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檢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農藥檢測裝置,包含一外殼本體、一光源模塊、一聚焦掃描系統、一微型光譜儀以及一控制開關。光源模塊設置于外殼本體內,并用以投射出白光光束、UVA光束或UVB光束。聚焦掃描系統設置于外殼本體內,用以聚焦光源模塊所投射的光束,并使光束對待測物進行掃描。微型光譜儀用以接收自待測物所反射的光束,并據以分析出農藥的殘留量。控制開關設置于外殼本體并電性連接聚焦掃描系統。其中,通過控制開關控制光源模塊將白光光束、UVA光束與UVB光束分別投射至待測物上,借以分析出殘留于待測物的農藥殘留量。本發明不僅能快速的檢測出農藥的殘留量,還能使農藥殘留量的準確性大為增加。
【專利說明】農藥檢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檢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紫外光與白光來達到檢測與校正的農藥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今社會中,由于消費者意識的抬頭,在食品安全衛生上,特別是蔬菜類、水果類的農藥殘留問題已是眾所矚目的焦點。而對于其所導致的人身安全焦慮,更是促使世界各國對農產品安全檢驗有更嚴格的要求,農產品輸出國對于輸出農產品品質監控將更為重要。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的市場具有龐大潛力,具推估市場規模可達數十億元產值。
[0003]傳統化學農藥依照化學結構主要可分九大類,分別是有機磷劑、有基氮及雜環化合物、氨基甲酸鹽劑、合成除蟲菊精類、尿素系、三唑系、三氮井系、苯氧酸系、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等;其中,有機磷劑對哺乳動物的急性毒性最強,其次是氨基甲酸鹽劑。對于這兩類農藥的檢測方法中,可作為手持式快速檢測的大致可分為電化學-酶抑制法及儀器分析法-熒光光譜檢測兩類。其中酶抑制法(中國臺灣專利編號1325497及M376764)是利用有機磷與氨基甲酸酯類對膽堿酯酶類有抑制作用,而抑制率與其濃度正相關,而可來判斷是否有農藥殘留的情況,但此方法在一般分析過程中需在恒溫37攝氏度,且酶的保存是一大問題;中國臺灣專利編號1323342及美國專利US7,304,741B2揭露一種熒光快速檢測法,此系統具有快速且簡單的農藥殘留的檢測功能,但是其檢驗的準確性、可靠度卻是一大問題。
[0004]因此,本案發明人認為實有必要開發出一種新的農藥檢測裝置,使其可有效的提聞檢驗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與目的:
[0006]綜觀以上所述,在現有技術中,普遍存在著以電化學-酶抑制法或熒光快速檢測法來檢測出農藥的殘留量,但電化學-酶抑制法須在37°C的恒溫下檢測,而熒光快速檢測法雖然能快速的檢測出,但其準確性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藥檢測裝置,其利用紫外光來激發殘留于待測物表面的農藥產生熒光,然后以白光光束來校正待測物表面的反射因子,不僅能快速的檢測出農藥的殘留量,還能使農藥殘留量檢測的準確性大為增加。
[0007]本發明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0008]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提供一種農藥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殘留于一待測物上的一農藥殘留量,農藥檢測裝置包含一外殼本體、一光源模塊、一聚焦掃描系統、一微型光譜儀以及一控制開關。外殼本體具有一透明窗口 ;光源模塊設置于外殼本體內,且光源模塊包含一白光光源、一長波紫外光光源以及一中波紫外光光源。白光光源用以投射一白光光束,白光光束沿一第一光學路徑投射至透明窗口 ;長波紫外光光源,用以投射一 UVA光束,UVA光束沿一第二光學路徑投射至透明窗口 ;中波紫外光光源,用以投射一 UVB光束,UVB光束沿一第三光學路徑投射至透明窗口。
[0009]聚焦掃描系統設置于外殼本體內,且第二光學路徑與第三光學路徑穿過聚焦掃描系統。微型光譜儀設置于外殼本體內,且微型光譜儀與透明窗口之間具有一第四光學路徑。控制開關設置于外殼本體并電性連接于白光光源、長波紫外光光源、中波紫外光光源以及聚焦掃描系統。
[0010]其中,使用者通過控制開關控制光源模塊將白光光束、UVA光束與UVB光束經由透明窗口分別投射至待測物上,而微型光譜儀沿第四光學路徑接收自待測物反射的光束,借以分析出殘留于待測物的農藥殘留量。
