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壓輪軸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新型壓輪軸承,包括外圈,外圈的內部兩端帶有支架,支架與滾珠相配合,滾珠位于芯軸上的環形槽;位于外圈兩端內圓處帶有臺階;本發明結構簡單,本發明結構簡單,防漏油效果極好,能有效防止外界雜質進入軸承內部,軸承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新型壓輪軸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軸承【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轉杯紡紗機上的壓輪軸承。
【背景技術】
[0002]用于轉杯紡紗機上的壓輪軸承主要由外圈、芯軸、保持架、滾動體(滾柱或滾珠)、防塵圈等組成;目前此類軸承在使用過程中,外圈兩端的防油效果不佳,在將軸承壓上支撐輪片后,軸承在高速運轉時,外圈兩端會出現漏油現象,同時軸承內也易進入雜質,導致軸承急速磨損,精度下降、噪聲變大,并且轉動不穩定導致表面產生過熱而燒毀失效,降低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新型壓輪軸承,其結構簡單,防漏油效果極好,能有效防止外界雜質進入軸承內部,軸承使用壽命長。
[0004]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新型壓輪軸承,包括外圈,外圈的內部兩端帶有支架,支架與滾珠相配合,滾珠位于芯軸上的環形槽內;位于外圈兩端內圓處帶有臺階;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如下:
優選地,外圈的內圓兩端靠近支架處均帶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裝有防塵圈;
優選地,臺階內圓的直徑為:Φ 10?C>24mm,寬度為:0.5?10mm。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軸承外圈的兩端分別設置臺階,在將軸承壓上支撐輪片時,外圈兩端的臺階與支撐輪片上的環形槽配合形成迷宮式結構,同時在靠近支架處的外圈內圓上設置卡槽,卡槽內安裝防塵圈,能夠有效防止軸承內潤滑油向外泄漏,也可以防止外界雜質進入軸承內部,減少對軸承的不利磨損,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為本發明壓上支撐輪片的配合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外圈1,外圈I的內部兩端帶有支架2,支架2與滾珠3相配合,滾珠3位于芯軸6上的環形槽內;外圈I內圓兩端靠近支架2處均帶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裝有防塵圈4,位于外圈I兩端內圓處帶有臺階5,根據實際的技術要求,優選地,臺階內圓的直徑為:Φ10?Φ 24mm,寬度為:0.5?IOmm ;如圖2所示,在將軸承壓上支撐輪片7上的環形槽8內時,環形槽8與臺階5配合形成迷宮式結構,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軸承內的潤滑油在軸承高速運轉時向外界泄漏,也能夠防止外界的雜質從外圈I的兩端進入軸承內部,形成的迷宮結構與防塵圈4結合使用,使得軸承的防油防塵效果更好,保證了軸承的使用性能,延長了其使用壽命,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
[0010]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新型壓輪軸承,包括外圈(1),外圈(I)的內部兩端帶有支架(2),支架(2)與滾珠(3)相配合,滾珠(3)位于芯軸(6)上的環形槽內;其特征在于:位于外圈(I)兩端內圓處帶有臺階(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壓輪軸承,其特征在于:外圈(I)內圓兩端靠近支架(2)處均帶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裝有防塵圈(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壓輪軸承,其特征在于:臺階(5)內圓的直徑為:Φ10?C>24mm ;臺階(5)的寬度為:0.5?10mm。
【文檔編號】F16C33/78GK103671481SQ201310592968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吉云飛, 陳建 申請人:無錫市宏飛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