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密封面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氧化鋁料漿在流經料漿閥門或放料閥門時,非常容易在閥門內部產生沉積、結疤,從而嚴重影響閥門的使用性能。目前閥門的制造工藝及采用的材料已使氧化鋁料漿在閥門中的沉積、結疤降至再小,但沉積、結疤仍會發生,嚴重時會導致閥門無法使用;如采用修復,必須將閥門從氧化鋁生產工藝的管路上拆下,但這在一個連續的生產周期中是無法實現的。
[0003]專利號為200910154813.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料漿閥門的密封面隨時研磨修復方法,該方法能直接對工藝管路上的閥門進行修復,不會影響生產,并具有閥門無須拆開的優點;但該方法仍存在以下缺點:需要在支架上額外安裝一導向板,導向板的下端軸接在支架上,上端采用螺釘與支架連接,導向板上設有導向筋,閥桿上裝有一防轉板,防轉板上設有與導向筋配合使用的導向槽。修復前需要卸下螺釘,使導向板的上端與支架脫開,導向筋與導向槽脫離,導向板的下端繞軸翻轉打開,此時可以進行研磨修復;閥門正常使用前,需要將導向筋卡入導向槽中,并用螺釘將導向板的上端固定連接在支架上。由于要在支架上安裝導向板,且支架上需要形成一個用于放置導向板的槽孔,加工成本高;且研磨前導向板的拆卸操作比較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改進的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以降低加工成本,方便研磨修復。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包括閥座、安裝在閥座上的閥體及置于閥體內的閥瓣,閥瓣上連接一閥桿,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閥體的頂部裝有兩塊呈對稱設置的支架片,位于兩塊支架片之間的閥桿上固定連接一導向件,該導向件可卡接一與支架片的內側壁配合使用的防轉塊,通過支架片的內側壁阻擋防轉塊轉動,從而防止閥桿轉動;
[0007]所述兩塊支架片的底部與一上法蘭一體澆筑成型,閥體的頂部與一下法蘭一體澆筑成型,上、下法蘭通過螺栓連接;
[0008]所述兩塊支架片的頂部固定連接一齒輪箱,該齒輪箱內裝有一對相互嚙合的錐齒輪,主動錐齒輪與安裝在齒輪箱上的手輪連接,通過手輪的轉動來帶動主動錐齒輪的轉動,從動錐齒輪與一套在閥桿上的閥桿螺母固定連接,閥桿螺母與閥桿采用螺紋連接;閥桿螺母活動連接在齒輪箱內使其能在齒輪箱內轉動,閥桿螺母的下部置于齒輪箱外且其外側壁可卡接所述的防轉塊,通過支架片的內側壁阻擋防轉塊轉動,從而防止閥桿螺母轉動;
[0009]所述的閥桿采用螺紋與一套在其上的鎖緊扳手連接,該鎖緊扳手的底面位于閥桿螺母頂面的正上方;所述閥桿的頂部固定連接一研磨扳手。
[0010]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對現有的支架進行結構改進,只需要將閥桿螺母的長度延長,其下部置于齒輪箱外并可卡接防轉塊;此外,為保證閥門的正常使用,只需要在閥桿上設置可卡接防轉塊的導向板,導向板和閥桿螺母共用一個防轉塊,防轉塊根據所處的狀態(研磨修復狀態還是正常使用狀態)來選擇放置在哪個位置上(導向板或閥桿螺母)。
[0011]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0012]所述的導向件呈圓筒狀且套在閥桿上,該導向件的外側壁上形成兩條呈對稱設置的卡槽,所述的卡槽用于定位防轉塊。
[0013]置于齒輪箱外的閥桿螺母下部的外側壁上形成兩條呈對稱設置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用于定位防轉塊。
[0014]所述的防轉塊呈U形,該形狀的兩側分別與兩塊支架片匹配使用,開口側用于取放。
[0015]所述的閥桿螺母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連接在齒輪箱上,保證閥桿螺母只發生轉動,不產生軸向移動。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對現有的支架進行結構改進,所采用的修復結構合理且穩定可靠,加工成本低,研磨修復前的操作簡便,方便修復。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0018]圖2為本發明的A-A向放大圖。
[0019]圖3-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4為研磨修復前的示意圖,圖3中,導向件和閥桿螺母的下部均未安裝防轉塊;圖4中,導向件上未安裝防轉塊,閥桿螺母的下部安裝防轉塊;圖5處于正常使用狀態下,導向件上安裝防轉塊,閥桿螺母的下部未安裝防轉塊)。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防轉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為本實用新型正常使用時的結構剖視圖。
[0022]圖中,1-閥座,2-閥體,3-閥瓣,4-閥桿,5-支架片,6_導向件,7_防轉塊,8_上法蘭,9_下法蘭,10-齒輪箱,11-主動維齒輪,12-手輪,13-從動維齒輪,14-閥桿螺母,15-鎖緊扳手,16-研磨扳手,17-卡槽,18-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4]如圖所示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閥體2安裝在閥座I上,置于閥體內的閥瓣3上連接閥桿4。閥體2的頂部裝有兩塊呈對稱設置的支架片5,位于兩塊支架片之間的閥桿上固定連接導向件6,該導向件6可卡接與支架片5的內側壁配合使用的U形防轉塊7,通過支架片5的內側壁阻擋防轉塊7轉動,從而防止閥桿4轉動。
