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器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柔性顯示器是一種具有柔軟特性、允許被彎曲的顯示器,便于攜帶和保存。柔性屏體的彎曲性能是衡量一個柔性顯示器可靠性的關鍵所在,不可靠的柔性屏體會因彎曲而損壞。因此,需要對柔性屏體進行彎曲測試來確保其可靠性。
現有技術中存在一種對柔性屏體進行彎曲測試的方式,如圖1所示,將柔性屏體呈S形盤繞至多個滾輪上,通過該多個滾輪的上下運動實現彎曲測試。然而這種測試方式柔性屏體和滾輪的安裝及操作過程復雜,每次重復測試都需要將柔性屏體從滾輪上取下并再次安裝,重復測試的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解決了現有的柔性屏體彎曲測試方式安裝操作過程復雜,難以高效率的進行重復測試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包括:壓頭模塊、下壓驅動模塊、平移驅動模塊和壓變基底;
其中,所述壓變基底用于承載待測的柔性屏體,所述壓頭模塊與所述下壓驅動模塊和所述平移驅動模塊分別連接,所述壓頭模塊在所述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壓彎在所述壓變基底上的所述柔性屏體,所述壓頭模塊在所述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下沿所述柔性屏體表面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壓頭模塊包括壓頭承載機構和設置在所述壓頭承載機構上的至少一個彎曲壓頭;
其中所述壓頭模塊在所述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壓彎在所述壓變基底上的所述柔性屏體包括:
所述壓頭承載機構在所述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向所述柔性屏體下壓,所述壓頭承載機構上的一個所述彎曲壓頭將所述柔性屏體壓彎。
進一步地,所述壓頭模塊進一步包括:壓頭切換機構,用于切換所述壓頭承載機構上用于壓彎所述柔性屏體的所述彎曲壓頭。
進一步地,所述壓頭承載機構的垂直截面呈多邊形,所述多邊形的每個邊所對應的表面上固定一個所述彎曲壓頭;
其中所述壓頭承載機構上的一個所述彎曲壓頭將所述柔性屏體壓彎包括:
所述壓頭承載機構的底面上的所述彎曲壓頭將所述柔性屏體壓彎。
進一步地,所述壓頭切換機構為旋轉機構,所述壓頭承載機構在所述旋轉機構的驅動下旋轉以切換所述壓頭承載機構的底面。
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個彎曲壓頭為圓柱壓棒。
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個彎曲壓頭的圓柱直徑各不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圓柱壓棒通過轉軸設置在所述壓頭承載機構上;
其中所述壓頭模塊在所述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下沿所述柔性屏體表面移動包括:
所述壓頭承載機構上的一個所述圓柱壓棒在所述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下沿所述柔性屏體表面滾動。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固定膜層,所述固定膜層包括第一表面和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用于粘附待測的柔性屏體,所述第二表面固定在所述壓變基底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壓變基底采用如下幾項中的任一項材料制成:橡膠、塑料、充氣體和充水體。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進一步包括:控制器,與所述下壓驅動模塊和所述平移驅動模塊分別連接,用于通過所述下壓驅動模塊控制所述壓頭模塊的下壓力度,以及通過所述平移驅動模塊控制所述壓頭模塊的平移速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將待測的柔性屏體放置在一個壓變基底上,當壓頭模塊下壓時,壓變基底會隨著柔性屏體一起發生下凹變形,由此實現對柔性屏體彎曲部位的彎曲測試;同時,通過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使壓頭模塊在柔性屏體表面移動,以實現對柔性屏體上每個部分的彎曲測試。