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磁閥技術領域,特指一種二位五通電磁閥中座。
背景技術:
中座是電磁閥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傳統的中座在加工制造過程中,由于工藝的缺陷,一般中座上都會形成有多個工藝孔,中座與其他零部件裝配成電磁閥前,一般先通過封堵件打入中座上的工藝孔內,將工藝孔封死、堵住,由于工藝孔的位置靠近中座本體的一個側壁,導致中座本體上與相應的工藝孔距離最近的外側壁之間的厚度較薄,這樣在將封堵件打入中座上的工藝孔內過程中,封堵件會撐開工藝孔導致中座上產生裂痕或破裂,導致漏氣,影響中座的正常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牢固,密封性好,不易漏氣的二位五通電磁閥中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二位五通電磁閥中座,包括中座本體,所述中座本體的一個以上的側壁上形成有連通中座本體凹腔側壁的工藝孔,每個工藝孔內設有封堵工藝孔的封堵件,與封堵件對應處且與工藝孔軸線平行的中座本體距離工藝孔最薄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加厚部,加厚部的一側延伸至工藝孔處的側壁上、另一側延伸至封堵件的后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加厚部包括平直加厚部(L1)和從封堵件的后部 向后厚度逐漸減小的傾斜加厚部(L2)。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加厚部的上表面呈拱形的弧形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加厚部的長度<工藝孔的深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封堵件為與工藝孔過盈配合的鋼珠或鋼柱。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與封堵件對應處且與工藝孔軸線平行的中座本體距離工藝孔最薄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加厚部,使相應的中座本體的外側壁具有較高的強度,在工藝孔內打入封堵件的過程中就不會撐裂中座本體,保證中座本體具有較好的完整性,中座不會出現漏氣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工藝孔內無安裝封堵件的橫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工藝孔內安裝鋼珠的縱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工藝孔內安裝圓柱形滾針的縱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5:
二位五通電磁閥中座,包括中座本體1,所述中座本體1的一個以上的側壁上形成有連通中座本體1凹腔側壁的工藝孔2,每個工藝孔2內設有封堵工藝孔2的封堵件,與封堵件對應處且與工藝孔2軸線平行的中座本體1距離工藝孔2最薄的外側壁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加厚部3,加厚部3的一側延伸至工藝孔2處的側壁上、另一側延伸至封堵件的后部。
上述的加厚部3包括平直加厚部(L1)和從封堵件的后部向后厚度逐漸減小的傾斜加厚部(L2)。
上述的加厚部3的上表面呈拱形的弧形面。
上述的加厚部3的長度<工藝孔2的深度。
上述的封堵件為與工藝孔2過盈配合的鋼珠4或鋼柱。
由于制造工藝的缺陷,中座本體1在加工制造過程中,中座本體1上會無可避免的出現工藝孔2,中座本體1與其他零部件裝配成電磁閥前必須通過封堵件將工藝孔2堵住封死,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珠4或鋼柱5與工藝孔2過盈配合將工藝孔2封堵,由于加厚部3的存在使中座本體1的外側壁具備較高的強度,鋼珠4或鋼柱5打入工藝孔2內的過程中就不會撐裂中座本體1。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