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膨脹錨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膨脹錨栓,主要解決了現有膨脹型錨栓安裝不便,易損壞板材,且使用安全性不高等問題。該新型膨脹錨栓包括錨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1)由同軸且均呈圓柱狀的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部圓柱體直徑小于下部圓柱體直徑,并在上部圓柱體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在下部圓柱體的底部還設有與其同軸且直徑大于下部圓柱體的擋件(2);沿錨桿(1)軸向由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螺母(7)和可相對于錨桿(1)上下移動的套筒(3),該套筒(3)的內徑大于錨桿(1)下部圓柱體的直徑且小于擋件(2)的直徑;下壓套筒時,套筒下端沿錨桿(1)下部圓柱體向外突出并呈圓形弧面張開。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膨脹錨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工程領域,涉及一種緊固或固定構件或機器零件用的器件,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新型膨脹錨栓。
【背景技術】
[0002]膨脹型錨栓是利用膨脹件擠壓錨孔孔壁形成錨固作用的錨栓,具體的說,是利用錐體與膨脹片的相向移動,促使膨脹片膨脹,與孔壁混凝土產生膨脹劑壓力,并通過剪切摩擦作用產生抗拔力實現對被連接件錨固的一種組件。現有技術中,膨脹型錨栓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安裝不便,極易對板材造成損壞;無法有效地緩沖外力,零件易損,降低了零部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安裝方便、實用性高的新型膨脹錨栓。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包括錨桿,所述錨桿由同軸且均呈圓柱狀的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部圓柱體直徑小于下部圓柱體直徑,并在上部圓柱體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在下部圓柱體的底部還設有與其同軸且直徑大于下部圓柱體的擋件;沿錨桿軸向由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螺母,以及可相對于錨桿上下移動、且其下端可沿錨桿下部圓柱體向外突出并呈圓形弧面張開的套筒,該套筒的內徑大于錨桿下部圓柱體的直徑且小于擋件的直徑,其下端沿錨桿下部圓柱體向外突出并呈圓形弧面張開。
[0006]在一種實施方案中,套筒下端沿錨桿下部圓柱體向外突出并呈圓形弧面張開是通過以下結構實現的:所述套筒上部與下部的內徑相同,其中部的內徑大于上部和下部內徑,上、中、下三個部位的劃分只是為了便于本【技術領域】人員理解,且三者并非均分,上部的長度要長于中部和下部,簡言之,所述套筒中部應當處于套筒下端的位置。當套筒相對于錨桿向下移動時,套筒下端與擋件抵住,套筒上端繼續施力,由于套筒中部經機加工后,其內徑要大于套筒上、下兩部分內徑,即套筒中部的內壁較薄,因此,所施的力迫使套筒中部內徑較大的部位向外突出并呈圓形弧面張開。
[0007]進一步的,在所述套筒上套接有尼龍套。
[0008]在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螺母與套筒之間還設有平墊。
[0009]在另一種實施方案中,所述螺母與套筒之間還設有彈性墊。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螺母與套筒之間還設有平墊和彈性墊。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I)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而且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
[0013](2)本實用新型摒棄了傳統的錐體部與膨脹片的相向移動,促使膨脹片膨脹進行安裝的方式,新設計套筒的靠近下端的中部內徑大于套筒上部和下部的內徑,由套筒代替原有的膨脹片,將套筒沿錨桿軸向下移,即可下壓使其中部沿錨桿下端的圓柱體呈圓形弧面張開,將本實用新型膨脹錨栓放入擴底孔中,使用安裝工具采取敲擊式安裝或旋入式安裝,即可固定,安裝方便,且不會對板材造成損壞。
[0014](3)本實用新型中套筒的靠近下端的中部內徑大于套筒上部和下部的內徑,安裝后,套筒靠近下端的中部向外突出呈圓形弧面張開填充板材上擴底孔的底部,能有效控制機械鎖定;同時,套筒上的尼龍套隨著套筒的形狀與擴底孔的全面接觸,實現了本實用新型與板材之間軟性接觸,有外力作用時,可將外力緩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抗震性、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0015](4)本實用新型中各零部件均為市面上常見產品,其成本低廉,制造簡單,不僅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而且具備非常高的實用性,為其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套接有尼龍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錨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1_錨桿,2-擋件,3-套筒,4-尼龍套,5-平墊,6-彈性墊,7-螺母;
