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創造屬于玻璃深加工技術領域中鍍膜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鍍膜設備真空腔室內對射傳感器的信號防錯裝置。
背景技術:
在鍍膜設備的真空腔室中,使用大量的對射傳感器用于感應傳動過程中玻璃的位置和玻璃的有無,對射傳感器將信號傳送到PLC內用于控制玻璃的傳動,從而實現玻璃在鍍膜設備真空腔室內的玻璃鍍膜工藝加工。實際生產中,經常由于傳感器的信號不正確造成傳動異常的故障。由于傳感器安裝在真空腔室內部,出現異常后無法進行調整或更換。只能在保養停機時才能進行調整。出現傳動異常故障后會造成整個真空腔室傳動跳停,從而使整個腔室內部的玻璃全部報廢,損失慘重。
現有技術中的缺點:
1.鍍膜設備真空腔室內的對射傳感器在長時間使用后表面灰塵容易造成傳感器發射和接收能力變弱,出現錯誤信號導致傳動出現異常故障。
2.玻璃靠近接收端傳感器擺放時傳感器容易出現漏光情況,造成誤信號。最終會導致設備異常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創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對射傳感器防錯裝置,能夠解決鍍膜設備在連續生產過程中由于對射傳感器錯誤信號造成傳動異常的問題。
本發明創造提供的對射傳感器防錯裝置,包括發射端護罩和接收端護罩兩部分;所述發射端護罩設有套裝于對射傳感器的發射端的發射連接部,還設有沿光束傳播方向延伸出所述發射端的端面的發射延伸部,所述發射延伸部中設有供光束通過的發射通孔;所述接收端護罩設有套裝于對射傳感器的接收端的接收連接部,還設有沿光束的逆向傳播方向延伸出所述接收端的端面的接收延伸部,所述接收延伸部中設有供光束通過的接收通孔,所述接收通孔的至少遠離接收端一端的內徑小于或等于玻璃的厚度。
其中,所述發射通孔的端部內邊緣與發射端端部中心的連線在沿光束傳播方向上的發射角α大于或等于光束在其傳播方向上的散射角β。
其中,所述發射通孔的內徑小于發射端的外徑。
其中,所述接收延伸部的接收通孔包括至少三級孔道,自接收端向外依次為接收感光孔道、過渡孔道和接收校準孔道;所述接收感光孔道的內徑等于或小于接收端的外徑;所述接收校準孔道的內徑小于或等于玻璃的厚度;所述過渡孔道的內徑沿光束傳播方向遞增,用于接收感光孔道和接收校準孔道之間的過渡。
優選的,所述接收通孔的遠離接收端一端的內徑大小為:當玻璃厚度大于3mm時,該內徑設置為3mm;當玻璃厚度小于3mm時,該內徑設置為玻璃厚度的0.5-1倍。
其中,所述發射連接部和接收連接部分別與發射端和接收端的連接采用螺紋連接或 過盈配合連接。
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是:(1)解決了真空狀態下對射傳感器出現誤信號的問題,能夠使真空狀態下的傳感器穩定準確的檢測玻璃產品;(2)還具有防塵效果,提高對射傳感器長時間使用的靈敏性;(3)接收通孔結構和尺寸的合理設計在確保不漏光的同時,還保證了接收光強度的穩定;(4)本裝置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無不良的附加效果產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未安裝本發明創造前玻璃靠近發射端擺放示意圖;
圖2是未安裝本發明創造前玻璃靠近接收端擺放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創造安裝后玻璃靠近接收端擺放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發射端1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創造發射端護罩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創造接收端護罩結構示意圖。
其中,1-發射端;2-接收端;3-玻璃;4-光束;5-發射端護罩;51-發射連接部;52-發射延伸部;521-發射通孔;6-接收端護罩;61-接收連接部;62-接收延伸部;621-接收通孔;6211-接收感光孔道;6212-過渡孔道;6213-接收校準孔道;α-發射角;β-散射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進行進一步說明。
