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節點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及家居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三維方形節點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建筑與家具的榫卯構件連接方式有以下幾種:1、傳統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這種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間向各個方向的扭動。常見的有:明榫:也稱過榫,榫從眼中穿出來與外邊平,在外側面可明顯見到榫頭,榫頭中間還可見到木銷的痕跡,其優點是榫頭深而實,可在榫頭中間加木銷,如果構件收縮,榫頭或木銷容易松動滑落,影響構件連接的牢固性。暗榫:也稱半榫,其優點是美觀,不影響木面木紋的整體效果,缺點是容易產生虛榫,即眼深而榫短,或眼大而榫小,用膠來填塞,影響結合牢度和耐固性。2、現代裝配式建筑(主要指鋼結構建筑連接和木結構建筑)的連接主要用的是用連接件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的優點是連接方便、牢固,同時需要配有連接工具。缺點是連接件外露,容易生銹,需要定期的維護,同時外露的連接件影響了美觀。3、孔明鎖也叫八卦鎖,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筑構件固定結合器,其形式多樣,裝配復雜,不易拆卸。缺點是每個構件通過旋轉才能鎖住,雖然不易拆卸,但木構件容易松動。且只能是單個節點單獨使用,不能向四周無限延伸。這些特點限制了孔明鎖在建筑設計與施工、家居設計與制造上的推廣與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點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節點連接結構,包括六組構件:一組第一構件(I),第一構件(I)的形狀為U型T字榫頭;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二構件(2),其形狀為凹型L字隼槽;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三構件(3),其形狀為勾型工字隼頭;一組第四構件(4),其形狀為凹型一字隼槽;第一構件
(1)直立放置,其U型T字榫頭朝上,第二構件(2)對稱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兩組第二構件
(2)的凹型L字隼槽分別插入第一構件(I)的U型T字榫頭中,凹型L字隼槽上的耳(5)卡住第一構件(I)的U型T字榫頭;通過第一構件(I)和第二構件(2)的組合,形成一個內十字型隼槽;將第三構件(3)對稱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將兩組第三構件(3)的勾型工字隼頭插入內十字型隼槽,形成外露的一個兩側帶凹槽的榫頭;最后,將第四構件(4)的凹型一字隼槽水平推進,插入榫頭,通過隼槽上的耳(6)與帶凹槽的榫頭完全嚙合。本實用新型是在孔明鎖、榫卯結構及現代連接件的基礎上設計出的方形構件三維連接方式,其具有明顯的特點:1、構件可以按照不同的規格和尺寸預制加工,組裝方便靈活。組裝以后,不同構件之間互相的鎖扣,在不同方向不會自行散架。構件材料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木材、金屬材料、ABS材料等。2、本構件與孔明鎖相比,具有自身的特點,孔明鎖雖然可以很好的將木條“鎖住”,但是孔明鎖不能作為一個“單元”在建筑中被重復、自由的利用和連接。該新型搭接方式恰恰在孔明鎖的改進下能成為一個“單元”,可以同時向上下、左右、前后三維空間拓展。在建筑設計與施工、家具設計與制造、室內設計與裝飾等方面的運用更加廣泛、實用。3、傳統榫卯結構的連接需要使用一定的木銷固定,現代連接件的連接則完全暴露連接件。新型連接方式通過構件之間互相巧妙的鎖扣將整個結點固定,并通過外部構件將連接件基本隱藏。
圖1第一構件的主視圖;圖2第一構件的側視圖;圖3第一構件的立體圖;圖4第二構件的主視圖;圖5第二構件的側視圖;圖6第二構件的立體圖;圖7第三構件的主視圖;圖8第三構件的側視圖;圖9第三構件的立體圖;圖10第四構件的主視圖;圖11第四構件的側視圖;圖12第四構件的立體圖;圖13各個構件的裝配關系及順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考圖1至圖13,三維方形節點連接結構包括六組構件:一組第一構件1,第一構件I的形狀為U型T字榫頭;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二構件2,其形狀為凹型L字隼槽;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三構件3,其形狀為勾型工字隼頭;一組第四構件4,其形狀為凹型一字隼槽。其中第一構件I和第四構件4為垂直放置構件,第二構件2和第三構件3為水平放置構件。裝配時,將第一構件I直立放置,其U型T字榫頭朝上,第二構件2對稱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將兩組第二構件2的凹型L字隼槽分別插入第一構件I的U型T字榫頭中,凹型L字隼槽上的耳5卡住第一構件I的U型T字榫頭,使第二構件2的凹型L字隼槽不能水平移動,只能上下活動,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方向上的連接(見圖13步驟A 步驟C),同時,通過第一構件I和第二構件2的組合,就形成了一個內十字型隼槽;將第三構件3對稱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將兩組第三構件3的勾型工字隼頭插入內十字型隼槽,形成外露的一個兩側帶凹槽的榫頭(見圖13步驟D 步驟F);最后,將第四構件4的凹型一字隼槽水平推進,插入榫頭,通過隼槽上的耳6與帶凹槽的榫頭完全嚙合,使其不能上下移動(見圖13步驟G 步驟H);這樣一個完整的方形桿件三維連接結構完成。該連接方式將連接的部件完全隱藏,保證了連接構件的完美,同時方便快捷。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節點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六組構件:一組第一構件(I),第一構件(I)的形狀為U型T字榫頭;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二構件(2),其形狀為凹型L字隼槽;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三構件(3),其形狀為勾型工字隼頭;一組第四構件(4),其形狀為凹型一字隼槽;第一構件(I)直立放置,其U型T字榫頭朝上,第二構件(2)對稱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兩組第二構件(2)的凹型L字隼槽分別插入第一構件(I)的U型T字榫頭中,凹型L字隼槽上的耳(5)卡住第一構件(I)的U型T字榫頭;通過第一構件(I)和第二構件(2)的組合,形成一個內十字型隼槽;將第三構件(3)對稱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將兩組第三構件(3)的勾型工字隼頭插入內十字型隼槽,形成外露的一個兩側帶凹槽的榫頭;最后,將第四構件(4)的凹型一字隼槽水平推進,插入榫頭,通過隼槽上的耳出)與帶凹槽的榫頭完全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節點連接結構,包括六組構件一組第一構件(1),第一構件(1)的形狀為U型T字榫頭;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二構件(2),其形狀為凹型L字隼槽;兩組對稱設置的第三構件(3),其形狀為勾型工字隼頭;一組第四構件(4),其形狀為凹型一字隼槽;其中第一構件(1)和第四構件(4)為垂直放置構件,第二構件(2)和第三構件(3)為水平放置構件。本實用新型構件可以按照不同的規格和尺寸預制加工,組裝方便靈活。傳統榫卯結構的連接需要使用一定的木銷固定,現代連接件的連接則完全暴露連接件。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方式通過構件之間互相巧妙的鎖扣將整個結點固定,并通過外部構件將連接件基本隱藏。
文檔編號F16B12/10GK202945687SQ20122064432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8日
發明者何禮平, 王美燕, 潘櫓櫓, 侍學權 申請人:浙江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