[0011]由上述必要技術手段所延伸的一附屬技術手段為,農藥檢測裝置還包含一第一濾光片、一第二濾光片以及一第三濾光片,第一濾光片設置于第四光學路徑上;第二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長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二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二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四光學路徑;第三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中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三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三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四光學路徑。
[0012]由上述必要技術手段所延伸的一附屬技術手段為,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濾光片與第四光學路徑間之的夾角為45度。
[0013]由上述必要技術手段所延伸的一附屬技術手段為,第一光學路徑穿過聚焦掃描系統。較佳地,農藥檢測裝置還包含一第一濾光片、一第二濾光片以及一第三濾光片,第一濾光片設置于第一光學路徑上;第二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長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二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二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一光學路徑;第三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中波紫外光光源與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第三濾光片與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第三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第一光學路徑。此外,第一濾光片、第二濾光片以及第三濾光片與第一光學路徑間的夾角為45度。
[0014]本發明對照現有技術的功效:
[0015]從以上所述可知,相較于現有技術所述的農藥檢測方法,由于本發明是利用紫外光的照射,使殘留在待測物的農藥激發出熒光,然后再以白光光束的照射來檢測待測物表面的反射因子,借以對農藥反射出的熒光作進一步的校正,使本發明的農藥檢測裝置所測得的農藥殘留量更為準確。
[0016]本發明所采用的具體實施例,將通過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作進一步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農藥檢測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0018]圖2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聚焦掃描系統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3顯示光源模塊利用聚焦掃描系統對待測物進行聚焦掃描后,微型光譜儀接收自待測物反射的光束所形成的光強度分布示意圖;
[0020]圖4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農藥檢測裝置平面示意圖;以及
[0021]圖5與圖6顯示其他實施方式的聚焦掃描系統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2]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3]IOOUOOa農藥檢測裝置[0024]1、Ia外殼本體
[0025]11、Ila透明窗口
[0026]2、2a光源模塊
[0027]21、21a白光光源
[0028]22、22a長波紫外光光源
[0029]23,23a中波紫外光光源
[0030]3、3a、3b、3c聚焦掃描系統
[0031]31、31b、31c基座
[0032]311、311c導槽
[0033]311b導桿
[0034]32、32b、32c鏡片模塊
[0035]321、321b、321c 自動聚焦鏡片元件
[0036]322,322b線圈
[0037]322c,323,323b 凸塊
[0038]324導桿 [0039]33、33b磁石
[0040]33c彈片
[0041]34c壓電元件
[0042]4、4a微型光譜儀
[0043]5、5a第一濾光片
[0044]6、6a第二濾光片
[0045]7、7a第三濾光片
[0046]8、8a控制開關
[0047]9顯示模塊
[0048]OPUOPla第一光學路徑
