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屬于測試儀器進樣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原子熒光光度計利用原子熒光譜線的波長和強度進行物質定性及定量的檢測方法,是ー種優良的痕量分析儀器。現有的進樣裝置中,流動注射裝置人為因素影響較大,進樣裝置在使用中存在采樣閥易漏液,進樣針和進樣管中易產生樣品交叉污染,裝置液體驅動部件的結構問題易造成樣品長時間定量后檢測不準確,以及泵管壓塊調節的松緊程度直接影響到測試性能和泵管的使用壽命的問題;斷續流動裝置已解決了樣品交叉污染的問題,但對于泵管的疲勞受損造成樣品定量不準確的問題沒有實質的改變;順序流動裝置雖然實現了泵管的替代,較好解決了樣品定量不準的缺點,同時減少分析試劑消耗量。但是順序流動進樣裝置卻具有結構上的缺陷,如需要単獨的清洗液容器,増加裝置設置的程度復雜等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前述現有流動注射、斷續流動以及順序流動注射三種進樣裝置的缺點,進而提供ー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ー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包括樣品載流管、第一閥門、樣品泵、采樣環、第二閥門、蠕動泵、第一三通、還原劑管、第三閥門、還原泵、第四閥門、第二三通、載氣管、反應器、氣液分離器、氣體排出管和廢液管,所述樣品載流管與第一閥門的第一閥位相連通,樣品泵與第一閥門的第三閥位相連通,采樣環的一端與第一閥門的第二閥位相連通,采樣環的另一端與第二閥門相連通,第一三通的一個端與第二閥門的第一閥位相連通,第一三通的另ー個端與反應器相連通,第一三通的第三個端通過蠕動泵與第二閥門的第二閥位相連通,第二三通的ー個端與反應器相連通,第二三通的另ー個端與第四閥門的第一閥位相連通,第二三通的第三個端通過蠕動泵與第四閥門的第二閥位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一閥位與第四閥門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二閥位與還原劑管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三閥位與還原泵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入ロ與反應器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廢液出ロ與廢液管的一端相連通,廢液管的另一端與蠕動泵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與氣體排出管相連通,載氣管與反應器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消除了現有進樣裝置存在的技術缺陷,同時未采用與化學溶液直接接觸的轉換閥等結構部件,使用中液體殘存體積更小,對進樣的影響更小,樣品定量精度更高;優化了進樣裝置的結構,有效的提高了進樣裝置的可維護性。
[0007]圖I是本實用新型ー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ー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包括樣品載流管I、第一閥門2、樣品泵3、米樣環4、第二閥門5、螺動泵6、第一三通7、還原劑管8、第三閥門9、還原泵10、第四閥門11、第二三通12、載氣管13、反應器14、氣液分離器15、氣體排出管16和廢液管17,所述樣品載流管I與第一閥門2的第一閥位a相連通,樣品泵3與第一閥門2的第三閥位c相連通,采樣環4的一端與第一閥門2的第二閥位b相連通,采樣環4的另ー端與第二閥門5相連通,第一三通7的一個端與第二閥門5的第一閥位d相連通,第一三通7的另ー個端與反應器14相連通,第一三通7的第三個端通過蠕動泵6與第二閥門5的第 ニ閥位e相連通,第二三通12的一個端與反應器14相連通,第二三通12的另ー個端與第四閥門11的第一閥位η相連通,第二三通12的第三個端通過蠕動泵6與第四閥門11的第ニ閥位m相連通,第三閥門9的第一閥位f與第四閥門11相連通,第三閥門9的第二閥位g與還原劑管8相連通,第三閥門9的第三閥位h與還原泵10相連通,氣液分離器15的入口與反應器14相連通,氣液分離器15的廢液出口與廢液管17的一端相連通,廢液管17的另一端與蠕動泵6相連通,氣液分離器15的氣體出口與氣體排出管16相連通,載氣管13與反應器14相連通。所述樣品泵3和還原泵10均為注射泵。所述第一閥門2和第三閥門9均為三通閥。所述第二閥門5和第四閥門11均為電磁閥、三通閥或多位閥。工作流程第一歩,初始化(I)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be,第二閥門5打到閥位e,第三閥門9連通閥位hf,第四閥門11打到閥位m,樣品泵3和還原泵10復位。蠕動泵6開始轉動,樣品泵3和還原泵10活塞向上運動,復位結束,蠕動泵6停止轉動;(2)將樣品載流管I放在載流中,還原劑管8放在還原劑中,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ab,第二閥門5打到閥位d,第三閥門9連通閥位fg,第四閥門11打到閥位n,蠕動泵6開始轉動,分別吸取適量載流和還原劑到反應器14入口處,蠕動泵6停止轉動;(3)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ac,第三閥9連通閥位hg,注射泵活塞向下運動,分析吸取適量的載流和還原劑到樣品泵3和還原泵10中;(4)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bc,第三閥門9連通閥位hf,樣品泵3和還原泵10復位。