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瓿瓶開瓶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安瓿瓶是一種密封的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藥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容量一般為1-25ml。安瓿瓶一般是用玻璃管燒制的,廣泛運用于盛放注射制劑和必須隔絕空氣的高純度化學藥品。安瓿瓶的乳頭用明火封裝以隔絕空氣,瓶頸部標有記號,當施加壓力時瓶頸會折斷,以提取藥液。
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在配藥時,開安瓿瓶是每天都需進行的操作。目前開安瓿瓶一般是先用砂輪繞安瓿瓶的瓶頸磨幾圈,然后用手直接掰開。由于安瓿瓶斷開后,瓶頸和瓶體經常會發生脆裂并產生碎片,使得使用者手部很容易被碎片劃傷,從而給使用者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通過自動化裝置,簡化安瓿瓶開瓶的操作工序,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準備效率、減輕護理工作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提供一種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包括瓶體支撐機構、切削機構、取液機構以及開瓶吹屑機構,所述瓶體支撐機構包括瓶體支撐臺和棄瓶回收桶,所述瓶體支撐臺設置在所述棄瓶回收桶上,所述瓶體支撐臺上在以支撐臺中心為圓心的同一圓周上均勻分布多個瓶體容納孔,所述瓶體容納孔為上下貫通的通孔,且在瓶體容納孔內設有瓶體夾緊裝置,所述瓶體夾緊裝置的底部設有瓶體托位板;
所述切削機構包括安裝在所述支撐臺的中心處的切削轉軸,所述切削轉軸底部有切削電機驅動,所述切削轉軸的上部設有切削盤,所述切削盤的四周設有砂輪片,所述砂輪片的切削半徑與瓶體容納孔的分布半徑相同,所述砂輪片與切削盤之間通過緩沖軸相連;
所述開瓶吹屑機構通過支架設置在所述切削盤的上方,所述開瓶吹屑機構包括與每個瓶體容納孔對應設置的氣動錘、光電傳感器以及高壓噴氣嘴,所述氣動錘前端內嵌有所述光電傳感器,所述高壓噴氣嘴對準安瓿瓶與砂輪片切削位置;
所述取液機構包括通過鉸鏈機構連接在瓶體支撐機構上的上蓋以及設置在上蓋上的負壓吸引裝置,所述上蓋內設有一次性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一端卡接在上蓋內側的取液卡爪上,另一端與負壓儲藥瓶相連,所述取液卡爪上設有上下位移傳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技術方案,前述的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所述瓶體夾緊裝置由設置在瓶體夾緊裝置上的光感探頭控制,且所述瓶體夾緊裝置上下位置可調。
前述的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所述棄瓶回收桶直徑大于瓶體支撐臺30-60cm,且棄瓶回收桶的四周桶壁高度高于瓶體支撐臺上表面5-10cm,所述瓶體支撐臺通過支撐架固定安裝在所述棄瓶回收桶內,當氣動錘推動安剖瓶上端時,折斷部分就順著棄瓶回收桶的內壁掉落到回收桶內,不會發生飛濺,對其他藥物造成污染。
前述的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所述切削盤安裝緩沖軸處設有上下連接座,所述上下連接座的相對面設有一對滑槽,所述緩沖軸的兩端設置在上下連接座的滑槽內,所述緩沖軸的端部兩側與滑槽的兩端之間均設有彈簧。
前述的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所述上蓋內設有紫外滅菌燈,保證開瓶空間的內的環境滿足醫療需要。
