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取粉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486839閱讀:509來源:國知局
取粉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的取粉裝置通過磨頭在預取粉構件摩擦獲得磨粉,同時由于密封機構的存在,能夠阻止磨粉擴散至空氣中。密封機構與磨粉收集機構通過軟管相連接,開啟磨粉收集機構以后,由于磨粉收集機構的吸引作用,可以使磨粉通過軟管進入所述磨粉收集機構。其中,磨頭具體可以為環形磨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容易攜帶、使用方便并且不容易造成粉塵污染的問題。
【專利說明】
取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取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混凝土是現代建筑中應用普遍的材料之一。然而從混凝土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一 個半世紀以來,大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碳化、氯化物污染、硫酸鹽侵蝕以及酸性介質腐 蝕等原因達不到預期使用年限,其造成了較大的財政損失,因此對混凝土進行磨粉取樣并 進行化學分析檢測是尤為重要的檢測混凝土的手段。
[0003] 而現有的獲得混凝土樣品的方式往往是對現場鉆孔取樣,然后對所取的樣品進一 步進行磨粉取樣,現有的獲得混凝土樣品的裝置便攜性較差,使用不方便,并且容易造成粉 塵污染。

【發明內容】

[0004]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取粉裝置,以改善現有的裝置便攜性較差,使 用不方便,并且容易造成粉塵污染的問題。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取粉裝置,包括機體、磨頭、轉軸、密封 機構以及磨粉收集機構,所述密封機構包括密封罩和連接軸承,所述機體通過所述轉軸與 所述磨頭連接,所述磨頭隨著所述轉軸的轉動而轉動,所述密封罩包圍所述磨頭,所述密封 罩的頂壁設置有用于通過所述轉軸的通孔,所述密封罩的通孔處設置有所述連接軸承,所 述連接軸承的軸線與所述轉軸的軸線重合,所述連接軸承的內圈與所述轉軸密封連接,所 述連接軸承的外圈與所述密封罩密封連接,所述磨粉收集機構設置于所述機體,所述磨粉 收集機構通過軟管與所述密封罩相連接,所述磨粉收集機構收集所述磨頭產生的磨粉。
[0006]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所述磨粉收集機構包括固定柱、收集外罩、磨粉收集杯、 吸塵機構,所述固定柱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柱的側壁設置有用于通過所述軟管 的通孔,所述收集外罩包括收集杯外罩以及吸塵外罩,所述收集杯外罩與所述吸塵外罩由 隔板隔開,所述收集杯外罩與所述固定柱可拆卸連接,所述磨粉收集杯設置于所述收集杯 外罩內,所述吸塵機構設置于所述隔板的遠離所述收集杯外罩的一側,所述吸塵外罩覆蓋 所述吸塵機構。
[0007] 固定柱與機體固定連接,并且固定柱的側壁設置有用來軟管通過的通孔,則可以 使軟管與機體的位置相對穩定。若軟管直接與收集外罩連接,則可能由于收集外罩的頻繁 拆卸安裝而縮短軟管的使用壽命。
[0008] 將吸塵機構與磨粉收集杯通過隔板隔開,可以避免粉塵進入吸塵機構而導致吸塵 機構的壽命縮短。
[0009]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所述吸塵機構包括吸塵電機、葉片以及吸塵開關,所述 吸塵開關與所述吸塵電機電連接,所述吸塵電機與所述葉片相連接,當所述吸塵開關開啟 時,所述吸塵電機驅動所述葉片轉動以吸引磨粉。
[0010] 具體地,吸塵機構可以為吸塵電機以及被吸塵電機驅動的葉片。可以通過葉片轉 動產生的吸力將磨粉從密封機構通過軟管吸入磨粉收集杯。
[0011] 當然所述吸塵機構也可以為其他的抽風機構例如抽風機,故所述吸塵機構的具體 類型不應該理解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2]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所述磨粉收集機構還包括過濾層,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所 述磨粉收集杯的內側的底部。
[0013] 所述過濾層可以使空氣流通經過而將磨粉留下,能夠進一步阻止磨粉進入所述吸 塵機構而導致吸塵機構的損壞。
[0014]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轉軸,所述密封機構 還包括密封罩連接軸、穩定彈簧套筒以及密封連接臺,所述密封連接臺連接所述密封罩連 接軸以及穩定彈簧套筒,所述密封罩連接軸遠離所述密封連接臺的一端與所述密封罩的對 應于所述連接軸承的位置相連接,所述穩定彈簧套筒套設于所述彈簧靠近所述密封連接臺 的一端。