[0025]兩塊支架片5的底部與上法蘭8 一體澆筑成型,閥體4的頂部與下法蘭9 一體澆筑成型,上、下法蘭8、9通過螺栓連接。
[0026]兩塊支架片5的頂部固定連接齒輪箱10,該齒輪箱10內裝有一對相互嚙合的錐齒輪,主動錐齒輪11與安裝在齒輪箱上的手輪12連接,通過手輪12的轉動來帶動主動錐齒輪11的轉動,從動錐齒輪13與套在閥桿上的閥桿螺母14固定連接,閥桿螺母14與閥桿4采用螺紋連接;閥桿螺母14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連接在齒輪箱10內,使其能在齒輪箱10內轉動,閥桿螺母14的下部置于齒輪箱10外且其外側壁可卡接U形防轉塊7,通過支架片5的內側壁阻擋防轉塊7轉動,從而防止閥桿螺母14轉動。
[0027]閥桿4采用螺紋與套在其上的鎖緊扳手15連接,該鎖緊扳手15的底面位于閥桿螺母14頂面的正上方;所述閥桿4的頂部固定連接研磨扳手16。
[0028]導向件6呈圓筒狀且套在閥桿4上,該導向件6的外側壁上形成兩條呈對稱設置的卡槽17,所述的卡槽17用于定位防轉塊7。置于齒輪箱外的閥桿螺母下部的外側壁上形成兩條呈對稱設置的定位槽18,所述的定位槽18用于定位防轉塊7。
[0029]上述料漿閥或放料閥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的修復方法,其步驟如下:
[0030]I)沿同一個方向轉動手輪,通過手輪的轉動帶動主動錐齒輪、從動錐齒輪和閥桿螺母轉動,閥桿螺母通過螺紋帶動閥桿轉動,閥桿下降至閥瓣與閥座接觸,此時導向件或閥桿螺母的下部未卡接防轉塊;
[0031]2)將防轉塊卡接在置于齒輪箱外的閥桿螺母下部的外側壁上,向下擰鎖緊扳手直至其底面緊壓在閥桿螺母的頂面上,使閥桿與閥桿螺母相互緊定成為一體,防轉塊用于防止閥桿螺母發生轉動;
[0032]3)從閥桿螺母下部的外側壁上取下防轉塊,轉動研磨扳手,閥桿和閥桿螺母作為一體件轉動,使閥瓣與閥座密封面相互研磨,直至完全修復閥門密封面。
[0033]研磨完成后,向上旋松鎖緊板手,反方向轉動手輪,閥桿轉動,使閥瓣脫離閥座后上升一段距離,然后將防轉塊卡接在導向件上,此時能正常使用料漿閥或放料閥。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包括閥座(I)、安裝在閥座上的閥體(2)及置于閥體內的閥瓣(3),閥瓣(3)上連接一閥桿(4),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2)的頂部裝有兩塊呈對稱設置的支架片(5),位于兩塊支架片之間的閥桿上固定連接一導向件出),該導向件(6)可卡接一與支架片(5)的內側壁配合使用的防轉塊(7),通過支架片(5)的內側壁阻擋防轉塊(7)轉動,從而防止閥桿(4)轉動; 所述兩塊支架片(5)的底部與一上法蘭(8) —體澆筑成型,閥體(4)的頂部與一下法蘭(9) 一體澆筑成型,上、下法蘭(8、9)通過螺栓連接; 所述兩塊支架片(5)的頂部固定連接一齒輪箱(10),該齒輪箱(10)內裝有一對相互嚙合的錐齒輪,主動錐齒輪(11)與安裝在齒輪箱上的手輪(12)連接,通過手輪(12)的轉動來帶動主動錐齒輪(11)的轉動,從動錐齒輪(13)與一套在閥桿上的閥桿螺母(14)固定連接,閥桿螺母(14)與閥桿(4)采用螺紋連接;閥桿螺母(14)活動連接在齒輪箱(10)內使其能在齒輪箱(10)內轉動,閥桿螺母(14)的下部置于齒輪箱(10)外且其外側壁可卡接所述的防轉塊(7),通過支架片(5)的內側壁阻擋防轉塊(7)轉動,從而防止閥桿螺母(14)轉動; 所述的閥桿(4)采用螺紋與一套在其上的鎖緊扳手(15)連接,該鎖緊扳手(15)的底面位于閥桿螺母(14)頂面的正上方;所述閥桿(4)的頂部固定連接一研磨扳手(1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件(6)呈圓筒狀且套在閥桿(4)上,該導向件¢)的外側壁上形成兩條呈對稱設置的卡槽(17),所述的卡槽(17)用于定位防轉塊(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置于齒輪箱外的閥桿螺母下部的外側壁上形成兩條呈對稱設置的定位槽(18),所述的定位槽(18)用于定位防轉塊(7)。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轉塊(7)呈U形。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桿螺母(14)通過軸承及軸承座活動連接在齒輪箱(10)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料漿閥或放料閥的密封面研磨修復結構。目前的一種閥門的密封面隨時研磨修復方法,其修復用的結構加工成本高,且研磨修復前的操作比較麻煩。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位于兩塊支架片之間的閥桿上固定連接一導向件,該導向件可卡接一與支架片的內側壁配合使用的防轉塊;所述兩塊支架片的頂部固定連接一齒輪箱,該齒輪箱內裝有一對相互嚙合的錐齒輪,從動錐齒輪與一套在閥桿上的閥桿螺母固定連接,閥桿螺母的下部置于齒輪箱外且其外側壁可卡接所述的防轉塊;所述的閥桿采用螺紋與一套在其上的鎖緊扳手連接;所述閥桿的頂部固定連接一研磨扳手。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修復結構合理,加工成本低,研磨修復前的操作簡便,方便修復。
【IPC分類】F16K27/02, F16K31/53, F16K27/08, F16K1/50
【公開號】CN204922049
【申請號】CN201520727764
【發明人】戴志偉, 孔維德, 勵劍輝, 史新鋒, 伍張斌, 余潔清
【申請人】浙江高中壓閥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