蠕動泵6開始轉動,注射泵活塞向上運動,復位結束,蠕動泵6停止轉動。此時樣品泵3和還原泵10處于復位狀態。第二步,吸樣(I)將樣品載流管I放在樣品中,還原劑管8放在還原劑中,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ac,第二閥門5打到閥位e,第三閥門9連通閥位hg,第四閥門11打到閥位m,樣品泵3和還原泵10活塞向下運動,分別吸收適量的樣品到第一閥門2入口處,吸取適量的還原劑到還原劑管8中;(2)將樣品載流管I放在載流中,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ab,第三閥門9連通閥位fg,螺動泵6開始轉動,樣品在載流的推動下,進入采樣環4中,螺動泵6停止轉動;第三步,進樣第一閥門2連通閥位be,第二閥門5打到閥位d,第三閥門9連通閥位fh,第四閥門11打到閥位n,蠕動泵6開始轉動,活塞向上運動,樣品泵3和還原泵10同時等量推進直道樣品完全進入反應器14,經氣液分離器15分離后,產生的氣體通過氣體排出管16進入原子化器進行檢測,廢液通過蠕動泵6和廢液管17排出。反應結束,蠕動泵6停止轉動。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這些具體實施方式
都是基于本 實用新型整體構思下的不同實現方式,而且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ー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包括樣品載流管、第一閥門、樣品泵、采樣環、第二閥門、蠕動泵、第一三通、還原劑管、第三閥門、還原泵、第四閥門、第二三通、載氣管、反應器、氣液分離器、氣體排出管和廢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載流管與第一閥門的第一閥位相連通,樣品泵與第一閥門的第三閥位相連通,采樣環的一端與第一閥門的第二閥位相連通,采樣環的另一端與第二閥門相連通,第一三通的一個端與第二閥門的第一閥位相連通,第一三通的另ー個端與反應器相連通,第一三通的第三個端通過蠕動泵與第二閥門的第二閥位相連通,第二三通的ー個端與反應器相連通,第二三通的另ー個端與第四閥門的第一閥位相連通,第二三通的第三個端通過蠕動泵與第四閥門的第二閥位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一閥位與第四閥門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二閥位與還原劑管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三閥位與還原泵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入ロ與反應器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廢液出ロ與廢液管的一端相連通,廢液管的另一端與蠕動泵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與氣體排出管相連通,載氣管與反應器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泵和還原泵均為注射泵。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閥門和第三閥門均為三通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閥門和第四閥門均為電磁閥、三通閥或多位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原子熒光儀器進樣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述樣品泵與第一閥門的第三閥位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一閥位與第四閥門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二閥位與還原劑管相連通,第三閥門的第三閥位與還原泵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入口與反應器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廢液出口與廢液管的一端相連通,廢液管的另一端與蠕動泵相連通,氣液分離器的氣體出口與氣體排出管相連通,載氣管與反應器相連通。本實用新型消除了現有進樣裝置存在的技術缺陷,同時未采用與化學溶液直接接觸的轉換閥等結構部件,使用中液體殘存體積更小,對進樣的影響更小,樣品定量精度更高;優化了進樣裝置的結構,有效的提高了進樣裝置的可維護性。
文檔編號G01N21/64GK202599841SQ2012202250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鄧麗娜 申請人:北京銳光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