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交通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圖像采集系統。
背景技術:
攝像頭又稱電腦相機、電腦眼、電子眼等,是一種常見的視頻輸入設備,被廣泛的運用于視頻會議、遠程醫療及實時監控等領域。在智能交通技術領域,路況監測和違章監測是兩個經常使用到攝像頭的地方。而在路況監測、違章監測時,攝像頭通常直接安裝在橫跨在道路路面上方的橫桿上,且攝像頭通常是以抱箍的方式安裝在橫桿上。
如申請號為201420415782.0的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攝像頭安裝架,其包括U形螺栓、安裝板、伸縮桿、安裝座和頂蓋,所述U形螺栓兩端垂直橫穿安裝板;所述伸縮桿一端通過螺栓垂直固定在豎直安裝板上,另一端固定連接安裝座,伸縮桿能夠前后伸縮;所述安裝座的頂部還罩有頂蓋,頂蓋兩側面上設置多個通孔。該安裝架安裝到墻壁上不易松動。
上述攝像頭安裝架的結構都較為復雜,安裝以及拆卸攝像頭均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安裝、拆卸較為便捷的用于智能交通路況監測的快換式圖像采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路況監測的快換式圖像采集裝置,包括陸桿,所述陸桿上通過抱箍式連接架連接有橫桿,所述橫桿上通過安裝架安裝有攝像頭;所述安裝架包括U型連接件,所述U型連接件的圓弧段的外表面與攝像頭連接,所述橫桿位于U型連接件的內部U型槽中,所述U型連接件的連接端底部連接有連接斜塊,所述連接斜塊的斜面與連接斜塊的中心線的夾角為45°,所述連接斜塊的斜面上通過球頭連接有連接封板,所述連接封板的鎖緊端與U型連接件的鎖緊端底部通過鎖緊部件連接。
其中,所述鎖緊部件包括鎖體,所述鎖體的正面橫向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鎖體的背面縱向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鎖體的正面、背面上均通過鉸接軸鉸接有卡扣、鎖緊桿,所述卡扣、鎖緊桿位于鎖體的的半圓形槽的左、右兩側;所述卡扣上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卡扣上的半圓形槽與鎖體正面、背面上的半圓形槽構成卡孔;所述鎖緊桿的端部連接有鎖緊旋鈕,所述鎖緊桿可位于卡扣端面上的凹槽內并通過鎖緊旋鈕與鎖體卡接鎖緊配合。
其中,所述U型連接件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一鎖緊柱,所述連接封板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二鎖緊柱,所述第一鎖緊柱、第二鎖緊柱分別位于鎖體正面、背面側的卡孔內。
其中,所述鎖體上的半圓形槽、卡扣上的半圓形槽均為貫通兩端的半圓槽。
其中,所述鎖體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卡扣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均為齒面。
其中,所述U型連接件上連接有第一伸縮桿,所述連接封板上連接有第二伸縮桿,所述第一伸縮桿、第二伸縮桿上均連接有卡緊塊;所述U型連接件內設置有與第一伸縮桿嚙合傳動的第一旋轉齒輪,所述連接封板內設置有與第二伸縮桿嚙合傳動的第二旋轉齒輪。
其中,所述抱箍式連接架包括用于套裝在陸桿上的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所述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相對接拼裝的端部分別設有向外部垂直延伸以通過緊固件將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緊固連接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外端壁上設有與安裝板相垂直以供橫桿安裝的第一外安裝板。
其中,所述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上均設置有過線板,所述過線板、安裝板上均開設有供攝像頭的電線穿插的過孔。
其中,所述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上的過線板的外端壁上均安裝有與過線板相垂直以供橫桿安裝的第二外安裝板。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該攝像頭通過安裝架安裝在橫桿上,而橫桿又通過抱箍式連接架安裝在路邊的陸桿上,且該安裝架、抱箍式連接架均為具有特殊結構,通過該安裝架、抱箍式連接架可實現攝像頭、橫桿的快速安裝、快速拆卸;該安裝架由U型連接件、連接斜塊和連接封板組成,該連接封板通過連接斜塊轉動連接在U型連接件上;當需要安裝或卸下該安裝架時,轉動連接封板,使連接封板與U型連接件的兩側邊平行,從而將U型連接件卡接在路面上方的橫桿上或者將U型連接件從路面上的橫桿上分離開,從而便于安裝或者拆卸該安裝架;當需要鎖緊該安裝架時,轉動該連接封板,使連接封板與U型連接件的兩側邊垂直,并通過鎖緊部件將連接封板的鎖緊端與U型連接件的鎖緊端鎖緊,防止安裝架在橫桿上滑動或脫落。
