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和減速器,其特征是:所述減速器包括箱體、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均設于箱體中,輸入軸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中間軸上設有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主動齒輪,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二從動齒輪和第三主動齒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三從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與第一從動齒輪嚙合,第二主動齒輪與第二從動齒輪嚙合,第三主動齒輪與第三從動齒輪嚙合,第三主動齒輪與第三從動齒輪齒數相等;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輸入軸傳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適用于異向雙螺桿擠出機,能夠驅動異向雙螺桿擠出機的雙螺桿轉動。
【專利說明】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雙螺桿擠出機,具體涉及一種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大量塑料廢棄物,這些塑料廢棄物丟棄到自然環境中后無法降解,導致嚴重的白色污染,破壞環境。對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一方面可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另一方面可節約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在對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過程中,一般將塑料廢棄物分類、切成小塊或小片并清洗干凈后,由雙螺桿擠出機進行混煉、塑化,再由造粒裝置進行造粒,形成可被下游產業使用的塑料顆粒。異向雙螺桿擠出機具有進料順暢、混煉塑化效果好等優點,特別適合用于上述塑料廢棄物的混煉、塑化,然而,現有的異向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普遍存在結構復雜、運行可靠性不夠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這種驅動裝置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適用于異向雙螺桿擠出機。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和減速器,其特征是:所述減速器包括箱體、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均設于箱體中,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均通過軸承與箱體連接,并且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相互平行;輸入軸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中間軸上設有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主動齒輪,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二從動齒輪和第三主動齒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三從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與第一從動齒輪嚙合,第二主動齒輪與第二從動齒輪嚙合,第三主動齒輪與第三從動齒輪嚙合,第三主動齒輪與第三從動齒輪齒數相等;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輸入軸傳動連接。
[0005]通常情況下,第一從動齒輪的齒數多于第一主動齒輪,第二從動齒輪的齒數多于第二主動齒輪,這樣,在動力自輸入軸至第一輸出軸、第二輸出軸的傳遞過程中,經過兩個減速階段。優選第一從動齒輪的齒數是第一主動齒輪的2 — 2.5倍;第二從動齒輪的齒數是第二主動齒輪的3 — 5倍。
[0006]—種具體方案中,上述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上安裝有主動帶輪,減速器的輸入軸上安裝有從動帶輪,主動帶輪通過傳動帶與從動帶輪連接。通常從動帶輪的直徑大于主動帶輪(優選從動帶輪的直徑為主動帶輪的1.5 - 2.5倍),這樣,在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輸出的動力傳遞到輸入軸的過程中,實現一次減速。為了使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減速器的輸入軸之間的動力傳遞更加平穩、可靠,優選方案中,上述主動帶輪由固定在一起的多個主動帶輪單元構成,從動帶輪由固定在一起的多個從動帶輪單元構成,傳動帶由并排的多個傳動帶單元構成,主動帶輪單元、從動帶輪單元和傳動帶單元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主動帶輪單元通過傳動帶單元與從動帶輪單元連接。