[0015] 彈簧與所述穩定彈簧套筒以及密封連接臺相配合以完成所述磨頭的復位,其中, 所述密封連接臺以及所述穩定彈簧套筒圍成的結構可以包圍彈簧靠近密封連接臺的一端, 以使得彈簧可以更精確地推動所述穩定彈簧套筒以及與穩定彈簧套筒連接的密封連接臺、 密封罩連接軸以及密封罩。
[0016]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還包括連接彈簧套筒,所述連接彈簧套筒與所述機體相 連接,所述連接彈簧套筒套設于所述彈簧以及所述穩定彈簧套筒,所述連接彈簧套筒遠離 所述機體的一端的套筒直徑小于所述穩定彈簧套筒的直徑且大于所述密封罩連接軸的直 徑。
[0017] 所述連接彈簧套筒與所述密封機構活動連接,可以避免彈簧將所述穩定彈簧套筒 以及與穩定彈簧套筒連接的密封連接臺、密封罩連接軸以及密封罩彈出,并且連接彈簧套 筒的直徑可以略大于穩定彈簧套筒的直徑,以便更好的規范密封機構運動的方向。
[0018]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還包括磨粉深度標尺,所述磨粉深度標尺設置于所述密 封罩連接軸的外表面且所述磨粉深度標尺沿所述密封罩連接軸的軸向延伸。
[0019] 所述磨粉深度標尺可以幫助用戶更精確地確認磨頭要獲取的混凝土的厚度,例如 當磨頭深入至預定標尺數值時即可停止,從而掌握磨粉的數量。
[0020]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還包括磨粉深度鎖定機構,所述磨粉深度鎖定機構環扣 于所述磨粉深度標尺。
[0021] 磨粉深度鎖定機構可與磨粉深度標尺配合以便更好地達到掌握所要獲取的磨粉 的數量的目的。例如可以先將磨粉深度鎖定機構設置在預定位置,當磨頭不斷深入預取粉 構件時,由于密封罩的位置是固定的,故連接彈簧套筒會不斷靠近所述磨粉深度鎖定機構, 而當連接彈簧套筒被所述磨粉深度鎖定機構阻擋時,磨頭也即到達了預定深度,從而掌握 了所要獲取的磨粉的數量。
[0022]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所述磨頭為環形磨頭,所述環形磨頭的軸線與所述轉軸 的軸線重合,所述環形磨頭遠離所述轉軸的一側開設有至少一根條形縫,所述至少一根條 形縫與所述轉軸平行。
[0023] 所述至少一根條形縫可以使磨粉從條形縫中通過,以避免由于環形磨頭的阻擋而 不利于磨粉的擴散。
[0024] 優選地,上述的取粉裝置,所述環形磨頭的側壁設置有多個條形槽,所述多個條形 槽均勻分布于所述環形磨頭。
[0025] 上述的多個條形槽更有利于磨粉的擴散。
[0026] 本發明提供的取粉裝置通過磨頭在預取粉構件摩擦獲得磨粉,同時由于密封機構 的存在,能夠阻止磨粉擴散至空氣中。密封機構與磨粉收集機構通過軟管相連接,開啟磨粉 收集機構以后,由于磨粉收集機構的吸引作用,可以使磨粉通過軟管進入所述磨粉收集機 構。與現有的裝置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的容易攜帶、使用方便并且不容易造 成粉塵污染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27]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8]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9]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的另一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30] 圖3為取粉裝置的磨粉收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1] 圖4為取粉裝置的密封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2] 圖5為取粉裝置的磨粉深度標尺以及磨粉深度鎖定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3] 圖6為取粉裝置的磨頭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7為取粉裝置的磨頭的左視圖。
[0035] 附圖標記:
[0036]取粉裝置100;機體110;磨頭120;條形縫121;條形槽122;轉軸130;
[0037] 密封機構140;密封罩141;連接軸承142;密封罩連接軸143;穩定彈簧套筒144;密 封連接臺145;橡膠圈146;
[0038] 磨粉收集機構150;固定柱151;收集外罩152;收集杯外罩1521;吸塵外罩1522;磨 粉收集杯153;吸塵機構154;吸塵電機1541;葉片1542;吸塵開關1543;隔板155;過濾層156; [0039]軟管160;彈簧170;連接彈簧套筒180;磨粉深度標尺190;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 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 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 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41 ] 實施例
