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梁式試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公路土工試驗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梁式試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離子土壤固化劑作為一種新型的土體加固材料蓬勃發展,在美日歐等國家已經廣泛應用,我國也十分重視相關離子土壤固化劑的引進、開發和推廣工作。由于離子土壤固化劑處治土的固化機理和控制因素極為復雜,涉及區域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氣候條件、以及公路標準等諸多影響因素,在不同地區推廣使用時,需要大量的土工試驗來驗證離子土壤固化劑可應用于公路建設。
[0003]在土工試驗中,需要先將離子土壤固化劑摻入混合料,然后模擬實際路面制造,將混合料壓實形成具有一定壓實度的梁式試件,以進行干縮試驗、溫縮試驗、疲勞試驗等測試。一般的,先將混合料固化土通過試模形成梁式試件,然后脫模得到梁式試件,再對梁式試件進行試驗測試。然而,現有的試模針對水泥混泥土而設計,其為底部封閉頂部開孔的結構,以便直接將水泥混泥土灌入試模。這類試模無法對混合料固化土進行壓實以得到具有一定壓實度的梁式試件。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確有必要一種用來制備具有一定壓實度的梁式試件的梁式試模,以滿足固化土的土工試驗的需要。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梁式試模,其包括箱體和結構相同的上壓塊及下壓塊,所述箱體具有一內腔,所述內腔的上端及下端均為開口,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與箱體均為可分離結構,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分別與所述箱體的內腔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相吻合。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箱體由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三側板和第四側板組成,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側板和第四側板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側板的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所述第四側板的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的長度大于上壓塊及下壓塊的長度以將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的兩端當做把手。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箱體采用四塊鋼板焊接而成,焊縫在外側,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均由鋼材制成,形狀為長方體。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箱體、上壓塊和下壓塊的表面經過拋光處理。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箱體、上壓塊和下壓塊的表面經過發黑處理。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箱體的內腔的長度為200±0.5毫米,寬度為50±0.5毫米,高度為130±0.5毫米。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長度為198±0.5毫米,寬度為49.8±0.5毫米,高度為40±0.5毫米。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所述梁式試模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所述箱體為上下開口結構,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與箱體均為可分離結構,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分別與所述箱體的內腔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相吻合,因此,在使用時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分別置于所述箱體的內腔的頂端和底端,所述上壓塊與下壓塊之間放置混合料固化土,當在上壓塊與下壓塊施加壓力即可制成梁式試件。該梁式試模能夠滿足固化土成型梁式試件的需要,并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及生產效率高等優點。
[0013]由于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的長度大于上壓塊及下壓塊的長度而可將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的兩端當做把手,以便在后續的脫模過程中運轉所述梁式試模。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梁式試模使用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梁式試模的分解圖。
[0016]在附圖1至附圖2中,I表示箱體;la表示第一側板;lb表示第二側板;lc表示第三側板;ld表示第四側板;le表示內腔;2表示上壓塊;3表示下壓塊;4表示混合料固化土。
[0017]如下具體實施例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梁式試模作進一步說明。
[0019]請參閱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梁式試模。所述梁式試模包括箱體1、上壓塊2及下壓塊3。所述箱體I具有一內腔le。所述內腔Ie的上端及下端均為開口。所述上壓塊2及下壓塊3與箱體I均為可分離結構。所述上壓塊2與下壓塊3的結構相同。所述上壓塊2及下壓塊3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分別與所述箱體I的內腔Ie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相吻合,以便使用時所述上壓塊2及下壓塊3可分別置于所述箱體I的內腔Ie的頂端和底端,以及在所述上壓塊2與下壓塊3之間放置混合料固化土 4。
