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轉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轉軸裝置以及一種包括該轉軸裝置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上一體屏的電子裝置越來越多,其顯示屏和殼體的柔韌度也越來越大,以避免所述電子裝置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發生彎折而導致電子裝置的顯示屏碎裂的問題。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轉軸多用于單屏和非一體屏,其使用狀態不需要和電子裝置的顯示屏或殼體相關聯,從而導致所述電子裝置在利用所述轉軸發生彎折時,所述電子裝置的端面不再平齊,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內部發生相對摩擦,造成所述電子裝置內的摩擦損耗過大,影響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轉軸裝置以及一種包括該轉軸裝置的電子裝置,以減小所述電子裝置內部的摩擦損耗,延長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轉軸裝置,包括:
第一轉軸、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兩側的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其中,所述第二轉軸的軸心與所述第一轉軸的軸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轉軸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轉軸表面相切,可沿所述第一轉軸表面滾動;所述第三轉軸的 軸心與所述第一轉軸的軸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三轉軸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轉軸的表面相切,可沿所述第一轉軸表面滾動。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為對稱結構,所述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對稱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和所述第三轉軸均為圓柱形轉軸。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和所述第三轉軸的半徑相同。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軸、第三轉軸與所述第一轉軸均通過固定件相連,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位于所述第二轉軸一側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軸心,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界固定連接;位于所述第三轉軸一側的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和第一轉軸的軸心,第二固定件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外界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至少一端表面具有鋸齒,所述第二轉軸至少一端表面具有鋸齒,所述第三轉軸至少一端表面具有鋸齒,所述第一轉軸的鋸齒與所述第二轉軸的鋸齒相嚙合,所述第一轉軸的鋸齒與所述第三轉軸的鋸齒相嚙合。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第一本體、第二本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承接層,其中,所述第一本體、所述承接層與所述第二本體均為可彎曲結構;
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轉軸裝置,所述轉軸裝置位于所述承接層背離所述第一本體一側,且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二轉軸與所述第二本體的第一部分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三轉軸與所述第二本體的第二部分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對位于所述轉軸裝置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軸、第三轉軸與所述第一轉軸均通過固定件相連,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位于所述第 二轉軸一側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軸心,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本體的第一部分固定連接;位于所述第三轉軸一側的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和第一轉軸的軸心,第二固定件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本體的第二部分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柔性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的縫隙內以及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三轉軸的縫隙內。
優選的,所述柔性材料為橡膠。
優選的,所述第一本體為顯示屏,所述第二本體為電子裝置背殼。
優選的,所述背殼背離所述承接層一側表面為均勻波浪形表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包括:第一轉軸、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兩側的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其中,所述第二轉軸、第三轉軸的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轉軸表面相切,從而使得所述轉軸裝置應用于電子裝置時,在所述第二轉軸、所述第三轉軸沿所述第一轉軸表面滾動過程中,保證所述電子裝置的外側弧長保持不變,內側弧長減小,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彎曲過程中內部不會發生相對運動,減小所述電子裝置內部的摩擦損耗,延長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一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另一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現有技術中電子裝置在利用所述轉軸發生彎折時,所述電子裝置的端面不再平齊,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內部發生相對摩擦,造成所述電子裝置內的摩擦損耗過大,影響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轉軸裝置,包括:
第一轉軸、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兩側的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其中,所述第二轉軸的軸心與所述第一轉軸的軸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轉軸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轉軸表面相切,可沿所述第一轉軸表面滾動;所述第三轉軸的軸心與所述第一轉軸的軸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三轉軸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轉軸的表面相切,可沿所述第一轉軸表面滾動。
