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侵蝕溝測量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侵蝕溝測量尺,它用于測量水土流失地表侵蝕溝段面,屬于 水土流失試驗、監測領域用測量工具。
背景技術:
在目前所進行的有關水土流失(分布情況)試驗、監測過程中,需要測量小區內坡 面不同位置的土壤流失量,在(人工)降雨過后,須測量坡面不同位置的侵蝕溝的斷面面 積。目前廣泛使用的測量工具,依然是傳統的鋼卷尺(直尺),在測量時極易產生較大的誤 差,尤其是侵蝕溝深度的測量,由于觀測者視線不可能與侵蝕溝邊沿水平,所以讀數誤差尤 其大;其次,現有工具對地表的擾動大,在侵蝕溝寬度測量過程中,鋼卷尺無法搭放于侵蝕 溝的兩側邊沿,手持鋼卷尺測量時,由于測量者手的顫抖、或手碰壞侵蝕溝原有的狀態,使 斷面有所變化,加大水平讀數乃至侵蝕溝斷面面積測量的誤差。使得土壤流失量觀測結果 的正確性無法保證,為后面的工作帶來困擾。再次,現有工具工作效率低,試驗小區上侵蝕 溝較多,為提高觀測的精度,每條侵蝕溝需測量的斷面也多,觀測工作量相當大。所以,開發一種便攜、實用、操作簡單、能準確快速測量侵蝕溝深度與寬度的測量 工具十分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目前傳統測量工具鋼卷尺(直尺)在測量水土流失地表侵蝕溝段面中存在 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測量尺,由溝寬量尺和溝深量尺兩部分組合而成。不僅能準 確、快速測量侵蝕溝的溝寬與溝深,而且能減輕人為測量對地表的擾動,提高實驗、測量的 準確性,尤其可提高持續性觀測水土流失的準確性。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測量尺由溝深量尺和溝寬量尺兩部分組成,溝 深量尺和溝寬量尺均設有刻度,溝深量尺主體呈圓柱形,下端有圓球狀觸頭,直徑略大,方 便嵌套入溝寬量尺的中心通孔;溝寬量尺兩邊可折疊,溝寬量尺的“0”刻度位于中心位置, 并在中心位置設計有通孔,用于溝深量尺套入并可自由伸縮。本實用新型的侵蝕溝測量尺,結構簡單,不僅能準確、快速測量侵蝕溝的溝寬與溝 深,而且能減輕人為測量對地表的擾動,提高實驗、測量的準確性,尤其可提高持續性觀測 水土流失的準確性。它便攜、實用、操作簡單,制造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侵蝕溝測量的使用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溝深量尺的外觀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溝寬量尺的俯視圖。[0012]圖5為本實用新型溝寬量尺的正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溝寬量尺的展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受侵蝕地表的侵蝕溝的溝寬及溝道形式,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把侵蝕溝測量 尺,如圖1所示,它由兩部分組成測量溝深的溝深量尺1和測量溝寬的溝寬量尺2配合使 用。溝深量尺1主體呈圓柱形,下端有圓球狀觸頭,直徑略大,方便嵌套入溝寬量尺2不易 掉出,上端固定一環形提手。溝寬量尺2設計為折疊尺,兩邊可自由折疊,測量者可根據實 際溝寬靈活操作。溝深量尺1和溝寬量尺2均設有刻度,溝寬量尺2的“0”刻度位于中心 位置,并在中心位置設計有通孔,用于溝深量尺1嵌套。溝深量尺1在溝寬量尺2的通孔中 自由伸縮,水平溝寬長度由“0”刻度向左右兩側分別讀數的加和取得;豎直高度由溝深量 尺在溝寬量尺“0”刻度處顯露的刻度讀取。達到同時、快速、準確地測量侵蝕溝溝寬與溝深 的目的。在測量前,將溝寬量尺2和溝深量尺1組合在一起。開始測量,將溝寬量尺2的 “0”刻度對準侵蝕溝的溝道最低處,使溝深量尺1與溝道流水線垂直。再將溝深量尺1向下 伸至觸頭接觸溝道的底部流水線位置,分別記錄溝寬讀數和溝深讀數即可。溝寬讀數為溝 寬量尺2兩個方向分別至溝道邊沿的刻度之和;溝深量尺1與溝寬量尺2的“0”刻度相交 處即為溝道深度。因為小區內侵蝕溝之間存在微地貌差異,溝寬量尺設計過長,有些“內嵌”式侵蝕 溝不方便測量。所以本設計,將溝寬量尺設計成了可兩邊折疊的形式,遇到“內嵌”式侵蝕 溝時,將兩邊折疊即可測量。在使用結束或攜帶時,可將溝寬測尺和溝深測尺分開,減小占用空間,易于保管、 避免損壞。
權利要求一種侵蝕溝測量尺,其特征是由溝深量尺(1)和溝寬量尺(2)兩部分組成,溝深量尺(1)和溝寬量尺(2)均設有刻度,溝深量尺(1)主體呈圓柱形,下端有圓球狀觸頭,直徑略大,方便嵌套入溝寬量尺(2)的中心通孔;溝寬量尺(2)兩邊可折疊,溝寬量尺(2)的“0”刻度位于中心位置,并在中心位置設計有通孔,用于溝深量尺(1)套入并可自由伸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侵蝕溝測量尺,由溝深量尺和溝寬量尺兩部分組成,溝深量尺和溝寬量尺均設有刻度,溝深量尺主體呈圓柱形,下端有圓球狀觸頭,直徑略大,方便嵌套入溝寬量尺的中心通孔;溝寬量尺兩邊可折疊,溝寬量尺的“0”刻度位于中心位置,并在中心位置設計有通孔,用于溝深量尺套入并可自由伸縮。本侵蝕溝測量尺結構簡單,不僅能準確、快速測量侵蝕溝的溝寬與溝深,而且能減輕人為測量對地表的擾動,提高實驗、測量的準確性,尤其可提高持續性觀測水土流失的準確性。它便攜、實用、操作簡單,制造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廣。
文檔編號G01B5/18GK201637368SQ20092016491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日
發明者吳普特, 肖克飚 申請人:肖克飚;吳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