253的彈力使右釋放按鈕25下端的卡鉤252卡入該右橫桿端頭部下表面的卡槽,從而該右橫桿不會從右連接筒26中滑脫。只有按下右釋放按鈕25,導槽291內的小彈簧253壓縮,右釋放按鈕25下端的卡鉤252離開該右橫桿端頭部下表面的卡槽,該右橫桿才可以從右連接筒26中抽出。在中軸28的圓柱283插入轉動環21的內孔212后,將左支座214靠在轉動環21的左端面上,人字形卡頭2143伸進轉動環21左側的卡齒環213中,人字形卡頭2143的三個彈性臂端頭分別卡在卡齒環213對應的齒槽中。使加強片215靠向左支座214的本體,對該本體進行加強。再使加強片215上的兩個長螺釘2153分別穿過左支座214上相應的過孔2145和中軸28上相應的通孔286與中軸28的兩個窗口 285中對應的螺帽287螺合;最終使中軸28圓柱283與外六方柱282交界的端面靠在轉動環21內孔212的右端面上,左支座214和中軸28均不能相對轉動環21作軸向移動。再將左連接筒22與左支座214對接,用三個螺釘分別穿過左連接筒22相應的沉頭孔222鎖緊在左支座214對應凸臺2144端面的螺孔中,使左連接筒22與左支座214固定在一起。左釋放按鈕23的上端部從左連接筒22的矩形豁口 223中伸出,左釋放按鈕23的定位凸點231被左連接筒22的右側壁擋著,使左釋放按鈕23不會從該豁口 223中脫出。若左連接筒22內插入支撐架的左橫桿時,左支座214導槽2141內小彈簧233的彈力使左釋放按鈕23下端的卡鉤232卡入該左橫桿端頭部下表面的卡槽,從而該左橫桿不會從左連接筒22中滑脫。只有按下左釋放按鈕23,左支座214導槽2141內小彈簧233壓縮,左釋放按鈕23下端的卡鉤232離開該左橫桿端頭部下表面的卡槽,該左橫桿才可以從左連接筒22中抽出。請參看圖4和圖5 :球頭鎖緊組件3有一個基座31和一個鎖緊螺母32。基座31呈矩形的扁盒狀,它背部的主端面向后延伸出可容納轉動環21的球頭211的球頭卡抓311,球頭卡抓311外周的根部設螺紋部。基座31固定于平板電腦托盤I的背后,鎖緊螺母32螺合于球頭卡抓311外周的螺紋部并將球頭卡抓311及其內部轉動環21的球頭211 —起夾緊(見圖I)。使用時,先將電腦支架具有六方形截面的的左右橫桿分別插裝固定的左、右連接筒22、26的內孔中,使本姿態調整器和平板電腦托盤I固定在電腦支架上。向左拉動齒輪套筒24,使齒輪套筒24的齒輪242與轉動環21的內齒環脫離;此時轉動環21被左支座214上的人字形卡頭2143頂著,不會自行轉動,只有人為施力于轉動環21,迫使其內部卡齒環213頂推人字形卡頭2143的三個彈性臂端頭,使這三個彈性臂變形,才可轉動轉動環21,人字形卡頭2143三個彈性臂的端頭卡入卡齒環213其他的齒槽中。人字形卡頭2143三個彈性臂的端頭每跳過卡齒環213上一個齒槽,就會發出一個咔噠聲。轉動環21沿橫軸線轉動,從而改變平板電腦托盤I的俯仰角度,之后釋放齒輪套筒24,使齒輪套筒24的齒輪242重新與轉動環21的內齒環相嚙合。彈簧27的推力可保證齒輪套筒24不會自行脫出,平板電腦托盤I的俯仰角度被鎖定。松開鎖緊螺母32,可以改變球頭卡抓311與轉動環21的球頭211的相對角度關系,即改變平板電腦托盤I的側向轉角以及俯仰角度。重新旋緊鎖緊螺母32,就可將平板電腦托盤I上述角度鎖定。因而,使用者可以自由改變支架上平板電腦在空間的俯仰角度和側向角度。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 圍。