2、本實用新型中,該鎖緊部件由鎖體、鎖體兩側的卡扣、用于鎖緊的鎖緊桿和鎖緊旋鈕,鎖體兩側的半圓形槽與鎖體兩側的卡扣上的半圓形槽組合形成卡孔,且U型連接件的鎖緊端端部與連接封板的鎖緊端端部均位于該卡孔內,通過轉動鎖緊旋鈕可將卡扣鎖緊在鎖體的兩側,從而鎖緊U型連接件與連接封板,實現U型連接件與連接封板的快速鎖緊與拆卸,提高安裝架的安裝、拆卸效率。
3、本實用新型中,將鎖體、卡扣上的半圓形槽設置為貫通兩端的半圓槽,以及在半圓槽上設置齒面,其目的都在于增加卡孔與被卡緊部件之間的接觸面積或摩擦系數,從而提高被卡緊部件的卡緊效果。
4、本實用新型中,U型連接件與連接封板均設置有伸縮桿和旋轉齒輪,旋轉齒輪與伸縮桿螺紋連接;當該安裝架的尺寸較大而無法將安裝架安裝在橫桿上時,通過驅動旋轉齒輪帶動伸縮桿徑向移動,從而將伸縮桿端部上的卡緊塊緊緊地卡緊在橫桿上,防止安裝架在橫桿上移動或滑動。
5、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的設置,加上安裝板的設置,可使左半抱箍和右半抱箍實現可拆式安裝在陸桿上,而第一外安裝板的設置,可使陸桿安裝在第一外安裝板上,從而實現陸桿安裝在陸桿上,橫桿的拆卸、組裝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安裝架鎖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安裝架開啟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安裝架開啟時的全剖視圖;
圖5安裝架收起時的全剖視圖;
圖6裝架鎖緊時的全剖視圖;
圖7鎖緊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鎖緊部件背面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鎖緊部件正面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抱箍式連接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1—U型連接件、2—球頭、3—連接封板、4—連接斜塊、5—鎖緊部件、11—第一鎖緊柱、12—第一旋轉齒輪、13—第一伸縮桿、31—第二鎖緊柱、32—第二旋轉齒輪、33—第二伸縮桿、51—鎖體、52—卡扣、53—鎖緊旋鈕、54—鉸接軸、511—卡孔、531—鎖緊桿、105—抱箍式連接架、106—陸桿、107—安裝架、108—攝像頭、109—橫桿、151—左半抱箍、152—右半抱箍、153—安裝板、154—第一外安裝板、155—過線板、156—過孔、157—第二外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路況監測的快換式圖像采集裝置,該圖像采集裝置包括陸桿106、橫桿109和攝像頭108,該橫桿109通過抱箍式連接架105安裝在路邊上的陸桿106上,且該橫桿109位于路面上方一定距離。該攝像頭108通過安裝架107安裝在橫桿109上,且一根橫桿109上可沿橫桿109的軸向設置多組攝像頭108,從而適用于對多車道的交通路況進行監測。該安裝架107包括U型連接件1,該U型連接件1由1/2圓弧段和對稱分布在圓弧段兩側的直線段組成,直線段的端部與圓弧段的端部連接,因而在兩直線段與圓弧段之間形成U型槽;安裝時,該攝像機108與U型連接件1的圓弧段的外表面接觸并實現連接,該橫桿109位于U型連接件1的內部U型槽中。該U型連接件1的連接端底部連接有連接斜塊4,該連接斜塊4安裝在U型連接件1的連接端的內側壁上。該連接斜塊4的端面為斜面,且該斜面與連接斜塊4的中心線的夾角為45°。該連接斜塊4的斜面上設置有用于連接其他部件的球頭2,且該連接斜塊4通過球頭2連接有連接封板3,該連接封板3的連接端的端面也為45°傾角的斜面。由于連接斜塊4與連接封板3通過球頭2連接,其兩者的貼合面均為45°斜面,因而在連接封板3在連接斜塊4上自由轉動時,連接封板3可與連接斜塊4相互垂直,連接封板3也可與連接斜塊4共線。此外,連接封板3的鎖緊端與U型連接件1的鎖緊端通過鎖緊部件5進行連接;當連接封板3轉動到與連接斜塊4共線時,即連接封板3與U型連接件1的連接端垂直,此時連接封板3與U型連接件1收尾相連形成封閉式結構,在進行鎖緊時將路面上的橫桿109位于該封閉式結構內,然后通過鎖緊部件5將連接封板3與U型連接件1進行鎖緊連接。
