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六通閥(3)分別通過管道與水杯(2)、取樣注射器(1)、氣源管道(6)和氣相色譜進樣口(7)連通,氣源管道(6)和氣相色譜進樣口(7)連接在六通閥(3)相鄰的兩個接口,水杯(2)和取樣注射器(1)連接在六通閥(3)另外相鄰的兩個接口,二者連接的接口相對,剩余兩個接口通過定量環(8)連通。
【專利說明】
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屬于實驗室用具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氣相色譜儀分析氣體樣品時主要采取玻璃注射器直接進樣和六通閥進樣兩種方法,其中玻璃注射器進樣需要采集氣體樣品的氣袋有相應的針孔取樣點,該方法容易導致玻璃注射器的針頭堵塞,同時由于氣體注射器針尖相對于液體進樣器較粗,氣體分析時會加速氣相色譜進樣隔墊的損耗。在配有六通閥的氣相色譜中一般采用六通閥進樣,在取樣時需要將氣袋的采氣口與六通閥的進樣口通過管件連接,然后擰開氣袋采氣閥門并對采氣袋進行擠壓進行氣體樣品的裝載,在擠壓過程中因工藝原因,不少氣袋的采氣閥門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氣現象,在漏氣情況下,即使擠壓掉氣袋里的所有氣體也不能確保定量環進入了足夠的氣體樣品,為此為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該進樣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六通閥分別通過管道與水杯、取樣注射器、氣源管道和氣相色譜進樣口連通,氣源管道和氣相色譜進樣口連接在六通閥相鄰的兩個接口,水杯和取樣注射器連接在六通閥另外相鄰的兩個接口,二者連接的接口相對,剩余兩個接口通過定量環連通。
[0005]所述的取樣注射器的連接管道端口連接氣袋接頭。
[0006]所述的取樣注射器的連接管道在取樣注射器的接入點前后分別設置單向閥。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裝置采取注射器精準取樣通過六通閥裝樣和進樣,不存在玻璃注射器的針頭堵塞的現象,對氣袋取樣時,不用對氣袋進行擠壓,只需推拉注射器便可取樣,減少擠壓對氣袋造成的損害,即使氣袋存在漏氣現象,也只需輕壓氣袋同時推拉注射器便可取夠的氣樣以充滿定量壞,同時定量環出口端浸入有水器皿中,通過氣泡的產生情況也可判斷整個裝載氣路聯通狀況,便于及時有效的發現和解決問題。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進樣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六通閥3分別通過管道與水杯2、取樣注射器1、氣源管道6和氣相色譜進樣口 7連通,氣源管道6和氣相色譜進樣口 7連接在六通閥3相鄰的兩個接口,水杯2和取樣注射器I連接在六通閥3另外相鄰的兩個接口,二者連接的接口相對,剩余兩個接口通過定量環8連通。所述的取樣注射器I的連接管道端口連接氣袋接頭5。所述的取樣注射器I的連接管道在取樣注射器I的接入點前后分別設置單向閥4。[0011 ]水杯2:定量環的出口端水杯,定量環的出口端放入水杯,裝載氣體時會有氣泡產生以示管路連接正常放入水杯,裝載氣體時會有氣泡產生以示管路連接正常。
[0012]取樣進樣實現過程:
[0013]1、六通閥調到裝載樣品狀態,如圖1所示;
[0014]2、氣袋接頭連接氣袋采集口;
[0015]3、擰開采氣袋采氣閥;
[0016]4、向外拉動注射器并推動注射器完成裝樣過程,裝樣時水杯中會有氣泡產生;
[0017]5、六通閥調到進樣狀態,如圖2所示,使定量環8處在氣相色譜氣路中,完成進樣。即:六通閥調到進樣品狀態,如圖2所示;氣源管道6與定量環8—端連通;氣相色譜進樣口 7與定量環8另一端連通,組成連通管路;擰開氣源氣閥;使定量環8處在氣相色譜氣路中,完成進樣。
【主權項】
1.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六通閥(3)分別通過管道與水杯(2)、取樣注射器(I)、氣源管道(6)和氣相色譜進樣口(7)連通,氣源管道(6)和氣相色譜進樣口(7)連接在六通閥(3)相鄰的兩個接口,水杯(2)和取樣注射器(I)連接在六通閥(3)另外相鄰的兩個接口,二者連接的接口相對,剩余兩個接口通過定量環(8)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樣注射器(I)的連接管道端口連接氣袋接頭(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氣相色譜氣體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樣注射器(I)的連接管道在取樣注射器(I)的接入點前后分別設置單向閥(4)。
【文檔編號】G01N35/10GK205720277SQ20162061652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2日
【發明人】滕明德, 鄭明杰, 武藝, 黃婉玉, 陳婷婷
【申請人】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