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1006208閱讀:628來源:國知局
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震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包括吊環、阻尼器、套設于阻尼器外的彈簧機構,彈簧機構包括上彈簧基座、下彈簧基座、連接于上彈簧基座下表面的粗彈簧,粗彈簧通過緩沖機構連接中彈簧,中彈簧通過緩沖機構連接細彈簧,細彈簧的底端固定于下彈簧基座上,緩沖機構包括外殼、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環形同名磁鐵、固定包裹于環形同名磁鐵外的橡膠緩沖套,外殼的縱剖面成“C”字形,環形同名磁鐵的內圓的半徑略大于阻尼器的半徑,環形同名磁鐵的外圓半徑等于或大于彈簧的半徑;通過緩沖機構連接粗中細彈簧的設計,使摩托車根據載重的不同來自動調節,從而達到用戶滿意的減震效果,增加車還是那個人員的舒適感。
【專利說明】
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震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減震器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沖擊。在經過不平路面時,雖然吸震彈簧可以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彈簧自身還會有往復運動,而減震器就是用來抑制這種彈簧跳躍的。
[0003]現在使用的摩托車后減震器,由于只是用一根彈簧,為了能滿足各種要求,彈簧座的很粗,當只有一個人騎車時,彈簧的彈性形變很小,減震效果不好,當有摩托車載重超過兩個人時,彈簧的彈性形變就會增大,彈性恢復的時間很短,以上兩種情況均達不到很好的減震效果,使車上的人感到不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解決了只有一根彈簧不能很好的根據載重不同來自動調節減震效果的問題,使得摩托車后減震器可以根據載重不同自動調節,達到使用戶滿意的減震效果。
[0005]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包括吊環、阻尼器、套設于阻尼器外的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包括上彈簧基座、下彈簧基座、連接于上彈簧基座下表面的粗彈簧,所述粗彈簧通過緩沖機構連接中彈簧,所述中彈簧通過所述緩沖機構連接細彈簧,所述細彈簧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下彈簧基座上,所述緩沖機構包括外殼、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環形同名磁鐵、固定包裹于所述環形同名磁鐵外的橡膠緩沖套,所述外殼的縱剖面成“C”字形,所述環形同名磁鐵的內圓的半徑略大于所述阻尼器的半徑,所述環形同名磁鐵的外圓半徑等于或大于彈簧的半徑;
[0007]優選的,所述外殼的上下端面均開有孔,且孔徑大于彈簧的半徑;
[0008]優選的,所述粗彈簧與所述上彈簧基座之間連接有橡膠緩沖塊;
[0009]優選的,所述細彈簧與所述下彈簧基座之間連接有所述橡膠緩沖塊;
[0010]優選的,所述阻尼器包括活塞推桿、缸體、位于缸體內的活塞機構等。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緩沖機構連接粗中細彈簧的設計,有效的使摩托車根據載重的不同來自動調節,從而達到用戶滿意的減震效果,增加車還是那個人員的舒適感。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4]圖1: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縱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如下:1、上彈簧基座,2、下彈簧基座,3、粗彈簧,4、中彈簧,5、細彈簧,6、緩沖機構,601、外殼,602、環形同名磁鐵,603、橡膠緩沖套,7、橡膠緩沖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7]參看圖1: 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包括吊環、阻尼器、套設于阻尼器外的彈簧機構,其中吊環設于彈簧機構的上下兩端的外側,用于將減震器固定于摩托車的輪軸等的上面,其在圖中未畫出;阻尼器固定于所述彈簧機構內側的上下兩端,用來吸振,在圖中為畫出;所述彈簧機構包括上彈簧基座1、下彈簧基座2、連接于上彈簧基座I下表面的粗彈簧3,所述粗彈簧3通過緩沖機構6連接中彈簧4,所述中彈簧4通過所述緩沖機構6連接細彈簧5,所述細彈簧5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下彈簧基座2上,所述緩沖機構6包括外殼601、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環形同名磁鐵602、固定包裹于所述環形同名磁鐵602外的橡膠緩沖套603,所述外殼601的縱剖面成“C”字形,所述環形同名磁鐵602的內圓的半徑略大于所述阻尼器的半徑,所述環形同名磁鐵602的外圓半徑等于或大于彈簧的半徑;所述外殼601的上下端面均開有孔,且孔徑大于彈簧的半徑;所述粗彈簧3與所述上彈簧基座I之間連接有橡膠緩沖塊7;所述細彈簧5與所述下彈簧基座2之間連接有所述橡膠緩沖塊7。
[0018]當彈簧壓縮時,緩沖機構中的環形同名磁鐵會相對運動,由于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原理,環形同名磁鐵在相對運動的過程中,會產生與彈簧壓縮的相反的力,從而抵消部分壓縮彈簧的力。
[0019]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包括吊環、阻尼器、套設于阻尼器外的彈簧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機構包括上彈簧基座(I)、下彈簧基座(2)、連接于上彈簧基座(I)下表面的粗彈簧(3),所述粗彈簧(3)通過緩沖機構(6)連接中彈簧(4),所述中彈簧(4)通過所述緩沖機構(6)連接細彈簧(5),所述細彈簧(5)的底端固定于所述下彈簧基座(2)上,所述緩沖機構(6)包括外殼(601)、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環形同名磁鐵(602)、固定包裹于所述環形同名磁鐵(602)外的橡膠緩沖套(603),所述外殼(601)的縱剖面成“C”字形,所述環形同名磁鐵(602)的內圓的半徑略大于所述阻尼器的半徑,所述環形同名磁鐵(602)的外圓半徑等于或大于彈簧的半徑。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601)的上下端面均開有孔,且孔徑大于彈簧的半徑。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彈簧(3)與所述上彈簧基座(I)之間連接有橡膠緩沖塊(7)。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細彈簧(5)與所述下彈簧基座(2)之間連接有所述橡膠緩沖塊(7)。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調節的摩托車后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活塞推桿、缸體、位于缸體內的活塞機構。
【文檔編號】F16F6/00GK205715436SQ20162044129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明人】徐象勝
【申請人】溫州江碩車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