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閥的可動鐵芯改良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電磁閥的可動鐵芯改良結構,其包括有一電磁閥連結導氣閥,兩者之間具有流路、以及配合閥口開關所形成的容室,而該電磁閥內部設有螺旋線圈、固定鐵芯和可動鐵芯,且可動鐵芯的側緣穿設有一引導孔,當通電激磁螺旋線圈,該可動鐵芯于固定鐵芯以同軸進行高速推動,使流體能順利通過該引導孔,讓容室內的氣壓能趨于平衡狀態,藉以提升可動鐵芯于工作頻率響應的速度。
【專利說明】
電磁閥的可動鐵巧改良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電磁閥的可動鐵忍改良結構,藉可動鐵忍于側緣穿設形成 引導孔,當于電磁閥內部工作時,能讓容室配合引導孔,讓流體得W快速且順利導引,使電 磁閥與導氣閥的流體的壓力能達成平衡狀態,能有效提升該可動鐵忍于工作頻率響應的速 度。
【背景技術】
[0002] 電磁閥為工業設備中常見的流體流路控制器件,請參閱如圖5~6所示,電磁閥4內 部設有固定鐵忍41和可動鐵忍42,且該固定鐵忍41與可動鐵忍42之間設有一可動鐵彈黃 43,通過該電磁閥4內的螺絲線圈44能W通電激磁,讓該可動鐵忍42受推動位移;
[0003] 而該電磁閥4內部通常設有一第一容室45、W及第二容室46,主要配合該可動鐵忍 42于位移時推動氣閥,使氣源48能藉W配合進出,讓電磁閥4得W正常運作。
[0004] 其中,該電磁閥4于未激磁作動前,該第一容室45為壓力較大、第二容室46為無壓 力狀態;而當激磁作動后,該第一容室45的壓力則會流入至該第二容室46,使兩容室之間的 壓力漸趨平衡;但可動鐵忍42受推動位移時,其內部的密閉空間47為無壓力狀態,相對于第 一容室45與第二容室46來的較小,而當一般正常運作時,該可動鐵忍42并不受壓差影響,但 于高速運作時,會因壓差導致可動鐵忍42易發生延遲或卡住的情況,將會影響整體加工流 程的進度,其憑借前述結構于實際應用與研究后知悉,其仍存在有必須改善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根據現有的電磁閥,于高速驅動使用時,將導致發生延遲或卡住的情況,因此,本 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發展一種能于高速驅動使用時,得W順楊運行且不會受限速度的電磁 閥的可動鐵忍改良結構。
[0006] 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磁閥的可動鐵忍改良結構,其包括:一 電磁閥,其內部配置有一固定鐵忍、一可動鐵忍,該固定鐵忍與可動鐵忍之間配置有一可動 鐵彈黃,同設于該電磁閥內的一螺旋線圈進行通電激磁后,使該可動鐵忍于該固定鐵忍W 同軸推動,藉此切換與該可動鐵忍連結的一導氣閥相對于閥口的位置,進而切換流體的流 路;
[0007] 該可動鐵忍于側緣穿設一適當大小的引導孔,當電磁閥透過通電激磁后,能讓該 可動鐵忍于軸向推動,讓容室得W配合該引導孔讓流體得W快速且順利導引,讓電磁閥與 導氣閥的壓力達成平衡,進而提升可動鐵忍于工作頻率響應的速度。
【附圖說明】
[000引圖1是本實用新型于流體進入第一容室且未通電激磁的結構示意圖。
[0009] 圖2是本實用新型于流體經通電激磁后充滿第一一 Ξ容室的結構示意圖。
[0010] 圖3是本實用新型于再次停止通電激磁的流體經流路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4是本實用新型于閥口經流體流通的連續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2] 圖5是現有技術于未通電激磁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6是現有技術于通電激磁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4] 附圖標記
[0015] 1 電磁閥 25導氣閥后蓋
[0016] 11螺絲鐵圈 3 流路
[0017] 12固定鐵忍 31流體
[001引 13可動鐵彈黃 32容室
[0019] 14可動鐵忍 33第一容室
[0020] 15引導孔 34第二容室
[0021] 2 導氣閥 35第Ξ容室
[0022] 21 閥口 P 供給口
[0023] 22導氣閥橡膠座 A 輸出口
[0024] 23導氣閥橡膠 R 排出口
[0025] 24導氣閥彈黃
[0026] 4 電磁閥 45第一容室
[0027] 41固定鐵忍 46第二容室
[002引 42可動鐵忍 47密閉空間
[0029] 43可動鐵彈黃 48氣源
[0030] 44螺絲鐵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通常根據本實用新型,該最佳的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圖1~4詳細說明后,可增加 對本實用新型的了解,且本實用新型中的圖式是用一種Ξ 口二位電磁閥來做為實施例供理 解說明使用,也能用于具壓差影響的電磁閥結構中,并不限制于此;
