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影輔助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三腳架云臺。
背景技術:
三腳架云臺與三腳架配合使用,用于固定與調整相機的拍攝角度。為了便于攜帶,縮短三腳架的長度,三腳架云臺和三腳架一般分開存放,使用時步驟如下:首先需要先將三腳架云臺通過標準螺紋接口安裝在三腳架上,然后再將云臺配套的快裝板連接器安裝到照相機上,最后將連接相機的快裝板連接器安裝在三腳架云臺上。
目前,球形云臺為常見的三腳架云臺,其結構包括殼體,殼體上部設置有開口,開口內設有用于與快裝板連接器相連的球形接頭;殼體下部設置有可旋轉底盤,底盤中部設有用于與三腳架相連的標準螺紋接口;殼體的外表布一般設有三個旋鈕:一為鎖緊旋鈕,負責堅固云臺的旋轉、傾斜和俯仰,二為阻尼旋鈕,負責改變云臺運動時松緊力度,三為360度旋轉鎖緊旋鈕,負責鎖緊云臺的360度可旋轉底盤。
現有技術中,為了旅途過程中攜帶的便攜性,三腳架云臺和三腳架一般分開存放,縮短三腳架長度,使用時需按上述三步才能開始拍照,存在安裝與拆卸不方便,且由于需快裝板連接器及多個旋鈕,造成結構復雜,體積大,笨重,無法進行快速抓拍鳥類,運動物體和體育攝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快速裝卸的三腳架云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三腳架云臺,包括球套,球套上部設有開口,開口內設置有與相機相連的球形接頭,還包括快拆殼體和鎖緊旋鈕,所述快拆殼體位于球套下部,球套下部和快拆殼體上部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所述鎖緊旋鈕位于球套下部和快拆殼體上部相連接的中部。
進一步,所述快拆殼體上部內側呈半球形凹腔,與球套螺紋連接在一起時形成球腔;所述快拆殼體下部內側設置有用于與三腳架中軸為圓弧端面一端相連的安裝孔,安裝孔上方呈倒半球形凹腔,安裝孔設置有卡口。
進一步,所述快拆殼體外部設置有鎖緊旋鈕內孔,鎖緊旋鈕內孔位于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與述下部倒半球形凹腔中間,鎖緊旋鈕內孔末端打通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與述下部倒半球形凹腔之間的壁體;所述球套外部設置有鎖緊旋鈕外孔,鎖緊旋鈕外孔內壁設有內螺紋,鎖緊旋鈕外孔與鎖緊旋鈕內孔同心軸。
進一步,所述鎖緊旋鈕包括鈕套和螺桿軸,螺桿軸一端與鈕套連接,螺桿軸與所述球套外部的鎖緊旋鈕外孔螺紋連接,螺桿軸末端為凹圓弧形尖端并通過旋轉進出與球形接頭表面和三腳架中一端為圓弧端面且有卡軸的中軸的中軸的擠壓接觸來同時控制球形接頭和三腳架中軸的松緊。
進一步,所述快拆殼體還包括一個固定孔、半球形空腔墊以及倒半球形空腔墊,所述固定孔內置于快拆殼體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與安裝孔上方倒半球形凹腔之間的壁體;所述半球形空腔墊凸面一側設置有上固定柱,上固定柱內部為空腔,半球形空腔墊通過上固定柱鑲套在固定孔內與快拆殼體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緊貼在一起,半球形空腔墊凹面一側與球形接頭接觸;所述倒半球形空腔墊凸面一側設置有下固定柱,下固定柱直徑與上固定柱內部空腔相吻合,倒半球形空腔墊通過下固定柱鑲套在固定孔內與快拆殼體下部倒半球形凹腔緊貼在一起,倒半球形空腔墊凹面一側與三腳架中軸為圓弧端面一端接觸。
在上一步中,所述下固定柱內部也可為空腔,上固定柱直徑與下固定柱內部空腔相吻合。
進一步,鎖緊旋鈕的螺桿軸末端凹圓弧形尖端通過旋轉進出與所述半球形空腔墊凸面一側和倒半球形空腔墊凸面一側的擠壓接觸來同時控制球形接頭和三腳架中軸的松緊。
本實用新型攝影三腳架云臺使用方法:攝影者暫時不攝影時,三腳架云臺通過球形接頭一端固定的相機上,此時相機可掛在攝影者脖子上或其它處,當需要攝影時,取出與本實用新型相匹配的三腳架固定在地面,相機下方已經固定好的三腳架云臺通過快拆殼體處的安裝孔快速地安裝在三腳架中軸上,并通過鎖緊旋鈕同時堅固球形接頭和三腳架中軸,從而達到快速穩定的攝影。
本實用新型攝影三腳架云臺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便攜,可以實現快速地裝卸三腳架云臺,顯著提高了使用三腳架的便捷性與便攜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三腳架云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快拆殼體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三腳架云臺的爆炸示圖。
