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95962閱讀:485來源:國知局
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包括換熱器本體、第一四通調節閥和第二四通調節閥,第一四通調節閥的閥體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各管段之間設置了基座,基座上均安裝有閥座,閥桿設置有第一閥芯和第二閥芯,第一閥芯處于第二管段內;第二閥芯處于第四管段內,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管口、第二連接管口、第三連接管口,第一管段和第五管段之間安裝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設置有第四連接管口;換熱器本體的兩個入口和兩個出口分別兩個四通調節閥。四通調節閥可改變換熱器的兩個介質的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可實現換熱器的在線清理結疤,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組件,特別是指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冶金、化工、食品等行業中,經常用到流體控制閥。在易產生周期性結疤的生產工藝過程,如容器、管路等,尤其是氧化鋁生產過程采用板式換熱器將物料降溫達到技術條件的要求,在運轉過程傳熱的板片會產生結疤,嚴重影響換熱效果,板片結疤嚴重時使流道截面減少,阻力增大,壓力升高沖破墊圈冒料,不僅影響生產,同時威脅到人身安全。而換熱器清理結疤的工作比較復雜,需要將換熱器兩端的管路關閉后,拆卸換熱器進行清理,這樣需要停止生產,從而極大的影響了氧化鋁的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通過四通調節閥可改變換熱器的兩個介質的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可實現換熱器的在線清理結抱,提尚生廣效率。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包括一個換熱器本體和結構相同的第一四通調節閥和第二四通調節閥,該換熱器本體上設置有第一介質入口、第二介質入口、第一介質出口第二介質出口,所述第一四通調節閥包括閥體和閥桿,所述閥體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間、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之間、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之間、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之間均設置有帶通孔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均安裝有閥座,閥座兩兩相對設置,所述閥桿滑動貫穿各基座且設置有第一閥芯和第二閥芯,所述閥桿由軸向滑動執行機構驅動,所述第一閥芯處于第二管段內且與處于第二管段兩端的閥座密封配合;所述第二閥芯處于第四管段內且與第四管段兩端的閥座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管口、第二連接管口、第三連接管口,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五管段之間安裝有將兩者內腔連通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設置有第四連接管口;所述第一連接管口和第三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通或者第二連接管口和第四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通;對應的,第二四通調節閥上的第一連接管口和第三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通或者第二連接管口和第四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通。
[0005]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閥芯和第二閥芯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閥芯包括固定于閥桿上的閥板,所述閥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別可拆卸安裝有上壓板和下壓板,所述閥板的上部外周與上壓板之間安裝有上密封環,閥板的下部外周與下壓板之間安裝有下密封環,所述閥座可拆卸固定在基座上,閥座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密封環或下密封環配合的錐面。
[0006]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安裝方式相同,所述上密封環的上表面設置有圓弧形凸起環,該圓弧形凸起環與閥座的錐面密封配合,所述上壓板的外周設置與上密封環的內圈端面配合的壓緊臺階。
[0007]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其中一個基座上固定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和與該定位套相鄰的閥座處于基座的相對側,所述定位套上設置有定位中心孔,所述閥桿貫穿所述定位中心孔。
[0008]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五管段的底部可拆卸有底蓋,所述底蓋將第五管段的底部密封。