權利要求1.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和球頭鎖緊組件;該球頭及軸向轉動組件有帶球頭的轉動環、左連接筒、右連接筒、中軸、齒輪套筒和彈簧;轉動環設圓形內孔并在內孔的右側外周設內齒環;中軸左端部為直徑較小的圓柱、中部和右部為外徑中等的外六方柱、右端設外徑較大的凸緣;齒輪套筒的內孔為內六方孔,齒輪套筒的左端設齒輪,齒輪套筒右端在內孔的外周開有擴徑槽容納彈簧;齒輪套筒和彈簧套裝在中軸上,中軸的外六方柱與齒輪套筒的內孔成滑動配合;彈簧兩端分別頂住齒輪套筒擴徑槽的端壁和中軸右端的凸緣;中軸的圓柱滑動地插在轉動環的內孔中,齒輪套筒的齒輪與轉動環的內齒環相嚙合;左連接筒在轉動環的左側并與中軸左端固定連接;右連接筒固定于中軸的右端;該球頭鎖緊組件有一個基座和一個鎖緊螺母;該基座固定于平板電腦托盤的背后并向后延伸出容納轉動環的球頭的球頭卡抓;該鎖緊螺母螺合于該球頭卡抓外周的螺紋部并將該球頭卡抓及轉動環的球頭夾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環內孔的左側外周設卡齒環,轉動環的左側沿橫向軸線設有左支座和人字形卡頭;人字形卡頭從中間向外輻射出三個彈性臂且中央設有中心孔;左支座的本體是直徑略小于轉動環的圓盤,該主體的右側端面中部設有三個凸塊間隔地卡著人字形卡頭的中間部位,一個螺釘穿過人字形卡頭的中心孔將人字形卡頭固定在左支座上;左支座靠在轉動環的左端面上,人字形卡頭伸進轉動環左側的卡齒環中,人字形卡頭三個彈性臂的端頭分別卡在卡齒環對應的齒槽中;左支座主體左側端面中部的前后兩側分別設有過孔并穿設長螺釘;所述中軸的左側對應長螺釘設置對應的螺孔;兩個長螺釘分別與所述中軸對應的螺孔螺合,使中軸圓柱與外六方柱交界的端面靠在所述轉動環內孔的右端面上,左支座和所述的中軸均不能相對所述的轉動環軸向移動;所述的左連接筒與左支座對接,并用螺釘固定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主體的左側端面中部向上以凹字形凸塊的形式設有條形的導槽并在該導槽中安裝小彈簧和左釋放按鈕;左釋放按鈕左側面上部的定位凸點和下端卡鉤從該導槽中向左伸出;左連接筒的右端面開有橫向的凹槽容納左支座的凹字形凸塊和左釋放按鈕,左釋放按鈕的上端部從左連接筒右側邊緣的矩形豁口中伸出,左釋放按鈕的定位凸點被左連接筒的右側壁擋著;所述中軸的右側設右支座,右支座的本體是直徑與右連接筒相當的圓盤,該主體的右側端面中部向上以凹字形凸塊的形式設有條形的導槽并在該導槽中安裝第二小彈簧和右釋放按鈕;右釋放按鈕右側面上部的定位凸點和下端卡鉤從導槽中向右伸出;右連接筒的左端面開有橫向的凹槽容納右支座的凹字形凸塊和右釋放按鈕;右連接筒對接在右支座的右偵牝用螺釘固定在一起;右釋放按鈕的上端部從右連接筒左側邊緣的矩形豁口中伸出,右釋放按鈕的定位凸點被右連接筒的左側壁擋著。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連接筒和右連接筒的內孔均為橫向的內六方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平板電腦托盤的姿態調整器,涉及一種電腦支架的部件。它有帶球頭的轉動環,轉動環設圓形內孔并在內孔右側外周設內齒環;一中軸左端部為小直徑的圓柱、其余為中外徑的外六方柱、右端設大外徑的凸緣;一齒輪套筒和一彈簧套裝在中軸上;齒輪套筒左端設齒輪與轉動環的內齒環相嚙合、內孔為內六方孔與外六方柱成滑動配合、右端開有擴徑槽容納彈簧;彈簧兩端分別頂住擴徑槽的端壁和中軸的凸緣;中軸的圓柱滑動地插在轉動環內孔中;左連接筒在轉動環的左側并與中軸固定連接;右連接筒固定于中軸右端;它還有一固定于平板電腦托盤背后的基座,該基座有容納轉動環球頭的球頭卡抓;一鎖緊螺母螺合于該球頭卡抓上并夾緊。
文檔編號F16M11/14GK202674743SQ2012203218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4日
發明者劉煥中, 鄒克藩, 張秀平, 劉培德 申請人:廈門市羅斯特感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