圖1、圖2、圖3中,1.球套,11.鎖緊旋鈕外孔,12.開口,2.快拆殼體,21.殼體上部,22.殼體下部,23.卡口,24.倒半球形凹腔,25.半球形凹腔,26.鎖緊旋鈕內孔,27.半球形空腔墊,271.上固定柱,28.倒半球形空腔墊,281.下固定柱,29.安裝孔,20.固定孔,3.球形接頭,4.鎖緊旋鈕,41.鈕套,42.螺桿軸,43.尖端,5.中軸。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快速裝卸的三腳架云臺。下面參照圖1、圖2、圖3,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所示,包括球套1,球套1上部設有開口12,開口12內設置有與相機相連的球形接頭3,還包括快拆殼體2和鎖緊旋鈕4,所述快拆殼體2位于球套1下部,球套1下部和快拆殼體2上部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所述鎖緊旋鈕4位于球套1下部和快拆殼體2上部相連接的中部。
結合圖2所示,上述的快拆殼體2上部內側呈半球形凹腔25,與球套1螺紋連接在一起時形成球腔,很明顯,上述的內置球形接頭是可以自由旋轉的。在現有技術中,三腳架云臺都是通過云臺底部的標準螺紋接口安裝在三腳架上,而在本實用新型的三腳架中,為了達到快速裝卸的目的,快拆殼體2下部內側設置有用于與三腳架中軸5為圓弧端面一端相連的安裝孔29,安裝孔29上方呈倒半球形凹腔24,安裝孔29設置有卡口23。
如圖2所示,上述的快拆殼體2外部設置有鎖緊旋鈕內孔26,鎖緊旋鈕內孔26位于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25與述下部倒半球形凹腔24中間,鎖緊旋鈕內孔26末端打通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25與述下部倒半球形凹腔24之間的壁體,這樣,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25與述下部倒半球形凹腔24是連通的;如圖2所示,球套1外部設置有鎖緊旋鈕外孔11,鎖緊旋鈕外孔11內壁設有內螺紋,鎖緊旋鈕外孔11與鎖緊旋鈕內孔26同心軸。
如圖1和圖3所示,上述的鎖緊旋鈕4包括鈕套41和螺桿軸42,螺桿軸42一端與鈕套41連接,螺桿軸42與所述球套1外部的鎖緊旋鈕外孔11螺紋連接,螺桿軸42末端為凹圓弧形尖端43并通過旋轉進出與球形接頭3表面和三腳架中一端為圓弧端面且有卡軸的中軸5的擠壓接觸來同時控制球形接頭3和三腳架中軸5的松緊。
本實用新型三腳架云臺與傳統三腳架云臺相比,少了快裝板連接器,而且僅有一個鎖緊旋鈕,結構簡單,體積小,在旅途使用過程中,可以使球形接頭3一端與相機連接,這樣整個三腳架云臺可以輕便地固定在相機下方,此時相機連同云臺可掛在攝影者脖子上或者存放在攝影包里,當需要用三腳架攝影時,將三腳架中一端為圓弧端面且有卡軸的中軸5插進快拆殼體2下部的安裝孔29并微微旋轉,使三腳架中軸5卡在安裝孔29的卡口23上,此時,通過旋轉鎖緊旋鈕4的進出,可以同時控制球形接頭3和三腳架中軸5的松緊。例如,當要分離三腳架與云臺時,將旋轉鎖緊旋鈕4旋出,當要固定三腳架與云臺時,將旋轉鎖緊旋鈕4旋進,當然,旋轉鎖緊旋鈕4旋進的過程中,與相機相連并調好角度的球形接頭3也將同時固定。在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這種連同相機直插式云臺的安裝方式要比分離式螺紋連接云臺快很多, 從而達到快速裝卸三腳架云臺并進行快速攝影目的。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為了使球形接頭3和三腳架中軸5受力更均勻,同時也為了保護球形接頭3和三腳架中軸5不受鎖緊旋鈕4的尖端43擠壓損傷。如圖1及圖3,快拆殼體2還可以包括一個固定孔20、半球形空腔墊27以及倒半球形空腔墊28,固定孔20內置于快拆殼體2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25與安裝孔29上方倒半球形凹腔24之間的壁體;半球形空腔墊27凸面一側設置有上固定柱271,上固定柱271內部為空腔,半球形空腔墊27通過上固定柱271鑲套在固定孔20內與快拆殼體2上部內側半球形凹腔25緊貼在一起,半球形空腔墊27凹面一側與球形接頭3接觸;倒半球形空腔墊28凸面一側設置有下固定柱281,下固定柱281直徑與上固定柱271內部為空腔相吻合,倒半球形空腔墊28通過下固定柱281鑲套在固定孔20內與快拆殼體2下部倒半球形凹腔24緊貼在一起,倒半球形空腔墊28凹面一側與三腳架中軸5為圓弧端面一端接觸。這樣,螺桿軸42末端為凹圓弧形尖端43通過旋轉進出時,直接與這兩個半球形空腔墊27和倒半球形空腔墊28接觸,增大了球形接頭3表面和三腳架中一端為圓弧端面且有卡軸的中軸5的表面接觸面積,防止長期使用造成的磨合損傷,并同樣可以同時控制球形接頭3和三腳架中軸5的松緊。
當然,可以很容易想到,下固定柱281內部也可為空腔,上固定柱271直徑與下固定柱281內部空腔相吻合。
在本實施例中,鎖緊旋鈕4的螺桿軸42末端凹圓弧形尖端43通過旋轉進出與所述半球形空腔墊27凸面一側和倒半球形空腔墊28凸面一側的擠壓接觸來同時控制球形接頭3和三腳架中軸5的松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如果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