[0049]0P2、0P2a第二光學路徑
[0050]0P3、0P3a第三光學路徑
[0051]0P4、0P4a第四光學路徑
【具體實施方式】
[0052]本發明所提供的農藥檢測裝置,可廣泛運用于檢測待測物表面的農藥殘留量,由于農藥檢測裝置與檢測流程具有多種實施方式,故在此不再一一贅述,僅列舉其中較佳的實施例來加以具體說明。
[0053]請參閱圖1,圖1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農藥檢測裝置的平面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農藥檢測裝置100包含一外殼本體1、一光源模塊2、一聚焦掃描統3、一微型光譜儀4、一第一濾光片5、一第二濾光片6、一第三濾光片7以及一控制開關8。其中,農藥檢測裝置100用于檢測殘留于待測物上的農藥殘留量。
[0054]外殼本體I具有一透明窗口 11。光源模塊2設置于外殼本體I內,且光源模塊2包含一白光光源21、一長波紫外光(UVA)光源22以及一中波紫外光(UVB)光源23。[0055]白光光源21用以投射一白光光束,而白光光束沿一第一光學路徑OPl投射至透明窗口 11。長波紫外光光源22用以投射一 UVA光束,而UVA光束沿一第二光學路徑0P2投射至透明窗口 11。中波紫外光光源23用以投射一 UVB光束,而UVB光束沿一第三光學路徑0P3投射至透明窗口 11。
[0056]聚焦掃描系統3設置于外殼本體I內,且第一光學路徑0P1、第二光學路徑0P2以及第三光學路徑0P3穿過聚焦掃描系統3。其中,掃描聚焦系統3用來控制第一光學路徑0P1、第二光學路徑0P2以及第三光學路徑0P3在掃描聚焦系統3與透明窗口 11之間作上下或左右的來回掃描動作。
[0057]微型光譜儀4設置于外殼本體I內,且微型光譜儀4與透明窗口 11之間具有一第四光學路徑0P4,借以在上述的白光光束、UVA光束或UVB光束通過透明窗口 11照射貼近于透明窗口 11的待測物時,使自待測物表面反射的光束沿著第四光學路徑0P4投射至微型光譜儀4,進而對這些光束進行分析。在本實施例中,微型光譜儀4與透明窗口 11之間設有一長波通(Longwave pass)濾光片(圖未標示),用來形成第四光學路徑0P4 ;其中,由于自待測物表面反射的光束主要是白光光束、UVA光束或UVB光束,而長波通濾光片僅可使長波的紅光或黃光穿透,因此通過長波通濾光片的設置,可有效的減少白光光束或波長較短的UVA光束與UVB光束穿透長波通濾光片,相對的增加沿第四光學路徑0P4投射至微型光譜儀4的光束量。
[0058]第一濾光片5設置于第一光學路徑OPl上。第二濾光片6對應地設置于長波紫外光光源22與第一濾光片5之間,以通過第二濾光片6與第一濾光片5的反射而使第二光學路徑0P2部分重疊于第一光學路徑OPl。第三濾光片7對應地設置于中波紫外光光源23與第一濾光片5的間,以通過第三濾光片7與第一濾光片5的反射而使第三光學路徑0P3部分重疊于第一光學路徑OPl。
[0059]承上所述,白光光源21所投射的白光光束沿第一光學路徑OPl投射時,會通過第一濾光片5與聚焦掃描系統3后才到達透明窗口 11 ;長波紫外光光源22所投射的UVA光束沿第二光學路徑0P2投射時,經由第二濾光片6的反射而通過第三濾光片7,然后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的反射而通過聚焦掃描系統3到達透明窗口 11 ;中波紫外光光源23所投射的UVB光束沿第三光學路徑0P3投射時,經由第三濾光片7反射至第一濾光片5,然后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的反射而通過聚焦掃描系統3到達透明窗口 11。
[0060]其中,第一濾光片5、第二濾光片6以及第三濾光片7與第一光學路徑OPl間的夾角為45度,借以使第二光學路徑0P2經由第二濾光片6垂直地反射至第一濾光片5,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垂直地反射至透明窗口 11 ;以及,使第三光學路徑0P3經由第三濾光片7垂直地反射至第一濾光片5,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垂直地反射至透明窗口 11 ;此外,還通過第一濾光片5呈45度的設置,使第一光學路徑OPl直接穿透第一濾光片5而不會產生角度的偏移。
[0061 ] 控制開關8設置于外殼本體I,且控制開關8電性連接于白光光源21、長波紫外光光源22、中波紫外光光源23以及聚焦掃描系統3。其中,使用者是通過控制開關8來控制白光光源21、長波紫外光光源22以及中波紫外光光源23分別投射出白光光束、UVA光束以及UVB光束,且使用者還可通過控制開關8來控制聚焦掃描系統3進行聚焦掃描的動作。
[0062]請參閱圖2,圖2是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聚焦掃描系統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不,聚焦掃描系統3包含一基座31、一鏡片模塊32以及四個磁石33。
