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探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儀器儀表領域使用的測試工具,具體涉及一種連接儀器
儀表和被測試電路或器件的探頭。
背景技術:
現有測試電子器件的測試工具為兩個獨立的表筆或探頭,進行電子元件的測量過 程中,使用者需要兩手握持兩個表筆或探頭,并將兩個表筆或探頭與待測電子器件的端點 接觸,進行測量。由于待測電子元件的規格不同,需要在測量的同時調整儀表的參數,此種 表筆或探頭分體設計的測試工具給電子器件的測量帶來諸多不便。 針對以上的問題,又出現了一種兩個探頭連接在一起的測試工具,可以一只手進 行操作,以手和手指為動力調整兩個探頭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距離的被測電子器件的兩 個端點。但是此種測試工具雖然在操作上與上述的測試工具相比更為方便,不需用兩只手 調整兩個探頭之間的距離,但是對于連續測量電路板上多個不同規格的電子器件,需要頻 繁的手動調節探頭間的距離,測量起來十分不便,對于規格較小的電子器件,由于其測量端 點之間的距離很小,單手操作不容易調整到合適距離,不能保證探針調整的精確度,容易出 現誤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手以電動方式控制,可以精確 調整探頭探針之間的距離,能夠方便、快捷的對待測電子器件進行測量的電動探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包括探頭本體、探頭調節機構和動力機 構,探頭本體上具有至少兩組探針,探頭本體與探頭調節機構相連,通過動力機構對探頭調 節機構提供動力,調整探頭上探針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為旋轉電機,所述探頭本體包括兩只調節臂,兩只調節臂連
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所述探頭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臂上連接的驅動輪和所述動力機構
連接的傳動輪,兩只調節臂上的驅動輪相互嚙合,傳動輪與其中一個驅動輪嚙合,通過所述
動力機構驅動傳動輪旋轉帶動兩個驅動輪旋轉,進而調節兩只調節臂上探針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為旋轉電機,所述探頭本體包括兩只由第一擺桿和第二擺
桿鉸接組成的調節臂,其中第一擺桿的一端設置有探針,調節臂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
上,所述探頭調節機構包括第二擺桿的一端連接的驅動輪、第三擺桿和所所述動力機構連
接的傳動輪,兩只調節臂上的驅動輪相互嚙合,傳動輪與其中一個驅動輪嚙合,第三擺桿的
一端與第一擺桿的中部鉸接,另一端固定,通過所述動力機構驅動傳動輪旋轉帶動兩個驅
動輪旋轉,進而調節探針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驅動輪上連接有角度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所述驅動輪的旋轉角度, 并將檢測的信號數據發送給所述電動探頭的控制系統,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據分析處理, 控制所述旋轉電機的工作方式,精確調整所述探針的距離。[0009] 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為直線電機,所述探頭本體包括兩只調節臂,兩只調節臂的 一端鉸接,其中部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該探頭調節機構為兩根鉸接的支撐臂,兩根 支撐臂分別鉸接在兩調節臂的中部,通過所述動力機構驅動兩支撐臂鉸接點上、下移動,調 整兩支撐臂之間的開度,進而調節兩調節臂上探針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兩支撐臂的鉸接點處設置有位置傳感器,用于檢測該鉸接點上下移 動的位置,并將檢測的信號數據發送給所述電動探頭的控制系統,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據 分析處理,控制所述直線電機的工作方式,精確調整所述探針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動力機構為壓電陶瓷,所述探頭本體包括兩只調節臂,分別與壓電陶 瓷的兩極相連,兩只調節臂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該探頭調節機構為兩根支撐臂,兩 根支撐臂分別一端鉸接在兩調節臂的中部,兩根支撐臂另一端固定,通過所述動力機構驅 動兩只調節臂之間的開度,進而調節兩調節臂上探針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所述探針表面設置絕緣層,絕緣層表面設置金屬層,金屬層與電氣地連 接,對所述探針形成屏蔽保護。 