[0042]請參見圖1,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取粉裝置100,其包括機體110、磨 頭120、轉軸130、密封機構140、軟管160以及磨粉收集機構150。機體110與磨頭120通過轉軸 130相連接,密封機構140包圍磨頭120,磨粉收集機構150設置于所述機體110的外表面,磨 粉收集機構150與密封機構140通過軟管160相連接。
[0043] 圖6是磨頭120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磨頭120的左視圖。磨頭120具體可以是環形磨 頭,磨頭120包括條形縫121和條形槽122,詳情請參見圖6和圖7。條形縫121的數量具體可以 為兩根,條形縫121的延伸方向可以與轉軸130的軸向一致。條形槽122可以均勻分布在環形 磨頭120的外側壁,并且條形槽122的延伸方向可以與轉軸130的軸向呈一定的角度。
[0044] 可以理解,條形縫121的具體數量以及條形槽122的延伸方向與轉軸130的軸向所 呈的角度的具體數值均不應該理解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45] 密封機構140具體可以包括密封罩141、連接軸承142、密封罩連接軸143、穩定彈簧 套筒144以及密封連接臺145,詳情請參見圖1。密封罩141可以罩住磨頭120,密封罩141的頂 部可以開設有通孔以使轉軸130通過。密封罩141的通孔位置出可以設置有連接軸承142,連 接軸承142的內圈與轉軸130固定連接,連接軸承142的外圈與密封罩141固定連接。密封罩 連接軸143可以套設于轉軸130,從密封罩141的通孔位置處沿轉軸130的軸向延伸。
[0046] 密封罩連接軸143的遠離密封罩141的一端(即圖1所示的密封罩連接軸143的右 端)與密封連接臺145固定連接。密封連接臺145具體可以為環形連接臺,密封罩連接軸143 與環形連接臺的內環固定連接,穩定彈簧套筒144與環形連接臺的外環固定連接。
[0047] 取粉裝置100還包括彈簧170、連接彈簧套筒180、磨粉深度標尺190以及磨粉深度 鎖定機構191,詳情請參見圖1,彈簧170套設于轉軸130的右端。彈簧170的左端與穩定彈簧 套筒144相配合,詳情請參見圖4。連接彈簧套筒180的右端與機體110固定連接,連接彈簧套 筒180的左側的直徑為逐漸減小的趨勢;即連接彈簧套筒180的右端的直徑大于穩定彈簧套 筒144的直徑,連接彈簧套筒180的左端的直徑小于穩定彈簧套筒144的直徑并且大于密封 罩連接軸143的直徑。
[0048] 磨粉深度標尺190設置于密封罩連接軸143的外表面,詳情請參見圖5。磨粉深度標 尺190的延伸方向可以與密封罩連接軸143的軸向一致。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可以為環形, 并且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可以扣設于磨粉深度標尺190。
[0049] 磨粉收集機構150包括固定柱151、收集外罩152、磨粉收集杯153、吸塵機構154、隔 板155以及過濾層156,詳情請參見圖3。固定柱151的上端與機體110固定連接,固定柱151的 下端與收集外罩152可拆卸連接,具體地,固定柱151的下端與收集外罩152可以通過螺紋相 嚙合的方式可拆卸連接。隔板155將收集外罩152分割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磨粉收集杯 153可以設置于收集外罩152的上半部分,吸塵機構154設置于收集外罩152的下半部分,過 濾層156設置于磨粉收集杯153的內側的底部。
[0050] 收集外罩152可以包括收集杯外罩1521以及吸塵外罩1522,收集杯外罩1521即為 上述的收集外罩152的上半部分,吸塵外罩1522即為上述的收集外罩152的下半部分。
[00511 吸塵機構154具體可以包括吸塵電機1541、葉片1542以及吸塵開關1543。吸塵電機 1541設置于隔板155的遠離收集杯外罩1521的一側(即圖3所示的隔板155的下側)。葉片 1542與吸塵電機1541相連接,吸塵開關1543設置與如圖3所示的吸塵外罩1522的右側,并且 吸塵開關1543與吸塵電機1541電連接。
[005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100的工作原理是:調節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的位 置,例如將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移動至如圖5所示的磨粉深度標尺190的刻度為3的位置。 將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固定后,將密封罩141扣在預取粉構件的表面,并啟動磨頭120以及 吸塵電機1541。由于密封罩141的位置固定不變,故推動機體110時可以推動磨頭120靠近預 取粉構件,即可以推動磨頭120向圖1示出的左側方向移動,并且此時,彈簧170處于逐漸壓 縮狀態。
