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包括一壓力桶部及一空氣補入裝置。壓力桶部具有一殼體、一中空容室及一流體連通部。殼體具有一一底部及一頂部,中空容室被殼體所包覆,并具有一水液區及一空氣區,其分別鄰近底部與頂部;流體連通部設于底部,用以連通外界及中空容室。空氣補入裝置連通流體連通部;用以將空氣由外界導入中空容室,并可移動至空氣區。借此,當水液區用以充入水液,則空氣區會被水液區壓縮,而具有一工作壓力。故,本實用新型達到兼具無隔膜設計相當特別、可補充空氣提高工作壓力,與可革除隔膜缺點的優點。
【專利說明】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尤指一種兼具無隔膜設計相當特另IJ、可補充空氣提高工作壓力,與可革除隔膜缺點的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參閱圖5,傳統壓力桶裝置包括:
[0003]一殼體 41 ;
[0004]一中空容室42,位于該殼體41內部而被其所包覆,該中空容室42用以儲存與輸入水液91 ;
[0005]一隔膜結構43,設于該中空容室42,并用以承載與推頂該水液91 ;
[0006]一出水閥44,連通該中空容室42,可于關閉與啟動間變換;
[0007]借此,當該出水閥44于關閉與啟動間變換,該隔膜結構43分別于承載與推頂該水液91間變換,而可停止與供出該水液91 (其它相關泵、逆滲透過濾等相關裝置依實際使用狀況而變換,恕不贅述)。
[0008]傳統裝置產生以下問題:
[0009][I]隔膜工作壓力無法改變。傳統壓力桶主要靠隔膜的彈性產生工作壓力推頂水液供出,然而長時間使用下,隔膜可能彈性疲乏,導致出水量減少,另外,隔膜工作壓力主要(9成以上)是氣體壓縮,傳統壓力桶長時間使用后,也會發生氣壓不足,需要打氣,但目前并沒有可以調整隔膜工作壓力的設計。故,隔膜工作壓力無法改變。
[0010][2]隔膜損壞不易更換。隔膜長時間使用可能發生破損、彈力減弱(比較輕微)等問題。但因壓力桶為密封式設計,隔膜損壞不易更換。
[0011]有鑒于此,必需研發出可解決上述現有缺點的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0012]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隔膜工作壓力無法改變與隔膜損壞不易更換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兼具無隔膜設計相當特別、可補充空氣提高工作壓力,與可革除隔膜缺點的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14]一種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包括:
[0015]一壓力桶部,具有一殼體、一中空容室及一流體連通部;該殼體具有一底部及一頂部,該中空容室被該殼體所包覆,并具有一水液區及一空氣區,其分別鄰近該底部與該頂部;該流體連通部設于該底部,用以連通外界及該中空容室;
[0016]一空氣補入裝置,連通該流體連通部;用以將空氣由外界導入該中空容室,并可移動至該空氣區;
[0017]借此,當該水液區用以充入水液,則該空氣區會被該水液區壓縮,而具有一工作壓力。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兼具無隔膜設計相當特別、可補充空氣提高工作壓力,與可革除隔膜缺點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水液區與空氣區的體積比的變化的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流體連通部的流體流動的示意圖。
[0023]圖4A是本實用新型的空氣補入裝置的示意圖。
[0024]圖4B是圖4A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5]圖4C是圖4B的液體通道及氣體補入通道的路徑的示意圖。
[0026]圖5是傳統裝置的示意圖。
[0027]圖中標號說明:
[0028]10壓力桶部11殼體
[0029]IIA底部IlB頂部
[0030]12中空容室121水液區
[0031]122空氣區13流體連通部
[0032]131液體通道132氣體補入通道
[0033]20空氣補入裝置21手動式打氣結構
[0034]22供氣管23單向閥
[0035]31水液供入部31A水源
[0036]31B初濾結構31C動力泵
[0037]3ID逆滲透結構3IE單向閥
[0038]32水液供出部41殼體
[0039]42中空容室43隔膜結構
[0040]44出水閥91水液
[0041]92空氣Hl容室深度
[0042]H2第一高度H3第二高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包括:
[0044]一壓力桶部10,具有一殼體11、一中空容室12及一流體連通部13 ;該殼體11具有一底部IlA及一頂部11B,該中空容室12被該殼體11所包覆,并具有一水液區121及一空氣區122,其分別鄰近該底部IlA與該頂部IlB ;該流體連通部13設于該底部11A,用以連通外界及該中空容室12 ;
[0045]一空氣補入裝置20,連通該流體連通部13 ;用以將空氣92 (參閱圖3)由外界導入該中空容室12,并可移動至該空氣區122 ;
[0046]借此,當該水液區121用以充入水液91,則該空氣區122會被該水液區121壓縮(參閱圖2),而具有一工作壓力。
[0047]實務上,參閱圖3,該流體連通部13包括:
[0048]至少一液體通道131,供該水液91充入與供出該水液區121。