[0063]基座31具有兩導槽311。鏡片模塊32包含一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四個線圈322、兩凸塊323以及兩導桿324。
[0064]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可移動地設置于基座31。四個線圈322對稱地設置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的上、下、左、右側。兩凸塊323分別從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的兩側凸伸出,并各自由設置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左右兩側的線圈322穿出。兩導桿324的一端分別固接于上述的兩凸塊323,且兩導桿324的另一端則分別限位地設置于兩導槽311。
[0065]四個磁石33固設于基座31,并分別位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的四周,且四個磁石33各自對應于四個線圈322。其中,當使用者通過上述的控制開關8來控制聚焦掃描系統3進行聚焦與掃描動作時,是利用線圈322通電所產生的磁場來與磁石33的磁場作用,使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以上下或左右的方式來回掃描,且通過導桿324與導槽311的配合,使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在移動時可沿著預定的軌道移動。
[0066]請參閱圖1至圖3,圖3顯示光源模塊利用聚焦掃描系統對待測物進行聚焦掃描后,微型光譜儀接收自待測物反射的光束所形成的光強度分布示意圖。如圖所示,當透明窗口 11貼附于待測物表面后,利用控制開關8驅動聚焦掃描系統3利用線圈322與磁石33之間的作用力來使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對聚焦與掃描的動作,進而使收到反射光束的微型光譜儀4產生如圖3所示的光強度分布。在實際運用上,農藥檢測裝置100還設有一顯示模塊9,用以顯示出微型光譜儀4所接收到的反射光束的光強度分布。
[0067]綜上所述,通過本發明所提供的農藥檢測裝置100,使用者可以經由控制開關8控制光源模塊2先投射出白光光束,并由聚焦掃描系統3控制白光光束對放置于透明窗口11處的待測物作掃描聚焦的動作,使白光光束自待測物反射至微型光譜儀4 ;接著,再控制UVA光束與UVB光束其中至少一者,或者兩者輪流進行如上述對待測物作掃描聚焦的動作,此時當待測物表面殘留有農藥時,UVA光束與UVB光束會使農藥反射出熒光,進而使微型光譜儀4接收熒光;最后,微型光譜儀4是利用白光光束的反射來計算出待測物表面的反射因子,并據以校正熒光的光強度,進而更精準的分析出殘留于待測物的農藥殘留量。
[0068]請參閱圖4,圖4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農藥檢測裝置平面示意圖。如圖所不,一農藥檢測裝置IOOa包含一外殼本體la、一光源模塊2a、一聚焦掃描系統3a、一微型光譜儀4a、一第一濾光片5a、一第二濾光片6a、一第三濾光片7a以及一控制開關8a。
[0069]外殼本體Ia具有一透明窗口 11a。光源模塊2a設置于外殼本體Ia內,且光源模塊2a包含一白光光源21a、一長波紫外光光源22a以及一中波紫外光光源23a。白光光源21a用以投射一白光光束,而白光光束沿一第一光學路徑OPla投射至透明窗口 11a。長波紫外光光源22a用以投射一 UVA光束,而UVA光束沿一第二光學路徑0P2a投射至透明窗口11a。中波紫外光光源23a用以投射一 UVB光束,而UVB光束沿一第三光學路徑0P3a投射至透明窗口 lla。
[0070]聚焦掃描系統3a設置于外殼本體Ia內,且第二光學路徑0P2a以及第三光學路徑0P3a穿過聚焦掃描系統3a。其中,掃描聚焦系統3a用來控制第二光學路徑0P2a以及第三光學路徑0P3a在掃描聚焦系統3a與透明窗口 Ila之間作上下或左右的來回掃描動作。
[0071]微型光譜儀4a設置于外殼本體Ia內,且微型光譜儀4a與透明窗口 Ila之間具有一第四光學路徑0P4a,借以在上述的白光光束、UVA光束或UVB光束通過透明窗口 I Ia照射待測物(圖未示)時,使自待測物表面反射的光束沿著第四光學路徑0P4a投射至微型光譜儀4a,進而對這些光束進行分析。
[0072]第一濾光片5a設置于第四光學路徑0P4a上。第二濾光片6a對應地設置于長波紫外光光源22a與第一濾光片5a之間,以通過第二濾光片6a與第一濾光片5a的反射而使第二光學路徑0P2a部分重疊于第四光學路徑0P4a。第三濾光片7a對應地設置于中波紫外光光源23a與第一濾光片5a之間,以通過第三濾光片7a與第一濾光片5a的反射而使第三光學路徑0P3a部分重疊于第四光學路徑0P4a。
