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滾輪軸,尤其是涉及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汽車工業,尤其是轎車工業駛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轎車逐漸進入千家萬戶廣大老百姓的家中,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為了滿足汽車行業這種迅猛發展的要求,對于汽車的生產速度和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產廠家來說,所生產的部件的結構、質量和數量要求越來越高。
[0003]作為汽車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的四門滾輪軸結構,其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四門滾輪軸結構安裝在支架8上,包括滾輪軸1,滾輪軸1的頭部處沿向尾部軸向依次設有與滾輪軸1頭部尺寸相匹配的滾動球軸承3與隔圈4,滾輪軸1的頭部軸徑尺寸為滾動球軸承3軸徑的3/7,滾輪軸1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5,滾輪軸1尾部設有與其相匹配的滾輪6,滾輪6設有內螺栓孔,并通過與其形狀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7可將滾輪軸1與滾輪6軸向固定。而四門滾輪軸結構中的滾輪6屬于易損件,在日常維修的拆卸過程中需要一邊用扳手將滾輪軸1頭部固定,另一邊用內六角扳手將尾端的內六角螺栓7擰開才能將滾輪6拆下。目前狀況下,由于用扳手固定滾輪軸1頭部頂端的扁勢端9受到支架8影響,扳手很難固定,拆卸極為困難,導致維修時間難以控制,從而影響生產節拍。此外,滾動軸1頭部的滾動球軸承3與隔圈4部分,由于滾動軸1軸向沒有固定,容易造成滾動球軸承3在軸向竄動,設備運行時會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易拆卸的四門滾輪軸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種四門滾輪軸結構,該四門滾輪軸結構安裝在支架上的支架孔內,所述的四門滾輪軸結構包括滾輪軸,該滾輪軸頭部端面上設有扁勢端,滾輪軸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滾輪軸尾部設有滾輪,所述的滾輪軸尾部設有第一螺紋孔,通過與該第一螺紋孔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從滾輪一側穿入,將滾輪軸向固定在滾輪軸尾部,所述的滾輪軸頭部設有第二滾針軸承,所述的扁勢端上設有固定安裝結構,通過該固定安裝結構可在扁勢端端面上固定設置輔助拆卸滾輪的扳手固定部。
[0007]所述的滾輪軸頭部的軸徑為第二滾針軸承軸徑的1/2?3/5,第二滾針軸承的軸徑與支架孔的尺寸相同。
[0008]所述的固定安裝結構為設置在扁勢端上的至少一個第二螺紋孔,通過與所述的第二螺紋孔相匹配的螺釘穿透扳手固定部,從而將扳手固定部固定設置在扁勢端上。
[0009]所述的第二螺紋孔設有兩個。
[0010]所述的第二滾針軸承一端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軸向擋圈。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2](1)易拆卸:本實用新型的滾輪軸的扁勢端上設有螺紋孔,當滾輪磨損時,先在滾輪軸的扁勢端上安裝一與扳手相匹配的扳手固定部,避免了支架影響扳手固定扁勢端的問題,相比于原四門滾輪軸組件,本實用新型的四門滾輪軸組件的運行并無不良影響,同時無需對原四門滾輪軸結構進行太大改動,就可使得磨損的滾輪拆卸難度大大降低,有效的節省了維修時間;
[0013](2)承載能力增強:本實用新型的滾輪軸頭部的軸徑增大為與之配套的軸承部件軸徑的1/2?3/5,同時將原有的滾動球軸承改為第二滾針軸承,從而使得滾輪軸的承載能力大大增強;
[0014](3)無軸承的軸向竄動現象產生:第二滾針軸承一端設有軸向擋圈,從而將第二滾針軸承軸向固定在滾輪軸上,杜絕了第二滾針軸承的軸向竄動現象的發生。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原四門滾輪軸結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原四門滾輪軸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四門滾輪軸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四門滾輪軸結構拆卸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滾輪軸,2-軸向擋圈,3-滾動球軸承,4-隔圈,5-第一滾針軸承,6_滾輪,7-內六角螺栓,8-支架,9-扁勢端,10-扳手固定部,11-第二滾針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0021]實施例1
