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倍數轉動棘輪裝置,該裝置包括棘輪裝置和倍數轉動裝置,所述的棘輪裝置包括棘輪體、棘輪圈、棘輪滾釘和空心軸,所述的倍數轉動裝置包括齒輪座、離合齒輪、大行星齒輪和外殼體,一根齒輪軸連接所述的棘輪裝置和倍數轉動裝置;所述的棘輪圈由圓柱形體和環形體構成,棘輪圈的中部設有軸向的中孔,中孔貫穿所述的圓柱形體和環形體,所述的環形體由撥動外圈和中間連接盤構成,所述的圓柱形體固定設置在中間連接盤上,圓柱形體的外壁周向均布設置有多條軸向的直槽,直槽的上、下端封閉;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的時候,將棘輪裝置固定到螺絲刀手柄上,將螺絲刀的接桿連接到齒輪軸上,這樣就可以實現螺絲刀的接桿的倍數轉動。
【專利說明】倍數轉動棘輪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棘輪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螺絲刀均為在握把前端固設一金屬制主桿,主桿自由端設有十字或一字狀的扳動部,在使用時以手掌握持握把,并持續旋轉,通過握把帶動扳動部轉動,以便作為松、緊螺栓。這種螺絲刀使用時,使用者需不斷做松、緊手掌的動作,以利手掌處在易于施力位置來順牙,而握把、扳動部為一體結構,因此使用者必需不斷松、緊手掌的動作來操作,使用非常不方便。
[0003]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0810121667,申請日:2008年10月27日)公開了棘輪螺絲刀及其棘輪裝置,該裝置包括棘輪座、外卡圈、棘爪座和兩個棘爪,棘輪座套設在棘爪座上,棘輪座的內圈設有與棘爪嚙合的棘齒,在棘爪座兩側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鉸接槽,兩個棘爪分別鉸接設置在鉸接槽內,并在棘爪座上設有使棘爪向兩側張開保持與棘齒嚙合的復位彈簧;外卡圈套設在兩個棘爪的外側,外卡圈的內圈設有弧形凹口,兩個棘爪的外端容置在弧形凹口內,弧形凹口具有兩個凸邊,向一側旋轉外卡圈時,一個凸邊向內壓迫一個棘爪使其與棘齒脫離嚙合。該專利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具有結構簡單、可受大扭矩、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0004]另外,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1010107089申請日:2010年2月8日)公開了內置棘輪的螺絲刀棘輪裝置及其應用,包括棘爪座、棘輪軸、外卡圈和兩只棘爪;棘爪座的環形體中心軸孔的兩側分別設有棘爪安裝口,棘爪分別設置在棘爪安裝口內;棘輪軸將棘輪軸、外卡圈和棘爪座連接成一體;棘爪為拱橋型,棘爪上設置有凸臺和棘齒,棘輪軸上設置有條形齒,棘爪安裝口內分別設置有使棘齒與條形齒保持嚙合的壓簧;外卡圈的環形側壁的內圈設置有兩個凹口,凹口上設置有一個斜面,向一側旋轉外卡圈時,斜面壓迫一只棘爪上的凸臺使該棘爪的棘齒與條形齒脫離嚙合。
[0005]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1210297899申請日:2012年8月21日)公開了一種螺絲刀棘輪裝置及使用該棘輪裝置螺絲刀,一種螺絲刀棘輪裝置,該棘輪裝置包括棘爪座、棘輪軸、外卡圈和兩個棘爪。棘輪裝置正常處于鎖住狀態,在順時針旋動外卡圈時,所述的撥動凸起推動左側棘爪沿第一斜面向外側運動,使左側棘爪上的棘齒與所述的條形齒脫離嚙合,棘輪裝置處于逆時針旋轉狀態,在逆時針旋動外卡圈時,所述的撥動凸起推動右側棘爪沿第一斜面向外側運動,使右側棘爪上的棘齒與所述的條形齒脫離嚙合,棘輪裝置處于順時針旋轉狀態。
[0006]上述的三種棘輪裝置均是 申請人:申請的棘輪裝置,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唯一不足的是三種棘輪裝置均是單倍數轉動的,如果具有多倍轉動的螺絲刀棘輪裝置,則可以大大提高螺釘的擰動速度。
【發明內容】
[0007]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倍數轉動棘輪裝置,螺絲刀在采用該棘輪裝置后可以輸送多倍的轉動速度,可以大大提高螺釘的擰動速度。
