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碼器技術領域,具體是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編碼器是將信號(如比特流)或數據進行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的信號形式的設備。編碼器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按照讀出方式編碼器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接觸式采用電刷輸出,一電刷接觸導電區或絕緣區來表示代碼的狀態是"I”還是“O” ;非接觸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時以透光區和不透光區來表示代碼的狀態是"I”還是"0”,通過"I”和“O”的二進制編碼來將采集來的物理信號轉換為機器碼可讀取的電信號用以通訊、傳輸和儲存。現有的編碼器在與電機軸連接處由于傳動連接的結構特性,不免常會產生軸向竄動和徑向跳動,這種情況嚴重影響編碼器輸出的信號穩定性和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減少編碼器主軸的軸向竄動和徑向跳動,使得信號穩定的編碼器軸承安裝結構。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包括前端蓋、主軸、軸承、卡簧,所述軸承和主軸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主軸采用一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結構;相鄰軸承之間并在一起或用隔距環間隔開。作為優選,主軸與軸承用卡簧定位,與前端蓋用卡簧定位。作為優選,軸承之間的空腔充滿油脂。作為優選,軸承室與軸承采用間隙配合。作為優選,軸承通過膠水固定在軸承室內。作為優選,用卡簧將軸承與傳動軸固定在前端蓋軸承室內。作為優選,軸承可以是深溝球軸承、滾針軸承或角接觸軸承等,軸承帶鐵蓋或膠
至JHL ο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軸采用一個或多個以上軸承串聯安裝,一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在一起或用工件將軸承與軸承間隔開,主軸與軸承用軸承檔圈或卡簧定位,與前端蓋用卡簧等工件定位。一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可以有效減少編碼器傳動軸的軸向竄動和徑向跳動,這種結構使編碼器輸出的信號穩定可靠。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一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編碼器包括前端蓋、主軸I、軸承2、卡簧5,所述軸承2和主軸I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軸承室與軸承采用間隙配合。主軸I采用兩個軸承2串聯安裝結構;軸承之間用軸承隔距環6間隔開。主軸I與軸承2用卡簧5定位,與前端蓋用軸承擋圈4定位。軸承之間的空腔充滿油脂3。軸承通過膠水(如厭氧膠等)固定在軸承室內,軸承可以是深溝球軸承、滾針軸承或角接觸軸承等,軸承帶鐵蓋或膠蓋。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二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編碼器包括前端蓋、主軸I、軸承2、卡簧5,所述軸承2和主軸I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軸承室與軸承采用間隙配合。主軸I采用兩個軸承2串聯安裝結構;軸承之間并在一起。主軸I與軸承·2用卡簧5定位,與前端蓋用軸承擋圈4定位。軸承之間的空腔充滿油脂3。軸承通過膠水(如厭氧膠等)固定在軸承室內,軸承可以是深溝球軸承、滾針軸承或角接觸軸承等,軸承帶鐵蓋或膠蓋。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三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編碼器包括前端蓋、主軸I、軸承2、卡簧5,所述軸承2和主軸I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軸承室與軸承采用間隙配合。主軸I采用三個軸承2串聯安裝結構;軸承之間用軸承隔距環6間隔開。主軸I與軸承2用卡簧5定位,與前端蓋用軸承擋圈4定位。軸承之間的空腔充滿油脂3。軸承通過膠水(如厭氧膠等)固定在軸承室內,軸承可以是深溝球軸承、滾針軸承或角接觸軸承等,軸承帶鐵蓋或膠蓋。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四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編碼器包括前端蓋、主軸I、軸承2、卡簧5,所述軸承2和主軸I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軸承室與軸承采用間隙配合。主軸I采用三個軸承2串聯安裝結構;軸承之間并在一起。主軸I與軸承2用卡簧5定位,與前端蓋用軸承擋圈4定位。軸承之間的空腔充滿油脂3。軸承通過膠水(如厭氧膠等)固定在軸承室內,軸承可以是深溝球軸承、滾針軸承或角接觸軸承等,軸承帶鐵蓋或膠蓋。圖5為單個軸承結構的實施例,其具體情況類于實施例四。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包括前端蓋、主軸、軸承、卡簧,所述軸承和主軸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其特征在于主軸采用一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結構;相鄰軸承之間并在一起或用隔距環間隔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主軸與軸承用卡簧定位,與前端蓋用卡簧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軸承之間的空腔充滿油脂。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軸承室與軸承采用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軸承通過膠水固定在軸承室內。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用卡簧將軸承與傳動軸固定在前端蓋軸承室內。
7.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軸承可以是深溝球軸承、滾針軸承或角接觸軸承等,軸承帶鐵蓋或膠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編碼器的軸承安裝結構,包括前端蓋、主軸、軸承、卡簧,所述軸承和主軸安裝在前端蓋的軸承室內,主軸采用一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結構;相鄰軸承之間并在一起或用隔距環間隔開。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軸采用一個或多個以上軸承串聯安裝,一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在一起或用工件將軸承與軸承間隔開,主軸與軸承用軸承檔圈或卡簧定位,與前端蓋用卡簧等工件定位。兩個或多個軸承串聯安裝可以有效減少編碼器傳動軸的軸向竄動和徑向跳動,這種結構使編碼器輸出的信號穩定可靠。
文檔編號G01D11/00GK202710087SQ20122029743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2日
發明者廖欽, 黃光茂 申請人:深圳市粵華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