[0053]磨頭120與預取粉構件接觸后,由于摩擦作用會產生磨粉,密封罩141以及連接軸 承142可以阻止磨粉泄露在空氣中,連接軸承142具體可以為無縫軸承。吸塵電機1541啟動 后,驅動葉片1542轉動,從而對磨粉產生吸引,以使磨粉從密封罩141經過軟管160進入磨粉 收集杯153中,并且過濾層156可以阻止磨粉從磨粉收集杯153泄露至吸塵機構154。
[0054]機體110向左移動以使與機體110固定連接的連接彈簧套筒180-同向左移動,當 連接彈簧套筒180的左側與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相接觸時,詳情請參見圖2,使磨頭120停 止轉動,而使吸塵電機1541繼續運轉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后關閉吸塵開關1543,將收集外罩 152卸下來,并取出其中的磨粉收集杯153。將取粉裝置從預取粉構件的表面取下時,由于彈 簧170的作用使得磨頭120回歸到初始位置。
[0055] 密封罩141以及連接軸承142相配合可以阻止磨粉泄露在周圍的空氣中,并且從摩 擦產生磨粉到收集的過程均可以通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100實現,使得取粉過 程更加方便。
[0056] 具體地,手機外罩、磨粉收集杯153、密封罩141的材質均可以為有機玻璃,以方便 用戶隨時觀察磨粉收集杯153內的磨粉收集情況。
[0057]密封罩141的邊緣還可以設置有橡膠圈146,具體請參見圖1和圖2,以便更好地實 現密封的效果。
[0058] 如圖6所示,磨頭120具體可以為環形磨頭120,環形磨頭120與預取粉構件接觸的 部位可以設有一層金剛石粉,環形磨頭120的圓環面積的具體尺寸根據下式確定:
[0059]
[0060] 其中,Ah為圓環面積,my為預取混凝土質量,Pc為混凝土密度,可以取2380克每立方 米,h為取粉深度。
[0061] 而實際的混凝土質量可以根據下式確定:
[0062] mq = ji(R2-r2) · h · Pc
[0063] 其中,mq為實取混凝土質量,R為環形磨頭120的圓環外徑,r為環形磨頭120的圓環 內徑。
[0064]獲得預取混凝土質量%以及實取混凝土質量mq后,將兩者相減,即可以獲得收集過 程中損失的混凝土質量。
[0065]該取粉裝置100的具體操作過程為:根據需要,安裝適合的環形磨頭120,手持機體 110的下部;放置該取粉裝置100,使得橡膠圈146與預取粉構件完全接觸;將該取粉裝置100 靠近預取粉構件,直到環形磨頭120與預取粉構件完全接觸,此時,讀取磨粉深度標尺190的 讀數;將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固定在預取粉深度對應的刻度值,然后啟動環形磨頭120以 及吸塵電機1541,手持機體110下端的把手位置,控制環形磨頭120給進深度,直到連接彈簧 套筒180與磨粉深度鎖定機構191完全接觸,使環形磨頭120停止轉動。觀察密封罩141內的 磨粉,直到密封罩141內幾乎沒有磨粉,再關閉吸塵電機1541。然后拆下收集外罩152并取出 磨粉收集杯153。
[0066] 本發明提供的取粉裝置100通過磨頭120在預取粉構件摩擦獲得磨粉,同時由于密 封機構140的存在,能夠阻止磨粉擴散至空氣中。密封機構140與磨粉收集機構150通過軟管 160相連接,開啟磨粉收集機構150以后,由于磨粉收集機構150的吸引作用,可以使磨粉通 過軟管160進入所述磨粉收集機構150。與現有的裝置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取粉裝置 100的容易攜帶、使用方便并且不容易造成粉塵污染的問題。
[0067]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上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 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 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發明實施 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0068]因此,以上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 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 圍。
