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掛式二合一龍頭。
背景技術:
現在的龍頭都是固定形狀,在不小心發生碰撞時,發生硬碰硬的情況,管道或殼體被撞變形或裂開,不得不整體更換,造成大量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懸掛式二合一龍頭,具有緩沖功能,最大限度防止受損,同時制作簡單,成本低廉。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懸掛式二合一龍頭,包括冷水進管、熱水進管、第一管道、混合水管和控制前述管啟閉的閥門,所述冷水進管和熱水進管分別連接閥門的進水端,所述混合水管入口連接閥門的出水端,還包括一噴頭,所述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的出口分別連接噴頭的進水端,所述第一管道與混合水管并排設置,或第一管道位于混合水管內部,或混合水管位于第一管道內部,還包括一撐桿,所述撐桿兩端均設置有固定環,其中一個固定環套住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的入口端,并與閥門固定連接,另一個固定環套住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的出口端,并與噴頭固定連接,以使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呈弧形。
進一步的,所述噴頭內設置有與第一管道相連通的第一通道、與混合水管相連通的混合水通道,所述噴頭出水端設置有與第一通道相連通的第一噴孔、與混合水通道相連通的混合水噴孔。
進一步的,所述閥門為恒溫閥,所述噴頭上設置有控制第一通道啟閉的啟閉閥。
進一步的,所述閥門為旋轉切換式雙出水閥,該閥控制第一管道啟閉,并控制冷熱水混合或單獨流出。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與混合水管并排設置時,第一管道與混合水管為橫截面呈8字形的同一根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裝置改變舊有龍頭固定堅硬管道式設計,可以直接使用軟管,其兩端用撐桿固定形狀,不僅起到定型作用,軟管本身緩沖的作用,在龍頭管道受到碰撞時,不會發生硬碰硬的情況,能最大限度防止受損,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部構造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噴頭出水端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閥門,2-冷水進管,3-熱水進管,4-第一管道,5-噴頭,51-混合水噴孔,52-第一噴孔,6-啟閉閥,7-混合水管,8-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3所示,一種懸掛式二合一龍頭,包括冷水進管2、熱水進管3、第一管道4、混合水管7和控制前述管啟閉的閥門1,所述冷水進管2和熱水進管3分別連接閥門1的進水端,所述混合水管7入口連接閥門1的出水端,還包括一噴頭5,所述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的出口分別連接噴頭的進水端,所述第一管道與混合水管并排設置,還包括一撐桿8,所述撐桿8兩端均設置有固定環,其中一個固定環套住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的入口端,并與閥門固定連接,另一個固定環套住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的出口端,并與噴頭固定連接,以使第一管道和混合水管呈弧形。
本實施例中,所述噴頭5內設置有與第一管道相連通的第一通道、與混合水管相連通的混合水通道,所述噴頭出水端設置有與第一通道相連通的第一噴孔52、與混合水通道相連通的混合水噴孔51。
本實施例中,所述閥門1為恒溫閥,所述噴頭上設置有控制第一通道啟閉的啟閉閥。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與混合水管為橫截面呈8字形的同一根管。
使用時,冷水進管連接自來水管、熱水進管連接熱水器、第一管道連接凈水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