[0008]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9]倍數轉動棘輪裝置,該裝置包括棘輪裝置和倍數轉動裝置,所述的棘輪裝置包括棘輪體、棘輪圈、棘輪滾釘和空心軸,所述的倍數轉動裝置包括齒輪座、離合齒輪、大行星齒輪和外殼體,一根齒輪軸連接所述的棘輪裝置和倍數轉動裝置;所述的棘輪圈由圓柱形體和環形體構成,棘輪圈的中部設有軸向的中孔,中孔貫穿所述的圓柱形體和環形體,所述的環形體由撥動外圈和中間連接盤構成,所述的圓柱形體固定設置在中間連接盤上,圓柱形體的外壁周向均布設置有多條軸向的直槽,直槽的上、下端封閉;所述的齒輪軸的上端插設在中孔內,在齒輪軸的端部設有圓柱形凸臺,圓柱形凸臺的直徑與中孔的直徑相適配,并在圓柱形凸臺的下方齒輪軸上套設所述的空心軸,空心軸的外徑與圓柱形凸臺的直徑相等;所述的多條直槽內分別設置有所述的棘輪滾釘,棘輪滾釘的內側與空心軸和圓柱形凸臺的外表面相抵,棘輪滾釘的外側凸出直槽設置;所述的棘輪體套設在圓柱形體的外表面,由套體和定位圈構成,套體的內表面在直槽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弧形槽,棘輪滾釘的外側容置在弧形槽內,所述的定位圈設置在套體的底部,定位圈提供至少兩個定位位置,兩個定位位置分別使弧形槽的一側壓迫棘輪滾釘,使空心軸和齒輪軸在中孔內只能夠單向轉動;所述的齒輪座固定設置在外殼體內,齒輪座上固定設置有多個所述的大行星齒輪,大行星齒輪的上方設置同軸小行星齒輪,所述的離合齒輪與小行星齒輪相嚙合,離合齒輪上端與空心軸相傳動連接,離合齒輪的中部設有軸孔,所述的齒輪軸的下端為條狀齒輪,條狀齒輪穿過空心軸和離合齒輪與所述的大行星齒輪相哨合。
[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空心軸和圓柱形凸臺之間設有隔離片,所述的隔離片將直槽分割成上、下兩段,上、下兩段直槽內分別設有所述的棘輪滾釘,上、下兩段直槽內的棘輪滾釘內側分別與空心軸和圓柱形凸臺相抵。采用上、下兩根棘輪滾釘分別控制空心軸和圓柱形凸臺,可以避免了相互之間的干擾。
[0011]作為再優選,所述的直槽的下端開口并延伸至中間連接盤的底面,中間連接盤的底面設置有棘輪蓋,棘輪蓋的中部設有可供空心軸穿過的通孔,棘輪蓋上方設有凸起,凸起封閉直槽的下端開口,所述的隔離片套設在圓柱形凸臺的下方,隔離片朝向直槽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隔離凸片。上訴的結構提供隔離片的安裝方式,簡化了結構,方便了安裝。
[0012]作為再優選,所述的棘輪蓋上方外圈設有固定環圈,固定環圈上設有固定爪,并在中間連接盤上設有環形口,固定爪扣設在環形口內。
[0013]作為優選,所述的齒輪軸的上端設有軸頭,并在圓柱形凸臺的上方設有臺階凸環,棘輪圈的中孔內設有限位凸環,臺階凸環與限位凸環相抵,并在套體的上部設有通孔,所述的軸頭穿過中孔和通孔,在軸頭設有卡環槽,卡環槽內設置開口卡環,開口卡環設置在通孔的外部為軸頭與通孔提供限位。上述的結構提供了一種棘輪體和棘輪圈的固定方式,該方式具有拆裝方便的特點。當然棘輪體和棘輪圈的固定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結構,也可以采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0810121667,申請日:2008年10月27日)中棘輪座和棘爪座之間通過卡簧的方式連接。
[0014]作為優選,所述的定位圈的內圈設置有三角形凸起,三角形與內圈的連接部構成兩個限位口,并在中間連接盤設置有定位彈簧件,定位彈簧件的一端固定在中間連接盤上,中間為弧形體貼合設置在中間連接盤的底面上,另一端穿過中間連接盤構成鼻端,鼻端卡設在一個限位口上構成一個定位位置。當然上述的結構也可以采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0810121667,申請日:2008年10月27日)中三個定位口與彈珠配合使用實現了兩個或三個擋位的定位。
[0015]作為優選,所述的直槽與弧形槽的數量分別各自為3、4或5條。四條直槽與弧形槽可以實現最為穩定的結構。
[0016]作為優選,所述的離合齒輪上端設有凸環,空心軸插設在凸環內并與凸環通過鍵連接。
[0017]作為優選,所述的大行星齒輪和小行星齒輪分別為2、3或4個;作為優選,所述的齒輪座為兩塊三角形板,三角形板通過銷軸相固定,所述的大行星齒輪和小行星齒輪設置在銷軸上。
[0018]作為優選,所述的外殼體的內腔與齒輪座相適配,并在外殼體的上方設置有端蓋,端蓋封閉外殼體的內腔,在端蓋的下方設置有固定銷,所述的外殼體上設有相應的銷孔,固定銷插設在銷孔內。