[0073]承上所述,白光光源21a所投射的白光光束沿第一光學路徑OPla投射時,是直接投射至透明窗口 11 ;長波紫外光光源22a所投射的UVA光束沿第二光學路徑0P2a投射時,經由第二濾光片6a的反射而通過第三濾光片7a,然后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a的反射而通過聚焦掃描系統3a到達透明窗口 Ila ;中波紫外光光源23a所投射的UVB光束沿第三光學路徑0P3a投射時,經由第三濾光片7a反射至第一濾光片5a,然后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a的反射而通過聚焦掃描系統3a到達透明窗口 11a。
[0074]其中,第一濾光片5a、第二濾光片6a以及第三濾光片7a與第四光學路徑0P4a間的夾角為45度,借以使第二光學路徑0P2a經由第二濾光片6a垂直地反射至第一濾光片5a,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a垂直地反射至透明窗口 Ila通過投射至透明窗口 Ila;以及,使第三光學路徑0P3a經由第三濾光片7a垂直地反射至第一濾光片5a,再經由第一濾光片5a垂直地反射至透明窗口 Ila;此外,還通過第一濾光片5a呈45度的設置,使第四光學路徑0P4a直接穿透第一濾光片5a而不會產生角度的偏移。
[0075]控制開關8a設置于外殼本體Ia,且控制開關8a電性連接于白光光源21a、長波紫外光光源22a、中波紫外光光源23a以及聚焦掃描系統3a。其中,使用者是通過控制開關8a來控制白光光源21a、長波紫外光光源22a以及中波紫外光光源23a分別投射出白光光束、UVA光束以及UVB光束,且使用者還可通過控制開關8a來控制聚焦掃描系統3a進行聚焦掃描的動作。
[0076]承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由于微型光譜儀4a、長波紫外光光源22a以及中波紫外光光源23a設置于同一側,因此欲使經由第四光學路徑0P4a投射至透明窗口 Ila的UVA光束與UVB光束反射回微型光譜儀4a時,需使待測物的表面垂直于第四光學路徑0P4a的延伸方向,才能使由待測物表面反射的光束經由第四光學路徑0P4a到達微型光譜儀4a,而白光光源21a所投射的白光光束則可如上述第一實施例所述的將待測物貼近于透明窗口 Ila即可。
[0077]請參閱圖5與圖6,圖5與圖6顯示其他實施方式的聚焦掃描系統立體分解示意圖。如圖5所不,一聚焦掃描系統3b包含一基座31b、一鏡片模塊32b以及四個磁石33b。
[0078]基座31b具有四個導桿311b。鏡片模塊32b包含一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b、四個線圈322b以及四個凸塊323b。
[0079]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b可移動地設置于基座31b。四個線圈322b對稱地設置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b的四周。四個凸塊323b分別從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b的四周凸伸出,并各自由設置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b四周的線圈322b穿出。其中,四個凸塊323b分別穿設于四個導桿311b。
[0080]四個磁石33b固設于基座31b,并分別位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b的四周,且四個磁石33b各自對應于四個線圈322b。
[0081]如圖6所不,一聚焦掃描系統3c包含一基座31c、一鏡片模塊32c、兩彈片33c以及兩壓電元件34c。基座31c具有四個導槽311c。鏡片模塊32c包含一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以及四個凸塊322c。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可移動地設置于基座31c。四個凸塊322c分別從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的四周凸伸出,并各自對應地設置于四個導槽311c內。
[0082]兩彈片33c分別設置于四個導槽311c其中相鄰的二者,而兩壓電元件34c則設置于另外兩個導槽311c內,以形成兩組相對應的彈片33c與壓電元件34c。其中,兩組彈片33c與壓電元件34c之間是垂直地交會于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的軸心,借以利用逆壓電效應來控制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進掃描與聚焦。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與基座31c之間還可設有一壓電元件,借以有效的增加自動聚焦鏡片元件321c的掃描范圍。
