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檢驗玻片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學血液檢驗、微生物檢驗玻片染色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檢驗玻片染色架。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醫院在對血液檢驗、細菌檢驗、食品衛生檢驗、微生物實驗中,采用玻片染色后對玻片進行清洗時,均采用手工操作清洗玻片,常常將標本會弄臟手,而且每次只能一片片進行操作,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多張片子同時需要染色時就很困難,影響染色質量, 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檢驗玻片染色架,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撐架、擱板、出水孔、隔板、拉桿、定位板、定位孔、通孔,其特征在于擱板擱置在撐架上,擱板的其它端面均設置有擋板,擱板上間隔設置有數個隔板,隔板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在擱板的一端設置有擱板升降裝置,擱板升降裝置由拉桿、定位板組成,拉桿固定在擱板的一端邊上,拉桿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定位板上設置有通孔,當位桿通過定位板上的通孔,達到一定高度時,采用銷針穿過拉桿上的定位孔達到鎖緊定位目的,此時擱板一端被抬高位置即可方便沖洗玻片。工作原理為將需要染色的玻片放在架內擱板上,一批染液染好后,就啟動擱板升降裝置,將擱板一端升起,使玻片傾斜成30°左右,讓染液自動流出,用水沖凈后再用擱板升降裝置將擱板放平,繼續第二次染色液,如此循環,直到染色完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檢驗玻片染色架不需要手工操作,避免了手直接接觸玻片上的標本易產生的醫源性感染,改善了操作者的勞動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外型美觀,方便適用。
圖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撐架1、擱板2、出水孔3、隔板4、拉桿5、定位板6、定位孔7、通孔8。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具體的詳細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撐架1、擱板2、出水孔3、隔板4、拉桿5、定位板6、定位孔7、通孔8,其特征在于擱板2擱置在撐架1上,擱板2的其它端面均設置有擋板,擱板2上間隔設置有數個隔板4, 隔板4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3,在擱板2的一端設置有擱板升降裝置,擱板升降裝置由拉桿 5、定位板6組成,拉桿5固定在擱板2的一端邊上,拉桿5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7,定位板6上設置有通孔8,當位桿5通過定位板6上的通孔8,達到一定高度時,采用銷針穿過拉桿5 上的定位孔7達到鎖緊定位目的,此時擱板2 —端被抬高位置即可方便沖洗玻片。工作原理為將需要染色的玻片放在架內擱板2上,一批染液染好后,就啟動擱板升降裝置,將擱板2 —端升起,使玻片傾斜成30°左右,讓染液自動流出,用水沖凈后再用擱板升降裝置將擱板2放平,繼續第二次染色液,如此循環,直到染色完畢。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1.檢驗玻片染色架,包括撐架(1)、擱板(2)、出水孔(3)、隔板(4)、拉桿(5)、定位板 (6)、定位孔(7)、通孔(8),其特征在于擱板(2)擱置在撐架(1)上,擱板(2)的其它端面均設置有擋板,擱板⑵上間隔設置有數個隔板,隔板⑷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3),在擱板(3)的一端設置有擱板升降裝置,擱板升降裝置由拉桿(5)、定位板(6)組成,拉桿(5)固定在擱板O)的一端邊上,拉桿( 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7),定位板(6)上設置有通孔 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檢驗玻片染色架,包括撐架、擱板、出水孔、隔板、拉桿、定位板、定位孔、通孔,其特征在于擱板擱置在撐架上,擱板的其它端面均設置有擋板,擱板上間隔設置有數個隔板,隔板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孔,在擱板的一端設置有擱板升降裝置,擱板升降裝置由拉桿、定位板組成,拉桿固定在擱板的一端邊上,拉桿上設置有多個定位孔,定位板上設置有通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檢驗玻片染色架不需要手工操作,避免了手直接接觸玻片上的標本易產生的醫源性感染,改善了操作者的勞動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外型美觀,方便適用。
文檔編號G01N1/31GK201955263SQ20112006423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4日
發明者李衛娟 申請人:李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