進一步,所述探頭本體連接在外殼上,所述探頭調節機構和動力機構設置在外殼 內,外殼上設置有用于顯示所述探針之間距離的顯示器,所述探針上連接導線與測試儀表 相連,其中測試儀表與外殼為一體或者分體設置。 進一步,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控制開關,用于控制所述動力機構的工作或者停止,控 制開關為手控、腳控、聲控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控制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以電力為驅動探針間距離的動力機構,代替現有的以手和 手指調整探頭探針距離的探頭。具有調整方便,控制準確的優點。該電動探頭可以與各種 常用的測試儀表連接后組成新型測試儀表,如示波器、LRC元件測試儀、電路分析儀等。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1中電動探頭的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中電動探頭的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3中電動探頭的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4中電動探頭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包括調節臂1、2、傳動輪31、驅動輪32、33和 旋轉電機5,調節臂1、2上分別對應設置驅動輪32、33,驅動輪32和驅動輪33之間互相嚙 合,驅動輪32與傳動輪31相嚙合,傳動輪31與旋轉電機5相連,由旋轉電機5提供動力旋 轉,并帶動驅動輪32、33旋轉,進而調節與其相連的調節臂1、2之間的開度來調整調節臂1、 2上設置的探針11的距離。如圖2所示,傳動輪31、驅動輪32、33和旋轉電機5均裝于外殼 6中,外殼6中還設置有與旋轉電機相連的變速箱5,旋轉電機5通過變速箱7減速,通過蝸
4桿輸出動力。蝸桿把動力傳遞到傳動輪31,電源通過開關51、52與旋轉電機5連接。開關 51開,旋轉電機5正轉,對應于增大探針11間距離,開關52開,旋轉電機5反轉,對應于減 少探針11間距離,停止則不變。開關為三位開關,使用時,極為方便,左推開關則旋轉電機 5正轉,增大探針1間距離,右推開關旋轉電機5反轉,減小探針見距離,保持開關位置在中 間,下壓后松開開關則啟動"鑷子模式"。探頭的電源可以由電池或通過導線8與探針11相 連的測試儀表9提供。旋轉電機軸裝有蝸桿,探針支撐半輪為渦輪結構,探針支撐半輪固定 在機體上,蝸桿與渦輪連接,蝸桿把動力傳給渦輪,并且有自鎖功能,即渦輪無法把動力傳 給蝸桿。其中旋轉電機5采用步進電機作為動力,可以精確的控制轉動角度,能夠保證調整 探針間距離的準確度。另外,也可以用角度傳感器4測驅動輪32、33的轉動,并將檢測到的 信號反饋到控制系統中,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據分析處理,控制旋轉電機5的工作方式(啟 動、停止)。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控制系統由CPU作為主要控制裝置,控制系統 的主要功能是(l)控制電機的啟動、停止。步進值的大小,即探針距離的步進大小。步進 速度的快慢,即探針距離改變速度的快慢。(2)控制鍵的定義,有三種定義連續改變探針 距離模式,步進改變探針距離模式,鑷子模式。(3)存儲不同的功能程序和模式。(4)接受 功能設置。(5)顯示功能設置。(6)與測試儀表的通信功能。手持電動探針依靠控制系統 的這些基本功能,完成整體的功能,這些功能是(l)模式選擇,有三種連續改變探針距離 模式,步進改變探針距離模式,鑷子模式,其中鑷子模式指電動探頭在控制開關不動作時, 探針之間的開度為一定值,這一定值為控制系統中程序預先確定的,按下開關后,兩探針之 間合攏,到夾持到待測元件端子間受力至某一預定值時停止,可以將待測元件夾起,松開開 關兩探針之間的距離恢復為原始的開度,以實現鑷子的功能,顯示時顯示實際距離值(毫 米)和改變速度(毫米/秒),也可以以英制顯示。(2)工作模式下的參數設定對于連續
改變探針距離模式,鍵61定義為增加探針距離,鍵62定義為減少探針距離,選擇開關63,選 擇步進值,步進值被定義為,集成電路和連接件的標準值0. 125mm,0. 2mm,0. 25mm,0. 5mm, lmm,l. 25mm。顯示時,顯示管腳間距和管腳個數值。表面貼元件封裝的標準值0105,0201, 0402, 0603, 0804, 1206, 1806共8種,顯示時,顯示元件封裝和實際距離。鍵61和62為手 控、腳控、聲控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控制方式。 電動探頭也可以和測試儀表9做成一體。測試儀表9可以為各種常用的測試儀表 與電動探頭組成新型測試儀表,例如示波器,LRC元件測試儀,電路分析儀等。本實施例中 以萬用表為例說明,萬用表測試電路由CPU控制,并由CPU讀取數據。