進一步的,前述的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所述上蓋與瓶體支撐機構連接處設有安全開關,當有人誤操作將上蓋打開后,通過安全開關能夠及時切斷裝置的所有設備電源,保證人員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了在配藥過程中藥品污染問題,減輕護士勞動強度,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配藥速度,減少藥品損耗,能極大的減輕護士配藥工作強度,加快配藥速度,把每組配藥時間減小到過去十分之一,減少人為污染,進入輸液瓶的微粒數大大降低,并能不再使用棉簽、減少消毒液使用量,降低醫院耗材費用,有利于環保低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緩沖軸安裝的滑槽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全自動安瓿瓶開瓶取液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瓶體支撐機構、切削機構、取液機構以及開瓶吹屑機構,瓶體支撐機構包括瓶體支撐臺1和棄瓶回收桶2,瓶體支撐臺通過支撐架3設置在棄瓶回收桶2上,瓶體支撐臺上在以支撐臺中心為圓心的同一圓周上均勻分布多個瓶體容納孔4,瓶體容納孔為上下貫通的通孔,且在瓶體容納孔內設有瓶體夾緊裝置5,瓶體夾緊裝置5的底部設有瓶體托位板6,瓶體夾緊裝置5由設置在瓶體夾緊裝置上的光感探頭控制,且瓶體夾緊裝置上下位置可調;切削機構包括安裝在支撐臺的中心處的切削轉軸7,切削轉軸底部有切削電機8驅動,切削轉軸的上部設有切削盤9,切削盤的四周設有砂輪片10,砂輪片的切削半徑與瓶體容納孔的分布半徑相同,砂輪片與切削盤之間通過緩沖軸11相連;開瓶吹屑機構通過支架12設置在切削盤的上方,開瓶吹屑機構包括與每個瓶體容納孔對應設置的氣動錘13、光電傳感器以及高壓噴氣嘴14,氣動錘前端內嵌有光電傳感器,高壓噴氣嘴14對準安瓿瓶與砂輪片切削位置;取液機構包括通過鉸鏈機構連接在瓶體支撐機構上的上蓋15以及設置在上蓋上的負壓吸引裝置16,上蓋內設有紫外滅菌燈17,上蓋內設有一次性吸液管18,吸液管一端卡接在上蓋內側的取液卡爪上,另一端與負壓儲藥瓶19相連,取液卡爪上設有上下位移傳動機構20,上蓋與瓶體支撐機構連接處設有安全開關。
本實施例的棄瓶回收桶直徑大于瓶體支撐臺60cm,且棄瓶回收桶的四周桶壁高度高于瓶體支撐臺上表面10cm,,便于棄瓶的回收歸集,瓶體支撐臺通過支撐架固定安裝在棄瓶回收桶內,在回收桶桶底設置棄瓶排放口。切削盤安裝緩沖軸處設有上下連接座,上下連接座的相對面設有一對滑槽21,緩沖軸11的兩端設置在上下連接座的滑槽內,緩沖軸的端部兩側與滑槽的兩端之間均設有彈簧22。
本實施例在使用時,打開上蓋,根據安瓿瓶的大小選擇合適位置的瓶體容納孔,將安瓿瓶放置孔中后,通過光感探頭控制夾緊裝置,將瓶體牢牢固定在容納孔內,同時瓶體底部置于托位板上,根據需要可以進行適當微調;當安瓿瓶全部放置完畢后,關閉上蓋,啟動切削電機,通過切削盤帶動砂輪片在安瓿瓶上進行低速摩擦,砂輪片打磨完畢后,切削盤停止轉動,此時啟動高壓噴氣嘴對磨削部位進行高壓吹掃,再通過內嵌在氣動錘內的光電傳感器對前端進行檢測,檢測到有安瓿瓶存在,啟動氣動錘向前推動,將安瓿瓶的尖端推斷,推斷后的尖端掉落在棄瓶回收桶內,此時完成了安瓿瓶的開瓶過程,開瓶完成后,根據實際取藥量的需要選擇自動取液還是手動取液,若選擇自動取液,需要根據自動取液位置,在上蓋的取液卡爪上安裝取液管,取液管安裝位置與瓶體支撐臺上的瓶體容納孔位置一一對應,安裝完畢后將取液管的另一端通過負壓儲藥瓶相連,同時負壓吸引瓶與負壓吸引裝置相連,通過負壓吸引裝置連接取液管,吸取已開瓶的安瓿瓶中的藥液,取液完畢后,打開安瓿瓶夾緊裝置和托位板,將廢棄的瓶體直接丟棄在棄瓶回收桶內,再復原瓿瓶托位板的位置等待下一批安瓿瓶。若采用手動取液,直接在開瓶后打開設備的上蓋,根據需要取用瓶體容納孔內的藥瓶即可。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