[0069]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 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0070]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內"、"外"等指示 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 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取粉 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 限制。
[0071]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 "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 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 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 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主權項】
1. 一種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磨頭、轉軸、密封機構、軟管以及磨粉收集機 構,所述密封機構包括密封罩和連接軸承,所述機體通過所述轉軸與所述磨頭連接,所述磨 頭隨著所述轉軸的轉動而轉動,所述密封罩包圍所述磨頭,所述密封罩的頂壁設置有用于 通過所述轉軸的通孔,所述密封罩的通孔處設置有所述連接軸承,所述連接軸承的軸線與 所述轉軸的軸線重合,所述連接軸承的內圈與所述轉軸密封連接,所述連接軸承的外圈與 所述密封罩密封連接,所述磨粉收集機構設置于所述機體,所述磨粉收集機構通過軟管與 所述密封罩相連接,所述磨粉收集機構收集所述磨頭產生的磨粉。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收集機構包括固定柱、收集 外罩、磨粉收集杯、吸塵機構,所述固定柱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柱的側壁設置有 用于通過所述軟管的通孔, 所述收集外罩包括收集杯外罩以及吸塵外罩,所述收集杯外罩與所述吸塵外罩由隔板 隔開,所述收集杯外罩與所述固定柱可拆卸連接,所述磨粉收集杯設置于所述收集杯外罩 內,所述吸塵機構設置于所述隔板的遠離所述收集杯外罩的一側,所述吸塵外罩覆蓋所述 吸塵機構。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機構包括吸塵電機、葉片以 及吸塵開關,所述吸塵開關與所述吸塵電機電連接,所述吸塵電機與所述葉片相連接,當所 述吸塵開關開啟時,所述吸塵電機驅動所述葉片轉動以吸引磨粉。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收集機構還包括過濾層,所 述過濾層設置于所述磨粉收集杯的內側的底部。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套設于所述轉 軸,所述密封機構還包括密封罩連接軸、穩定彈簧套筒以及密封連接臺,所述密封連接臺連 接所述密封罩連接軸以及穩定彈簧套筒,所述密封罩連接軸遠離所述密封連接臺的一端與 所述密封罩的對應于所述連接軸承的位置相連接,所述穩定彈簧套筒套設于所述彈簧靠近 所述密封連接臺的一端。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彈簧套筒,所述連接彈簧 套筒與所述機體相連接,所述連接彈簧套筒套設于所述彈簧以及所述穩定彈簧套筒,所述 連接彈簧套筒遠離所述機體的一端的套筒直徑小于所述穩定彈簧套筒的直徑且大于所述 密封罩連接軸的直徑。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磨粉深度標尺,所述磨粉深度 標尺設置于所述密封罩連接軸的外表面且所述磨粉深度標尺沿所述密封罩連接軸的軸向 延伸。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磨粉深度鎖定機構,所述磨粉 深度鎖定機構環扣于所述磨粉深度標尺。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頭為環形磨頭,所述環形磨頭 的軸線與所述轉軸的軸線重合,所述環形磨頭遠離所述轉軸的一側開設有至少一根條形 縫,所述至少一根條形縫與所述轉軸平行。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取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磨頭的側壁設置有多個條 形槽,所述多個條形槽均勻分布于所述環形磨頭。
【文檔編號】G01N1/08GK105842003SQ201610347644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李忠, 孫星, 李博, 鄭佳, 史立新, 丁仕文
【申請人】蘭州理工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