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測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智能化及輕薄化的發展趨勢,要求手機既要小巧輕薄,又要觸摸靈敏、顯示清晰及功能豐富,因而對手機主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手機主板的測試工作相應的更為復雜,測試周期也更長。為了保證手機主板的生產質量,需要對每片手機主板都進行功能測試,尤其是目前手機主板與觸摸屏之間的導通測試一般都是由人工完成,人工檢測耗時長、效率低,且成本高。而近年來隨著勞動成本的不斷提高,很多加工廠招工不足,被迫只對部分手機主板進行抽檢,導致手機主板生產質量的嚴重下降。
因此,亟需一種可實現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的自動測試、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測試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來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實現對手機主板與觸摸屏的導通進行自動測試、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測試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包括上箱體、下箱體、檢測模組、上針板、下針板及定位板,所述下針板與所述定位板并排設置于所述下箱體上,手機主板與觸摸屏二者對應安置于所述下針板與所述定位板上且二者之間通過排線連接,所述檢測模組設置于所述下箱體內,所述上針板設置于所述上箱體上且所述上針板可相對所述下針板移動至與所述下針板相壓接,則通過所述上針板與所述下針板上的探針與觸點的接觸實現所述手機主板與所述檢測模組的導通,所述檢測模組對所述手機主板與所述觸摸屏進行導通測試并將測試結果反饋至所述觸摸屏上以顯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只需將手機主板放置于下針板上,并接通排線,然后啟動設備,則通過探針及觸點的接觸而使得手機主板與檢測模組電連接,通過檢測模組可實現對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與否的自動檢測,檢測模組還將檢測結果反饋至觸摸屏進行顯示,從而實現對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與否的自動檢測,檢測效率高,降低了成本,且整個治具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較佳地,所述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設置于所述上箱體或所述下箱體內以控制所述檢測模組及所述上針板的動作。
較佳地,所述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還包括驅動器,所述驅動器與所述上針板相連,所述驅動器驅使所述上針板沿豎直方向做直線運動。
較佳地,所述上針板及所述下針板上對應的設有第一探針及第一觸點,所述下針板上還設有第二觸點、USB接口及探針接口,所述手機主板及所述排線通過連接器連接。
較佳地,所述連接器設置于所述排線的端部,所述連接器包括基座及安置于所述基座內的第二探針,所述第二探針與所述第二觸點相對應以連通所述手機主板與所述排線。
較佳地,所述連接器還包括設于所述基座內的固定塊、浮動塊及彈簧,所述固定塊固設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浮動快套設于所述固定塊上且二者呈相匹配的設置,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基座相連,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浮動塊相連,所述第二探針安置于所述固定塊內且未超出所述浮動塊的表面。
較佳地,所述連接器還包括定位凸臺,所述浮動塊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所述定位凸臺。
較佳地,所述連接器還包括定位銷,所述定位銷設置于所述連接器的邊緣處以實現所述手機主板的準確安放。
較佳地,所述下針板上設有一安置區,所述手機主板安置于所述安置區內,且所述安置區的形狀大小與所述手機主板的形狀大小相匹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機主板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機主板與排線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下針板的仰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針板與下針板壓合后的仰視圖。
圖6為沿圖5中A-A方向的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沿圖7中B-B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8,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100,用于檢測手機主板200與手機觸摸屏(圖中未示出)之間是否正常導通,導通正常后才能在后續實現對手機主板的其他功能的測試。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100包括上箱體10、下箱體20、檢測模組(圖中未示出)、上針板30、下針板40及定位板50,下針板40與定位板50并排設置于下箱體20上,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二者對應安置于下針板40與定位板50上且二者之間通過排線300連接,檢測模組設置于下箱體20內,上針板30設置于上箱體10上且上針板30可相對下針板40移動至與下針板40相壓接,則通過上針板30與下針板40上的探針60與觸點70的接觸實現手機主板200與檢測模組的導通,檢測模組對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進行導通測試并將測試結果反饋至觸摸屏上以顯示。其中,為了提高本治具100的自動化程度,本實用新型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100還包括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控制器設置于上箱體10或下箱體20內以控制檢測模組及上針板30的動作。控制器及檢測模組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均為本領域的公知,故在此不再對其進行詳細的描述,更具體地:
為了實現上針板30與下針板40的壓合,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100還包括驅動器80,驅動器80與上針板30相連,驅動器80驅使上針板30沿豎直方向做直線運動,運動的上針板30與下針板40相壓合或分離。具體地,驅動器80為氣缸。
具體地,下針板40上設有一安置區40a,手機主板200安置于安置區40a內,且安置區40a的形狀大小與手機主板200的形狀大小相匹配。同樣的,觸摸屏安置于定位板50的安置區內,且排線300的一端固定于定位板50上,觸摸屏安置于定位板50的安置區內即可實現與排線300的連通。排線300的另一端為可實現與手機主板200相連的自由端。其中,為了便于手機主板200的準確有效的安放,下針板40上設有定位銷41及限位銷42,且定位銷41位于安置區40a內,限位銷42位于安置區40a的邊沿處,定位銷41及限位銷42用于手機主板200安置時的導向和限位,從而有效提高了手機主板200的安放效率。對應地,手機主板200上設有與定位銷41相對應的定位孔201。進一步的,為了進一步提高下壓導通時的效率和準確度,上針板30上設有起導向作用的下壓導向銷31,相應地,下針板40上設有與下壓導向銷31相對應的下壓導向孔43。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在壓合過程中損傷手機主板200,上針板30上還設有至少一凸臺32,凸臺32可相對上針板30彈性的移動,從而防止上針板30運動過快或壓力過大而損傷手機主板200。
具體地,上針板30及下針板40上對應的設有第一探針61及第一觸點71,下針板40上還設有第二觸點72、USB接口44及探針接口45,則壓合前,先將數據線插接,則壓合時,第一探針61與第一觸點71相接觸,通過USB接口44及探針接口45從而實現手機主板200與檢測模組的導通及檢測模組與觸摸屏之間的導通。
具體地,手機主板200及排線300之間通過連接器90連接。其中,連接器90設置于排線300的端部,連接器90包括基座91及安置于基座91內的第二探針72,第二探針72與第二觸點72相對應以連通手機主板200與排線300。
為了保護第二探針72,第二探針72正常情況下是容置于基座91內而不顯露出,當壓合時第二探針72從基座91中伸出以實現手機主板200與排線300的導通。具體地,連接器90還包括設于基座91內的固定塊92、浮動塊93及彈簧94,固定塊92固設于基座91上,浮動塊93套設于固定塊92上且二者呈相匹配的設置。彈簧94的一端與基座91相連,彈簧94的另一端與浮動塊93相連,第二探針72安置于固定塊92內且未超出浮動塊93。當排線300的連接器90向上,手機主板200位于排線300上后壓接時,浮動塊93受到壓力相下移動,此時,彈簧94被壓縮,則露出固定塊92中的第二探針72,從而實現第二探針72與第二觸點72的導通。測試完成后,隨著抵壓力的消失,則在彈簧94的彈性力的恢復的作用下,浮動塊93上移,則第二探針72又容置被保護起來。
具體地,為了便于準確的將手機主板200放置于排線300上,連接器90還包括定位凸臺95,浮動塊93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定位凸臺95。進一步地,連接器90還包括定位銷96,定位銷96設置于浮動塊93的邊緣處以實現手機主板200的準確安放。對應地,手機主板200上設有相應的對位孔。
結合附圖1至8,對本申請的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100的工作原理具體描述如下:
首先,將USB數據線插入到USB接口44內,將待測的手機主板200放置于下針板40的安置區40a內,且通過定位凸臺95及定位銷96實現手機主板200與排線300的連接器90的對位放置,同時也將觸摸屏放置于定位板50的安置區內。然后,打開設于下箱體20上的電源按鈕21及接通氣壓閥門,雙手同時按壓下箱體20兩側的控制按鈕22,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則驅動器80驅使上針板30做直線運動至與下針板40相壓接而使第一探針61及第二探針72對應與第一觸點71及第二觸點72相接觸,從而實現手機主板200與檢測模組的導通。接著,檢測模組對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的導通進行檢測,并將測試結果通過探針接口45反饋至觸摸屏上以進行顯示,當顯示“PASS”時,則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導通為良品,否則為不良品,按下箱體20上的復位按鈕23,驅動器80復位,取下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完成測試。其中可根據需要按下急停按鈕24,驅動器80緊急復位。不斷重復上述作業,即可實現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的導通的自動測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手機主板與觸摸屏導通測試治具100只需將手機主板200放置于下針板40上,并接通排線300,然后啟動設備,則通過探針60及觸點70的接觸而使得手機主板200與檢測模組電連接,通過檢測模組可實現對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導通與否的自動檢測,檢測模組還將檢測結果反饋至觸摸屏進行顯示,從而實現對手機主板200與觸摸屏導通與否的自動檢測,檢測效率高,降低了成本,且整個治具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