萬用表測試電路和IC 采用常規電路和方法,在此不做詳細論述。電動探頭由同一個CPU控制,控制方法與軟件與 前述相同。(其控制方法均采用的現有技術,在此不詳細論述)。 實施例2 :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包括調節臂1'、2'、傳動輪31'、驅動輪32'、 33'和旋轉電機5',調節臂l'、2'為兩根擺桿鉸接連接的二連桿機構,其中一跟桿上分別對 應設置驅動輪32'、33',驅動輪32'和驅動輪33'之間互相嚙合,驅動輪32'與傳動輪31' 相嚙合,傳動輪31'與旋轉電機5'相連,調節臂l'、2'上的另一跟連桿端頭設置探針,其中 部與擺桿34、36鉸接連接,擺桿34、36另一端鉸接固定在電動探頭外殼上,傳動輪31'由旋 轉電機5提供動力旋轉,并帶動驅動輪32、33旋轉,進而調節與其相連的調節臂1、2之間的開度來調整調節臂1、2上設置的探針11的距離。其中旋轉電機5'采用步進電機作為動力, 可以精確的控制轉動角度,能夠保證調整探針間距離的準確度。另外,也可以用角度傳感器 4'測驅動輪32' 、33'的轉動,并將檢測到的信號反饋到控制系統中,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據 分析處理,控制旋轉電機5'的工作方式(啟動、停止)。 本實施例中只是在電動探頭的角度調節機構的形式上做了改變,電動探頭的控制
系統等其它部分均與實施例1中相同。 實施例3 :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包括調節臂1"、2"和壓電陶瓷致動器5",調節 臂l"和2"接壓電陶瓷電機5"的兩極,調節臂l"和2"中部鉸接擺桿35"、37",擺桿35"、 37"的另一端分別鉸接固定在電動探頭的外殼上,壓電陶瓷致動器5"兩端伸縮帶動其上的 調節臂l"和2"之間的距離增大或減小。 本實施例中的動力機構采用壓電陶瓷致動器,使探針的之間距離調節更加細微, 并通過在調節臂l"、2"中部設置擺桿35"、37"適當提高調節臂l"、2"之間的調節開度范圍, 能夠有效測量較小規格的電子元件,本實施例中電動探頭的控制系統等其它部分均與實施 例l和2中相同。 實施例4 : 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包括調節臂r"、2"'、支撐桿34"'、36"'和直 線電機5"',調節臂r"、2"'之間鉸接連接,其中部分別鉸接連接有支撐桿34"'、36"',支撐 桿34"'、36"'另一端鉸接連接在一起,支撐桿34"'和36"'的鉸接點處設置直線電機5"', 通過直線電機5"'驅動鉸接點上、下移動,控制調節臂l'"、2'"之間的開度,進而調節兩調 節臂上探針11"'之間的距離。 如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在使用時只需要單手操作,通過電動機提供 動力,手指控制電動機控制系統,進而簡單方便的調節探針之間的距離。在機體上還設置了 顯示器62,用于顯示測試時的各種參數。 本實施例中在支撐桿34"'、36"'鉸接點處設置有位置傳感器,用于檢測該鉸接點 上下移動的位置,并將檢測的信號數據發送給電動探頭的控制系統,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 據分析處理,控制直線電機的工作方式(啟動、停止),精確調整探針11'"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只是在電動探頭的角度調節機構的形式上做了改變,電動探頭的控制 系統等其它部分均與實施例1中相同。 上述實施例1、2、3和4中電動探頭上的探針表面設置絕緣層,絕緣層表面設置金 屬層,金屬層與電氣地連接,對探針形成屏蔽保護。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每組兩個探針,以便 采用四線制,對電路作精密測量。遇到電子元件測試點表面有氧化、污物或保護層時,可能 會導致測試時接觸不良,無法測試,此時可以開啟電動探頭的振動模式,此模式下探頭探針 作微量張開合攏的反復動作(動作距離為幾十微米到幾百微米,但是始終保持兩探針間的 距離不變,具體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通過探針劃碾被測元件表面,使其接觸良好,使得測試 更加準確。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介紹了幾種常見的動力機構和角度調節機構的形式, 其中壓電陶瓷致動器具有動作精細,結構簡單,動作可以提到微米水平,甚至可以在顯微 鏡下操作,缺點是動作距離有限。電動機(含電動機,直線電機,陶瓷電機),機構復雜,控制距離大,為常用方案。電磁致動器處于上述兩者的中間狀態。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所做出的任何變形,均不脫離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以及權利要求記載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頭本體、探頭調節機構和動力機構,探頭本體上具有至少兩組探針,每組包括至少一根探針,探頭本體與探頭調節機構相連,通過動力機構對探頭調節機構提供動力,調整探頭本體上探針之間的距離。