[0009]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間、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之間、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之間、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均通過連接法蘭和螺栓可拆卸固定,各基座與閥體之間焊接固定。
[0010]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換熱器本體為板式換熱器。
[0011]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軸向滑動執行機構包括固定于第一管段的上端的氣缸或電機,該氣缸或電機與閥桿之間傳動連接。
[0012]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的閥桿為分段式結構,該閥桿包括上桿段和下桿段,所述上桿段和下桿段之間可拆卸連接固定。
[0013]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上桿段和下桿段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固定方式為:所述上桿段的下端設置有插入端,所述下桿段的上端設置有與該插入端配合的插槽,所述的插入端插入所述插槽內且通過呈十字形設置的連接螺釘固定。
[0014]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該換熱器組件的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接第一四通調節閥,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接第二四通調節閥,利于兩個四通調節閥對換熱器的兩個管道的流向進行切換,第一四通調節閥可將進入換熱器的兩個介質的流向進行切換,例如在氧化鋁的生產過程中,第一四通調節閥將精液和母液的流入方向進行轉換,而與此同時,第二四通調節閥將精液和母液的流出方向進行轉換,從而使只有換熱器本體的母液和精液的流動管路發生轉換,而第一四通調節閥的上游以及第二四通調節閥的下游的管路中母液的流動管道和精液的流動管道始終未發生改變,這樣在氧化鋁的生產過程中,換熱器本體的母液和精液周期性互換流道,避免結疤形成,使換熱器始終保持好的換熱效果,改善精液降溫及種分母液升溫的技術條件,提高分解率。
[0015]又由于所述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安裝方式相同,所述上密封環的上表面設置有圓弧形凸起環,該圓弧形凸起環與閥座的錐面密封配合,所述上壓板的外周設置與上密封環的內圈端面配合的壓緊臺階,利用圓弧形凸起環可以使閥芯與閥座之間的密封接觸為線接觸,關閉扭力小,密封更加可靠。
[0016]又由于其中一個基座上固定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和與該定位套相鄰的閥座處于基座的相對側,所述定位套上設置有定位中心孔,所述閥桿貫穿所述定位中心孔,該定位套可定位閥桿,使閥桿保持軸向運動,閥芯的定位精度高,有利于減少閥桿震動,延長使用壽命O
[0017]又由于所述第五管段的底部可拆卸有底蓋,所述底蓋將第五管段的底部密封,這樣,該底蓋可以拆卸,方便對調節閥內部清理污垢和檢修維護。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四通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四通調節閥的結構剖視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閥芯與閥座的配合結構剖視圖;
[0023]附圖中:100.第一四通調節閥;200.換熱器本體;300.第二四通調節閥;1.第一管段;2.第二管段;3.第三管段;4.第四管段;5.第五管段;6.第一連接管口 ;7.第二連接管口 ;
8.第三連接管口 ; 9.第四連接管口 9; 10.第二閥芯;101.閥板;102.上壓板;103.上密封環;104.下壓板;105.下密封環;11.基座;12.定位套;13.閥座;14.閥桿;141.上桿段;142.下桿段;15.底蓋;16.旁通管;17.第一閥芯。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5]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上下是將換熱器本體200和兩個四通調節閥按照圖1的位置擺放時確定的。
[0026]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包括一個換熱器本體200和結構相同的第一四通調節閥100和第二四通調節閥300,該換熱器本體上設置有第一介質入口、第二介質入口、第一介質出口第二介質出口,其中,該換熱器為板式換熱器,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一介質出口為同一個介質流道的兩端口,同樣,第二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出口為另一個介質流道的兩端口,在氧化鋁的生產中,溫度高的精液與溫度較低的母液分別經過換熱器本體200的兩個介質流道進行換熱后再流向各自的管道中。
[0027 ]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第一四通調節閥100包括閥體和閥桿14,所述閥體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第一管段1、第二管段2、第三管段3、第四管段4和第五管段5,所述第一管段I和第二管段2之間、第二管段2和第三管段3之間、第三管段3和第四管段4之間、第四管段4和第五管段5均通過連接法蘭和螺栓可拆卸固定。這樣方便基座11的焊接,也方便拆卸維護檢修。