為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要對造成對射傳感器錯誤信號的原因進行分析。鍍膜設備真空腔室內主要靠對射傳感器判斷玻璃3的位置和有無。在運行過程中會由于外界環境和操作人員的誤操作造成傳感器產生誤信號,從而造成設備的傳動異常故障。出現異常現象后會造成腔室內玻璃3全部報廢,同時處理不當會造成回氣,對生產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對射傳感器出現異常的現象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玻璃的不合理擺放會造成玻璃不能完全擋住對射傳感器的發射端1發出的光束4,光束4一部分漏到對射傳感器的接收端2,從而造成誤信號。由于對射傳感器發出的光束4呈放射狀,距離發射端1越遠則光束4的光斑直徑越大,且由于光束4多為紅外激光,強度較弱并且波長較長,更加容易導致光斑的擴大。由于玻璃自身具備一定的透光性,增加激光強度容易導致激光穿透玻璃,而無法起到信號遮擋的作用。當玻璃3靠近發射端1擺放時(圖1),玻璃3的厚度能夠完全將發射端1發出的光束4擋住,接收端2不能接收到光束4,這種情況下接收端2能夠正確的將玻璃4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傳動正常運行。當玻璃3靠近接收端2擺放時(圖2),由于靠近接收2附近的光斑直徑較大,玻璃3的厚度不能將光束4的光斑完全擋住,玻璃4上部和下部仍有一部分光被接收端2接收到(圖2中接收端2的黑色加粗部分5),從而造成誤信號。造成對射傳感器誤信號的第二個原因為傳感器在腔室內 長期使用會造成發射端1和接收端2表面有灰塵存在,從而減弱了發射端1和接收端2之間傳遞光信號的靈敏度,從而造成錯誤信號。由于這些對射傳感器安裝于真空腔室內,平時不能夠對對射傳感器表面的灰塵進行清潔,對射傳感器表面灰塵的清潔只能在設備停機保養時進行。
針對上述原因,設計了本發明創造的對射傳感器防錯裝置,如圖3-6所示,包括發射端護罩5和接收端護罩6兩部分;所述發射端護罩5設有套裝于對射傳感器的發射端1的發射連接部51,還設有沿光束4傳播方向延伸出所述發射端1的端面的發射延伸部52,所述發射延伸部52中設有供光束4通過的發射通孔521;所述接收端護罩6設有套裝于對射傳感器的接收端2的接收連接部61,還設有沿光束4的逆向傳播方向延伸出所述接收端2的端面的接收延伸部62,所述接收延伸部62中設有供光束4通過的接收通孔621,所述接收通孔621的至少遠離接收端2一端的內徑小于或等于玻璃3的厚度。其中,所述發射延伸部52和接收延伸部62的設計能夠有效防止真空腔室內灰塵附著于發射端1或接收端2之上,保證對射傳感器的靈敏度;將接收通孔621的至少遠離接收端2一端的內徑設置為小于或等于玻璃3的厚度,可以避免玻璃3擺放不當時,發射端1的部分光束4的光斑誤照射到接收端2的表面,原來這部分可能會發生誤照射的光斑(圖2中接收端2的黑色加粗部分5)能夠被形成接收通孔621的接收延伸部62擋住,提高了檢測的準確度。
其中,為了更好地發揮遮光效果,接收端護罩6可選用灰色聚氯乙烯材料加工制成,其遮光能力強,能夠有效防止光透過。
其中,所述發射通孔521的端部內邊緣與發射端1端部中心的連線在沿光束4傳播方向上的發射角α大于或等于光束4在其傳播方向上的散射角β,從而發射延伸部52不會影響光束4的發射強度。
其中,所述發射通孔521的內徑小于發射端1的外徑,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灰塵的進入。
其中,所述接收延伸部62的接收通孔621包括至少三級孔道,自接收端2向外依次為接收感光孔道6211、過渡孔道6212和接收校準孔道6213;所述接收感光孔道6211的內徑等于或小于接收端2的外徑,能夠使接收端2的感光裝置充分接觸進入該接收感光孔道6211空間內的光線,提高接收靈敏度;所述接收校準孔道6213的內徑小于或等于玻璃3的厚度,即為如前所述的用于避免誤照射的目的;所述過渡孔道6212的內徑沿光束4傳播方向遞增,用于接收感光孔道6211和接收校準孔道6213之間的過渡,也有利于光束4在接收通孔621內的傳輸。
優選的,所述接收通孔621的遠離接收端2一端的內徑(或所述接收校準孔道6213的內徑)大小為:當玻璃3厚度大于3mm時,該內徑設置為3mm;當玻璃3厚度小于3mm時,該內徑設置為玻璃3厚度的0.5-1倍。該適當的內徑尺寸設置可以在避免光束誤照射的同時,保證進入接收通孔621的光線強度。
其中,所述發射連接部51和接收連接部61分別與發射端1和接收端2的連接采用螺紋連接或過盈配合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