[0032]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磁閥的可動鐵忍改良結構,具有一電磁閥1,其內部配置有一 固定鐵忍12、W及一可動鐵忍14,該固定鐵忍12與可動鐵忍14配置有一可動鐵彈黃13,能藉 由同樣設于該電磁閥1內的一螺旋線圈11W工作頻率20化進行通電激磁后,使可動鐵忍14 于該固定鐵忍12W同軸推動,藉此切換與該可動鐵忍14連結的一導氣閥2相對于閥口 21的 位置,進而切換流體31的流路3,該可動鐵忍14于側緣穿設有一引導孔15,能使該可動鐵忍 42于同軸推動時,讓容室32配合該引導孔15讓流體31得W快速且順利進行導引,使該電磁 閥1與該導氣閥2的壓力達到平衡,提升該可動鐵忍14于工作頻率響應的速度。
[0033] 其中,此導氣閥2還具有一供給口P、一輸出口A、W及一排出口R,而該導氣閥2-端 與該電磁閥1連結,而于導氣閥2的另一端設有一導氣閥后蓋25,該導氣閥后蓋25配合一導 氣閥彈黃24頂抵一導氣閥橡膠23-端,而該導氣閥橡膠23另一端則配合一導氣閥橡膠座22 一端,藉此形成一閥口 21于該導氣閥2的中段,而該導氣閥橡膠座22另一端則連結可動鐵忍 14,使閥口21得W讓流體31于流路3內切換進出,也藉此形成容室32,該容室32主要能分為 一第一容室33、一第二容室34、W及一第Ξ容室35,配合前述構造中的閥口 21于前段至該供 給口 P與輸出口 A為第一容室33,而該閥口 21后段至該電磁閥1內部前段與系為第二容室34, 而該電磁閥1中段的可動鐵忍14至引導孔15則為第Ξ容室35。
[0034] 該電磁閥1與導氣閥2受電驅動的連續動作如下所述,第一步驟,當電磁閥1于未通 電激磁時,該流體31由該供給口Ρ輸入后,配合該導氣閥橡膠23阻隔于第一容室33內,此時 該閥口 21為向前關閉的狀態,而該第一容室33具有流體31輸入的壓力,而第二容室34、第Ξ 容室35則為無壓力狀態;
[0035] 第二步驟,當電磁閥1受通電激磁后,將會帶動該閥口 21向后開啟,原本于第一容 室33內的流體31則會隨著流路3通過第二容室%,經由該引導孔15相通至第Ξ容室35,此 時,該部份流體31會經該輸出口A流至相通連的設備,而該第一容室33、第二容室34、W及第 Ξ容室35則為壓力平衡狀態;
[0036] 第Ξ步驟,當電磁閥1再次斷開電源停止激磁時,該閥口 21受到該可動鐵忍14向前 推進,此時該導氣閥橡膠座22頂抵導氣閥橡膠23,讓閥口 21向前關閉,原本由供給口P輸入 的流體31則會被限制于該第一容室33內,而原本于第二容室34和第Ξ容室35內的流體31, 此時會隨該排出口R排出,而該第一容室33則仍具有流體31輸入的壓力,而第二容室34、第 Ξ容室35仍為壓力平衡狀態。
[0037]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電磁閥的可動鐵忍改良結構,利用可動鐵忍14于側緣設置 引導孔15,重復循環第二步驟及第Ξ步驟,能明了該可動鐵忍14于高速運作狀態下,其流體 31經引導孔15得W順利導引,能有效改善習用結構所帶來的擾人問題,讓電磁閥1與導氣閥 2的壓力達成平衡,進而提升可動鐵忍14于工作頻率響應的速度。
【主權項】
1. 一種電磁閥的可動鐵芯改良結構,包括: 一電磁閥,內部配置有一固定鐵芯、一可動鐵芯,該固定鐵芯與可動鐵芯之間配置有一 可動鐵彈簧,同設于該電磁閥內的一螺旋線圈進行通電激磁后,使可動鐵芯于該固定鐵芯 以同軸推動,藉此切換與該可動鐵芯連結的一導氣閥相對于閥口的位置,進而切換流體的 流路; 其特征在于:該可動鐵芯于側緣穿設有一引導孔,使該可動鐵芯于同軸推動時,讓容室 配合該引導孔讓流體得以快速且順利導引,使該電磁閥與該導氣閥的壓力達到平衡,提升 該可動鐵芯于工作頻率響應的速度。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閥的可動鐵芯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容室還包括:一 第一容室,為該導氣閥內部于前段所構成;一第二容室,為該導氣閥內部于后段連結該電磁 閥內部于前段所構成;一第三容室,為該電磁閥內部于中段所構成。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閥的可動鐵芯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導氣閥還包括: 一供給口、一輸出口、以及一排出口,當流體于該供給口及輸出口通過時,該第一容室、第二 容室、以及第三容室之間的壓力呈平衡且相通狀態;當于該排出口通過時,則該第二容室與 第三容室之間的壓力呈平衡且相通狀態。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閥的可動鐵芯改良結構,該螺旋線圈的工作頻率為20Hz。
【文檔編號】F16K31/06GK205559938SQ201620291800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8日
【發明人】游平政, 湯詔麟, 莊智翔
【申請人】上海氣立可氣動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