[0083]通過上述的本發明實施例可知,本發明確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惟以上的實施例說明,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說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依據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說明而作其它種種的改良及變化。然而這些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作的種種改良及變化,當仍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農藥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殘留于一待測物上的一農藥殘留量,該農藥檢測裝置包含: 一外殼本體,具有一透明窗口 ; 一光源模塊,設置于該外殼本體內,且該光源模塊包含: 一白光光源,用以投射一白光光束,該白光光束沿一第一光學路徑投射至該透明窗Π ; 一長波紫外光光源,用以投射一 UVA光束,該UVA光束沿一第二光學路徑投射至該透明窗口 ;以及 一中波紫外光光源,用以投射一 UVB光束,該UVB光束沿一第三光學路徑投射至該透明窗口 ; 一聚焦掃描系統,設置于該外殼本體內,且該第二光學路徑與該第三光學路徑穿過該聚焦掃描系統; 一微型光譜儀,設置于該外殼本體內,且該微型光譜儀與該透明窗口之間具有一第四光學路徑;以及 一控制開關,設置于該外殼本體并電性連接于該白光光源、該長波紫外光光源、該中波紫外光光源以及該聚焦掃描系統; 其中,使用者通過該控制開關控制該光源模塊將該白光光束、該UVA光束與該UVB光束經由該透明窗口分別投射至該待測物上,而該微型光譜儀沿該第四光學路徑接收自該待測物反射的光束,借以分析出殘留于該待測物的該農藥殘留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檢測裝置,還包含一第一濾光片、一第二濾光片以及一第三濾光片,該第一濾光片設置于該第四光學路徑上;該第二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該長波紫外光光源與該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該第二濾光片與該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該第二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該第四光學路徑;該第三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該中波紫外光光源與該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該第三濾光片與該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該第三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該第四光學路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一濾光片、該第二濾光片以及該第三濾光片與該第四光學路徑間的夾角為45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路徑穿過該聚焦掃描統。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藥檢測裝置,還包含一第一濾光片、一第二濾光片以及一第三濾光片,該第一濾光片設置于該第一光學路徑上;該第二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該長波紫外光光源與該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該第二濾光片與該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該第二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該第一光學路徑;該第三濾光片對應地設置于該中波紫外光光源與該第一濾光片之間,以通過該第三濾光片與該第一濾光片的反射而使該第三光學路徑部分重疊于該第一光學路徑。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農藥檢測裝置,其中,該第一濾光片、該第二濾光片以及該第三濾光片與該第一光學路徑間的夾角為45度。
【文檔編號】G01N21/64GK103808700SQ20131029384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游竟維, 楊新成, 趙偉忠 申請人:汎鍶科藝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