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旋轉電機,所述探頭本 體包括兩只調節臂,兩只調節臂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所述探頭調節機構包括調節 臂上連接的驅動輪和所述動力機構連接的傳動輪,兩只調節臂上的驅動輪相互嚙合,傳動 輪與其中一個驅動輪嚙合,通過所述動力機構驅動傳動輪旋轉帶動兩個驅動輪旋轉,進而 調節兩只調節臂上探針之間的距離。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旋轉電機,所述探頭本 體包括兩只由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鉸接組成的調節臂,其中第一擺桿的一端設置有探針, 調節臂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所述探頭調節機構包括第二擺桿的一端連接的驅動 輪、第三擺桿和所述動力機構連接的傳動輪,兩只調節臂上的驅動輪相互嚙合,傳動輪與其 中一個驅動輪嚙合,第三擺桿的一端與第一擺桿的中部鉸接,另一端鉸接固定,通過所述動 力機構驅動傳動輪旋轉帶動兩個驅動輪旋轉,進而調節探針之間的距離。
4. 如權利要求2-3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上連接有角度傳 感器,用于實時檢測所述驅動輪的旋轉角度,并將檢測的信號數據發送給所述電動探頭的 控制系統,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據分析處理,控制所述旋轉電機的工作方式,精確調整所述 探針的距離。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直線電機,所述探頭本 體包括兩只調節臂,兩只調節臂的一端鉸接,其中部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該探頭調 節機構為兩根鉸接的支撐臂,兩根支撐臂分別鉸接在兩調節臂的中部,通過所述動力機構 驅動兩支撐臂鉸接點上、下移動,調整兩支撐臂之間的開度,進而調節兩調節臂上探針之間 的距離。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支撐臂的鉸接點處設置有位置 傳感器,用于檢測該鉸接點上下移動的位置,并將檢測的信號數據發送給所述電動探頭的 控制系統,經控制系統對信號數據分析處理,控制所述直線電機的工作方式,精確調整所述 探針的距離。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壓電陶瓷,所述探頭本 體包括兩只調節臂,分別與壓電陶瓷的兩極相連,兩只調節臂連接在所述探頭調節機構上, 該探頭調節機構為兩根支撐臂,兩根支撐臂分別一端鉸接在兩調節臂的中部,兩根支撐臂 另一端鉸接固定,通過所述動力機構驅動兩只調節臂之間的開度,進而調節兩調節臂上探 針之間的距離。
8. 如權利要求l-3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針表面設置絕緣層,絕 緣層表面設置金屬層,金屬層與電氣地連接,對所述探針形成屏蔽保護。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頭本體連接在外殼上,所述探頭 調節機構和動力機構設置在外殼內,外殼上設置有用于顯示所述探針之間距離的顯示器, 所述探針上連接導線與測試儀表相連,其中測試儀表與外殼為一體或者分體設置。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動探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控制開關,用于控制 所述動力機構的工作或者停止,控制開關為手控、腳控、聲控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控制方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探頭,包括探頭本體、探頭調節機構和動力機構,探頭本體上具有至少兩組探針,每組包括至少一根探針,探頭本體與探頭調節機構相連,通過動力機構對探頭調節機構提供動力,調整探頭本體上探針之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探頭以電力為驅動探針間距離的動力機構,代替現有的以手和手指調整探頭探針距離的探頭。具有調整方便,控制準確的優點。該電動探頭可以與各種常用的測試儀表連接后組成新型測試儀表,如示波器、LRC元件測試儀、電路分析儀等。
文檔編號G01R31/26GK201532401SQ20092022275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2日
發明者劉海先 申請人:劉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