該攝像頭108通過安裝架107安裝在橫桿109上,而橫桿109又通過抱箍式連接架105安裝在路邊的陸桿106上,且該安裝架107、抱箍式連接架105均為具有特殊結構,通過該安裝架107、抱箍式連接架105可實現攝像頭108、橫桿109的快速安裝、快速拆卸;該安裝架107由U型連接件1、連接斜塊4和連接封板3組成,該連接封板3通過連接斜塊4轉動連接在U型連接件1上;當需要安裝或卸下該安裝架107時,轉動連接封板3,使連接封板3與U型連接件1的兩側邊平行,從而將U型連接件1卡接在路面上方的橫桿109上或者將U型連接件1從路面上的橫桿109上分離開,從而便于安裝或者拆卸該安裝架107;當需要鎖緊該安裝架107時,轉動該連接封板3,使連接封板3與U型連接件1的兩側邊垂直,并通過鎖緊部件5將連接封板3的鎖緊端與U型連接件1的鎖緊端鎖緊,防止安裝架107在橫桿109上滑動或脫落。
為了提高該安裝架107的安裝、拆卸效率,提高該鎖緊部件5的鎖緊、解開效率。為此,該鎖緊部件5設置為包括鎖體51,該鎖體51的正面橫向開設有半圓形槽,該鎖體51的背面縱向開設有半圓形槽,因而鎖體51正面上的半圓形槽的軸線與鎖體51背面上的半圓形槽的軸線相互垂直。該鎖體51的正面、背面上均通過鉸接軸54鉸接有卡扣52、鎖緊桿531,鎖緊桿531上連接有鎖緊旋鈕53,該卡扣52的端面上開設有凹槽,該鎖緊桿531可位于該凹槽內并通過旋緊鎖緊旋鈕53實現鎖緊;卡扣52和鎖緊桿531分別位于半圓形槽的兩側,卡扣52可在鎖體51上繞對應的鉸接軸54轉動,當需要安裝時,轉動卡扣52,使卡扣52與鎖體51貼合,然后搬動鎖緊桿531,旋緊鎖緊旋鈕53,從而完成鎖緊;當需要解除鎖緊時,反向轉動鎖緊旋鈕53,退出鎖緊桿531,轉動卡扣52,使卡扣52與鎖體51分離開,從而完成解除鎖緊狀態。在每個卡扣52上均開設有半圓形槽,當卡扣52與鎖體51貼合時,該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與鎖體51正面、背面上的半圓形構成一個圓形的卡孔511。
該鎖緊部件5由鎖體51、鎖體51兩側的卡扣52、用于鎖緊的鎖緊桿531和鎖緊旋鈕53,鎖體51兩側的半圓形槽與鎖體51兩側的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組合形成卡孔511,且U型連接件1的鎖緊端端部與連接封板3的鎖緊端端部均位于該卡孔511內,通過轉動鎖緊旋鈕53可將卡扣52鎖緊在鎖體51的兩側,從而鎖緊U型連接件1與連接封板3,實現U型連接件1與連接封板3的快速鎖緊與拆卸,提高安裝架107的安裝、拆卸效率。
為了便于實現U型連接件1與連接封板3的鎖緊,因而在U型連接件1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一鎖緊柱11,在連接封板3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二鎖緊柱31。鎖緊時,將第一鎖緊柱11、第二鎖緊柱31分別位于鎖體51正面、背面側的卡孔511內。
為了提高鎖緊部件5的鎖緊性能,因而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均設置為兩端貫通的半圓槽,且還可以將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均設置為齒面。
將鎖體51、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設置為貫通兩端的半圓槽,以及在半圓槽上設置齒面,其目的都在于增加卡孔511與被卡緊部件之間的接觸面積或摩擦系數,從而提高被卡緊部件的卡緊效果。
此外,在U型連接件1上連接有第一伸縮桿13,該第一伸縮桿13可設置成多根,且多根第一伸縮桿13沿U型連接件1的軌跡方向分布,每根第一伸縮桿13沿垂直于U型連接件1的對應部位設置。在連接封板3上連接有第二伸縮桿33,當然第二伸縮桿33也可以沿連接封板3的長度方向設置多根。每一根第一伸縮桿13、第二伸縮桿33的端部均連接有卡緊塊,且所有的卡緊塊沿某一直徑的周向設置,從而在安裝時能夠保證所有的卡緊塊能夠作用于橫桿109的外圓柱面上。該U型連接件1內對應第一伸縮桿13的位置處均設置有第一旋轉齒輪12,該連接封板3內對應第二伸縮桿33的位置均設置有第二旋轉齒輪32,且該第一伸縮桿13與第一旋轉齒輪12嚙合組成絲杠螺母副,第二伸縮桿33與第二旋轉齒輪32嚙合組成絲杠螺母副,因而通過轉動第一旋轉齒輪12、第二旋轉齒輪32即可帶動對應的第一伸縮桿13、第二伸縮桿33內外移動,從而便于卡緊或松開橫桿109。
U型連接件1與連接封板3均設置有伸縮桿和旋轉齒輪,旋轉齒輪與伸縮桿螺紋連接;當該安裝架107的尺寸較大而無法將安裝架107安裝在橫桿109上時,通過驅動旋轉齒輪帶動伸縮桿徑向移動,從而將伸縮桿端部上的卡緊塊緊緊地卡緊在橫桿109上,防止安裝架107在橫桿109上移動或滑動。
該抱箍式連接架105包括用于套裝在陸桿106上的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相對接拼裝的端部分別設有向半圓套外部垂直延伸以通過緊固件將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緊固連接的安裝板153。相對接拼裝的兩安裝板153上設置有相對應的安裝孔,通過緊固件緊固在安裝孔內便可將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實現拆裝,從而將整個抱箍式連接架105可拆式安裝在陸桿106上。