[0019]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的上端為棘輪裝置,棘輪裝置通過兩個定位位置分別使弧形槽的一側壓迫棘輪滾釘,使空心軸和齒輪軸在中孔內只能夠單向轉動,可以實現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單向轉動,而倍數轉動棘輪裝置的下端為倍數轉動裝置,通過設置大行星齒輪結構,通過大行星齒輪和小行星齒輪的齒數不同調節倍數,這樣外殼體轉動一周,則可以實現齒輪軸的倍數轉動。在使用的時候,將棘輪裝置固定到螺絲刀手柄上,將螺絲刀的接桿連接到齒輪軸上,這樣就可以實現螺絲刀的接桿的倍數轉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螺絲刀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螺絲刀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棘輪圈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為圖6的仰視圖。
[0027]圖8為圖6的B-B剖視圖。
[0028]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棘輪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為圖9的C-C剖視圖。
[0030]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棘輪體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2為圖11的仰視圖。
[0032]圖13為圖11的D-D剖視圖。
[0033]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齒輪軸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外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離合齒輪的結構示意圖。[0036]圖17為圖16的E-E剖視圖。
[0037]圖18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三角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19為本實用新型的下三角形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0040]如圖f 3所示的一種螺絲刀,該螺絲刀包括手柄1、刀頭53、刀頭儲藏裝置5、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和接桿4,刀頭儲藏裝置5設置在手柄I內,刀頭53安放在刀頭儲藏裝置5內,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上端固定設置在手柄I上,下端與接桿4相連接。如圖2、圖3所示,所述的刀頭儲藏裝置5包括空腔19、后蓋51和刀頭支架54,空腔19設置在手柄I的上端,刀頭支架54與后蓋51之間設置有連接桿57,連接桿57與刀頭支架54 —體成型,連接桿57中空通過螺釘56固定設置在后蓋51上,后蓋51設置有與空腔19相適配的固定凸臺52,固定凸臺52的兩側設有卡扣58,并在空腔19的外側設置卡口 18,后蓋51通過卡扣58卡接卡口 18連接到空腔19上。所述的刀頭支架54周向設置多個安裝槽55,所述的刀頭53卡接設置在安裝槽55內。所述的接桿4設置有刀頭安裝口 42,刀頭安裝口 42內設置有磁鋼41。
[0041]如圖4、圖5所示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該裝置包括棘輪裝置2和倍數轉動裝置3,所述的棘輪裝置2包括棘輪體7、棘輪圈8、棘輪蓋9、棘輪滾釘24和空心軸23,所述的倍數轉動裝置3包括齒輪座12、離合齒輪11、端蓋10、大行星齒輪13和外殼體16,一根齒輪軸6連接所述的棘輪裝置2和倍數轉動裝置3。如圖圖8所示,所述的棘輪圈8由圓柱形體81和環形體82構成,棘輪圈8的中部設有軸向的中孔21,中孔21貫穿所述的圓柱形體81和環形體82,所述的環形體82由撥動外圈83和中間連接盤84構成,所述的圓柱形體81固定設置在中間連接盤84上,圓柱形體81的外壁周向均布設置有四條軸向的直槽85,直槽85的上端封閉,下端開口并延伸至中間連接盤84的底面,并在中間連接盤84的底面設置所述的棘輪蓋9。如圖9、圖10所示,棘輪蓋9的中部設有可供空心軸23穿過的通孔92,棘輪蓋9上方設有四個凸起92,凸起92封閉直槽85的下端開口。并在棘輪蓋9上方外圈設有固定環圈93,固定環圈93上設有固定爪94,并在中間連接盤84上設有環形口 87,固定爪94扣設在環形口 87內。