當需要進行重復測試時,柔性屏體仍可保持在壓變基底上,僅需要通過下壓驅動模塊再次驅動壓頭模塊壓彎柔性屏體,并通過平移驅動模塊驅動壓頭模塊再次從柔性屏體的一端平移至另一端;此外,重復測試時可不用升起壓頭模塊,而直接通過平移驅動模塊驅動壓頭模塊在柔性屏體的兩端之間做往復的平移運動即可,不需要其他的安裝和操作過程,可快速的實現對柔性屏體的重復性測試。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的原理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包括:壓頭模塊1、下壓驅動模塊、平移驅動模塊和壓變基底3,其中下壓驅動模塊和平移驅動模塊在圖中未示出。
具體而言,壓變基底3用于承載待測的柔性屏體2,壓頭模塊1與下壓驅動模塊和平移驅動模塊分別連接,壓頭模塊1在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壓彎在壓變基底3上的柔性屏體2,壓頭模塊1在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下沿柔性屏體2表面移動。
這樣當需要對一個柔性屏體2進行彎曲測試時,先將該柔性屏體2放置在壓變基底3上,通過下壓驅動模塊使得壓頭模塊1壓彎柔性屏體2,并通過平移驅動模塊使得壓頭模塊1沿著屏體表面移動,例如圖2所示,從柔性屏體2右端的P1位置經過柔性屏體2中部的P2位置平移至柔性屏體2左端的P3位置,這樣使得柔性屏體2上的每個部位都能經過下壓作用。由于壓變基底3由可變形材料制成,因此在整個壓頭模塊1的下壓和平移過程中,壓變基底3都會隨著柔性屏體2的下壓變形而產生相應的下凹變形,由此實現對于柔性屏體2的彎曲測試。當要進行重復測試時,僅需要保持柔性屏體2在壓變基底3上,通過下壓驅動模塊再次驅動壓頭模塊1壓彎柔性屏體2,并通過平移驅動模塊驅動壓頭模塊1再次從柔性屏體的一端平移至另一端;此外,重復測試時可不用升起壓頭模塊1,而直接通過平移驅動模塊驅動壓頭模塊1在柔性屏體2的兩端之間做往復的平移運動即可,不需要其他的安裝和操作過程,可快速的實現對柔性屏體2的重復性測試。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考慮到不同種類柔性屏體2的彎曲可靠性要求(例如彎曲曲率半徑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不同種類的柔性屏體2采用不同的彎曲壓頭12進行彎曲測試。具體而言,該壓頭模塊1可包括壓頭承載機構11和設置在壓頭承載機構11上的至少一個彎曲壓頭12,壓頭承載機構11在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向柔性屏體2下壓,壓頭承載機構11上的一個彎曲壓頭12將柔性屏體2壓彎。由此可見,雖然該壓頭承載機構11上可同時搭載多個彎曲壓頭12,但壓頭模塊1在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壓彎壓變基底3上的柔性屏體2時,實際上只有一個彎曲壓頭12用于將柔性屏體2壓彎,而其他的彎曲壓頭12并沒有處于可將柔性屏體2壓彎的位置。
在一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切換壓頭承載機構11上用于壓彎柔性屏體2的彎曲壓頭12,以進一步提高對不同種類柔性屏體2進行彎曲測試的效率,該壓頭模塊1還可進一步包括:壓頭切換機構。應當理解,壓頭切換機構切換功能的具體實現形式與該至少一個彎曲壓頭12在壓頭承載機構11上的設置方式有關,例如該壓頭承載機構11上可包括多個刀庫,每個刀庫中設有一個彎曲壓頭12,此時該壓頭切換機構則配置為將當前需要使用的彎曲壓頭12從刀庫中伸出即可,這樣當壓頭承載機構11在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向柔性屏體2下壓時,僅有該伸出的彎曲壓頭12可將柔性屏體2壓彎。然而,應當理解壓頭切換機構以及該至少一個彎曲壓頭12在壓頭承載機構11上的設置方式還可有其他實現形式,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定。
