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漏料環保型插板閥。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材料行業,特別是涉及到物料混合攪拌工藝,稱重配料過程所使用的插板閥。比如在干混砂漿生產過程中,整個生產系統均為封閉式生產,各種物料的配比計量絕大多數采用氣動插板閥來控制。由于插板閥需要頻繁開關動作,而物料又具有一定的磨琢性,與閥板接觸的密封件很快就會磨損。因此隨著閥板的移動就會帶出物料,不但造成物料損失,而且產生粉塵污染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環保型插板閥,防止物料外泄;采用氣缸驅動閥板,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維護和檢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環保型插板閥,包括閥體、閥板、氣缸、進料管、下料口、集料斗;所述閥體分為A腔和B腔兩個腔體,A腔與B腔之間通過硅橡膠密封板Ⅰ和硅橡膠密封板Ⅱ分隔,閥板設置在硅橡膠密封板Ⅰ和硅橡膠密封板Ⅱ之間,氣缸安裝于B腔內,氣缸的活塞從硅橡膠密封板Ⅱ上的圓孔伸出與閥板固定連接,在閥體A腔和B腔的兩側安裝有若干個軸承,閥板滑動于軸承之上;在閥體A腔的上端設置有進料管,在閥體A腔的下端設置有下料口,下料口的側面設有與之連通的C腔,在B腔的下端設置有集料斗,集料斗的下端與C腔連通,C腔的底部與下料口之間設有一條縫。
所述集料斗包括料斗、卡箍D、帆布筒、卡箍F,料斗固定在B腔底部,帆布筒通過卡箍D、卡箍F連接在料斗與C腔之間。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A腔下料抽真空的原理,使漏于B腔的粉料從C腔回流到A腔形成閉環,可以防止物料外泄,造成物料損失和環境污染。
2)采用氣缸驅動閥板,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在B腔與C腔之間設置軟連接,便于閥板及氣缸的檢修與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環保型插板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1的K點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出料口斜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硅橡膠密封板Ⅰ、2-硅橡膠密封板Ⅱ、3-閥板、4-氣缸、5-蓋板、6-料斗、7-卡箍D、8-帆布筒、9-卡箍F、10-下料口、11-進料管、12-閥體、13-軸承、14-條縫。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見圖1-圖4,一種環保型插板閥,包括閥體12、閥板3、氣缸4、進料管11、下料口10、集料斗;所述閥體12分為A腔和B腔兩個腔體,A腔與B腔之間通過硅橡膠密封板Ⅰ1和硅橡膠密封板Ⅱ2分隔,閥板3設置在硅橡膠密封板Ⅰ1和硅橡膠密封板Ⅱ2之間,氣缸4安裝于B腔內,氣缸4的活塞從硅橡膠密封板Ⅱ2上的圓孔伸出與閥板3固定連接,在閥體12A腔和B腔的兩側安裝有若干個軸承13,閥板3滑動于軸承13之上;在閥體12A腔的上端設置有進料管11,在閥體12A腔的下端設置有下料口10,下料口10的側面設有與之連通的C腔,在B腔的下端設置有集料斗,集料斗的下端與C腔連通,C腔的底部與下料口10之間設有一條縫14。
所述集料斗包括料斗6、卡箍D7、帆布筒8、卡箍F9,料斗6固定在B腔底部,帆布筒8通過卡箍D7、卡箍F9連接在料斗6與C腔之間。
B腔的上端通過蓋板5密封。
硅橡膠密封板Ⅰ1通過螺栓固定在B腔的上端,硅橡膠密封板Ⅱ2通過螺栓固定在B腔的下端,閥板在硅橡膠密封板Ⅰ1和硅橡膠密封板Ⅱ2之間滑行,三者之間密封連接。在硅橡膠密封板Ⅱ2上設有圓孔,氣缸4設置在B腔中、閥板3的下方,氣缸4的活塞從圓孔中伸出與閥板3固定連接,氣缸4底座固定在閥體12內側壁上。閥板3的開與關由氣缸4帶動。兩排軸承13固定在閥體12的兩側板上,閥板3坐于兩排軸承13上,并可在兩排軸承13上自由移動,進入左面的A腔,為關閉狀態;進入右面的B腔,為開通狀態。關閉時,進料管11中的全部物料重力通過閥板3作用于軸承13上。開通時,A腔與進料管11及下料口10直接相通。
卡箍分別由卡箍D7、卡箍F9上下設置,將帆布筒8固定在料斗與C腔之間,形成軟連接。B腔通過料斗6及軟連接與C腔相通,C腔通過底部的條縫14與下料口10連通。
閥的開與關由電磁閥控制氣缸4來完成。當閥板3處于A腔時,物料處于停止狀態,即不產生漏料也不產生粉塵;當閥板3處于B腔時,物料靠重力在管道內自由下落,由于閥板3的頻繁開與關,開始細微物料將進入相對移動的閥板3與硅橡膠密封板之間,而物料具有一定的磨琢性,很快就會導致硅橡膠密封板磨損,一部分物料隨著移動的閥板3進入B腔,從而造成物料的損失浪費并產生粉塵污染環境。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A腔自由下落的物料會使A腔形成一定的真空,而由于閥板3開啟向B腔移動過程中帶出的物料及含塵氣流將使B腔壓力高于A腔,因此物料及含塵氣流將通過B腔下部料斗6及帆布筒8進入C腔,此時由于A腔的真空吸力作用,使進入C腔的物料及含塵氣流經過下部條縫14回到A腔與物料合流,形成閉環。不但物料得到回收,而且粉塵污染環境得到解決。實現了插板閥的無塵工作過程。
采用集料斗與C腔通過帆布筒8進行軟連接,便于制作、安裝以及對B腔內的氣缸4的維護檢修。
進料管11、出料口10可以是方形管也可以是圓形管。
根據本結構原理,為了縮小體積便于應用,出料口10還可以做成斜置的形式,如圖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