[0042]如圖4、圖5所示所述的齒輪軸6的上端插設在中孔21內,在齒輪軸6的端部設有圓柱形凸臺61,圓柱形凸臺61的直徑與中孔21的直徑相適配。并在圓柱形凸臺61的下方齒輪軸6上套設所述的空心軸23,空心軸23的外徑與圓柱形凸臺61的直徑相等。空心軸23和圓柱形凸臺61之間設有隔離片25,所述的隔離片25套設在圓柱形凸臺61的下方,隔離片25朝向直槽85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隔離凸片28。隔離凸片28將直槽85分割成上、下兩段,上、下兩段直槽85內分別設有所述的棘輪滾釘24,上、下兩段直槽85內的棘輪滾釘24內側分別與空心軸23和圓柱形凸臺61相抵,棘輪滾釘24的外側凸出直槽85設置。所述的棘輪體7套設在圓柱形體81的外表面,由套體71和定位圈72構成,套體71的內表面在直槽85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弧形槽76,棘輪滾釘24的外側容置在弧形槽76內,所述的定位圈72設置在套體71的底部。如圖11?圖13所示,所述的定位圈72的內圈設置有三角形凸起74,三角形74與內圈的連接部構成兩個限位口 75。如圖5所示,中間連接盤84設置有定位彈簧件26,定位彈簧件26的一端固定在中間連接盤84的固定口 88上,中間為弧形體貼合設置在中間連接盤84的底面上,另一端穿過中間連接盤84的穿過口 89構成鼻端,鼻端卡設在一個限位口 75上構成一個定位位置,定位圈72提供兩個定位位置,兩個定位位置分別使弧形槽76的一側壓迫棘輪滾釘24,使空心軸23和齒輪軸6在中孔21內只能夠單向轉動。
[0043]如圖4、圖14所示,所述的齒輪軸6的上端設有軸頭60,并在圓柱形凸臺61的上方設有臺階凸環63,棘輪圈8的中孔21內設有限位凸環86,臺階凸環63與限位凸環86相抵,并在套體71的上部設有通孔73,所述的軸頭60穿過中孔21和通孔73,在軸頭60設有卡環槽64,卡環槽64內設置開口卡環27,開口卡環27設置在通孔73的外部為軸頭60與通孔73提供限位。
[0044]如圖4、圖5所示,所述的齒輪座12固定設置在外殼體16內,齒輪座12上固定設置有三個所述的大行星齒輪13,大行星齒輪13的上方設置同軸小行星齒輪14。如圖18、圖19所示,所述的齒輪座12為兩塊三角形板,上三角形板121具有供離合齒輪11穿過的中孔,下三角形板122具有供齒輪軸6穿過的中孔,上、下三角形板通過銷軸15相固定,所述的大行星齒輪13和小行星齒輪14設置在銷軸15上。所述的離合齒輪11穿過上三角形板121與小行星齒輪14相嚙合。如圖16、圖17所示,離合齒輪11上端設有凸環110,空心軸23插設在凸環110內并與凸環110通過鍵111相傳動連接。所述的離合齒輪11的中部設有軸孔112,所述的齒輪軸6的下端為條狀齒輪62,條狀齒輪62穿過空心軸23和離合齒輪11與所述的大行星齒輪13相嚙合。齒輪軸6的末端穿過下三角形板122與接桿4固定連接。如圖15所不,所述的外殼體16的內腔與齒輪座12相適配,并在外殼體16的上方設置有端蓋10,端蓋10封閉外殼體16的內腔,在端蓋10的下方設置有固定銷101,所述的外殼體16上設有相應的銷孔160,固定銷101插設在銷孔160內。
【權利要求】
1.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棘輪裝置(2)和倍數轉動裝置(3),所述的棘輪裝置(2)包括棘輪體(7)、棘輪圈(8)、棘輪滾釘(24)和空心軸(23),所述的倍數轉動裝置(3)包括齒輪座(12)、離合齒輪(11)、大行星齒輪(13)、小行星齒輪(14)和外殼體(16), 一根齒輪軸(6)連接所述的棘輪裝置(2)和倍數轉動裝置(3); 所述的棘輪圈(8 )由圓柱形體(81)和環形體(82 )構成,棘輪圈(8 )的中部設有軸向的中孔(21),中孔(21)貫穿所述的圓柱形體(81)和環形體(82),所述的環形體(82)由撥動外圈(83)和中間連接盤(84)構成,所述的圓柱形體(81)固定設置在中間連接盤(84)上,圓柱形體(81)的外壁周向均布設置有多條軸向的直槽(85),直槽(85)的上、下端封閉;所述的齒輪軸(6)的上端插設在中孔(21)內,在齒輪軸(6)的端部設有圓柱形凸臺(61),圓柱形凸臺(61)的直徑與中孔(21)的直徑相適配,并在圓柱形凸臺(61)的下方齒輪軸(6)上套設所述的空心軸(23),空心軸(23)的外徑與圓柱形凸臺(61)的直徑相等;所述的多條直槽(85)內分別設置有所述的棘輪滾釘(24),棘輪滾釘(24)的內側與空心軸(23)和圓柱形凸臺(61)的外表面相抵,棘輪滾釘(24 )的外側凸出直槽(85 )設置;所述的棘輪體(7 )套設在圓柱形體(81)的外表面,由套體(71)和定位圈(72)構成,套體(71)的內表面在直槽(85)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弧形槽(76),棘輪滾釘(24)的外側容置在弧形槽(76)內,所述的定位圈(72)設置在套體(71)的底部,定位圈(72)提供至少兩個定位位置,兩個定位位置分別使弧形槽(76)的一側壓迫棘輪滾釘(24),使空心軸(23)和齒輪軸(6)在中孔(21)內只能夠單向轉動; 