[0049]至少一氣體補入通道132,連通該空氣補入裝置20,供該空氣92單向供入該空氣區 122。
[0050]參閱圖4A,該空氣補入裝置20包括:
[0051]—手動式打氣結構21,用以手動壓縮抽出該空氣92 ;
[0052]一供氣管22,連通該手動式打氣結構21及該氣體補入通道132,用以將該空氣92供入該空氣區122 ;
[0053]一單向閥23,設于該供氣管22上,用以限制該空氣92只能從該手動式打氣結構21單向流入該氣體補入通道132。
[0054]參閱圖4B及圖4C,該液體通道131及該氣體補入通道132也可修改為共享或部份共享的型態,亦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例如:透過一個三通結構來實現,使得整體的組裝與使用更簡單方便。
[0055]該空氣區122及該水液區121于該中空容室12內的體積比介于1: 0.5至1: 1.5之間。
[0056]本實用新型可配合應用于一水液供入部31及一水液供出部32,其連通該液體通道131,其中:
[0057]該水液供入部31設有一水源31A、一初濾結構31B、一動力泵31C、一逆滲透結構31D及一單向閥31E ;該水源31A用以供應該水液91 ;該初濾結構31B連通該水源31A,而用以對該水液91進行初濾;該動力泵31C連通該初濾結構31B及該逆滲透結構31D,用以推動該水液91從該初濾結構31B朝該逆滲透結構31D流動;該逆滲透結構31D用以對該水液91進行逆滲透(關于廢水排出集中與飲水流出儲存為業界知悉,非本實用新型重點,恕不贅述)處理;該單向閥31E連通該液體通道131及該水液供出部32 ;用以限制該水液91單向供入該液體通道131及該水液供出部32。
[0058]該水液供出部32可為水閥結構,用以供出與停止該水液91。
[0059]關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所述:
[0060]首先,于該中空容室12的該空氣區122與該水液區121內,分別充入該空氣92與該水液91 ;假設該中空容室12具有一容室深度H1,則該水液區121內填充的水液91,可從第一高度H2 (參閱圖1)填充至一第二高度H3 (參閱圖2及圖4A),該第一高度H2大約為該容室深度H2的二分之一;該第三高度H3大于該第一高度H2。此時該空氣區122會被該水液區121壓縮,而具有一工作壓力。
[0061]借此,當開啟該水液供出部32時,該空氣區122的工作壓力即用以推動該水液區121內的水液91,使水液91經該液體通道131及該水液供出部32供出使用。當該水液區121內的水液91因供出而減少后,造成工作壓力降低而使水液91供出的流速變得緩慢時。可透過該空氣補入裝置20經該氣體補入通道132,對該空氣區122補入該空氣92 (參閱圖4A),以提高工作壓力而加快供出水液91。
[0062]實際使用時,因無氣體與水體無隔離,氣體分子會跑入水體內而排出,出水壓力會愈來愈小,直到無法排出水體,故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個月)需將桶內水液完全排出,就能回到剛開始使用的狀態。
[0063]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功效如下所述:
[0064][I]無隔膜設計相當特別。本實用新型設置開口朝下的壓力桶部,用以儲入空氣與水液,因大氣壓力使空氣在上水液在下,再借由水液對空氣壓縮產生工作壓力,而用以推送出水液以供飲用。故,無隔膜設計相當特別。
[0065][2]可補充空氣提高工作壓力。本實用新型設有空氣補入裝置,當水液快速供出使用時,可對壓力桶部補入空氣,提高工作壓力,而可順利供出水液。
[0066][3]可革除隔膜缺點。本實用新型不需隔膜,完全革除隔膜長時間使用可能破損、彈力減弱等問題。故,可革除隔膜缺點。
[006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壓力桶部,具有一殼體、一中空容室及一流體連通部;該殼體具有一底部及一頂部,該中空容室被該殼體所包覆,并具有一水液區及一空氣區,其分別鄰近該底部與該頂部;該流體連通部設于該底部,用以連通外界及該中空容室; 一空氣補入裝置,連通該流體連通部;用以將空氣由外界導入該中空容室,并可移動至該空氣區; 借此,當該水液區用以充入水液,則該空氣區會被該水液區壓縮,而具有一工作壓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連通部包括: 至少一液體通道,供該水液充入與供出該水液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連通部包括: 至少一氣體補入通道,連通該空氣補入裝置,供該空氣單向供入該空氣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補入裝置包括: 一手動式打氣結構,用以手動壓縮抽出該空氣; 一供氣管,連通該手動式打氣結構及該氣體補入通道,用以將該空氣供入該空氣區; 一單向閥,設于該供氣管上,用以限制該空氣只能從該手動式打氣結構單向流入該氣體補入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隔膜式壓力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區及該水液區于該中空容室內的體積比介于1: 0.5至1: 1.5之間。
【文檔編號】F16J12/00GK203926745SQ201420223555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明者】楊鐘祥, 吳明俊 申請人:普家康興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