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標準物質技術和獸用生物制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牛布魯氏菌病通常由牛型布魯氏菌(前稱流產布魯氏菌)引起,其感染呈全球趨勢,給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IE)將其列為三類動物傳染病。目前,血清學檢查是牛布魯氏菌病診斷的常用方法,為了促進牛布魯氏菌病診斷試驗的國際一體化和抗原標準化,OIE已經研制出國際標準血清 (可從OIE的布魯氏菌參考實驗室即英國衛橋VLA獲得),也稱之為基準標準品,各國實驗室用國際標準品溯源制備各自的國家標準品,用于標定牛布魯氏菌病補體結合試驗、試管凝集試驗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目前,可從VLA獲得的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際標準品是通過實驗室免疫一頭牛6年后制備完成的(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Anti-Brucella abortus Serum. IanDavidson, C. Nancy Hebert & W. J. Brinley Morgan. Bull. Org. mond. Sante,Bull. Wld HIthiOrg. 1969,40,129-140)。本發明是通過采集田間自然感染牛布魯氏菌病的陽性血清制備完成的,使得制備周期縮短,節約了成本。而且,標準品的質量要求高,制備方法和檢驗或標定方法嚴格,有關的制備程序和標定方法至今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建立國家級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標準品,用于標定我國的牛布魯氏菌病補體結合試驗、試管凝集試驗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路線來實現的,即是通過采集田間自然感染牛布魯氏菌病的陽性血清作為候選物,通過效價篩選、分裝、凍干等工藝過程制備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以補體結合試驗、試管凝集試驗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測定其效價,經過均一性檢驗、穩定性試驗和協作標定定值以制備出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本發明的詳細描沭一、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候選物的制備田間自然感染牛布魯氏菌病的牛數頭,分別按常規方法無菌采取血液并收集到經過滅菌的量筒中,置20°C左右室溫4小時,待血液凝固后每個盛血量筒無菌操作加壓銅。靜置,待血清析出后,取上清,4000r/min離心20min分離血清。二、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候選物的鑒定1、無菌檢驗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規程二〇〇〇年版.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本發明以下簡稱《規程》)規定方法進行。2、效價測定按以下“附錄A”、“附錄B”、“附錄C”的方法分別進行補體結合試驗、試管凝集試驗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進行效價測定。在2次以上重復測定效價均相同的基礎上,根據效價測定試驗結果確定該陽性血清的補體結合試驗效價、試管凝集試驗效價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效價。附錄A 牛布魯氏菌病補體結合試驗(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血清效價測定1工作液制備1. 12個單位溶血素稀釋按溶血素使用說明進行稀釋。1.22個單位補體稀釋。1. 2. 1補體滴度測定(每次試驗當天都要測定補體滴度)。1)1 10 補體稀釋。2)制備致敏紅細胞在燒杯中加20mL 2. 5%綿羊紅細胞懸液,在磁力攪拌下將 20mL 2個單位溶血素慢慢加入,為了充分致敏,混合后在室溫下用磁力攪拌器攪拌15分鐘。3)按表1進行補體滴度程序。表1補體滴度程序
權利要求
1.一種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其特征在于本發明所涉及的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其牛布魯氏菌病補體結合試驗效價為1 800 “++”、試管凝集試驗效價為1 MOO “++”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效價為1 160 “ + ”,根據國際標準,按其試管凝集試驗計算其國際單位含量為4800IU/安瓿。
2.一種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過采集田間自然感染牛布魯氏菌病的陽性血清作為候選物,通過效價篩選、分裝、凍干等工藝過程制備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以經過均一性檢驗、穩定性試驗和協作標定定值以制備出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所涉及的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是利用由我國田間自然感染牛布魯氏菌病的陽性血清作為候選物,通過效價篩選、分裝、凍干等工藝過程制備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并以VLA獲得的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際標準品為參比進行補體結合試驗、試管凝集試驗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測定其效價,經過均一性檢驗、穩定性試驗、協作標定和數據統計,保證效價定值準確而制備出牛布魯氏菌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
文檔編號G01N33/96GK102288771SQ20111011963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0日
發明者關孚時, 張秀英, 戴志紅, 李翠, 溫芳, 王在時, 蔣卉, 陸連壽 申請人: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