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卡式石油氣爐的減壓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卡式石油氣(或煤氣)爐的零部件、特別是具有切斷功能的減壓閥。
目前普遍使用的卡式石油氣爐的減壓閥,結構包括閥殼以及其內的進氣、減壓、出氣三部分,進氣部分包括氣門、氣門栓、氣門彈簧、密封圈,減壓部分包括減壓腔、進出氣口、膠膜、調壓彈簧、調壓杠桿,出氣部分包括出氣口、開關螺桿。其缺點是進氣部分的氣門栓運動方向與減壓部分的膠膜中心線呈90度轉折,減壓部分的膠膜中心線又與出氣部分的螺桿運動方向呈90度轉折,所以閥體結構復雜、制造難度較大、體積也較大,且減壓腔內的恒壓值不可調。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卡式石油氣爐的減壓閥,結構包括閥殼以及其內的進氣、減壓、出氣操作三部分,進氣部分包括氣門、氣門栓、氣門彈簧、密封圈,減壓部分包括減壓腔、進出氣口、膠膜及其前后護板、調壓彈簧,出氣操作部分包括調節螺桿、調壓帽、頂桿,其特征在于氣門栓、膠膜、調節螺桿的中心線為同直線設置,且前后護板從中間夾住膠膜,調壓帽處于調節螺桿內腔,頂桿的頭部處于調壓帽內、其尾部穿過前后護板頂住氣門栓,調壓彈簧裝于后護板和調壓帽之間,減壓部分的出氣口直通閥殼外。
上述方案由于氣門栓、膠膜、調節螺桿的中心線均設置在同一直線上,且出氣口是由減壓腔直通閥殼外,所以閥體結構比較簡單,制造較易,體積可大為縮小。由于調節螺桿通過頂桿控制氣門栓開關,同時也調整了調壓彈簧彈力大小,所以可使減壓腔內的恒壓值可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具體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方案的縱剖示意圖。
參照
圖1,本卡式石油氣爐的減壓閥,結構包括一個由多部分組成的閥殼1以及其內的進氣、減壓、出氣操作三部分,進氣部分包括氣門2、氣門栓3、氣門彈簧4、密封圈5~7,減壓部分包括減壓腔8、進氣口9、出氣口10、膠膜11及其前護板12和后護板13、調壓彈簧14,出氣操作部分包括調節螺桿15、調壓帽16、頂桿17,其特征在于氣門栓3、膠膜11、調節螺桿15的中心線為同直線設置,且前后護板12和13從中間夾住膠膜11,調壓帽16處于調節螺桿15內腔,頂桿17的頭部18處于調壓帽16內、其尾部19穿過前后護板12、13頂住氣門栓3,調壓彈簧14裝于后護板13和調壓帽16之間,出氣口10直通閥殼1外。另外,調節螺桿15的螺紋為左旋螺紋,以有利于限制誤操作。
使用上,當氣瓶咀20照圖裝入氣門2前端時,瓶內氣體就進入氣門栓3前腔。當向左旋轉螺桿15時,調壓帽16推壓彈簧14帶動后護板13和頂桿17前移,推動氣門栓3打開氣門2,這時氣體進入減壓腔8后經出氣口10向燃燒部分供氣。當減壓腔8內氣壓過大時,膠膜11連同前后護板12、13、頂桿17便克服彈簧14的彈力而后縮,這時氣門栓3在彈簧4的作用下關小氣門2使進氣量減少;當減壓腔8內氣壓變小時,膠膜11連同前后護板12、13、頂桿17在彈簧14作用下前移,氣門栓3便把氣門2開大使進氣量增加,這樣可使減壓腔8內的壓力進行自動調整以達到工作壓力恒定。由于螺桿15除控制氣門栓3開關外,還對彈簧14的彈力進行調整,所以可便減壓腔8內恒壓值可調。
權利要求1.一種卡式石油氣爐的減壓閥,結構包括閥殼以及其內的進氣、減壓、出氣操作三部分,進氣部分包括氣門、氣門栓、氣門彈簧、密封圈,減壓部分包括減壓腔、進出氣口、膠膜及其前后護板、調壓彈簧,出氣操作部分包括調節螺桿、調壓帽、頂桿,其特征在于氣門栓、膠膜、調節螺桿的中心線為同直線設置,且前后護板從中間夾住膠膜,調壓帽處于調節螺桿內腔,頂桿的頭部處于調壓帽內、其尾部穿過前后護板頂住氣門栓,調壓彈簧裝于后護板和調壓帽之間,減壓部分的出氣口直通閥殼外。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壓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螺桿的螺紋為左旋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卡式石油氣爐的減壓閥,結構包括閥殼及其內的進氣、減壓、出氣操作三部分,特征是氣門栓、膠膜、調節螺桿的中心線為同直線設置,且前后護板夾住膠膜,調壓帽處于螺桿內,頂桿的頭連調壓帽其尾頂著氣門栓,后護板和調壓帽之間裝有彈簧,出氣口由減壓腔直通殼外。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制造較易,體積小,工作恒壓值可調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K17/04GK2200089SQ9422051
公開日1995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2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2日
發明者盧石城, 林運錦, 林運欽 申請人:澄海縣運達燃氣用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