還應當理解,壓頭承載機構11上所設置彎曲壓頭12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而調整,本實用新型對壓頭承載機構11上所設置彎曲壓頭12的數量同樣不做限定。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壓頭模塊1的壓頭承載機構11的垂直截面呈正方形,正方形的每個邊所對應的表面上固定一個彎曲壓頭12,這樣當壓頭承載機構11在下壓驅動模塊的驅動下向柔性屏體2下壓時,僅有壓頭承載機構11的底面上的彎曲壓頭12可將柔性屏體2壓彎。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的壓頭模塊1的壓頭切換機構可具體為一個旋轉機構,壓頭承載機構11在該旋轉機構的驅動下旋轉以切換壓頭承載機構11的底面,從而達到切換彎曲壓頭12的目的。例如,若當前所使用的彎曲壓頭12為W1,而下一個柔性屏體2所需要進行彎曲測試的曲率半徑較大,此時需要通過旋轉機構將壓頭承載機構11逆時針旋轉90°,以使原本位于左側面的彎曲壓頭W2切換至壓頭承載機構11的底面,然后便可利用該彎曲壓頭W2進行對下一個柔性屏體2的彎曲測試。
應當理解,盡管圖2中的壓頭承載機構11的垂直截面呈正方形,但壓頭承載機構11的垂直截面還可呈其他多邊形,多邊形的每個邊所對應的表面上固定一個彎曲壓頭12。或者壓頭承載機構11也可呈其他形狀,只要保證在下壓時有一個彎曲壓頭12能夠用于壓彎柔性屏體2即可。本實用新型對壓頭承載機構11的具體形狀并不做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彎曲壓頭12可具體為圓柱壓棒,為了適用不同種類柔性屏體2彎曲測試的不同曲率半徑要求,不同彎曲壓頭12的圓柱直徑可各不相同。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為了避免彎曲壓頭12在柔性屏體2表面平移的過程中對柔性屏體2表面造成損傷,圓柱壓棒形狀的彎曲壓頭12可通過轉軸設置在壓頭承載機構11上。這樣當壓頭模塊1在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下沿柔性屏體2表面移動時,壓頭承載機構11上的一個圓柱壓棒在平移驅動模塊的驅動下沿柔性屏體2表面滾動,從而減小了圓柱壓棒形狀的彎曲壓頭12與柔性屏體2之間的摩擦。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壓變基底3可采用如下幾項中的任一項材料制成:橡膠、塑料、充氣體和充水體。然而應當理解,壓變基底3還可采用其他實現形式,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定。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還可進一步包括:固定膜層4,固定膜層4包括第一表面41和與第一表面41相對的第二表面42,第一表面41用于粘附待測的柔性屏體2,第二表面42固定在壓變基底3表面。
這樣柔性屏體2其實是通過該固定膜層4設置在壓變基底3表面,由于柔性屏體2粘附在固定膜層4的第一表面41,而固定膜層4的第二表面42又固定在壓變基底3上,可有效避免柔性屏體2在彎曲測試的過程中隨著壓頭模塊1的平移而發生翹起或褶皺,使得柔性屏體2在彎曲測試過程中牢固的貼附在壓變基底3上。在當前的柔性屏體2的彎曲測試完畢時,可將該當前的柔性屏體2從固定膜層4的第一表面41上取下,將下一個待測的柔性屏體2粘附在固定膜層4的第一表面41上,從而實現固定膜層4的重復利用。
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為了能夠更精確的控制整個彎曲測試過程,該柔性屏體彎曲測試裝置還可進一步包括:控制器,與下壓驅動模塊和平移驅動模塊分別連接,用于通過下壓驅動模塊控制壓頭模塊1的下壓力度,以及通過平移驅動模塊控制壓頭模塊1的平移速度。
應當理解,控制器的實現形式與下壓驅動模塊和平移驅動模塊的具體形式有關。例如,當下壓驅動模塊和平移驅動模塊均為通過電機實現移動驅動的機構時,控制器便可為與下壓驅動模塊的電機和平移驅動模塊的電機分別連接的單片機,通過控制下壓驅動模塊的電機的轉動幅度來控制壓頭模塊1的下壓力度,通過控制平移驅動模塊的電機的轉動速度來控制壓頭模塊1的平移速度。然而,本實用新型對控制器、下壓驅動模塊和平移驅動模塊的具體實現形式同樣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