[0007]優選方案中,上述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主動帶輪之間通過聯軸器連接,聯軸器包括第一半聯軸器、第二半聯軸器和多個銷,第一半聯軸器固定安裝在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上,第二半聯軸器固定安裝在主動帶輪上,第一半聯軸器上設有多個第一銷孔,第二半聯軸器上設有多個第二銷孔,所述銷、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銷有一部分處在第一銷孔中并且有一部分處在第二銷孔中。上述聯軸器為安全聯軸器,通過銷實現第一半聯軸器與第二半聯軸器之間的聯接,這樣,當出現過載情況時,銷被剪切斷,第一半聯軸器與第二半聯軸器之間斷開聯接,對減速箱和電動機起到保護作用。
[0008]其它方案中,上述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減速器的輸入軸之間也可通過鏈傳動機構或齒輪組傳動連接。
[0009]優選方案中,上述箱體中設有隔板,隔板與箱體固定連接,隔板將箱體分隔為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輸入軸、第一主動齒輪、中間軸、第一從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第一輸出軸前半部和第二從動齒輪設于變速箱中,第一輸出軸后半部、第三主動齒輪、第二輸出軸和第三從動齒輪設于動力分配箱中。上述隔板起到增加箱體整體強度的作用;并且,隔板可作為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等的軸承安裝座,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只需較短的長度。
[0010]優選方案中,上述箱體中設有潤滑油總管和多個潤滑油分支管,各潤滑油分支管的進油端與潤滑油總管連通,潤滑油分支管的出油端與箱體中的軸承或齒輪(如輸入軸的軸承、第一主動齒輪)位置相對應,這樣,潤滑油被泵入潤滑油總管,并流經各潤滑油分支管后,可添加到相應的軸承或齒輪上,以減少該軸承或齒輪的磨損。
[0011]電動機運轉時,通過傳動帶和減速器中的齒輪組,將動力傳遞給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第一輸出軸與第二輸出軸轉速相等且轉動方向相反;異向雙螺桿擠出機的雙螺桿分別連接第一輸出軸的后端部和第二輸出軸的后端部,實現雙螺桿異向轉動。為便于連接,第一輸出軸的后端部和第二輸出軸的后端部通常伸出至箱體外。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適用于異向雙螺桿擠出機,能夠驅動異向雙螺桿擠出機的雙螺桿轉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中聯軸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這種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I和減速器2。
[0016]減速器2包括箱體21、輸入軸22、中間軸23、第一輸出軸24和第二輸出軸25 ;輸入軸22、中間軸23、第一輸出軸24和第二輸出軸25均設于箱體21中,輸入軸22、中間軸23、第一輸出軸24和第二輸出軸25均通過軸承與箱體21連接,并且輸入軸22、中間軸23、第一輸出軸24和第二輸出軸25相互平行;輸入軸22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26,中間軸23上設有第一從動齒輪27和第二主動齒輪28,第一輸出軸24上設有第二從動齒輪29和第三主動齒輪210,第二輸出軸25上設有第三從動齒輪211,第一主動齒輪26與第一從動齒輪27嚙合,第二主動齒輪28與第二從動齒輪29嚙合,第三主動齒輪210與第三從動齒輪211嚙合,第三主動齒輪210與第三從動齒輪211齒數相等。第一從動齒輪27的齒數多于第一主動齒輪26(第一從動齒輪27的齒數可為第一主動齒輪26的2 — 2.5倍),第二從動齒輪29的齒數多于第二主動齒輪28 (第二從動齒輪29的齒數可為第二主動齒輪28的3 — 5倍),這樣,在動力自輸入軸22至第一輸出軸24、第二輸出軸25的傳遞過程中,經過兩個減速階段。
[0017]本實施例中,箱體21中設有隔板212,隔板212與箱體21固定連接,隔板212將箱體21分隔為變速箱213和動力分配箱214 ;輸入軸22、第一主動齒輪26、中間軸23、第一從動齒輪27、第二主動齒輪28、第一輸出軸24前半部和第二從動齒輪29設于變速箱213中,第一輸出軸24后半部、第三主動齒輪210、第二輸出軸25和第三從動齒輪211設于動力分配箱214中。
[0018]本實施例中,箱體21中設有潤滑油總管215和四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包括第一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1、第二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2、第三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3和第四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4),各潤滑油分支管216的進油端與潤滑油總管215連通;第一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1的出油端與輸入軸22 —端的軸承217位置相對應,第三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3的出油端與輸入軸22另一端的軸承218位置相對應,這兩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1、216 - 3為輸入軸22的軸承提供潤滑油;第二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2的出油端與第一主動齒輪26位置相對應,為第一主動齒輪26提供潤滑油;第四個潤滑油分支管216 - 4的出油端與第二輸出軸25和隔板212之間的軸承219位置相對應,為該軸承提供潤滑油。
