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閥門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超低溫加注用閥門。
背景技術:
液態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少量乙烷、丙烷以及其他成分,其沸點為-162℃,熔點為-182℃,燃點為650℃。液態天然氣的分子量小,黏度低,滲透性強,易于泄露和擴散,在生產、接收、運輸及氣化等裝置中,低溫閥門對其系統安全可靠運行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加液口為接收系統中的加注裝置。
而現有技術用于低溫加液口的閥門的密封效果差,在加液后無法有效密封,不但導致資源流失,并且還嚴重威脅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另一個,現有技術用于低溫加液口的閥門由于泛塞封損傷或閥芯受到不平衡力或閥芯移動時受到阻力等諸多原因,極易使閥門發生泄漏的現象,給使用者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然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發者有必要研制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好,不但避免浪費資源,并且還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能,同時還能夠確保閥芯受力均勻,不易發生泄漏的超低溫加注用閥門。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好,不但避免浪費資源,并且還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能,同時還能夠確保閥芯受力均勻,不易發生泄漏的超低溫加注用閥門。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超低溫加注用閥門,包括閥體和滑動設置在其內部的閥芯,在所述閥體下端連接有壓蓋,在所述閥體內部還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上端設置在閥芯上,所述彈簧的下端設置在壓蓋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體上鑲嵌有防止低溫泄漏的主密封墊,在所述閥芯的外周面的中部設有與主密封墊相配合的外錐面密封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閥芯的外周面與閥體之間設有側面密封環,所述側面密封環包覆在閥芯的外周面的上部上。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彈簧的上端與閥芯之間設有上墊片,在所述彈簧的下端與壓蓋之間設有下墊片。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閥芯的下部沿周向分布有至少一個與壓蓋的內周面進行圓弧面接觸的圓弧面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閥體的下部的內周面上設有內螺紋,在所述壓蓋的上部的外周面上設有與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主密封墊采用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制造而成。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閥體與壓蓋的上端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設有內凹角結構,所述內凹角結構與壓蓋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寬度為0.2-0.6mm,所述內凹角結構與壓蓋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直徑為55-65mm,所述內凹角結構的角度為45°-75°。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內凹角結構與壓蓋的上端面的接觸寬度為0.4mm,所述內凹角結構與壓蓋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直徑為60mm,所述內凹角結構的角度為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閥體上鑲嵌有防止低溫泄漏的主密封墊,在閥芯的外周面的中部設有與主密封墊相配合的外錐面密封結構,采用此種結構有效的提高了該閥門的密封性能,不但避免浪費資源,并且還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能;另一個,在彈簧的上端與閥芯之間設有上墊片,在彈簧的下端與壓蓋之間設有下墊片,利用上墊片與下墊片有效的結合,有效的降低了彈簧的扭曲變形,配合沿周向分布的圓弧導向能夠確保閥芯受力均勻,不易使該閥門發生泄漏;再一個,閥體與閥蓋通過螺紋連接,并且在閥體與壓蓋的上端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設有內凹角結構,采用此種結構提高了在高低溫交替中的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圖4為圖1的B處放大圖。
圖5為圖1的C處放大圖。
圖6為圖1的D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照圖1-圖6所示,圖中給出的一種超低溫加注用閥門,包括閥體100和滑動設置在其內部的閥芯200。
在閥體100的上端開設有與加注槍連接的加注進口110,在閥體100下端連接有壓蓋300,在壓蓋300的下端開設有加注出口310,在閥體100內部還設有彈簧400,彈簧400的上端設置在閥芯200上,彈簧400的下端設置在壓蓋300上。
閥芯200包括上閥芯210和與其一起成型的下閥芯220,上閥芯210的外徑小于下閥芯220的外徑,在閥體100上鑲嵌有防止低溫泄漏的主密封墊500,在下閥芯220上端的外周面上設有與主密封墊500相配合的外錐面密封結構221,外錐面密封結構221與主密封墊500有效的配合,在不影響開啟效果及不增加總泄漏點的同時,能更好的防止低溫泄漏。
主密封墊500采用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制造而成,由于采用聚三氟氯乙烯材料制造而成的主密封墊500低溫收縮的原因,與外錐面密封結構221配合,能更好的決解加液口低溫密封的問題。
在上閥芯210的外周面與閥體100的加注進口110之間設有側面密封環600,側面密封環600包覆在上閥芯210的下部的外周面上,在上閥芯210上設有壓接在側面密封環600的墊壓環900,而墊壓環900通過卡接在上閥芯210上的卡片800設置在上閥芯210上,側面密封環600采用泛塞密封圈,能夠有效的增加該閥門的使用壽命,側面密封環900與閥體100有效的配合,能夠對閥芯200起到導向糾正的效果。
下閥芯220的上端面223與閥體100的金屬臺階有0.5-1mm的間隙配合,當閥門密封部位出現嚴重故障時,兩平面接觸并有一定的止漏效果,防止充裝后液體飛濺出來傷害到操作人員。
在彈簧400的上端與閥芯200之間設有上墊片710,在彈簧400的下端與壓蓋之間設有下墊片720,杜絕了彈簧400與閥芯200以及彈簧400與壓蓋300之間的摩擦,避免金屬與金屬摩擦所產生鐵屑,從而導致的泄露的問題,有效的降低了彈簧400的磨損,能夠確保閥芯受力均勻,不易使該閥門發生泄漏。
在閥芯200的下部沿周向分布有至少一與壓蓋300的內周面進行圓弧面接觸的圓弧面結構222,采用圓弧面結構222能夠在保證有足夠導向的同時減小與壓蓋300的接觸面積,能有效防止因少量水分結冰在內壁而導致的閥芯無法正常作動現象的發生。
在閥體100的下部的內周面上設有內螺紋120,在壓蓋300的上部的外周面上設有與內螺紋120相配合的外螺紋320,在閥體100與壓蓋300的上端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設有內凹角結構130,內凹角結構130與壓蓋300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寬度為0.2-0.6mm,內凹角結構130與壓蓋300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直徑為55-65mm,內凹角結構130的角度為45°-75°,在本實施例中內凹角結構130與壓蓋300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寬度為0.4mm,內凹角結構130與壓蓋300的上端面的接觸面的直徑為60mm,內凹角結構130的角度為60°,采用此種結構能夠在低鎖緊扭力下(150Nm)實現金屬密封效果,從而保證在較大溫差下沒有外漏現象。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閥體上鑲嵌有防止低溫泄漏的主密封墊,在閥芯的外周面的中部設有與主密封墊相配合的外錐面密封結構,采用此種結構有效的提高了該閥門的密封性能,不但避免浪費資源,并且還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能;另一個,在彈簧的上端與閥芯之間設有上墊片,在彈簧的下端與壓蓋之間設有下墊片,利用上墊片與下墊片有效的結合,有效的降低了彈簧的扭曲變形,配合沿周向分布的圓弧導向能夠確保閥芯受力均勻,不易使該閥門發生泄漏;再一個,閥體與閥蓋通過螺紋連接,并且在閥體與壓蓋的上端面相配合的端面上設有內凹角結構,采用此種結構提高了在高低溫交替中的密封性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