[0020]請參閱圖2,所述箱體I由第一側板la、第二側板lb、第三側板Ic和第四側板Id組成。所述第一側板Ia和第二側板Ib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側板Ic和第四側板Id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側板Ic的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板Ia及第二側板lb。所述第四側板Id的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板Ia及第二側板lb。此時,由第一側板la、第二側板lb、第三側板Ic和第四側板Id圍成所述內腔le。第一側板Ia及第二側板Ib的長度可稍大于上壓塊2及下壓塊3 (或者成型后的試件)的長度而可將所述第一側板Ia及第二側板Ib的兩端當做把手,以便在后續的脫模過程中運轉所述梁式試模。所述上壓塊2和下壓塊3的形狀為長方體。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箱體I采用四塊鋼板焊接而成,焊縫在外側,所述箱體I的內腔Ie的長度為200±0.5毫米,寬度為50±0.5毫米,高度為130±0.5毫米;所述上壓塊2和下壓塊3均由鋼材制成,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長度為198±0.5毫米,寬度為49.8±0.5毫米,高度為40±0.5毫米。
[0022]可以理解,所述箱體1、上壓塊2和下壓塊3的表面經過拋光處理,降低表面粗糙度。
[0023]可以理解,所述箱體1、上壓塊2和下壓塊3的表面經過發黑處理,防止腐蝕生銹。
[0024]在梁式試件成型時,預先將箱體1、上壓塊2和下壓塊3擦拭干凈,并涂抹機油。下壓塊3的兩邊各放置一塊墊塊(圖未示),墊塊的厚度為下壓塊3的厚度(即高度)的一半。將箱體I的內腔Ie對準下壓塊4并將下壓塊4套入所述內腔Ie的底端,此時,箱體I中第一側板Ia和第二側板Ib兩端均置于墊塊上,下壓塊3露出一半高度。然后將一定量的混合料固化土 4填入箱體3的內腔le。待填充工作完畢后,將上壓塊2置于箱體I的內腔Ie的頂端,形成如圖1所示的形狀。所述混合料固化土 4的填入量以使所述上壓塊I露出一半高度。再將整個試模放到壓力機上,以約lmm/min的加載速率加壓,直到上壓塊2和下壓塊4都壓入到箱體I為止,并維持壓力2min左右。解除壓力后,即完成梁式試件的成型。
[0025]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所述梁式試模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所述箱體I為上下開口結構,所述上壓塊2及下壓塊3與箱體I均為可分離結構,所述上壓塊2及下壓塊3的橫截面與所述箱體I的內腔Ie的橫截面相吻合,因此,在使用時所述上壓塊2及下壓塊3分別置于所述箱體I的內腔Ie的頂端和底端,所述上壓塊2與下壓塊3之間放置混合料固化土 4,當在上壓塊2與下壓塊3施加壓力即可制成梁式試件。該梁式試模能夠滿足固化土成型梁式試件的需要,并且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及生產效率高等優點。
[0026]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內作其他變化,當然這些依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做的變化,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和結構相同的上壓塊及下壓塊,所述箱體具有一內腔,所述內腔的上端及下端均為開口,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與箱體均為可分離結構,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分別與所述箱體的內腔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相吻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由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第三側板和第四側板組成,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側板和第四側板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側板的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所述第四側板的兩端分別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的長度大于上壓塊及下壓塊的長度以將所述第一側板及第二側板的兩端當做把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采用四塊鋼板焊接而成,焊縫在外側,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均由鋼材制成,形狀為長方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壓塊和下壓塊的表面經過拋光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上壓塊和下壓塊的表面經過發黑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的內腔的長度為200±0.5毫米,寬度為50±0.5毫米,高度為130±0.5毫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試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長度為198±0.5毫米,寬度為49.8±0.5毫米,高度為40±0.5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梁式試模,其包括箱體和結構相同的上壓塊及下壓塊,所述箱體具有一內腔,所述內腔的上端及下端均為開口,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與箱體均為可分離結構,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的橫截面與所述箱體的內腔的橫截面相吻合,以便使用時所述上壓塊及下壓塊分別置于所述箱體的內腔的頂端和底端,所述上壓塊與下壓塊之間放置混合料固化土。
【IPC分類】G01N1-28, G01N33-00
【公開號】CN204389472
【申請號】CN201520072173
【發明人】吳金洪, 徐曉和, 邱欣, 林文巖, 黃勇生, 羅小花
【申請人】浙江師范大學, 金華市公路管理局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日