[0019]電動機I的動力輸出軸3與輸入軸22傳動連接,本實施例中,電動機I的動力輸出軸3上安裝有主動帶輪4,減速器2的輸入軸22上安裝有從動帶輪5,主動帶輪4通過傳動帶6與從動帶輪5連接。從動帶輪5的直徑大于主動帶輪4 (從動帶輪5的直徑可為主動帶輪4的1.5 — 2.5倍),這樣,在電動機I的動力輸出軸3輸出的動力傳遞到輸入軸22的過程中,實現一次減速。主動帶輪4由固定在一起的多個主動帶輪單元構成,從動帶輪5由固定在一起的多個從動帶輪單元構成,傳動帶6由并排的多個傳動帶單元構成,主動帶輪單元、從動帶輪單元和傳動帶單元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主動帶輪單元通過傳動帶單元與從動帶輪單元連接。
[0020]本實施例中,電動機I的動力輸出軸3與主動帶輪4之間通過聯軸器7連接,參考圖2,聯軸器7包括第一半聯軸器71、第二半聯軸器72和多個銷73,第一半聯軸器71固定安裝在電動機I的動力輸出軸3上,第二半聯軸器72固定安裝在主動帶輪4上,第一半聯軸器71上設有多個第一銷孔74 (這多個第一銷孔74沿第一半聯軸器71的周向均勻分布),第二半聯軸器72上設有多個第二銷孔75 (這多個第二銷孔75沿第二半聯軸器72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銷73、第一銷孔74和第二銷孔75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銷73有一部分處在第一銷孔74中并且有一部分處在第二銷孔75中。聯軸器7中,通過銷73實現第一半聯軸器71與第二半聯軸器72之間的聯接;當出現過載情況時,銷73被剪切斷,第一半聯軸器71與第二半聯軸器72之間斷開聯接,對減速箱2和電動機I起到保護作用。
[0021]下面簡述一下本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0022]電動機I運轉時,電動機I的動力輸出軸3通過主動帶輪4、傳動帶6和從動帶輪5帶動輸入軸22轉動,輸入軸22通過第一主動齒輪26和第一從動齒輪27帶動中間軸23轉動,中間軸23再通過第二主動齒輪28、第二從動齒輪29帶動第一輸出軸24轉動,第一輸出軸24再通過第三主動齒輪210、第三從動齒輪211帶動第二輸出軸25轉動,這樣,電動機I將動力傳遞給第一輸出軸24和第二輸出軸25,第一輸出軸24與第二輸出軸25轉速相等且轉動方向相反。異向雙螺桿擠出機的雙螺桿8、9分別連接第一輸出軸24的后端部和第二輸出軸25的后端部,實現雙螺桿異向轉動。
[0023] 其它方案中,上述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減速器的輸入軸之間也可通過鏈傳動機構或齒輪組傳動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包括電動機和減速器,其特征是:所述減速器包括箱體、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均設于箱體中,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均通過軸承與箱體連接,并且輸入軸、中間軸、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相互平行;輸入軸上設有第一主動齒輪,中間軸上設有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主動齒輪,第一輸出軸上設有第二從動齒輪和第三主動齒輪,第二輸出軸上設有第三從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與第一從動齒輪嚙合,第二主動齒輪與第二從動齒輪嚙合,第三主動齒輪與第三從動齒輪嚙合,第三主動齒輪與第三從動齒輪齒數相等;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輸入軸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上安裝有主動帶輪,減速器的輸入軸上安裝有從動帶輪,主動帶輪通過傳動帶與從動帶輪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主動帶輪之間通過聯軸器連接,聯軸器包括第一半聯軸器、第二半聯軸器和多個銷,第一半聯軸器固定安裝在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上,第二半聯軸器固定安裝在主動帶輪上,第一半聯軸器上設有多個第一銷孔,第二半聯軸器上設有多個第二銷孔,所述銷、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銷有一部分處在第一銷孔中并且有一部分處在第二銷孔中。
4.根據權利要求1一 3任一項所述的雙螺桿擠出機的驅動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箱體中設有隔板,隔板與箱體固定連接,隔板將箱體分隔為變速箱和動力分配箱;輸入軸、第一主動齒輪、中間軸、第一從動齒輪、第二主動齒輪、第一輸出軸前半部和第二從動齒輪設于變速箱中,第一輸出軸后半部、第三主動齒輪、第二輸出軸和第三從動齒輪設于動力分配箱中。
【文檔編號】F16D9/06GK203413043SQ201320351903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9日
【發明者】陳宜勇 申請人:汕頭市富達塑料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