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門,其具體涉及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給水再循環調節閥一般是采用電火花在不銹鋼疊片加工各種彎曲的溝槽,通過溝槽實現調節流量的,但是這種結構加工復雜,費工費時,所以現在急需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種工藝加工簡單,密封可靠的給水再循環調節閥。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其設有一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座,閥座內設有閥桿,所述閥座一端通過螺母與一閥蓋固定密封連接,所述閥蓋的另一端與一電動執行器固接密封,所述閥桿穿過閥蓋與電動執行器中部固接,所述閥桿兩側設有上芯包組焊件,所述上芯包組焊件通過一上芯包壓套固設于閥座,所述上芯包組焊件采用多個不銹鋼片鉆模鉆孔壓差擇孔疊加制成。所述多個不銹鋼片每兩片為一組,每組不銹鋼片相鄰孔有部分疊加,形成上、下曲折通道,每組不銹鋼片與上一組疊片按流量旋轉角度組合連接。所述閥桿通過一填料壓板和一填料壓套與閥蓋和電動執行器密封。所述填料壓套內設有填料和填料墊。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的特點是在不銹鋼片特定位置用鉆模鉆孔,根據壓差選擇孔的數量,每兩片為一組,相鄰孔有部分疊加,形成上,下曲折通道,每組不銹鋼片與上一組疊片按設計的流量旋轉一定角度組成芯包,配合新型密封圈組成的軟,硬可靠密封。并且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工藝簡單,密封可靠,省工,減少造價,該閥已為多達50臺以上水泵配套使用,無一不良反映。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I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其設有一閥體1,所述閥體I內設有閥座2,閥座2內設有閥桿3,所述閥桿3兩側設有上芯包組焊件4,所述閥座2 —端通過螺母與一閥蓋5固定密封連接,所述閥蓋5的另一端與一電動執行器6固接密封,所述閥桿3穿過閥蓋5與電動執行器6中部固接。[0013]所述閥桿3通過一填料壓板7和一填料壓套8與閥蓋5和電動執行器6密封,所述填料壓套8內設有填料9和填料墊10。所述上芯包組焊件4通過一上芯包壓套41固設于閥座2,所述上芯包組焊件4采用多個不銹鋼片鉆模鉆孔壓差擇孔疊加制成,根據不銹鋼片的數量,每兩片為一組,相鄰孔有部分疊加,形成上、下曲折通道,每組不銹鋼片與上一組疊片按設計的流量旋轉角度組成芯包。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工藝簡單,密封可靠,省工,減少造價,該閥已為多達50臺以上水泵配套使用,無一不良反映。本實用新型僅以上述實施例進行示意說明,各部件的結構、設置位置、及其連接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凡根據本實用新型原理對個別部件進行的改進和等同變換,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1.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其設有一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座,閥座內設有閥桿,所述閥座一端通過螺母與一閥蓋固定密封連接,所述閥蓋的另一端與一電動執行器固接密封,所述閥桿穿過閥蓋與電動執行器中部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兩側設有上芯包組焊件,所述上芯包組焊件通過一上芯包壓套固設于閥座,所述上芯包組焊件采用多個不銹鋼片鉆模鉆孔壓差擇孔疊加制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不銹鋼片每兩片為一組,每組不銹鋼片相鄰孔有部分疊加,形成上、下曲折通道,每組不銹鋼片與上一組疊片按流量旋轉角度組合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通過一填料壓板和一填料壓套與閥蓋和電動執行器密封。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壓套內設有填料和填料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其設有一閥體,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座,閥座內設有閥桿,所述閥座一端通過螺母與一閥蓋固定密封連接,所述閥蓋的另一端與一電動執行器固接密封,所述閥桿穿過閥蓋與電動執行器中部固接,所述閥桿兩側設有上芯包組焊件,所述上芯包組焊件通過一上芯包壓套固設于閥座,所述上芯包組焊件采用多個不銹鋼片鉆模鉆孔壓差選擇孔疊加制成。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給水再循環調節閥工藝簡單,密封可靠,省工,減少造價,該閥已為多達50臺以上水泵配套使用,無一不良反映。
文檔編號F16K17/20GK202746693SQ20122034961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李軍, 李迎春 申請人:李軍, 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