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檢驗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絕大部分節育器放置器主要組件是中空的圓柱形放置管,放置管外徑直接決定了放置管使用時通過子宮頸的能力以及套放在放置管外部的定位塊的移動阻力大小。 因此有必要對放置管的外徑進行檢測。[0003]在現有的檢測方法中,通常采用游標卡尺或者千分尺對放置管的外徑進行測量。 由于多數放置管為中空的圓柱形無毒塑料管,管壁較薄,在測量的過程中,當用上述測量工具卡緊放置管時,其管壁在測量方向容易發生形變導致測量結果不精確,且用上述測量工具測量時一次只能測量放置管管壁的一個位置點的直徑,而要測量放置管長度方向所有點的直徑則費時費力,容易使不合格產品流入下一道工序,影響產 品質量。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進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快速有效地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特點是,它包括帶有圓孔的空心管體,空心管體內設有檢測過端和檢測止端,檢測過端的圓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上限,檢測過端的長度不小于待測物的長度,檢測止端的圓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下限。[0006]為了更好地實現發明目的,在檢測過端和檢測止端之間設有過渡連接部分,過渡連接部分為漏斗形圓環過渡。[0007]本實用新型為空腔管狀結構,利用該裝置對放置管外徑進行檢測時,既可以避免發生卡緊形變而造成的檢測結果不精確,同時又可以快速完成對放置管的整個軸向長度所有點的外徑檢測,保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快速分離出來,避免不符合公差尺寸要求的放置管流入下道工序,保障下道工序的產品質量。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測量準確等諸多優點。[0008]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地說明。
[0009]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0]附圖圖面說明[0011]I空心管體,2檢測過端,3過渡連接部分,4檢測止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是一個空心管體結構,采用硬質不易變形的材料制成,如不銹鋼、硬塑材料等,外形可以是方管、圓管等,空心管體I內的通孔為圓孔,空心管體I內腔設置為檢測過端2和檢測止端4兩部分,其中,檢測過端2部分的孔直徑為待測物(即節育器放置管)的外徑標準上限,而且其長度要大于等于待測物的長度,檢測止端4部分的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標準下限。[0013]工作原理[0014]使用本檢測裝置測量放置管的外徑時,將本裝置豎直放置,檢測過端2在上,檢測止端4在下。將待測放置管從檢測過端2處放入,由于檢測過端2和檢測止端4的孔徑分別為放置管標準直徑要求的上下限,且檢測過端2的長度不小于待測物的長度,因此,如果放置管能夠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全部沒入檢測過端2且不從檢測止端4脫落時,則該放置管的外徑介于外徑標準要求的上下限之間,為合格產品;如果放置管不能放入檢測過端2內或不能完全沒入檢測過端2,則該放置管的外徑大于外徑標準要求的上限,為不合格產品; 如果該放置管通過檢測過端2、同時又從檢測止端4脫出,則該放置管的外徑小于外徑標準要求的下限,同樣為不合格產品,從而可以實現對放置管的整體檢測同時快速地區分合格和不合格產品,保證產品質量。[0015]另外,在檢測過端2和檢測止端4之間還可以設置漏斗形圓環過渡形狀的過渡連接部分3,該過渡連接部分3將檢測過端2和檢測止端4之間修整為圓滑過渡,可以使不合格產品更加方便地通過,以免造成錯檢漏檢。
權利要求1.一種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帶有圓孔的空心管體(I), 空心管體(I)內設有檢測過端(2)和檢測止端(4),檢測過端(2)的圓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上限,檢測過端(2)的長度不小于待測物的長度,檢測止端(4)的圓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下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其特征是,在檢測過端(2) 和檢測止端(4)之間設有過渡連接部分(3),過渡連接部分(3)為漏斗形圓環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宮內節育器放置管外徑檢測裝置,特點是,它包括帶有圓孔的空心管體,空心管體內設有檢測過端和檢測止端,檢測過端的圓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上限,檢測過端的長度不小于待測物的長度,檢測止端的圓孔直徑為待測物的外徑下限,本裝置可以實現對放置管的整個軸向長度所有點的外徑檢測,保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快速分離出來,避免不符合公差尺寸要求的放置管流入下道工序,保障下道工序的產品質量,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快捷、測量準確等諸多優點。
文檔編號G01B5/08GK202734725SQ20122034309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張繼剛, 徐琳, 李偉, 王曉燕, 王卿 申請人:煙臺計生藥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