相應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第一本體、第二本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本體與所述第二本體之間的承接層,其中,所述第一本體、所述承接層與所述第二本體均為可彎曲結構;
上述轉軸裝置,所述轉軸裝置位于所述承接層背離所述第一本體一側,且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二轉軸與所述第二本體的第一部分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三轉軸與所述第二本體的第二部分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對位于所述轉軸裝置的兩側。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包括:第一轉軸、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兩側的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其中,所述第二轉軸、第三轉軸的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轉軸表面相切,在應用于電子裝置時,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二轉軸與所述電子裝置的第二本體的第一部分相連,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三轉軸 與所述電子裝置的第二本體的第二部分相連,從而使得所述電子裝置發生彎曲時,所述第二轉軸和所述第三轉軸沿著所述第一轉軸的表面滾動,保證所述第一本體的弧長保持不變,減小所述第二本體的弧長,保持所述電子裝置的斷面保持平齊,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內部不會發生相對運動,減緩所述電子裝置內的摩擦損耗,延長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轉軸裝置,包括:第一轉軸1、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1兩側的第二轉軸2和第三轉軸3,其中,所述第二轉軸2的軸心與所述第一轉軸1的軸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轉軸2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轉軸1的表面相切,可沿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滾動;所述第三轉軸3的軸心與所述第一轉軸1的軸心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三轉軸3的表面與所述第一轉軸1的表面相切,可沿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滾動。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轉軸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轉軸3可以同時沿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滾動,也可以只有所述第二轉軸2或所述第三轉軸3沿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滾動,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具體視情況而定。還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轉軸3同時沿所述第一轉軸1滾動時,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 轉動可以同步滾動,也可以不同步滾動,相同時間內相對所述第一轉軸1轉動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轉軸1至少一端表面具有鋸齒,所述第二轉軸2至少一端表面具有鋸齒,所述第三轉軸3至少一端表面具有鋸齒,所述第一轉軸1的鋸齒、所述第二轉軸2的鋸齒與所述第三轉軸3的鋸齒位于同一側,且所述第一轉軸1的鋸齒與所述第二轉軸2的鋸齒相嚙合,所述第一轉軸1的鋸齒與所述第三轉軸3的鋸齒相嚙合,以保持所述第二轉軸2和所述第三轉軸3圍繞所述第一轉軸1同步旋轉。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轉軸1、所述第二轉軸2和所述第三轉軸3可以僅有一端具有鋸齒,也可以兩端均具有鋸齒,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轉軸1優選為對稱結構,所述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轉軸對稱的兩側。在本發明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轉軸3優選為圓柱形結構。更優選的,所述第一轉軸1也為圓柱形結構,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轉動也可以為其他對稱結構,具體視情況而定。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當所述第一轉軸1、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轉軸3均為圓柱形結構時,所述第一轉軸1、所述第二轉軸2和所述第三轉軸3的半徑優選為相同,但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具體視情況而定。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轉軸2通過固定件4與所述第一轉軸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3也通過固定件4與所述第一轉軸1固定連接,所述固定件4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件41 和第二固定件42。其中,位于所述第二轉軸2一側的第一固定件41一端與所述第二轉軸2的軸心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1的軸心固定連接,實現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一轉軸1軸心的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始終相切,所述第二固定件42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41固定連接,另一端懸空,用于與外界固定連接;位于所述第三轉軸3一側的第一固定件41一端與所述第三轉軸3的軸心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1的軸心固定連接,實現所述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軸心的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始終相切,所述第二固定件42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41固定連接,另一端懸空,用于與外界固定連接。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中,所述轉軸裝置還可以包括:輔助結構,所述輔助結構用于增加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之間的摩擦力,從而使得當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轉軸3受到一個大于預設值的作用力時,所述第二轉軸2和所述第三轉軸3才會相對所述第一轉軸1滾動,當所述第二轉軸2和所述第三轉軸3受到的作用力小于預設值時,所述第二轉軸2、所述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維持當前的相對位置關系。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預設值的大小同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一轉軸1之間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之間的摩擦力有關,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具體視情況而定。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輔助結構增加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一轉軸1之間摩擦力的方式可以通過增加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三轉軸3之間的壓力實現,也可以通過在所述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一轉軸1之間的接觸面增加摩擦系數實現,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本發明對此并 不做限定,具體視情況而定。同理,所述輔助結構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增加所述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之間的摩擦力,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