[0028]所述第一管段I和第二管段2之間、第二管段2和第三管段3之間、第三管段3和第四管段4之間、第四管段4和第五管段5之間均設置有帶通孔的基座11,該基座11通過焊接的方式與閥體固定,所述基座11上均安裝有閥座13,閥座13采用螺栓可拆卸固定。閥座13兩兩相對設置,如圖1和圖3所示,第二管段2的上端基座11的下部固定有閥座13,第三管段3的上端的基座11的上部固定有閥座13,這兩個閥座13均處于第二管段2的兩端且相對設置并與第一閥芯17配合;而同樣,第三管段3的下端的基座11的下部固定有閥座13,第四管段4的下端的基座11的上部固定有閥座13,這兩個閥座13處于第四管段4的兩端且相對設置與第二閥芯10配合。
[0029]所述閥桿14滑動貫穿各基座11且設置有第一閥芯17和第二閥芯10,所述閥桿14由軸向滑動執行機構驅動,所述軸向滑動執行機構包括固定于第一管段I的上端的氣缸或電機,該氣缸或電機與閥桿14之間傳動連接。圖1至圖3中均省略了軸向滑動執行機構。
[0030]如圖3所示,所述的閥桿為分段式結構,該閥桿包括上桿段和下桿段,所述上桿段和下桿段之間可拆卸連接固定。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桿段和下桿段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固定方式為:所述上桿段的下端設置有插入端,所述下桿段的上端設置有與該插入端配合的插槽,所述的插入端插入所述插槽內且通過呈十字形設置的連接螺釘固定。閥桿采用分段式結構,在更換閥芯或閥座時無需將閥桿整個取出,這樣,縮小了上方的操作空間,節省了維修更換的時間。
[0031]所述第一閥芯17處于第二管段2內且與處于第二管段2兩端的閥座13密封配合;所述第二閥芯10處于第四管段4內且與第四管段4兩端的閥座13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管段2、第三管段3和第四管段4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管口 6、第二連接管口 7、第三連接管口 8,所述第一管段I和第五管段5之間安裝有將兩者內腔連通的旁通管16,所述旁通管16上設置有第四連接管口 9;所述第一連接管口 6和第三連接管口 8分別與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通或者第二連接管口 7和第四連接管口 9分別與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通;對應的,第二四通調節閥300上的第一連接管口6和第三連接管口8分別與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通或者第二連接管口 7和第四連接管口 9分別與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通。
[0032]第一四通調節閥100的工作原理是:如圖1和圖3所示,第一閥芯17和第二閥芯10均與其下方的閥座13密封配合,第二管段2與第三管段3被第一閥芯17隔斷,而第四管段4與第五管段5被第二閥芯10隔斷,此時,第一管段1、第二管段2連通,第三管段3和第四管段4連通,第五管段5通過旁通管16與第一管段I連通,也就是說,第二連接管口 7和第三連接管口8,第一連接管口 6與第四連接管口 9連通。當需要進行流向切換時,閥桿14向上移動帶動第一閥芯17和第二閥芯10向上移動與上方的閥座13密封配合,此時,第一管段I和第二管段2之間被第一閥芯17隔斷;第二管段2與第三管段3連通,第三管段3與第四管段4之間被第二閥芯10隔斷,第四管段4與第五管段5連通,這樣,第一連接管口6與第二連接管口7連通,而第三連接管口 8則與第四連接管口 9連通,這樣就實現了兩個介質的雙向切換。同樣,第二四通調節閥300的工作原理也是一樣。
[0033]由上述工作過程可知,第一連接管口6可與第二連接管口 7連通或與第四連接管口9連通,第三連接管口 8可與第二連接管口 7或第四連接管口 9連通,因此,第一連接管口 6和第三連接管口 8可作為兩種介質的入口也可作為兩種介質的出口,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第一四通調節閥100的第一連接管口 6和第三連接連接管口連接在換熱器本體200的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上作為介質的出口,第二四通調節閥300的第一連接管口6和第三連接管口 8連接在換熱器本體200的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上作為介質的入口。通過第一四通調節閥100和第二四通調節閥300同時切換即可實現只在換熱器本體200處實現兩種介質的流道切換,而在其下游依舊保持介質流道的不變。
[0034]如圖4所示,所述第一閥芯17和第二閥芯1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閥芯17包括固定于閥桿14上的閥板101,所述閥板101的上部和下部分別可拆卸安裝有上壓板102和下壓板104,所述閥板101的上部外周與上壓板102之間安裝有上密封環103,閥板101的下部外周與下壓板104之間安裝有下密封環105,所述閥座13可拆卸固定在基座11上,閥座13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密封環103或下密封環105配合的錐面。所述上密封環103和下密封環105安裝方式相同,所述上密封環103的上表面設置有圓弧形凸起環,該圓弧形凸起環與閥座13的錐面密封配合,所述上壓板102的外周設置與上密封環103的內圈端面配合的壓緊臺階。
[0035]為了使閥桿14的安裝更加合理,閥桿14的運動更加順暢,其中一個基座11上固定有定位套12,所述定位套12上設置有定位中心孔,所述閥桿14貫穿所述定位中心孔。該定位套12采用花形套結構,在保證閥桿14定位的同時也要方便介質流動。
[0036]所述第五管段5的底部可拆卸有底蓋15,所述底蓋15將第五管段5的底部密封。底蓋15可拆用螺釘固定,甚至也可鉸接在第五管段5的底部上。
[0037]本實用新型的所述換熱器本體200可選用板式換熱器或其他結構的換熱器。
[0038]該換熱器組件除了用在氧化鋁的生產工藝中,還可以用在其他化工、冶金或醫藥等領域中,適合兩種混合不發生反應不產生新的雜質的介質的熱交換。