作為本實施例的改進方案,安裝板153的外端壁上設有與安裝板153相垂直以供橫桿109安裝的第一外安裝板154。同一側的兩安裝板153上均設置有第一外安裝板154,第一外安裝板154上設置有安裝孔,通過同側的兩塊第一外安裝板154便可橫桿109進行安裝。
作為本實施例的改進方案,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上分別設置有過線板155,過線板155上開設有供攝像頭108的電線穿插的過孔156,安裝板153上也開設有供攝像頭108的電線穿插的過孔156。
為增加橫桿109的安裝數量,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上的過線板155的外端壁上安裝有與過線板155相垂直以橫桿109安裝的第二外安裝板157。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路況監測的快換式圖像采集裝置,包括陸桿106,所述陸桿106上通過抱箍式連接架105連接有橫桿109,所述橫桿109上通過安裝架107安裝有攝像頭108;所述安裝架107包括U型連接件1,所述U型連接件1的圓弧段的外表面與攝像頭108連接,所述橫桿109位于U型連接件1的內部U型槽中,所述U型連接件1的連接端底部連接有連接斜塊4,所述連接斜塊4的斜面與連接斜塊4的中心線的夾角為45°,所述連接斜塊4的斜面上通過球頭2連接有連接封板3,所述連接封板3的鎖緊端與U型連接件1的鎖緊端底部通過鎖緊部件5連接。
實施例2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所述鎖緊部件5包括鎖體51,所述鎖體51的正面橫向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鎖體51的背面縱向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鎖體51的正面、背面上均通過鉸接軸54鉸接有卡扣52、鎖緊桿531,所述卡扣52、鎖緊桿531位于鎖體51的的半圓形槽的左、右兩側;所述卡扣52上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與鎖體51正面、背面上的半圓形槽構成卡孔511;所述鎖緊桿531的端部連接有鎖緊旋鈕53,所述鎖緊桿531可位于卡扣52端面上的凹槽內并通過鎖緊旋鈕53與鎖體51卡接鎖緊配合。
實施例3
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所述U型連接件1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一鎖緊柱11,所述連接封板3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二鎖緊柱31,所述第一鎖緊柱11、第二鎖緊柱31分別位于鎖體51正面、背面側的卡孔511內。
實施例4
在實施例二或實施例三的基礎上,所述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均為貫通兩端的半圓槽。
實施例5
在實施例二、實施例三或實施例四的基礎上,所述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均為齒面。
實施例6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U型連接件1上連接有第一伸縮桿13,所述連接封板3上連接有第二伸縮桿33,所述第一伸縮桿13、第二伸縮桿33上均連接有卡緊塊;所述U型連接件1內設置有與第一伸縮桿13嚙合傳動的第一旋轉齒輪12,所述連接封板3內設置有與第二伸縮桿33嚙合傳動的第二旋轉齒輪32。
實施例7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抱箍式連接架105包括用于套裝在陸桿106上的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所述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相對接拼裝的端部分別設有向外部垂直延伸以通過緊固件將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緊固連接的安裝板153,所述安裝板153的外端壁上設有與安裝板153相垂直以供橫桿109安裝的第一外安裝板154。
實施例8
在實施例七的基礎上,所述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上均設置有過線板155,所述過線板155、安裝板153上均開設有供攝像頭108的電線穿插的過孔156。
實施例9
在實施例八的基礎上,所述左半抱箍151和右半抱箍152上的過線板155的外端壁上均安裝有與過線板155相垂直以供橫桿109安裝的第二外安裝板157。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