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直行程電動執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執行器的改進發明,尤其涉及一種直行程電動執行器的改進發明。
背景技術:
電動執行器主要應用于閥門的自動控制上,通過它可以就地或遠程對閥門進行自動控制,在石油、化工及其它領域應用十分廣泛。目前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往往需要在多回轉型電動執行器上另外增加一套動力轉換裝置,將執行器的旋轉輸出轉換成直線輸出,非常繁瑣和不方便。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現有的產品也需向實用緊湊化發展。因此,仍然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可靠性高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對現有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做了改進,其技術方案是該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包含殼體、電機、雙聯齒輪、梯形絲桿、絲桿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安裝電機, 所述電機輸出軸上的齒輪與一號雙聯齒輪嚙合,所述一號雙聯齒輪與二號雙聯齒輪嚙合,所述二號雙聯齒輪與末端齒輪嚙合,所述末端齒輪的內孔連接梯形絲桿,所述梯形絲桿連接絲桿螺母。所述末端齒輪的內孔是通過鍵槽與梯形絲桿相連。所述絲桿螺母為管狀絲桿螺母。所述電機為鼠籠式異步電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進后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具有結構緊湊、可靠性高、操作簡易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其有關細節。該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包含殼體2、電機3、雙聯齒輪1、梯形絲桿8、絲桿螺母9,所述殼體2內安裝電機3,所述電機3輸出軸上的齒輪與一號雙聯齒輪4哨合,所述一號雙聯齒輪4與二號雙聯齒輪5嚙合,所述二號雙聯齒輪5與末端齒輪6嚙合,所述末端齒輪6的內孔連接梯形絲桿8,所述梯形絲桿8連接絲桿螺母9 ;所述末端齒輪6的內孔是通過鍵槽7與梯形絲桿8相連;所述絲桿螺母9為管狀絲桿螺母;所述電機3為鼠籠式異步電機。[0012]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鼠籠式異步電機輸出動力,電機3輸出軸上齒輪通過與兩個雙聯齒輪I連接實現二級齒輪減速,末端齒輪6內孔通過鍵槽7與梯形絲桿8連接,帶動梯形絲桿8旋轉,梯形絲桿8與管狀絲桿螺母9連接,可使絲桿螺母9作上下直線運功,實現將回轉運 動轉換成直線往復運動。本實用新型可應用到閘閥、截止閥等直行程操作的閥門上。
權利要求1.一種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包含殼體(2)、電機(3)、雙聯齒輪(I)、梯形絲桿(8)、絲桿螺母(9),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內安裝電機(3),所述電機(3)輸出軸上的齒輪與一號雙聯齒輪(4)哨合,所述一號雙聯齒輪(4)與二號雙聯齒輪(5)哨合,所述二號雙聯齒輪(5)與末端齒輪(6 )嚙合,所述末端齒輪(6 )的內孔連接梯形絲桿(8 ),所述梯形絲桿(8 )連接絲桿螺母(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齒輪(6)的內孔是通過鍵槽(7 )與梯形絲桿(8 )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螺母(9)為管狀絲桿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3)為鼠籠式異步 電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行程電動執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安裝電機,所述電機輸出軸上的齒輪與一號雙聯齒輪嚙合,所述一號雙聯齒輪與二號雙聯齒輪嚙合,所述二號雙聯齒輪與末端齒輪嚙合,所述末端齒輪的內孔連接梯形絲桿,所述梯形絲桿連接絲桿螺母;所述末端齒輪的內孔是通過鍵槽與梯形絲桿相連;所述絲桿螺母為管狀絲桿螺母;所述電機為鼠籠式異步電機。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功能性高、使用方便,在閘閥、截止閥等直行程操作的閥門上的應用將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文檔編號F16K31/50GK203115238SQ20132003913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蔡東武, 蔡東敏, 陳繼略, 龍剛成 申請人:浙江澳翔自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