所述的齒輪座(12)固定設置在外殼體(16)內,齒輪座(12)上固定設置有多個所述的大行星齒輪(13)和小行星齒輪(14),大行星齒輪(13)和小行星齒輪(14)同軸設置,所述的離合齒輪(11)與小行星齒輪(14)相嚙合,離合齒輪(11)上端與空心軸(23)相傳動連接,離合齒輪(11)的中部設有軸孔(112 ),所述的齒輪軸(6 )的下端為條狀齒輪(62 ),條狀齒輪(62)穿過空心軸(23)和離合齒輪(11)與所述的大行星齒輪(13)相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空心軸(23)和圓柱形凸臺(61)之間設有隔離片(25),所述的隔離片(25)將直槽(85)分割成上、下兩段,上、下兩段直槽(85)內分別設有所述的棘輪滾釘(24),上、下兩段直槽(85)內的棘輪滾釘(24)內側分別與空心軸(23)和圓柱形凸臺(61)相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直槽(85)的下端開口并延伸至中間連接盤(84)的底面,中間連接盤(84)的底面設置有棘輪蓋(9),棘輪蓋(9)的中部設有可供空心軸(23)穿過的通孔(91),棘輪蓋(9)上方設有凸起(92),凸起(92)封閉直槽(85)的下端開口,所述的隔離片(25)套設在圓柱形凸臺(61)的下方,隔離片(25)朝向直槽(85)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隔離凸片(2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棘輪蓋(9)上方外圈設有固定環圈(93),固定環圈(93)上設有固定爪(94),并在中間連接盤(84)上設有環形口(87),固定爪(94)扣設在環形口(87)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齒輪軸(6)的上端設有軸頭(60),并在圓柱形凸臺(61)的上方設有臺階凸環(63),棘輪圈(8)的中孔內設有限位凸環(86),臺階凸環(63)與限位凸環(86)相抵,并在套體(71)的上部設有通孔(72),所述的軸頭(60 )穿過中孔(21)和通孔(72 ),在軸頭(60 )上設有卡環槽(64 ),卡環槽(64 )內設置開口卡環(27),開口卡環(27)設置在通孔(72)的外部為軸頭(60)與通孔(72)提供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圈(72)的內圈設置有三角形凸起(74),三角形(74)與內圈的連接部構成兩個限位口(75),并在中間連接盤(84)設置有定位彈簧件(26),定位彈簧件(26)的一端固定在中間連接盤(84)上,中間為弧形體貼合設置在中間連接盤(84)的底面上,另一端穿過中間連接盤(84)構成鼻端,鼻端卡設在一個限位口(75)上構成一個定位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直槽(85)與弧形槽(76)的數量分別各自為3、4或5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離合齒輪(11)上端設有凸環(110),空心軸(23)插設在凸環(110)內并與凸環通過鍵(111)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大行星齒輪(13)和小行星齒輪(14)分別為2、3或4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座(12)為兩塊三角形板,三角形板通過銷軸(15)相固定,所述的大行星齒輪(13)和小行星齒輪(14)設置在銷軸(15)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倍數轉動棘輪裝置,其特征在于:外殼體(16)的內腔與齒輪座(12)相適配,并在外殼體(16)的上方設置有端蓋(10),端蓋(10)封閉外殼體(16)的內腔,在端蓋(10)的下方設置有固定銷(101),所述的外殼體(16)上設有相應的銷孔(160),固定銷(101)插設在銷孔(160)內。
【文檔編號】F16H1/32GK203680175SQ20132065931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徐志明 申請人: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