[003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不作為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基礎上,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造,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包括一個換熱器本體,該換熱器本體上設置有第一介質入口、第二介質入口、第一介質出口第二介質出口,其特征在于:該換熱器組件還包括結構相同的第一四通調節閥和第二四通調節閥,所述第一四通調節閥包括閥體和閥桿,所述閥體包括依次固定連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間、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之間、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之間、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之間均設置有帶通孔的基座,所述基座上均安裝有閥座,閥座兩兩相對設置,所述閥桿滑動貫穿各基座且設置有第一閥芯和第二閥芯,所述閥桿由軸向滑動執行機構驅動,所述第一閥芯處于第二管段內且與處于第二管段兩端的閥座密封配合;所述第二閥芯處于第四管段內且與第四管段兩端的閥座密封配合,所述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管口、第二連接管口、第三連接管口,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五管段之間安裝有將兩者內腔連通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設置有第四連接管口 ;所述第一連接管口和第三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通或者第二連接管口和第四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入口和第二介質入口連通;對應的,第二四通調節閥上的第一連接管口和第三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通或者第二連接管口和第四連接管口分別與第一介質出口和第二介質出口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芯和第二閥芯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閥芯包括固定于閥桿上的閥板,所述閥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別可拆卸安裝有上壓板和下壓板,所述閥板的上部外周與上壓板之間安裝有上密封環,閥板的下部外周與下壓板之間安裝有下密封環,所述閥座可拆卸固定在基座上,閥座上設置有與所述上密封環或下密封環配合的錐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安裝方式相同,所述上密封環的上表面設置有圓弧形凸起環,該圓弧形凸起環與閥座的錐面密封配合,所述上壓板的外周設置與上密封環的內圈端面配合的壓緊臺階。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基座上固定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和與該定位套相鄰的閥座處于基座的相對側,所述定位套上設置有定位中心孔,所述閥桿貫穿所述定位中心孔。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段的底部可拆卸有底蓋,所述底蓋將第五管段的底部密封。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間、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之間、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之間、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均通過連接法蘭和螺栓可拆卸固定,各基座與閥體之間焊接固定。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本體為板式換熱器。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滑動執行機構包括固定于第一管段的上端的氣缸或電機,該氣缸或電機與閥桿之間傳動連接。9.如權利要求1至3、5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桿為分段式結構,該閥桿包括上桿段和下桿段,所述上桿段和下桿段之間可拆卸連接固定。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帶四通調節閥的換熱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桿段和下桿段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固定方式為:所述上桿段的下端設置有插入端,所述下桿段的上端設置有與該插入端配合的插槽,所述的插入端插入所述插槽內且通過呈十字形設置的連接螺釘固定。
【文檔編號】F16K11/044GK205689816SQ20162055512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公開號201620555129.3, CN 201620555129, CN 205689816 U, CN 205689816U, CN-U-205689816, CN201620555129, CN201620555129.3, CN205689816 U, CN205689816U
【發明人】成楠, 陳建國
【申請人】張家港市凱爾圣儀表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