由上所述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包括:第一轉軸1、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1兩側的第二轉軸2和第三轉軸3,其中,所述第二轉軸2、第三轉軸3的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相切,從而使得所述轉軸裝置應用于電子裝置時,在所述第二轉軸2、所述第三轉軸3沿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滾動時,保證所述電子裝置的外側弧長保持不變,內側弧長減小,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彎曲時內部不會發生相對運動,減小所述電子裝置內部的摩擦損耗,延長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相應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本體10、第二本體2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本體10與所述第二本體20之間的承接層30,其中,所述第一本體10、所述承接層30與所述第二本體20均為可彎曲結構;上述任一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所述轉軸裝置位于所述承接層30背離所述第一本體10一側,且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二轉軸2與所述第二本體20的第一部分21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二本體20的第二部分22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第二本體20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分別位于所述轉軸裝置的兩側。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10、所述承接層30和所述第二本體20均可以整個利用可彎曲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劃分為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三個區域,所述第三區域位于所述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之間。在本實施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由硬質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三區域由柔性材料制成,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區域、所述第二區域和所述第三區域均有硬質材料制作而成,通過所述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相對所述第三區域的彎折,實現所述電子裝置的彎折。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轉軸2、第三轉軸3與所述第一轉軸1均通過固定件4相連,所述固定件4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其中,位于所述第二轉軸2一側的所述第一固定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1和第二轉軸2的軸心,所述第二固定件4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4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本體20的第一部分21固定連接;位于所述第三轉軸3一側的第一固定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轉軸和第一轉軸1的軸心,第二固定件42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件4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本體20的第二部分22固定連接,使得所述電子裝置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受到沿第一本體10至第二本體20方向的作用力時,所述第二轉軸2、所述第三轉軸3可以圍繞所述第一轉軸1進行旋轉,使得所述電子裝置發生彎折。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電子裝置還包括:柔性填充件50,所述填充件50位于所述第一轉軸1和第二轉軸2的縫隙內以及所述第一轉軸1和第三轉軸3的縫隙內,以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在彎折過程中,所述承接層30對所述轉軸裝置的包裹更加平滑。優選的,所述柔性材料為橡膠,但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具體視情況而定。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10為顯示屏,所述第二本體20為背殼,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本體10為背殼,所述第二本體20為顯示屏,本發明對此并不做限定,具體視情況而定。
需要說明的是,當所述第一本體10為顯示屏,所述第二本體20為背殼時,所述背殼背離所述承接層30的一側表面為均勻波浪形表面,即所述背殼背離所述承接層30一側具有多個凹部和凸部,以使得所述電子裝置朝向所述背殼側彎曲的過程中,在保持所述顯示屏和所述背殼端面平齊,沒有相對運 動時,所述轉軸裝置施加給所述背殼使得所述背殼彎曲的作用力主要分布在所述背殼表面的凸部,降低所述背殼受力過大而發生損壞的概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轉軸裝置包括:第一轉軸1、相對位于所述第一轉軸1兩側的第二轉軸2和第三轉軸3,其中,所述第二轉軸2、第三轉軸3的表面分別與所述第一轉軸1表面相切,在應用于電子裝置時,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二轉軸2與所述電子裝置的第二本體20的第一部分21相連,所述轉軸裝置中的第三轉軸3與所述電子裝置的第二本體20的第二部分22相連,從而使得所述電子裝置發生彎曲時,所述第二轉軸2和所述第三轉軸3沿著所述第一轉軸1的表面滾動,保證所述第一本體10的弧長保持不變,減小所述第二本體20的弧長,保持所述電子裝置的斷面保持平齊,使得所述電子裝置內部不會發生相對運動,減緩所述電子裝置內的摩擦損耗,延長所述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本說明書中各個部分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部分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部分的不同之處,各個部分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