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可調速的蝸輪蝸桿驅動裝置的改進發明。
背景技術:
蝸輪蝸桿機構常用來傳遞兩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蝸輪與蝸桿在其中間平面內相當于齒輪與齒條,常被用于兩軸交錯、傳動比大、傳動功率不大或間歇工作的場合。現有技術中,蝸輪蝸桿通過偏心輪來帶動蝸輪蝸桿傳動最終由輸出軸輸出,因為偏心輪的偏心距離是固定的,即蝸輪蝸桿輸出軸的速度是固定的,想要調整速度的話,就只能更換偏心輪,或者更換整個蝸輪蝸桿機構。更換偏心輪的話需要拆除各個連接件,這樣非常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可調速的蝸輪蝸桿驅動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一種可調速的蝸輪蝸桿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可調速蝸輪蝸桿驅動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設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套設有擺桿,所述擺桿上設有連接桿, 所述連接桿與軸承鉸接,所述軸承與輸出軸連接,所述擺桿另一頭與偏心輪鉸接,所述偏心輪包括連接桿、外輪和移動輪,所述外輪上設有限位槽,所述外輪和移動輪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連接桿與外輪連接,所述外輪和移動輪位置的變化可調整偏心輪的偏心度。
所述軸承與蝸桿連接,所述蝸桿與輸出軸嚙合。
所述連接桿與軸承通過軸承腿鉸接,且連接桿與軸承設有兩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動力源帶動攪拌棒轉動,即刮粉板在料罐內沿著料罐壁轉動,從而攪動積留在料罐內的藥粉,使其落入出料口,得到充分利用,這樣就用機器代替了人工,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節省了人力資源。
附圖說明
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偏心輪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該可調速蝸輪蝸桿驅動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上設有軸承座2,所述軸承座2內套設有擺桿3,所述擺桿3上設有連接桿11,所述連接桿11與軸承4通過軸承腿12鉸接,且連接桿11與軸承4設有兩組,分設在軸承座2兩側,這樣可使傳動更加穩定;所述擺桿3另一頭與偏心輪5鉸接,所述偏心輪5包括連接桿9、外輪6和移動輪7,所述外輪6上設有限位槽8,所述外輪6和移動輪7通過緊固件連接,所述緊固件為螺釘,所述外輪6和移動輪7位置的變化可調整偏心輪5的偏心度,由于移動輪7通過螺釘固定在外輪6上,螺釘的位置由限位槽8限定,可通過松緊螺釘,調整移動輪7的位置,即調整偏心輪5的偏心度,所述連接桿9與外輪6連接;所述軸承4與輸出軸10連接,即所述軸承4與蝸桿連接,軸承4設有兩組,蝸桿兩頭分別套設在軸承4內,所述蝸桿上設有螺紋,所述輸出軸10上設有斜齒輪,所述蝸桿上的螺紋與輸出軸10上的斜齒輪嚙合,從而帶動輸出軸10轉動。
工作時,因偏心輪的工作原理為偏心轉動,從而帶動擺桿3左右移動,擺桿3移動帶動連接桿11移動,從而帶動軸承4轉動,軸承4轉動帶動蝸桿轉動,由于蝸桿與輸出軸10嚙合,最終帶動輸出軸10轉動。需要將速度調慢時,只用松開外輪6和移動輪7連接處的螺釘,調整移動輪7 的位置,將外輪6的軸心和移動輪7的軸心之間的距離縮短,即可減小擺桿3擺動的幅度,從而時輸出軸10 的轉速變慢;同理,需要將速度調快時,只需將外輪6的軸心和移動輪7的軸心之間的距離增大即可。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偏心輪的偏心距離,就可調整輸出軸的轉速,方便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