[0022]—種四門滾輪軸1結構,其結構如圖3所示,該四門滾輪軸1結構安裝在支架8上,四門滾輪軸1結構包括滾輪軸1,該滾輪軸1頭部端面上設有扁勢端9,滾輪軸1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5,滾輪軸1尾部設有滾輪6,滾輪軸1尾部設有第一螺紋孔,通過與該第一螺紋孔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7從滾輪6 —側穿入,將滾輪軸1向固定在滾輪軸1尾部,滾輪軸1頭部設有第二滾針軸承11,扁勢端9上設有兩個第二螺紋孔,滾輪軸1頭部的軸徑為第二滾針軸承11軸徑的1/2,第二滾針軸承11 一端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軸向擋圈2。
[0023]當滾輪6磨損時,通過與第二螺紋孔相匹配的螺釘穿透扳手固定部10,從而將扳手固定部10固定安裝在扁勢端9上,如圖4所示,輔助扳手對滾輪軸1的一端進行固定,進而減小對滾輪6的拆卸難度。
[0024]實施例2
[0025]—種四門滾輪軸1結構,該四門滾輪軸1結構安裝在支架8上,四門滾輪軸1結構包括滾輪軸1,該滾輪軸1頭部端面上設有扁勢端9,滾輪軸1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5,滾輪軸1尾部設有滾輪6,滾輪軸1尾部設有第一螺紋孔,通過與該第一螺紋孔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7從滾輪6 —側穿入,將滾輪軸1向固定在滾輪軸1尾部,滾輪軸1頭部設有第二滾針軸承11,扁勢端9上設有一個第二螺紋孔,滾輪軸1頭部的軸徑為第二滾針軸承11軸徑的3/5,第二滾針軸承11 一端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軸向擋圈2。
[0026]當滾輪6磨損時,通過與第二螺紋孔相匹配的螺釘穿透扳手固定部10,從而將扳手固定部10固定安裝在扁勢端9上,輔助扳手對滾輪軸1的一端進行固定,進而減小對滾輪6的拆卸難度。
[0027]實施例3
[0028]—種四門滾輪軸1結構,該四門滾輪軸1結構安裝在支架8上,四門滾輪軸1結構包括滾輪軸1,該滾輪軸1頭部端面上設有扁勢端9,滾輪軸1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5,滾輪軸1尾部設有滾輪6,滾輪軸1尾部設有第一螺紋孔,通過與該第一螺紋孔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7從滾輪6 —側穿入,將滾輪軸1向固定在滾輪軸1尾部,滾輪軸1頭部設有第二滾針軸承11,扁勢端9上設有三個第二螺紋孔,滾輪軸1頭部的軸徑為第二滾針軸承11軸徑的11/20,第二滾針軸承11 一端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軸向擋圈2。
[0029]當滾輪6磨損時,通過與第二螺紋孔相匹配的螺釘穿透扳手固定部10,從而將扳手固定部10固定安裝在扁勢端9上,輔助扳手對滾輪軸1的一端進行固定,進而減小對滾輪6的拆卸難度。
【主權項】
1.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該四門滾輪軸結構安裝在支架(8)上,所述的四門滾輪軸結構包括滾輪軸(1),該滾輪軸(1)頭部端面上設有扁勢端(9),滾輪軸(1)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5),滾輪軸(1)尾部設有滾輪¢),所述的滾輪軸(1)尾部設有第一螺紋孔,通過與該第一螺紋孔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7)從滾輪(6) —側穿入,將滾輪(6)軸向固定在滾輪軸(1)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軸(1)頭部設有第二滾針軸承(11),所述的扁勢端(9)上設有固定安裝結構,通過該固定安裝結構可在扁勢端(9)端面上固定設置輔助拆卸滾輪(6)的扳手固定部(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輪軸(1)頭部的軸徑為第二滾針軸承(11)軸徑的1/2?3/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安裝結構為設置在扁勢端(9)上的至少一個第二螺紋孔,通過與所述的第二螺紋孔相匹配的螺釘穿透扳手固定部(10),從而將扳手固定部(10)固定設置在扁勢端(9)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螺紋孔設有兩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滾針軸承(11)一端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軸向擋圈(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門滾輪軸結構,該四門滾輪軸結構安裝在支架(8)上,所述的四門滾輪軸結構包括滾輪軸(1),該滾輪軸(1)頭部端面上設有扁勢端(9),滾輪軸(1)中部設有第一滾針軸承(5),滾輪軸(1)尾部設有滾輪(6),所述的滾輪軸(1)尾部設有第一螺紋孔,通過與該第一螺紋孔相匹配的內六角螺栓(7)從滾輪(6)一側穿入,將滾輪(6)軸向固定在滾輪軸(1)尾部,所述的滾輪軸(1)頭部設有第二滾針軸承(11),所述的扁勢端(9)上設有固定安裝結構,通過該固定安裝結構可在扁勢端(9)端面上固定設置輔助拆卸滾輪(6)的扳手固定部(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易拆卸、承載強度大等優點。
【IPC分類】F16C13/00
【公開號】CN205036720
【申請號】CN201520801942
【發明人】應曉輝
【申請人】上海安萊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