[0021]31-下部、32-中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23]現有的膨脹型錨栓是利用錨桿的錐體部與膨脹片的相向移動,促使膨脹片膨脹,其主要存在安裝不便,易對板材造成損壞,以及錨栓與板材為剛性接觸,容易受損的問題。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如圖1至4所示,其主要包括錨桿1、套筒3、尼龍套4、彈墊6、平墊5、螺母7六部分。
[0024]錨桿,錨桿由同軸且均呈圓柱狀的上下兩部分構成,如圖3所示,為了方便描述,本實施例將錨桿上下兩部分分別命名為上部圓柱體和下部圓柱體;上部圓柱體和下部圓柱體為一體結構,且上部圓柱體的直徑小于下部圓柱體的直徑;同時,在上部圓柱體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進一步的,在下部圓柱體的底部還設有與其同軸且直徑大于下部圓柱體的擋件2。
[0025]螺母沿錨桿軸向套接在錨桿的上部圓柱體上,該螺母與錨桿上部圓柱體的外螺紋匹配。
[0026]套筒,其整體呈圓筒形,可相對于錨桿軸向上下移動。套筒內徑大于錨桿下部圓柱體的直徑且小于擋件2的直徑。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套筒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其上下部分的內徑相同,中部的內徑大于其上部及下部31的內徑,該設計的作用在于:由套筒代替原有的膨脹片,安裝時,套筒下端內部直徑較大的一端靠近擋件,即將圖4中套筒的上方朝下;然后,將套筒沿錨桿軸向下移,錨桿底部的擋件抵擋住套筒下端的底部,繼續下壓套筒,使套筒的中部32沿錨桿下端的圓柱體呈圓形弧面張開,將本實用新型膨脹錨栓放入擴底孔中,使用安裝工具采取敲擊式安裝或旋入式安裝,即可固定,安裝方便,且不會對板材造成損壞;套筒向外突出的側面形狀最終成型為錐形,即套筒下端靠近擋件的部分內徑和套筒上端內徑一樣大,該兩部分的中間部分內徑大于套筒的內徑(中部大于上、下部),安裝,時套筒下端靠近擋件的部分不產生形變,下壓時,套筒下端上述中間部分向外突出。進一步的,套筒與螺母之間設有平墊5或/和彈性墊6。
[0027]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本實施例還在套筒上套接有尼龍套4,如圖2所示,尼龍套的作用在于:尼龍套隨著套筒的形狀與擴底孔的全面接觸,實現了本實用新型與板材之間的軟性接觸,有外力作用時,可將外力緩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抗震性、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壽命。需要注意的是,因套筒在安裝時,其下部會向外呈弧形凸出,因此,尼龍套的長度應當適合于錨栓的安裝長度。
[0028]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如下:安裝時,套筒下壓,套筒的靠近擋件的中部沿錨桿下端的圓柱形向外突出呈圓形弧面張開并填充板材上擴底孔的底部,從而有效控制機械鎖定;安裝后,旋緊螺母即可。
[0029]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設計原理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結構基礎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包括錨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I)由同軸且均呈圓柱狀的上下兩部分構成,上部圓柱體直徑小于下部圓柱體直徑,并在上部圓柱體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在下部圓柱體的底部還設有與其同軸且直徑大于下部圓柱體的擋件(2);沿錨桿(I)軸向由上至下依次套接有螺母(7),以及可相對于錨桿(I)上下移動、且可沿錨桿(I)下部圓柱體向外突出并呈圓形弧面張開的套筒(3),該套筒(3)的內徑大于錨桿(I)下部圓柱體的直徑且小于擋件(2)的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上部與下部的內徑相同,其中部的內徑大于上部和下部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3)上套接有尼龍套(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與套筒(3)之間還設有平墊(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與套筒(3)之間還設有彈性墊(6)。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型膨脹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與套筒(3)之間還設有平墊(5)和彈性墊(6)。
【文檔編號】F16B13/06GK203430945SQ20132056222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明者】馮志鋼 申請人:成都慧寶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