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
背景技術:
電廠發電機組運行中,需檢測多個至關重要的溫度信號,這些信號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機組的正常運行。如發電機上的線圈溫度信號,鍋爐上的主蒸汽溫度信號以及汽輪機上的軸承溫度信號等等。它們都是十分直觀地顯示出了機組在運行狀態下各個環節的溫度狀況,以便運行人員參考,對機組狀態正常與否做出判斷。上述的溫度信號通常采用溫度元件實施檢測,各溫度元件直接關系到溫度檢測的準確性;因此溫度元件的定檢和校驗顯得尤為重要。一般溫度元件的校驗采用干體爐,如約克公司的G700LRI干體爐,該爐加熱的溫度范圍為50°C 700°C,爐徑為64mm,爐深為160mm,可以滿足溫度元件的校驗條件。校驗過程中,由于爐內溫度不均勻,爐內溫度不是平衡狀態,因此將等溫塊設置于爐內,等溫塊上開有多個通孔,多個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插入等溫塊的多個通孔內隨干體爐加溫,且保證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位于同一平面,以保證溫度的一致性;通過處理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輸出信號即可實施溫度元件的校驗。等溫塊的采用保證了溫度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發電機組中溫度元件有多種規格型號,因此必須制作多個適應溫度元件規格型號的等溫塊,提高了校驗作業的成本;同時在溫度元件更換校驗或重復校驗時,需等候等溫塊冷卻,以便實施下一次校驗,但等溫塊冷卻緩慢,耗時較長,嚴重影響了溫度元件的校驗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本方法避免制作多個適應溫度元件規格型號的等溫塊,降低了溫度元件校驗作業成本,且有效縮短校驗間隔時間,提高了溫度元件的校驗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包括校驗用干體爐,將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插入所述干體爐內,所述干體爐自上向下注入鐵屑至爐口并充滿干體爐內腔,啟動干體爐加溫,干體爐內鐵屑傳熱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實施加溫,被校溫度元件與標準測溫探頭的溫度信號比較實施校驗。上述鐵屑的顆粒大小為1-18目。由于本發明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即將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插入干體爐內,然后干體爐自上向下注入鐵屑至爐口并充滿干體爐內腔,啟動干體爐加溫同時,鐵屑傳熱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實施加溫,被校溫度元件與標準測溫探頭的溫度信號比較實施校驗。本方法避免制作多個適應溫度元件規格型號的等溫塊,降低了溫度元件校驗作業成本,且有效縮短校驗間隔時間,提高了溫度元件的校驗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1為本方法中干體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包括校驗用干體爐1,將被校溫度元件3和標準測溫探頭4插入所述干體爐1內,所述干體爐1自上向下注入鐵屑 2至爐口并充滿干體爐1內腔,啟動干體爐1加溫,干體爐1內鐵屑2傳熱被校溫度元件3 和標準測溫探頭4實施加溫,被校溫度元件3與標準測溫探頭4的溫度信號比較實施校驗。為了使鐵屑充分地填滿干體爐,并且使得被校溫度元件以及標準測溫探頭能夠充分地接觸,對鐵屑的顆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其顆粒大小選用1-18目,這樣的鐵屑才能符合充分填滿整個干體爐的要求,使得被校溫度元件以及標準測溫探頭與鐵屑之間接觸緊密、不存在空氣,保證了被校溫度元件、標準測溫探頭以及干體爐溫度的一致性。本方法采用鐵屑代替傳統的等溫塊,僅需將鐵屑注入干體爐內腔,以包裹插入干體爐的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起到了等溫塊同樣的溫度一致的效果,且無需根據溫度元件規格型號制作多個等溫塊待用,節省了校驗成本;同時在需溫度元件更換或重復校驗時,只需將干體爐內的鐵屑倒出爐腔,而倒出爐腔的鐵屑將快速冷卻,在被校的溫度元件在干體爐上重新布置好后,注入冷卻的鐵屑即可再次開始校驗作業,如此避免了等溫塊的長時間冷卻,明顯提高了溫度元件的校驗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包括校驗用干體爐,其特征在于將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插入所述干體爐內,所述干體爐自上向下注入鐵屑至爐口并充滿干體爐內腔,啟動干體爐加溫,干體爐內鐵屑傳熱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實施加溫, 被校溫度元件與標準測溫探頭的溫度信號比較實施校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鐵屑的顆粒大小為1-18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電機組溫度元件校驗的加溫方法,即將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插入干體爐內,然后干體爐自上向下注入鐵屑至爐口并充滿干體爐內腔,啟動干體爐加溫同時,鐵屑傳熱被校溫度元件和標準測溫探頭實施加溫,對被校溫度元件與標準測溫探頭的溫度信號比較實施校驗。本方法避免制作多個適應溫度元件規格型號的等溫塊,降低了溫度元件校驗作業成本,且有效縮短校驗間隔時間,提高了溫度元件的校驗效率。
文檔編號G01K15/00GK102455227SQ20101052267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7日
發明者施學龍, 范俊杰 申請人:上海寶鋼設備檢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